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相关背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目前为天津市中心城区北部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现址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真理道和王串场二号路交口处。医院目前建筑面积24860.8m2,床均面积仅为49m2,且业务用房中45.9%为危房;故医院现有规模、建筑布局、配套设施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不能满足地区医疗服务要求。为了加快推动十二五卫生资源调整工作,合理配置我市卫生资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取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办法,拟投资86346万元人民币建设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一期工程;该工程选址于天津市河北区
2、增产道和红星路交口东南侧地块,并计划于2013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6月竣工。该项目已列入天津市“十二五”卫生资源调整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使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设施功能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能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疗服务。1.1.1 项目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一期工程。1.1.2 建设单位和建设性质建设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设性质:搬迁新建。1.2 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拟建新院址总用地面积80700m2,可建设用地面积64100m2,规划总建筑面积1
3、58890m2;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计划分二期实施,其中本期项目占地48615m2(公交一场用地),总建筑面积12429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3800m2、地下建筑面积30490m2),即建设一座集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治未病中心、后勤保障用房、地下车库等综合性建筑及配套公辅设施用房,并设置病床1000张(含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病床200张)。1.2.1 项目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规划用地平衡表见表1-2-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2,本期工程配套设施情况见表1-2-3。表1-2-1 项目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项目数量(hm2)百分比(%)规划总用地8.07一、规划可用地
4、6.41100.00其中1.医疗设施用地面积(含二期)4.0463.032.道路用地面积1.6826.213.专用绿化用地面积0.6910.76二、其它用地1.661.城市防护绿地0.592.城市道路用地1.07表1-2-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数量(m2)百分比(%)规划总建筑面积m215889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m2122400地下总建筑面积m2364901.一期建筑面积m212429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93800地下建筑面积m2304902.二期建筑面积m2346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28600地下建筑面积m26000容积率-1.91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1机动车停车泊位
5、辆1072其中地上机动车停车泊位辆302(其中一期228)地下机动车停车泊位辆770(其中一期572)非机动车停车泊位辆1053(其中一期744)表1-2-3 本期工程配套设施一览表编号项目数量(处)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备注135kV变电站1700700m2/座2锅炉房1700380地上40m2,其余地下3燃气调压柜166m2/座,地下4人防出口312012040m2/座5污水处理站11001006液氧站156180合计1682780含地下建筑面积666m21.2.2 建设目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完成后,将坚持“科技兴院”战略,形成中医重点学科群,发挥中西医结合、
6、中医特色鲜明的整体优势,努力争创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积极发挥天津市北部地区医疗带动作用,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做出贡献。具体目标为: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巩固中医内科、中医肺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疮疡病学作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地位,积极创建新的重点学科,儿科、心血管科、脑病学科争取成为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努力争取成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开展肺、妇儿、心脑血管、急救重点病种研究,提高综合救治水平,切实发挥区域医疗带动功能。积极进行迁址新建工程建设,拓展发展空间,规划总用地面积80700m2,总编制床位1500张;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分二期实施,其中本项目一期工
7、程占地48615m2,设置床位1000张(其中含西医结合儿童医院病床200张),职工人数增加到1600人,预计年门诊人次将达到160万人次,年住院床日达33万床日。1.2.3 建筑设计方案本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座包含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治未病中心、后勤保障用房和地下车库等使用功能为一体的地下2层、地上5层(局部15层)的医疗综合楼及相关室外配套工程;关于医疗综合楼各层功能分布及面积等情况详见表1-2-4,其余相关室外配套工程情况详见表1-2-5。表1-2-4 医疗综合楼功能区分配表建筑位置建筑面积(m2)主要设置功能地上部分93604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治未病中心、后勤保
8、障用房等其中主楼一层13083挂号收费室、医保门办室、急诊部、儿科诊室、感染科、药房、放射科、病案库、教学区、行政区、120中心、后勤、超市等主楼二层11690针灸与脑病科、检验科、康复科、介入治疗科、儿科病区、药房、教学区、行政区、后勤、超市等主楼三层11760心病科、内分泌肾病科、心理皮肤科、肺病科、肿瘤消化科、退休专家门诊、输液室、功能检查室、B超室、内窥镜室、病理科、骨科病区、教学区、行政区等主楼四层12238口腔科、耳鼻喉眼科、妇科、骨科、外科、中心供应室、手术部、配液中心、血库、门诊手术室、ICU、教学区、行政区等裙房五层8737体检区、治未病中心、会议室、特需门诊和名中医诊室、图
9、书馆、透析室、信息中心、生殖中心、教学区、行政区等主楼五层十三层31284病房(每层两个护理单元)主楼十四层3312屋顶层1500设备层地下部分29820车库、设备房及医疗附属用房其中地下一层14913食堂、换热站、热交换间、生活水泵房、冷冻机房、变电站(35kV)、中水泵房、物流机房、空压泵房、储油间、风机房及地下停车库等地下二层14907库房、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暂存间、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储油间、风机房及地下停车库等合计123424表1-2-6 相关室外配套工程一览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1锅炉房(内设10t/h和4t/h燃气锅炉各2台)地上部分40地下部分6602液氧站563污水处理
10、站1001.2.4 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施工期扬尘与噪声防治措施、施工废水和弃土处置及绿化工程,营运期废气的收集排放、污水处理站建设、设备噪声治理、固体废物的处置等,实施以上措施估算环保投资约为960万元,约占项目投资总额的1.1%。1.3 规划符合性简述本项目为医疗服务行业的中建设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类项目,同时不属于天津市产业技术进步指导目录(2005年-2010年)中限制和淘汰类的项目,故符合当前国家及天津市的相关产业政策;此外,项目选址外部基础配套设施良好、交通便利,且建设用地权属明确
11、,同时项目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天津市的医疗服务能力,故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区用地规划及市卫生部门事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环境空气引用2011年天津市河北区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监测统计数据,该区常规大气污染物中PM10、SO2、NO2年均值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同时统计达到或优于级良好水平天数为312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85.5%。2.1.2 声环境根据近期实测数据,项目选址北侧(临增产道一侧)昼、夜间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
12、a类),而西侧(临红星路一侧)噪声监测结果均超过4a类昼、夜间限值,其超标原因主要为道路交通噪声所致;选址南侧边界昼、夜间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而由于受到周边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致使西侧边界昼、夜间监测结果超标,项目选址中心处昼间噪声达标、夜间噪声超标。2.1.3 土壤环境根据检测结果可知,项目选址土壤为中性偏碱性,土壤中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监测因子均符合HJ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A级)规定限值,其土地可作为医疗卫生等用地。2.1.4 外环境污染源调查本评价以项目选址周边2km范围为外污染源调查范围;根据
13、现场踏勘情况,距离本项目选址处2km范围内不存在工业区,主要外部环境污染源为选址周围城市主、次干路及选址南侧约530m的江都路供热站。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搬迁新院址选址于天津市河北区境内,位于天津市区的东北部、增产道与红星路交口东南侧地块;具体四至范围:东侧自北向南依次为隆源家园住宅小区、艺华装修公司及江南寄宿小学等,南邻银山里住宅区、西临红星路、北临增产道。项目选址地块周边主要为城市道路及居民住宅区等,能够为周边众多居民服务,辐射能力强,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另外,项目选址处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并且天津地铁2号线在附近设有站点,有利于市内其他区域及市外
14、患者前来就诊。项目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情况详见图2-2-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施工扬尘由环境影响分析可知,本项目选址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可能受到施工扬尘的影响,为了降低施工区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贯彻津人发200219号天津市大气污染物防治条例、天津市人民政府令2006第100号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天津市建设施工21条禁令等规定,认真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防尘措施,重点做好施工场地围挡、硬化、洒水抑尘、冲洗车轮、在大风天气不得进行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等措施。(2)施工噪声施工噪声将对周边声环境质量及环保目标造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中医药 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新建 一期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