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崇左至南宁(宋村三江口)Ⅲ级航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左江崇左至南宁(宋村三江口)Ⅲ级航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江崇左至南宁(宋村三江口)Ⅲ级航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左江崇左至南宁(宋村三江口)级航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管理局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二一二年九月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背景左江航道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桂西南地区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河水陆联运综合交通网中的国际水上大通道,提高航道等级使之干支畅通,加大航道通过能力,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是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需要,是建设国际水上大通道,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腹地货运要求,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左江地处石灰岩地区,岩溶发育,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河床稳定,且老口航运枢纽建成后,梯级水
2、位基本衔接,全线航道渠化,为航道等级提升奠定了基础。虽然左江河道弯曲,拦河闸坝没有过船设施或等级偏低,多数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不足,给左江航道等级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将左江航道等级由目前级提高到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也是基本合理的。拟建左江崇左至南宁(宋村三江口)级航道工程位于广西西南部,航道起点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冲塘村,即崇左左江斜塔下游约1km处的左江河道,设计航道终点为左、右江汇合处的宋村三江口。整治航道里程183.2km,沿线流经广西的江州区、扶绥县、西乡塘区、江南区4个县区。1.2主要建设内容本次航道整治主要是对碍航滩险的整治,主要滩险包括大村
3、沙;农王沙;王朝城、石鬼孖;驮柏沙、驮目细山、牛皮滩、扶绥滩、锦就洲。整治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疏浚工程、炸礁工程、护岸工程和支持保障系统工程。航道整治工程量包括疏浚工量、炸礁工程量及护岸工程量,按级航道整治,疏浚工程量为91.6721万m3;水下炸礁工程量为45.2255万m3;护岸工程量为3200 m。工程布设示位标255座,鸣笛标68座。项目建设共开挖土石方143.31万m3,回填土石方19.71万m3,废弃土石方123.6万m3。陆域工程永久性占地2.93hm2,临时性占地1.48hm2。根据左江崇左至南宁(宋村三江口)级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工程投资和环保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后,本评价结
4、论与项目可研推荐方案一致,即按方案一(老口蓄水后)对航道进行整治。本项目推荐方案一(老口蓄水后)总投资估算为33415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多渠道筹措资金。本项目于2011年10月开始施工,2013年4月完工,总工期19个月。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比较内容推荐方案(蓄水后)航道尺度2.660200局部加宽或裁弯取直(处)1航道工程量(m3)11级砂卵石12级砂卵石916721陆上开挖砂卵石陆上炸石280970炸礁171285控制爆破水下22714陆上合计1384223征地(亩)44护岸工程量(m)3200整治技术难度较小投资估算(万元)334151.3规划符合性(1)本项目为广西内河水运发展规划中
5、的地区性重要航道,项目建设等级严格按照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的级航道进行实施。(2)本项目在设计阶段已充分考虑了规划环评中提出的航道等级提高对两侧堤岸的冲击影响,设计拟对航道裁弯河段,航道拓宽开挖边坡河段的岸坡采取护岸工程进行防护,布置原则为依原自然河坡的坡度,进行浅削坡,通过砌石护坡达到稳固河岸的目的。拟建设的航道的等级和建设内容是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中有关要求的。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2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范围社会环境本项目确定的直接影响区。地表水环境航道工程起点(崇左左江斜塔下游约1km处的左江河道)以上500m至终点(宋村
6、三江口)以下1500m。地下水环境航道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类型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生态环境水域生态:同水环境评价范围;陆域生态:山区河流为最高洪水位线以上20m以内。环境空气工程河段最高洪水位线外200m范围内。声环境 工程河段最高洪水位线外200m范围内。2.2 生态环境一、陆生生态现状(1)陆生植被、植物航道两侧附近区域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平原,以山体地貌为主,土地利用类型有旱地、林地、未利用土地、水田,旱地和林地有大面积成片分布,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和水田斑块水平镶嵌分布,数量不多。参照中国植被中植被类型分类系统,评价区陆地植被共划分2级,有植被型纲5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
7、(自然植被)7个,主要群系有17个,其中自然植被有植被型纲3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自然植被)7个,群系有8个,栽培植被有植被型纲2个,植被型3个,群系有9个。通过对航道沿线的实地调查,航道沿线评价范围内有6株古树,其中有4株小叶榕、有2株黄葛榕,均为未挂牌的古树;有7株大树,均为小叶榕。(2)陆域野生动物航道沿线陆域野生动物主要为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常见物种,其中以鸟类和爬行类较为常见,评价区未发现保护动物分布。(3)农业生态与水土流失航道两侧附近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有林地、旱地和未利用地,农业用地主要为旱地,主要分布于河岸的旱地和河滩适宜区域,主要栽培物种为甘蔗、玉米、木薯等常
8、见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桂政发200040号),项目所在的南宁市西乡塘区、南宁市江南区、崇左市扶绥县、江州区均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与分析沿线区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总体来看,生态系统稳定。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天然植被分布较少,栽培植被大面积分布,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服务功能不强。(5)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广西生态功能区划,拟建项目经过的区域为一般生态功能区。根据崇左市生态功能区划(2010),拟建航道位于中心城市功能区、农产品提供功能
9、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土壤保持功能区、重点城镇功能区5个二级生态功能区。根据三级区划,拟建航道从上游往下游分别位于崇左中心城市功能区、江州区东南部扶绥县西南部低丘台地农产品提供功能区、江州区东部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扶绥县渠旧镇东北部岩溶山地土壤保持功能区、江州区驮卢镇中部平原台地农产品提供功能区、扶绥县西部江州区东北部岩溶山地土壤保持功能区、扶绥县中部平原台地农产品提供功能区、扶绥县城功能区、扶绥县北部平原台地农产品提供功能区共9个三级生态功能区。根据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2010),拟建航道位于农产品提供功能区1个二级生态功能区。根据三级区划,拟建航道位于良凤江流域丘陵平原农林产
10、品提供功能区1个三级生态功能区。二、水生生态现状(1)浮游植物左江的浮游植物现存量为32.7683104ind./L(密度)和为0.6121 mg/L(生物量)。左江各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都比较高,在3.7至3.9之间。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左江水质状况为清洁。(2)浮游动物4个采样点之间生物量大小关系如下:山秀坝上(0.071mg/L)扶绥县城(0.045mg/L)扬美(0.043mg/L)先峰坝下(0.0395mg/L)。营养水平分析结果表明,4个断面水质均属贫营养型。(3)底栖动物评价江段的底栖动物现存量平均数为103.69indm2(密度)和123.35gm2(
11、生物量),4个采样点中,底栖动物的密度以山秀坝上点的最高,扶绥县城采样点的密度次之,江西扬美和江州冲塘两个采样点居第三和第四位。底栖动物生物量以扶绥县城采样点的最大,往下依次是山秀坝上、江西扬美和江州冲塘采样点。(4)水生维管束植物评价区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三种生态类别的植物均有分布。有3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喜旱莲子草、凤眼莲和大薸。鱼类及鱼类“三场”现状鱼类种类调查结果与组成分析根据资料收集,结合现场调查,目前评价江段共有鱼类113种鱼类生活或洄游通过,隶属于9目22科81属。评价区中常见的鱼类有草鱼、南方拟餐(下为“鱼”)、餐(下为“鱼”)、鲮、海南鲌、赤眼鳟
12、、鲢、鳙、鲤、鲇、大刺鳅、粗唇鮠、黄颡鱼、斑鳠、中国少鳞鳜、大眼鳜、卷口鱼、罗非鱼、鯽。主要经济鱼类、特有鱼类和洄游鱼类评价区左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为鲮、赤眼鳟、鲤、草、鲇、海南鲌、黄颡鱼、卷口鱼、斑鳠、大眼鳜、大刺鳅等。评价区左江特有的鱼类有1种,为大眼卷口鱼Ptychidio macrops。评价区有2种江海洄游鱼类,赤魟Dasyatis akajei、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它们为近海中小型底层鱼类,通过珠江口进入郁江生活。评价河段重点保护及濒危鱼类评价河段无国家及自治区重点保护鱼类。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名录的鱼类有7种,分别是赤魟Dasyatis akajei(濒危等级
13、:濒危)、单纹似鳡Luciocypinus langsoni(濒危等级:易危)、叶结鱼Tor zonatus(濒危等级:易危)、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濒危等级:易危)、大眼卷口鱼Ptychidio macrops(濒危等级:濒危)、乌原鲤(Procypris merus) (濒危等级:易危)、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s(濒危等级:易危),左江均有分布。鱼类“三场”根据相关资料收集以及本次现状调查的结果,评价组认定评价区内现有的鱼类产卵场6个(大岭屯、山秀长滩、长沙滩、水边滩、美祥滩、霄汉滩)、鱼类越冬场1个(龙头渡下滩鱼类越冬场)
14、、鱼类索饵场3个(长期屯、新安滩和凤庄鱼类索饵场)。三、生态敏感区1、自然保护区拟建航道工程在江州区境内仅是从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驮逐片的实验区边界范围外经过,不穿越该保护区,项目所在的河段不在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拟建航道K158+500K151+000段、K161+000K159+000段、K172+000K151+200段、K182+000K181+500段临近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航道边界距离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线的距离在5300m。拟建航道工程在邻近自然保护区的航道线路存在有11个滩点进行整治,疏浚工程量为12.2228万m3,炸礁工程量为1.0636万m3,涉
15、及整治河道长度3.414km,整治滩点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线的距离为52300 m。 2、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点)根据花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拟建航道崇左市江州区航段位于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即从桩号K183+200(航道设计起点即冲塘村)K133+000(江州区与扶绥县行政区域交界处)段共50.200km穿越了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部区域,涉及整治河段为分段、点状整治,整治总长度累计8.768km,河段两岸从上游往下游依次分布有黄巢城山岩画、隐士山岩画、灯笼山岩画、驮柏银山岩画、穿窿山岩画、岜岸山岩画、马鼻山岩画、关刀山岩画共8个景点,同时这8个景点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桃花岛位
16、于航道K94+100K92+500左侧,距离航道岸线7m,距离航道中心线92m。现场调查时,该旅游景点在建。左江旅游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划分为六个功能分区,分别为咘窑古街观光游览区、金鸡岩佛教文化游览区、江西岸生态农业观光区、江滨水上娱乐区、江滨旅游接待服务区。除了金鸡岩佛教文化游览区为已有的旅游景点外,其余的5处旅游景点均为规划未建的。2.3 环境空气通过对评价范围内的扶绥县城、扬美村空气环境现状连续7日监测可见,监测因子NO2、TSP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二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这表明航道沿线的空气环境良好。通过对评价范围内邻近的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
17、自然保护区航道段的空气环境现状连续7日监测可见,监测因子NO2、TSP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一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这表明航道沿线的空气环境良好。2.5 声环境根据现场踏勘,拟整治航道两侧除扶绥县城及沿线乡镇居民比较集中外,其余均为零散的村落,居民点比较分散。现有噪声源主要来自于过往船舶发出的机械噪声、汽笛声、附近道路的交通噪声以及居民生活噪声,靠近码头的居民点还会受到码头装卸噪声的影响。通过对航道沿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驮逐片、渠旧中学、驮卢镇、驮卢卫生院、扶绥县城、扬美村6个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结果表明:所有噪声监测点昼夜噪声级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
18、准(GB3096-2008)1、4a、2类标准,左江航道沿线声环境现状良好。2.4 地表水环境通过对设计航道起点上游500m、大岭屯赤眼鳟鱼产卵场、渠旧镇水厂饮用水取水口处、左江与驮卢河汇合处、扶绥县水厂取水口处、左江与右江汇合处、项目终点(三江口)下游1500m共7处布设监测断面的现状监测结果表明:7处监测断面的10项水质指标pH、SS、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总磷、NH3-N、硝酸盐氮、石油类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相应的评价标准,达标率100%。评价水域沉积物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监测因子均未出现超标情况,说明评价水域沉积物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19、本工程开挖物的回填或废弃不会产生重金属类的二次污染问题。2.5 地下水环境本项目位于左江、右江流域地下水系统的龙州扶绥岩溶地下水亚系统;地貌上沿岸为峰林谷地、峰丛谷地或孤峰平原;地质构造上,项目地处纬向构造的崇左复式向斜的宽缓北翼,北东向、北西向构造断裂和裂隙发育,为地下岩溶系统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含水岩组岩性多为质地纯、厚的石灰岩、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水量丰富;泉水流量一般1050L/s,地下河出口流量100500L/s,水位埋深1050m;大气降雨是该类岩溶水的主要天然补给来源。本项目为区域地下水的排泄区,沿江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呈动态补给关系:在雨季或
20、拦河坝上游,江水位上升,江水则可通过岩溶管道倒灌补给地下水;在旱季或拦河坝下游,江水位下降,则沿江地下水补给江水。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航道沿线主要经过渠旧镇、驮卢镇、扶绥县、龙头乡;评价范围分布有大气和声环境敏感点61处,其中学校2所、卫生院1所,居民点58处。保护目标分布见附图。(2)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是航道所处水域的水质。重点是保护航道沿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及其水源保护区的水域及陆域范围。评价河段内主要饮用水取水口共有14处。(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左江航道沿线评价范围内的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崇左
21、景区;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现有的鱼类产卵场6个、鱼类越冬场1个,鱼类索饵场3个;航道沿线评价范围内的6株古树和7株大树。3.2 生态影响及措施3.2.1环境影响预测3.2.1.1陆生生态(1)由于航道整治主要作业区为水下,项目建设对陆生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为陆域占地破坏其生境导致其被迫迁徒。受影响物种完全可以在附近找到替代生境,工程占地对野生动物影响很小。(2)爆破、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人员往来,会对栖息于沿线的野生动物造成惊吓而远离,一定时间在施工作业区附近野生动物数量会减少分布,暂时减少其活动范围,此外,炸礁爆破引起的噪声对繁殖期的野生动物可能会有一定影响。(3)本项目主体
22、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永久弃渣量为123.6万m3,本项目可研报告中选取了10处水下抛投区进行抛渣。弃渣中炸礁弃渣用于河岸防护及抛弃深潭,疏浚弃渣放于深潭,弃渣场选址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4)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分析对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拟建航道工程在江州区境内仅是从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驮逐片的实验区边界范围外经过,不穿越该保护区,项目所在的河段不在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拟建航道工程在桩号K182+000K181+500段邻近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航道边界距离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线的最近距离约200m,项目在邻近保护区航段不存在整治工程。拟
23、建航道工程在桩号K172+000K151+200段、K161+000K159+000段、K158+500K151+000段邻近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航道边界距离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线的距离约为5m2300m。工程在这些航段存在疏浚和炸礁工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白头叶猴、黑叶猴和猕猴,保护动物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施工期对猴群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邻近自然保护区的航段施工机械的噪声以及炸礁爆破作业可能会使保护动物产生惊吓而逃逸,也可能会改变部分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炸礁爆破作业也会影响猴保护动物的繁殖生育能力。营运期主要是船舶汽笛鸣号声响、船舶发动机的机械性噪声、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崇左 南宁 宋村三 江口 航道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