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申报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 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盖章)编制日期:2016年11月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
2、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法人代表张秋织联 系 人曾庆荣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1-3楼联系电话13725472592传 真邮政编码510300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1-3楼立项
3、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23、洗浴场所占地面积(平方米)395建筑面积(平方米)2006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8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年经营天数365天地理坐标北纬23 545.12 东经1131837.77 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广州市海珠区月伴湾桑拿中心(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1-3楼,建筑面积为2006m2,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8万元,项目提供洗浴桑拿、按摩、沐足、餐饮服务,接待量200人/日,餐饮区设餐位30个,24小时
4、经营,共有员工80人(在内用餐但不在内住宿),年经营365天。项目不设中央空调,不设锅炉。2、项目所在楼宇的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现场勘查可知: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项目所在建筑物桂田大厦为11层商业楼(地上11层,地下4层),现已入驻项目包括中国工商银行(项目北侧,13层)、广东德全太极书画院(3层)、桂田宾馆(56层)、七天酒店(项目南侧,1、411层),本项目位于13层,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3、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环保选址、环评类别相符性(1)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要求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5、录(2007年本),项目提供洗浴桑拿、按摩、沐足、餐饮服务,不属于明文规定限制及淘汰类产业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城市发展规划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项目提供洗浴桑拿、按摩、沐足、餐饮服务,可为本区域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服务,不属于城市发展规划中禁止在城市区域建设项目。(3)选址可行性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1-3楼,北侧紧邻中国工商银行,南侧为七天酒店。项目所在建筑物东侧15m处为桂田村民居(36层);南侧10m处为桂田村民居(35层);西侧10m为广州大道南,西侧82m为客村社区,西南5m为商业楼(3层),西南113m为客村小学;北侧16m处为桂田
6、村民居(36层)。本项目的油烟废气经烟罩收集并经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内置烟道引至顶层天面西侧排放。选址位置符合广州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饮食服务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告(穗府200846号)”的相关要求,以及广州市饮食业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业务指引、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中“新建餐饮场所与周边环境敏感建筑的距离少于9米”、“油烟排放口与周边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20米”的规定。(4)环评类别相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部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本),洗浴场所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及以上环评类别为报告表,
7、本项目营业面积2006m2,故建设单位委托我司编写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上报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4、主要工程及规模(1)主体工程内容表1 主体工程内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位置面积(m2)备 注1更衣室一层116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2淋浴室一层55淋浴间3餐饮营业区一层120餐饮区、厨房及工作区,设计餐座30个4服务台一层50接待服务区、收银台5办公室一层65办公室6吧台及上网区二层85水吧、水果吧台、上网区7休息区二层715休息区、VIP室、洗消间、卫生间等8休息区三层800休息区、技师间、淋浴间、布草间、卫生间等9公共配套设施供配电电网供给供排水市政供水供给,排水经隔
8、油池、化粪池入城市排水管网制 冷采用分体式空调其 他餐厨垃圾收集、储存10环保设施废气治理经静电油烟处理器处理后于11层天面西侧排放废水治理隔油隔渣池、三级化粪池噪声治理低噪设备、隔声降噪措施固废处置餐厨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收集桶(2)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见下表。表2 项目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位置设备名称数量(台)备注厨房三门海鲜蒸柜1烟罩 3.7m1.0m=3.7 m2烟罩 4.5m1.0m=4.5 m2双头双尾小炒炉1单头平头炉1单头粉面炉1四头煲仔炉1单头蒸炉1扒炉1单缸炸炉1小计8共8.2m2,8.21.1=7.5,按去零补整折合为8个基准炉头休息区休息座椅179/电视机17
9、9/沐浴区电热泵热水机组3德能D3-92W/D(10匹)保温加热水箱1不锈钢聚氨酯发泡保温电加热水箱 6吨(立式)保温储水箱2不锈钢聚氨酯发泡保温电加热水箱 10吨(立式)水泵53台德国威乐水泵PH-253E、1台德国威乐过水泵、1台台湾源力增压泵(3)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不设备用发电机等。项目厨房所使用的炉具主要使用电、天然气作为能源。沐浴所需热水使用电热泵、电加热水箱加热,不设锅炉。(4)给排水本项目给水由市政管网提供,主要为餐饮用水、经营用水;排水主要为沐浴废水、餐饮废水、生活污水,用水量为46.55 t/d,排水系数取90,排水量为41.90t/d。厨房含油废水排入独立隔油隔
10、渣池,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沐浴废水经过滤处理,均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空调通风系统规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不设中央空调,采用分体空调。(6)人员规模本项目有工作人员80人,在内就餐,但不在内住宿,年工作时间300天,24小时营业。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1-3楼,北侧紧邻中国工商银行,南侧为七天酒店。项目所在建筑物东侧15m处为桂田村民居(36层);南侧10m处为桂田村民居(35层);西侧10m为广州大道南,西侧隔广
11、州大道南82m为客村社区(46层),西南5m为商业楼(3层),西南113m为客村小学;北侧16m处为桂田村民居(36层)。建设项目四至情况详见附图2,项目四至实景见图1。项目附近主要以商业为主,兼有学校、民居,环境状况良好,无大型的工业污染源。所在建筑物东侧 桂田村民居所在建筑物南10m处 桂田村民居所在建筑物西10m处 广州大道南所在建筑物西82m处 客村社区所在建筑物西南5m处 商业楼所在建筑物西南113m处 客村小学所在建筑物北侧16m处 桂田村民居项目北侧 中国工商银行项目南侧 七天酒店所在建筑物 项目现状图1 项目四至实景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
12、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05号1-3楼,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黄埔、芳村、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二、地形地貌项目所在海珠区处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有低丘、台地和平原三种类型。低丘集中于东南角,海拔高度为50余米呈孤丘状。台地分为2级,一级为海拔40米左右,分布在新村、台涌、石榴岗一带;另一级为海拔20米左右,分布在南石头、沙
13、溪、赤岗、新村一带。其余地区均为平原。三、气候与气象本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年平均气温21.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极端最高气温38.7。多年平均降雨量1657毫米,降雨集中在49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17%,多出现于9月份至次年3月份。其次是东南风,主要出现在48月份,频率为9%。全年平均风速1.9米/秒。静风频率为33%。年平均气压为1012.4毫巴,年平均湿度为77 %。年平均蒸发量为1575.5毫米。四、水文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区内水系具有珠江三角洲的河网特色,汊道众多,主要由西北海珠涌(马涌)水系,东北部黄埔涌水系,南部赤沙窖水系
14、等三个水网系统组成。区内河网密布,除珠江前后航道外,尚有海珠涌、黄埔涌、赤沙涌等,境内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14.08(1559.8289平方米。不包括前后航道水面)。五、植被海珠区绿地面积为193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35.3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2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8平方米。“青山绿地”工程稳步推进,庄头公园、北山公园、黄埔古港公园建成开放,新滘路南面路段果林带等工程已完工,全年共新增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项目附近为城市植被林,以栽植的细叶榕、大叶榕、垂叶榕等行道树的形式体现。六生物多样性项目区内动物类群基本上均为小型动物、昆虫,如蚁、老鼠等,不存在珍稀、濒危等受保护植物种
15、。七、本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3 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水环境功能区纳污水体为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工业、农业、景观及航海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功能区2、4a类区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4a类标准(东、南、北侧昼间60 dB(A),夜间50 dB(A),西侧昼间70 dB(A),夜间55 dB(A))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是否风景保护区、特殊保护区否是否水库库区否是否污水
16、处理厂集水范围是,沥滘污水处理厂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是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管辖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区辖18条行政街。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61.37万人,增9长0.9%;户籍人口101.05万人,增长1.3%。全区户籍人口出生率10.78,死亡率6.73,自然增长率4.05。二、经济状况2015年海珠区实现GDP 1422.33亿元,增长8.5,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8.4%)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2.
17、5%;第二产业增加值200.25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9.82亿元,增长9.5%。经济密度达15.73亿元/平方公里。2015年,海珠区三次产业结构为0.1:14.1:85.8。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房地产、交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分别下降0.4和0.3个百分点,租赁商务服务业及科研技术服务业等其他服务业比重提升1.6个百分点。三、教育与卫生2015年末,全区有公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130 所,民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不含培训机构)149 所,在校学生16.7万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分别为101.
18、7%和109.8%;小学、初中教育巩固率分别为99.1%和99.6%,户籍内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成立广州南武教育集团和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探索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区内35 个公办幼儿园园区共提供1975 个小班新生学位进行电脑派位,居全市各区可供派位公办学位数之首。2015年,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8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建4个医疗联合体,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在全市率先试点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3.87万户、5.56万人。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2间,其中医院22 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3间,门诊部61间,卫生所、医务室
19、、诊所116间,公共卫生机构28间,其他卫生机构2间;拥有医疗床位9308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4258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595人,注册护士6240人,药师(士)840人。四、文化及体育2015年,海珠区成功举办岭南古琴音乐会、“羊城过羊年喜庆惠海珠”迎春花市节庆等系列活动。全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40场,免费放映电影1007场。区图书馆总藏书量38.2万册,进馆72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人次5.4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26.6万册次。目前已建立了14 所图书分馆,举办各类讲座83次,参加人数3.2万人。海幢寺传说等3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5年,海珠区广泛
20、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承办和承接市、区各项健身活动、比赛、运动会100多场次。组队参加省、市各项群体活动9项次,共获得11个一等奖(第1名)、7个二等奖(第2名)、6个三等奖(第3名)。建成48条健身路径及4个足球场。五、生态和人居环境2015年,海珠区加快推进环岛路建设,大干围沥滘村段已完成建设,建成道路2300米,道路面积9.2万平方米;三围油库科韵路段已由市安排资金立项,正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太古仓段拆迁取得突破。海联路跨马涌桥桥梁主体工程全面施工,石榴岗河水闸重建、海珠涌整治、土华涌截污、海珠生态城19条河涌整治等水环境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全力推进“三路三片区”整治行动。清疏排水管道
21、约300公里,修补沥青路面约17400平方米,修复人行道约7000平方米,修复交通标线约8850平方米,对32条内街进行排水改造。海珠湿地成为全市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六、沥滘污水处理厂简介沥滘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0万吨,负责处理海珠区、长洲岛和大学城的污水。一期占地面积14.5公顷,服务面积12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35万人。目前污水处理能力为20万吨/日,已建成厂外配套提升泵站9座。一期工程于2002年5月开工建设,2004年3月建成投产,设计处理能力为20万吨/日,采用A2/O工艺。二期工程于2009年8月底开工建设,设计处理能力为30万吨/日,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海珠区月伴湾 桑拿 中心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