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至凤山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天峨至凤山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峨至凤山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背景拟建“天峨至凤山公路”位于河池市西北部,行政区划上位于天峨县和凤山县。在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30)中为规划布局方案“纵13”东兰至平果公路的一段。项目作为既有旧路的改扩建工程,其建设对完善广西公路网布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拟建公路路线沿途经过的行政区依次为:天峨县六排镇、八腊瑶族乡和凤山县的乔音乡、长洲乡、凤城镇。1.2主要建设内容拟改扩建的天峨至凤山公路位于广西区河池市天峨县和凤山县境内,路线起点天峨县麻村附近,起于天峨至乐业公路K5+000桩号处。依次经过沿线经过麻村、八腊
2、、甘洞、五福、老鹏、同乐、文里、板吉、大同、林峒、百乐坳、久加、松仁。终点位于凤山县凤山民族小学,与凤山县教育路相接。项目全线按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建,路基宽度8.5m,K5+000(路线起点)K13+000段设计行车速度60 km/h,K13+000K90+550(路线终点)设计行车速度40km/h。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桥梁7座,总长345m;其中大桥1座,共长176m,为新建;中桥1座,共长50m,为新建;小桥5座,长119m,均为新建。涵洞289道;平面交叉14处;隧道4座。设置养护站2处,便民候车亭22座。工程永久占地227.98hm2,其中利用原公路用地28.03hm2
3、,新增永久占地3.08hm2;拆迁房屋6068 m2,拆迁户约102户。工程总挖方965.11万m3,总填方686.96万m3,总弃方278.15万m3(永久弃渣258.26万m3,临时堆土19.89万m3),无借方;拟设弃渣场9处,占地19.98公顷。本项目总投资为118663.8076万元,环保措施直接投资费用初步估算为833.70万元,占整个项目投资的比例约为0.70%。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单位拟建公路K5+000K13+000拟建公路K13+000K90+550基本指标公路等级级二级二级设计行车速度km/h6040路线指标建设里程km8.00077.55最大纵坡%6%7%竖曲线
4、最小半径凹形m1500700凸形m2000700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凹形m1000450凸形m1400450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m200100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m12560路基指标路基宽度m8.58.5路面指标路面宽度m77桥涵指标桥涵设计荷载m公路级公路级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小桥、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1/501.3规划符合性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2012年7月4日通过了对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桂环函2012942号)。拟建天峨至凤山公路是该规划中“纵13”东兰至平果公路的一段路线走向符合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30)。2.建设
5、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2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范围社会环境拟建项目直接影响区:项目涉及天峨县六排镇、八腊瑶族乡和凤山县的乔音乡、长洲乡、凤城镇。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地下水环境项目场址及周边可能受项目影响的区域,对隧道工程区进行重点评价。生态环境陆生生态: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根据建设项目一般特征,评价范围集中在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调查范围扩大至整个广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拟规划,未批复、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水生生态:与地表水评价范围一致。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
6、各200m以内的范围,对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对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景观环境公路两侧可视范围以及取弃土场等受工程影响区域2.2 生态环境(1)评价区有139科431属629种,分别占广西植物区系科、属、种数的比例分别为44.98、21.43%和6.86% 。拟建公路位于北热带气候区,大部分路段位于岩溶植被区。根据中国植被的划分系统,拟建项目沿线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路线经过区域海拔相对高差较大,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植被垂直性分异不明显。评价区陆地植被共划分2级,有植被型纲5个,植被型10个,主要群系有31个,其中
7、自然植被有植被型纲3个,植被型6个,群系有23个,人工植有植被型纲2个,植被型4个,群系有8个。(2)评价区发现国家级I级保护植物掌叶木5株、自治区级保护植物多花兰9丛、硬叶兰5丛、樗木11株,有古树阴香2株。(3)拟建公路经过天峨县、凤山县境内局部路段沿线分布有重点公益林,占用重点公益林8.87hm2,其中,占用天峨县5.92hm2,占用凤山县2.95hm2,所占用重点公益林均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4)评价区有陆生脊椎动物有172种,分别属4纲20目56科,分为亚热带森林动物群、灌草动物群和农田动物群3大类。评价区动物区划为东洋界华中区的西部山地高原亚区。评价范围除少数为我国南北广布种外,大
8、多数是东洋界的种类。评价区野生重点保护动物种类具体如下: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即蟒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为虎纹蛙、凤头鹰、赤腹鹰、松雀鹰、红隼、白鹇、小鸦鹃、褐翅鸦鹃、猕猴、小灵猫、斑林狸。属自治区级保护有49种,为黑眶蟾蜍、沼蛙、泽蛙、斑腿树蛙、豹猫等。(5)拟建公路评价区有1处特殊生态敏感区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拟规划),2处重要生态敏感区广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拟建公路K5+000(路线起点)K9+200段共4.2 km(1km为旧路改建路段,3.2km为新建路段,含隧道长600m)位于森林公园峡谷游赏区内。其中,K5+000K8+600段以路基形
9、式穿过森林公园,K8+600K9+200以隧道形式穿越森林公园。拟建公路所经区域为森林公园重点保护区。拟建公路K61+370K63+290、K65+200K65+980、K66+650K67+180段(均为沿旧路改扩建路段)左侧为拟规划的广西巴腊自然保护区,为凤山县巴腊屯为保护猕猴群而自发成立的保护区域,目前凤山县林业局正规划申请成立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尚无明确边界。根据走访,公路距猕猴主要活动区域约2km。拟建公路K85+103K88+585共3.482km路段(均为旧路改扩建)位于地质公园三级保护区内。(6)天峨县属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凤山县属省级重点治理区;同时天峨县属国家级重
10、点治理区珠江南北盘江治理区范围内。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本项目区处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2.3 环境空气评价布设6个大气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广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松里监测因子NO2、CO日均值、小时值、TSP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级标准;八腊乡、老鹏中学、黄良平、大同村监测因子NO2、CO日均值、小时值、TSP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二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4 声环境评价对建设项目沿线8个敏感点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
11、监测结果表明: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的5个敏感点中,八腊乡、坡皇洞、上高湾3个敏感点2类区昼夜均达标;大同村临旧路(四级路)第一排建筑昼间超标0.1dB(A),夜间达标。懒板凳临旧路(四级路)第一排建筑昼间最大超标量2.7dB(A),夜间最大超标量1.2dB(A)),临路35米处现状噪声监测值可达标。执行1类区标准的3个敏感点中,老鹏中学昼夜均达标;八腊敬老院昼间最大超标量6.5dB(A),夜间达标;松里昼夜均超标,昼间最大超标量7.7dB(A),夜间最大超标量6.2dB(A)。由噪声监测断面监测结果可知,无声障阻碍的情况下,昼间现状噪声在距离公路中心线120米
12、处可达到2类区标准,夜间在距离公路中心线80米处超出2类区标准0.4dB(A)。2.5 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现阶段红水河、八腊河、乔音河水质中的水质监测指标pH值、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BOD5、NH3-N、DO、COD水质监测指标能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水质标准要求,悬浮物监测指标均能达到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红水河、八腊河及乔音河现状水质良好。根据已批复的广西天峨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天峨县境内有3个水源地,分别为峨里湖水源地、拉芽坡水库水源地、陇麻坡水源地。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有1处,为天峨县陇麻坡水源地保
13、护区。拟建公路起点K5+000下游4.5km的红水河右岸为天峨县陇麻坡水源地取水口。拟建公路在K5+000(路线起点)K11+000段共6km是位于天峨县陇麻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其中K5+000(路线起点)K6+000段共1km为旧路改建路段,K6+000K11+000段共5km为新建路段,而在新建路段中K8+600K9+330段为麻村隧道长730m。根据已批复的广西凤山县拉威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凤山县境内有1个水源地,为拉威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拉威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位于凤山县城西面的巴旁村六勇屯的拉威河段,距离拟建公路终点约6km,即拟建公路所处的位置是
14、位于拉威河段的下游。2.6 地下水环境评估区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碎屑岩类构造裂隙水三类。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 拟建公路K5+000K9+200共4.2km路段(其中1km为旧路改建路段,3.2km为新建路段,含隧道600m)穿越广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峡谷游赏区,该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地貌。2. 拟建公路K61+370K63+290、K65+200K65+980、K66+650K67+180路段(均为沿旧路改扩建路段)左侧为规划中的广西巴腊猕猴保护区,为凤山县巴腊屯为保护猕猴群而
15、自发成立的保护区域,目前凤山县林业局正规划申请成立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尚无明确边界。根据走访,公路距猕猴主要活动区域约2km。3. 拟建公路K85+103K88+585共3.482km路段(均为旧路改扩建)穿越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三级保护区。(二)水环境保护目标1. 项目所涉及的红水河、八腊河、乔音河、张家坨水库等地表水体评价河段水环境功能均为灌溉,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2. 公路起点下游4.5km的红水河右岸为天峨县陇麻坡水源地取水口,根据已批复的天峨县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拟建公路K5+000K11+000共6km
16、路段(1km为旧路改建路段,5km为新建路段,含隧道730m)位于天峨县陇麻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公路沿线其他居民主要饮用水来源为分散式民井。(三)声环境保护目标1. 公路沿线分布敏感点31处,其中:学校5所,敬老院2处,居民点24处。2. 公路拟设置4座隧道,其中3座隧道上方及出入口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仅八腊隧道(桩号K19+960)进口北面500米为八腊乡(分散取用地下水)。(四)社会环境保护目标1.公路沿线已查明并进行储量登记的有广西凤山县上林洞煤矿区,经计算公路压覆上林洞煤矿区石煤矿产储量450.991千吨;公路还压覆了3个采矿权、7个探矿权及5个其他矿权
17、没有查明并登记的储量。2. 公路推荐线方案沿线200m范围内无登记在册的文物古迹。3.2 生态影响及措施3.2.1环境影响分析陆生植物与植被工程实施需要进行植被清除,进而导致被破坏植被的生物量损失,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大部分。拟建工程实施将导致生物量损失4220.13t,其中永久占地区生物量损失3723.50t、临时占地生物量损496.63t。工程占地生物量损失为4220.13t,经绿化和复耕后恢复补偿1423.47t,实际损失生物量为2796.66t,生物量恢复补偿率约66.27。拟建公路占用天峨县重点公益林5.92hm2,占天峨县公益林总面积的0.0042%,拟建公路占用凤山县重点公益
18、林2.95hm2,占凤山县重点公益林总面积的0.0057%。本工程占用公益林占所在区域公益林总面积比例较小,不会损害公益林主导生态功能的持续发挥,对其整体生态服务能力影响不大,经“占一补一”后,区域重点公益林面积保持不变。占用植被类型为以灌丛和灌草从为主,不涉及保护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占地和施工行为对动物的影响表现为生境的占用、生境破坏和活动的干扰,但周边地区相同生境较多,动物可迁往附近未受干扰区域,因此工程对其影响不大;营运期主要表现为汽车碾压、通行阻隔、噪声排放与车流干扰。总之,工程的实施会对对沿线野生动物可能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是不会造成物种数量的大量减少和消失,对野生动
19、物的影响不大。水生生态结合工程实际,可知本项目桥梁工程不在水中设置桥墩,新建桥梁均为小桥,仅桥梁上构施工导致水体中悬浮物增加以及工程废水和生活污水非正常排放导致的水质下降可能会对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活动产生干扰。由于评价区水生生物均为当地水域常见物种,且桥梁工程施工期短,总体来看,水生生物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小,随着工程的结束,不利影响将消除。农林业生态公路占地一般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其中永久占地包括路面占地、会造成区域的农业和农业生产损失。但是一般不会改变区域的农业生态特征。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场影响本项目所设置的9处弃渣场和8处堆时堆土场选址是合理的。生态敏感区对广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20、的影响拟建公路穿越森林公园的总长度为4200m,其中隧道长600m。项目拟永久占用森林公园土地面积8.8hm,占森林公园总面积(4172.6hm)的0.21%。自治区林业厅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审核同意后,以桂林函2012174号文复函同意工程经过广西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对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拟规划)的影响拟建工程对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拟规划)的原生性石灰岩山地季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及主要保护植物无影响。对在实验区可能出现的有凤头鹰、松雀鹰、红隼等鹰隼类猛禽以及白鹇、小鸦鹃、褐翅鸦鹃、猕猴、小灵猫、斑林狸等保护动物觅食产生一定影响。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影响广西凤山岩溶国家
21、地质公园目前开发程度较低,景观环境质量一般;而本公路建设不涉及对景区景点的占用,对景点的完整性和功能性不会造成破坏;公路拓宽占用植被、路基挖填方会对该景区景观有一定影响,但加强景观绿化措施后,其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厅函2011794号文同意拟建公路穿越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3.2.2主要环保措施:(一)设计阶段涉及生态敏感区路段环境减缓措施沿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拟规划)的原生性石灰岩山地季雨林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同时,该区域也为猕猴等保护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域,拟建项目评价区有少量森林分布,主要为落叶阔叶林,无原生性石灰岩山地季雨林分布。拟建项目占地
22、区不涉及对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占用。保护区主要保护植物掌叶木、红椿、福建柏、红豆杉等主要分布在核心区,本工程占地区未发现这些保护植物分布。保护区内蟒蛇、云豹、林麝、猕猴、小灵猫、斑灵狸、豺等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在缓冲区也有部分分布,本工程距巴腊片核心区最近距离约1200m,距缓冲区最近约930m,拟建工程与缓冲区和核心区之间为峰林相隔。公路建设对保护动物的栖息、繁殖影响不大。在实验区可能出现的有凤头鹰、松雀鹰、红隼等鹰隼类猛禽以及白鹇、小鸦鹃、褐翅鸦鹃、猕猴、小灵猫、斑林狸等,主要是觅食,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人类活动更加频繁,对保护动物觅食产生一定影响。公路建设虽不直接影
23、响保护动物栖息地,但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机械噪声、夜间灯光照明以及爆破工程对附近活动的保护动物造成干扰,会迫使在实验区觅食及活动的保护动物暂时远离施工范围,缩小其活动范围。营运期主要表现为汽车碾压、通行阻隔、噪声排放与车流干扰,但本公路为改扩建工程,沿线动物对公路的沿线环境的已经有一定的适应。综合上述,拟建项目对自治区级巴腊自然保护区(拟规划)主要保护对象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对其觅食地的影响,该区域类似生境较多,这些保护动物将暂时避开施工地的影响而去其他区域觅食。经过森林公园路段(K5+000K9+200段),采取相应的绿化美化措施,景观绿化采用当地易生长的乡土物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峨 凤山 公路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