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方案.doc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方案.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平和县五星、井尾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010年度)实施方案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2010年8月项目名称: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平和县五星、井尾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主管单位:平和县水利局项目责任主体:平和县坂仔镇、南胜镇人民政府项目地点:平和县坂仔镇、南胜镇项目建设期限: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设计单位:福建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编写人员:郑本暖 聂碧娟 夏卫平 目 录1综合说明11.1 概述11.2 编制依据31.2.1 法律法规31.2.2 规范性文件31.2.3 技术规范42 基本情况52.1 自然条件52.1.1 地理位置52.1.2
2、 地质、地貌情况52.1.3 气候、水文特征52.1.4 土壤、植被概况62.1.5 土地利用现状62.2 社会经济状况72.2.1 人口、劳动力状况72.2.2 工农业总产值及群众生活水平72.2.3 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情况72.3 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82.3.1 水土流失状况82.3.2 水土流失成因82.3.3 水土流失危害92.3.4 水土保持现状93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33.1 治理目标133.2 建设规模133.3 工程总体布局133.3.1 原则133.3.2 工程总体布局144 工程设计174.1 工程措施设计174.1.1 坡改梯174.1.2 道路184
3、.1.3 蓄水池214.1.4 排水沟244.2 植物措施设计254.2.1 封禁254.2.2 造林264.2.3 种草264.3 工程量汇总275 项目实施计划335.1 项目实施条件335.2 实施计划335.2 实施计划346 投资概算366.1 投资概算366.1.1 编制依据366.1.2 费用构成366.1.3 基础单价366.1.4 费率取用标准376.1.5 概算水平年386.1.6 投资概算386.2 资金筹措567 效益分析577.1 经济效益577.2 生态效益577.3 社会效益587.3.4 国民经济评价588 项目组织管理598.1 组织管理机构598.2 组织管
4、理措施598.3 技术保障措施598.4 资金管理608.5 监督执法608.6 监理61附表62附表:1 项目区自然条件情况表2 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表3 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表4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5 项目区综合治理措施现状表6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7 项目区综合治理措施规划表附图:附图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2 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图4 五星小流域坡改梯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附图5 井尾小流域坡改梯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附图6 坡改梯设计图附图7 机耕道(水泥)设计图附图8 机耕道(碎石)设计图附图9 田间道设计图附图10蓄水池设计图(一)附图11蓄水池设计图(二)附图1
5、2造林设计图项目名称:平和县五星、井尾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特性表 填表日期 :2010年8月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条件1.项目区面积km245.122.项目区人口万人1.243.农业人口万人1.244.多年平均降雨量mm17385.多年平均气温21.06.植被覆盖率%667.水土流失面积hm214898.土壤侵蚀模数t/km2.a12219.治理面积hm2130010.治理度占总面积%28.8占流失面积%87.3二.工程规模综合治理面积hm213001.造林hm2102.封禁hm211703.坡改梯hm21204.种草hm20.25.机耕道km13.2(1)机耕道(水泥)km2.
6、0(2)机耕道(碎石)km3.6(3)田间道km7.66.蓄水池口80三.施工1.主要工程量土方量万m36.77石方量万m30.842.主要材料树苗万株2.5化肥t31.283.施工期限月12四.工程效益1.年拦沙能力万t2.642.年蓄水能力万m3214.493.林草覆盖度%784.累计治理度%90.45.累计经济效益万元1653.72五.经济指标占总投资比例1.静态总投资万元371.28 工程措施万元291.36 78.47%林草措施万元16.81 4.53%封育治理措施万元24.06 6.48%独立费用万元28.24 7.61%基本预备费万元10.812.91%2.综合治理指标单位治理面
7、积投资万元/km228.56效益费用比1.43内部收益率%8.01综合说明1.1 概述我省的15个中央苏区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福建三江(闽江、汀江、九龙江)的源头和上游,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危害最大、治理最为迫切的地区之一。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为进一步加大中央苏区县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着力改善福建省中央苏区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省政府向国家水利部请求将福建省中央苏区县水土流失治理列入国家重点专项治理项目。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008-2012年建设规划(提纲)要求,省水利厅组织编制完成了国家水
8、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福建省2008-2012年建设规划,平和县为列入的八个项目县之一。平和县地处福建省漳州西南部,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山区县。境内山高坡陡,降雨强度大,土壤抗侵蚀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类活动频繁,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我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之一。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淤积水库、渠道,破坏水利设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五星、井尾小流域均属九龙江西溪上游花山溪流域,土地总面积45.12km2,涉及坂仔、南胜二个乡镇,6行政村。水土流失面积1489hm2,土壤侵蚀模数1221tkm2a。项目区内的土壤以红壤、黄壤为
9、主。项目区所在流域人口密度大,加上人为的破坏等,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地开发面积逐年增加,由于建园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加之耕作不合理,使流域内坡地果园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为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所占比例较大。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水土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虽经多年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水保资金投入缺口很大,缺乏科学统一规划,治理速度缓慢。本项目采取措施总面积1300hm2。按措施分为: 封禁1170hm2,造林10hm2,种草0.2hm2,坡改梯120hm2,道路13.2km,其中机耕道(水泥)2.0km、机耕道(
10、碎石)3.6km、田间道7.6km,排水沟7.6km,蓄水池80口。其中:五星小流域:封禁570hm2,坡改梯60hm2,道路6.78km,其中机耕道(水泥)0.79km、机耕道(碎石)1.84km、田间道4.15km,排水沟2.25km,蓄水池40口。井尾小流域:封禁600hm2,造林10hm2,种草0.2hm2,坡改梯60hm2,道路6.48km,其中机耕道(水泥)1.21km、机耕道(碎石)1.79km、田间道3.48km,排水沟5.35km,蓄水池40口。本项目总投资371.2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291.36万元,林草措施投资16.81万元,封育治理措施投资24.06万元,独立费用
11、28.24万元,基本预备费10.81万元。其中五星小流域投资173.86万元,井尾小流域投资197.42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采用措施面积达到1300hm2, 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28.8%,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7.3%。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1221t/km2.a下降到636t/km2.a以下,减少土壤流失2.64万t,减少泥沙下泻47.9%,植被覆盖率由66%提高到78%,每年可拦蓄水量241.49万m3,增加保土量2.64万t。经初步计算,项目建设净效益1653.72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8.0%,经济效益费用比1.43。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制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提高
12、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改善苏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当地居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条列福建省实施办法1.2.2 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0-203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
13、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200214号)福建生态省建设重大水土保持项目专题经费预算的报告(闽水保站200224号)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福建省2008-2012年建设规划福建省水利厅 2008年平和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年规划2001年1.2.3 技术规范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0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
14、0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水总200367号文“关于颁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 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 基本情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平和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位于北纬2402 2435,东经1165311731之间。东连龙海市、漳浦县,西邻广东省大埔、饶平县,南靠云霄、诏安县,北接南靖、永定县。是福建省革命根据地之一。本项目包括五星、井尾两条小流域,土地总面积45.12km
15、2,均属九龙江西溪上游花山溪流域,涉及坂仔、南胜二个乡镇,6行政村。其中:五星小流域地处平和南部的坂仔镇,位于坂仔镇南部,土地总面积18.04km2,涉及心田、东风、和平等3个行政村。井尾小流域位于南胜镇南部,土地总面积27.08km2,涉及龙溪、前山、子坑三个行政村。2.1.2 地质、地貌情况该区地处博平山脉的南段,岩性以燕山早期入侵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为多。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其中高山约占10%,中山约占20%,低山约占50%。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表详见附表2。2.1.3 气候、水文特征该流域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738mm左右,每年56月是连绵雨
16、季;夏秋之间,受台风袭击和影响,往往造成暴雨,每年4月1日10月15日为汛期。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为70%80%,非汛期雨量只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30%;年均温度为21.0,全年最热月份为6-8月,月平均气温27.8,最冷月份为12、1、2三个月,月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气温为39.7,极端最低气温4.7。10年平均积温为7473,年均日照时数1852h,年均无霜期33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平均干旱指数0.8,绝对气压10110帕。2.1.4 土壤、植被概况项目区的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和水稻土等种类,其分布面积占流域面积的95%,其中:红壤面积量大,占62%;黄壤和水稻土分别占
17、16%和17%。据有关资料调查,流域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0.32.03%,PH值46。赤红壤平均含全N、全P、全K分别为0.093%、0.071%和2.13%。该流域的植物种类繁多,层次结构复杂,具有浓厚的南亚热带雨林景观的色彩。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在天然植被中,主要有: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类、灌丛、草丛及栽培植物等多种植被类型。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桉树、竹类;其次为樟树、木荷、榕树等,灌木草类主要有芒其骨、盐肤木、桃金娘、野牡丹及茅草。栽培的主要果树有柚子,少量青枣、香蕉、荔枝、龙眼、柑桔、梨等。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为66%左右,其中五星小流域植被覆盖率为64%,井尾小流域植被
18、覆盖率为67%。2.1.5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5.12km2,其中耕地45.1hm2,占10.1%;园地1088hm2,占24.1%;林地2548.4hm2,占56.5%;牧草地56.5hm2,占1.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4.9hm2,占4.5%;交通用地37.1hm2,占0.8%;水域58.1hm2,占%1.3;未利用土地64.9hm2,占1.4%。其中:五星小流域土地总面积18.04km2,其中耕地321.1hm2,占17.8%;园地451hm2,占25%;林地815.4hm2,占45.2%;牧草地2.5hm2,占0.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0.9hm2,占6.7%;交通
19、用地10.1hm2,占0.6%;水域45.1hm2,占2.5%;未利用土地37.9hm2,占2.1%。井尾小流域27.08km2,其中耕地133hm2,占5%;园地637hm2,占23.5%;林地1733hm2,占64%;牧草地54hm2,占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4hm2,占3%;交通用地27hm2,占1%;水域13hm2,占0.5%;未利用土地27hm2,占1%。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人口、劳动力状况项目区总人口1.24万人,农村劳动力1.24万人。其中:五星小流域总人口0.84万人,农村劳动力0.45万人,人口密度465.6人km2;井尾小流域总人口0.4万人,农村劳动力0.2
20、1万人,人口密度147.7人km2。(详见附表3)2.2.2 工农业总产值及群众生活水平项目区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果树主要以驰名国内外的漳州芦柑和琯溪蜜柚为主。2007年项目区工业生产总值3806万元,农业总产值11945万元,农业人均产值9633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57元。(详见附表3)2.2.3 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情况项目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省道平漳线贯穿项目区所在的镇,村村有公路相连,通信电话覆盖各村。但山地果园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机耕路少,农副产品及生产资料运输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2.3 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2.3.1 水土流失状况据2
21、004年全县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调查,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项目区实地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149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3%,土壤侵蚀模数1221tkm2a。五星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4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5.81%,土壤侵蚀模数1174tkm2a。井尾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4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13%,土壤侵蚀模数1072tkm2a。具体详见附表4,附图2。2.3.2 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因素流域降雨充沛,年均降雨量1738mm,且雨量集中,易形成较大的地表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因素。流域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且多为花岗岩类发育而成,其风化产物丰富,固结性和透水性差,抗蚀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流域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项目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