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坪山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坪山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坪山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坪山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深圳市大鹏半岛水源工程管理处编制单位: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 工程概况31.3 建设周期和投资71.4 工程合理性分析7第二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2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12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12第三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15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及污染负荷分析15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因子及污染负荷分析173.3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173.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83.5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283.6
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313.7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353.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63.9 环境管理363.10 环境监理363.11 环境监测37第四章 公众参与394.1 公众参与的目的394.2 公众参与过程394.3 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464.4公众参与结果统计与分析494.5 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534.6 公众参与结论54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6第六章 联系方式57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本项目包括新建汤坑水库、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和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街道。其中,拟建汤坑水库位于榄核
3、桥水库坝址下游400m处黄竹坑采石场西侧;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起自汤坑水库,终于大鹏支线供水工程;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进口位于红花岭水拦水堰位置,出口位于赤坳水库南侧库尾,距离赤坳水库坝址约900m。汤坑水库四周环山,上游邻近径子水厂,下游距黄竹坑村约1km;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起自汤坑水库,向北途经黄竹坑村,至丰炬公司东侧附近止于大鹏支线供水工程;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进口位于红花岭水拦水堰位置,沿原引水渠向北走向,至红花岭水厂附近再以隧洞形式至赤坳水库南侧库尾,途经区域均为山地。项目所在地四至情况见图1.1-1图1.1-2。400m2000N新嘉工业园万达杰工业园汤坑水库汤坑
4、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沙湖水厂丰炬公司碧岭社区汤坑村黄竹坑村黄竹坑采石场图1.1-2 项目四至图400m2000N红花岭水厂上洞坳水库红花岭水库(下)红花岭水库(上)检修道路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隧洞长守村三河村赤坳工业园赤坳水库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引水渠图1.1-2 项目四至图1.1.2 建设背景随着坪山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产业集群化和适度重型化的结构调整,区域用水量逐渐增加。目前坪山片区供水水源主要为本地蓄水,约有20%的境外水补充,供水也主要分高、低两个片区,高区为汤坑、碧岭片区,供水量约为3.5万m3/d,服务水厂为沙湖、三洲田和径子水厂;低区为塘岭片区,供水量约为5.8万
5、m3/d,服务水厂为塘岭、田心和红花岭水厂。据统计,2010年坪山水司供水量为3400万m3,最高日10.4万m3/d,平均9.3万m3/d,为现状水厂制水规模的1/3。由于坪山街道西片区水源较少,东片区水源较多,而东部片区水厂水压不能满足西部片区的供水要求,造成坪山本地水资源浪费而又需抽取境外水的情况。东部片区惠州石头河水库水资源浪费严重,2010年取水量仅116万m3,近几年用水量均未达到协议年最低水量300万m3的要求,远低于石头河水库多年平均可供水量772万m3。此外,片区小(1)型以上水库供水网络虽已基本完成,但各水库的独立性较强,小型水库径流调节能力差,且工程片区现有调蓄储备库容不
6、足,难以满足枯水年份从东江取水异常时对本地库容的储备要求。为充分利用本地雨洪资源,增加水库群调蓄库容,减少对境外水的依赖,提高坪山片区供水保障能力,深圳市大鹏半岛水源工程管理处拟建设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坪山片区)。1.2 工程概况1.2.1 新建汤坑水库(1) 工程选址及坝型 工程选址汤坑水库库区属峡谷山区河段,两侧山体雄厚且坡度较陡。库区左侧有一条榄核桥水库的上坝道路,根据地形条件,考虑不淹没已有榄核桥进场道路的情况下,坝址初步选在榄核桥水库坝址下游400m处黄竹坑采石场西侧,距离黄竹坑村约1km,控制集雨面积约3.30km2。 坝型坝址处表层主要为花岗岩残坡积土,土层较薄,多
7、处基岩出露,承载力较高,无不良地质构造现象,岩层稳定性较好;区域土料分布较薄,但石料丰富,坝址东侧即为采石场,料源丰富;库区属峡谷地形,两岸边坡较陡,修建河岸式溢洪道非常困难。综合地形、料场及枢纽布置因素,推荐采用混凝土重力坝。(2) 大坝枢纽工程布置工程大坝枢纽由非溢流坝段及溢流坝段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107.00m,死水位100.00m,坝顶高程110.00m,坝顶防浪墙高0.6m,防浪墙顶高程100.60m,坝顶长66.41m,坝顶宽5.0m,最大坝高20m,坝底最大宽度15.41m,坝体基础至于弱风化岩上部岩层界面往下0.5m 位置,大坝轴线两端控制点坐标为,左岸:X=31452.89
8、9,Y=141435.318;右岸:X=31393.947,Y=141465.893。工程采用溢流坝段泄洪,设2孔,布置于坝轴线中间位置。控制堰段总长27.23m,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107.00m,不设控制闸,为方便通行,在溢流坝段顶部设钢制简易通行桥,消能工采用挑流消能,鼻坎高程为95.50m,挑射角为27.2。(3) 主要建筑物 挡水构筑物汤坑水库砼重力坝坝顶高程110.00m,与坝体左岸现有水泥路同高,坝顶防浪墙顶高程110.60m,坝顶长66.41m,坝顶总宽5.0m,其中防浪墙宽0.50m,坝顶路面宽4.50m。上游采用铅直面,下游坝坡为1:0.8,坝体内布置灌浆廊道,灌浆廊道距离
9、上游坝面3.0m,距离建基面4.0m,采用城门洞型,尺寸为2.5m3.5m。 泄水构筑物工程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并采用坝顶泄洪,溢流坝段为开敞式,设两孔,单孔宽度为7.5m,中墩厚度为1.0m,溢流坝段总宽16.0m,整个坝段总长27.23m,由于河底基岩出露,工程拟采用挑流消能。 水库管理房汤坑水库为小(2)型工程,同时为混凝土重力坝,平时修护管理工程量较小,因此工程仅设置1个较小的管理房,布置于水库上游现在径子水厂清水池所在位置,管理房长约4.8m,宽4.2m,单层。 清库路汤坑水库清库路由清水池库边位置下库后,沿库区左岸布置,砼路面宽4.0m,清库起点高程为110.00m,重点高程为96.
10、00m,由两段直线段及中间圆弧段组成,总长约110m。 水库放空及环境下放水管由于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沿汤坑水布置,因此水库放空及环境下放水管结合该管道进行布置,水库放空利用原水管,当水库需要进行放空时,只需要关闭输水管下游检修阀,同时打开沿线放空阀及排气阀等即可进行放空;环境下放水管利用原水管上的F-01放空阀往河道内放水解决。1.2.2 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1) 管线布置根据工程特性及地形条件,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引水工程拟采用管道方案,线路布置分为两段,上游段从水库坝体至黄竹坑村与汤坑水交点,用地范围内现状主要覆盖有灌木丛和杂草,其主要用地功能为林地;下游段沿汤坑水整治后的右岸堤
11、防布置,用地现状为空地,属汤坑水河道蓝线范围,用地功能为水域。由于原水管管道接入点为大鹏支线,其在接入线附近为PCCP管(本工程将其部分更换为钢管,更换长度为18.71m),管道中心高程为50.60m,为便于接管,原水管接入点管道中心也为50.60m。管线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6,断面图见附图78。(2) 主要建筑物 进水口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进水口采用坝式进水口,底部高程为100.00m,属于低水头进水口,同时进水口采用直径为1200mm 的圆曲线,便于与下游管道衔接。 输水干管输水干管起自汤坑水库,止于大鹏支线供水管,总长1.84km,拟采用钢管,管径为DN1200mm。 管道附属设施管道
12、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镇墩、明管支墩、排气阀井、放空伐井、流量计井、检修阀井和检查井等。1.2.3 红花岭至赤坳连通工程.红花岭至赤坳水路连通工程包括改造原红花岭引水渠1.35km(将原引水渠拆除重建),新建2.5m2.7m城门洞型隧洞1.61km。(1) 引水渠 引水渠现状及建设情况红花岭水厂引水渠建于1974年8月,原为红花岭下库水电站的引水渠,水电站废弃后改为水厂引水渠,该渠为开敞式沿山布置,采用浆砌石护砌。引水渠现状部分挡墙有倾斜及裂缝,渗漏量较大。本工程引水渠为原红花岭水厂引水渠改建而成(将原引水渠拆除重建),基本上仍保持原渠道线路走向不变,渠宽也基本保持一致。由于红花岭水厂转为应急备用水
13、厂,因此本工程建成的引水渠仍可作为红花岭水厂的引水渠。该渠依山而建,为开敞式矩形钢筋砼渠,即输送红花岭上游四水库水源,同时收集渠道周边约0.93km2集雨面积的山水。 工程布置引水渠总长1.35km,渠道以隧洞为界,共分为两段,上游段为顺坡,下游段为反坡,渠道上游段进口底高程为85.63m,隧洞位置底高程为84.30m,上游段长873.09m,设计纵坡0.15%,既输送红花岭上游四水库水源,同时收集渠道一侧山水;下游段渠道终点底高程为84.60m,下游段长475.69 m,设计纵坡为-0.63,可以满足向水厂供水要求。下游段渠道主要为收集渠道下游段一岸山水,另外作为红花岭水厂引水通道。渠道进口
14、位置设控制闸及明渠流量计,渠道中部设泄洪闸,该闸由原泄洪闸拆除重建而成。 主要建筑物本工程引水渠采用敞开式矩形渠面,以便于收集渠道一侧山水,渠道净宽2.5m,净高2.7m。渠道控制及计量建筑物主要包括渠道进口控制阀、流量计及渠道中部泄洪闸等。此外,在红花岭至赤坳水库隧洞前有一天然水塘,可将其挖深后作为渠道沉砂池,渠道在该位置设计底程为84.30m,将水塘挖深1.0m,水塘现状底高程为85.00m,挖深后设计高程为83.30m,水塘深度为1.7m,采用M7.5浆砌石挡墙支护。(2) 隧洞 工程布置隧洞进口位置位于引水渠下游870m左右的位置,引水渠水塘旁,距离红花岭水厂350m左右,隧洞出口位于
15、赤坳水库南侧库尾,距离赤坳水库主坝约900m。隧洞进口处地形较陡,覆盖层相对较厚,进口前面通过一段明渠与引水渠相接。明渠长14.70m。隧洞出口底高程为84.30m,为减少隧洞土石方开挖量,将隧洞进口位置检修闸设在明渠上,检修闸距离隧洞进口4.0m。隧洞出口底高程为80.00m,采用1:5 的坡度与消力池顺接,消力池总长15m,底高程为79.00m,出口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底板厚0.5m,两侧采用M7.5 浆砌石挡墙,挡墙顶高程为82.8081.80m,出口底高程相对较高,不设闸。 主要建筑物本工程隧洞为无压洞,隧洞总长1.61km,采用城门洞型式,尺寸为2.5m2.7m,设计纵坡为2.67。
16、消力池长度为10m,池深为1.0m,池底高程79.00m。隧洞出口与消力池采用斜坡衔接,坡度为1:5。(3) 隧洞出口检修道路隧洞出口检修道路起点接丰树山隧洞,终点至隧洞出口,总长1.51km,沿赤坳水库岸边修建,采用砼道路,路面宽2.8m,靠山一侧设置有排水沟,宽度为0.7m,因此检修道路总宽为3.5m。山体开挖边坡坡度为1:1.25,回填边坡1:1.5,采用植草护坡,在山体局部较陡位置靠水库一侧浆砌石挡墙,总长度为341.51m。1. 3 建设周期和投资本工程计划2014年8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竣工,总工期30个月,其中工程准备期3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2年,工程完工期3个月。1.4
17、工程合理性分析1.4.1工程建设的法律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水利基础建设工程,主要任务为:一是调整坪山片区供水布局,以解决坪山街道西片区水源较少,东片区水源较多,而东片区水厂水压不能满足西片区供水要求,造成平山东片区石头河水库本地资源浪费而西片区沙湖水厂又需抽取境外水的现状;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雨洪资源,坪山街道具有雨洪利用潜力的大量山地丘陵区,水质较好,属于传统的雨洪利用,可以通过新建拦、蓄、引工程进行利用。由此可见,工程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本项目汤坑水库下游河道汤坑水无防洪要求,大坝按无闸开敞式溢流坝考虑,汛期调度水位为正常水位,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洪水期调度根据下游赤坳
18、水库的调度运行进行考虑。因此,本项目的实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1.4.2 工程建设的法规符合性分析(1) 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符合性本项目属市政公用设施,属于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允许建设的项目,且项目在规划选址之前已在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要求。(2) 与广东省和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条例的符合性本项目为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主要任务是调整坪山片区供水布局和充分挖掘、利用本地雨洪资源。因此本项目是与水工程和保护水源相关的项目,属于非禁止类的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
19、保护条例的要求。(3) 与自然保护区相关法规的符合性根据项目选址和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的复函,本项目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隧洞出口及其检修道路位于田头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本项目为市政工程,不属于生产设施,在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声排放能达标排放。此外,项目建成后将增大赤坳水库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改善区域气候,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不冲突。(4) 与森林公园相关规定的符合性本项目汤坑水库、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约0.9km管线和红花岭至赤坳水库连通工程均位于马峦山郊野公园内,其为市级森
20、林公园,项目需依法办理占用、征用或转让森林公园相关用地手续。因此,在依法办理占用、征用或转让森林公园用地手续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和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1.4.3 工程建设的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2月16日修正),“城乡供水工程”为鼓励类;根据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水资源短缺地区水源工程”为鼓励类;根据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09年修订),“供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和“提引蓄水工程”均为鼓励类。深圳市本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全市约70%的水源来自境外引水,本工程为
21、大鹏半岛水库群开发利用工程第一期,工程建成后主要任务是调整坪山片区供水布局和充分挖掘、利用本地雨洪资源,因此,本工程的建成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产业政策。1.4.4 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1) 汤坑水库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本工程可研阶段重点对上、中、下3个坝址方案进行了比选。其中上坝址为径子水库坝址,位于上下肚水库上游,距离上下肚水库约350m;中坝址为汤坑水库坝址,位于汤坑水上游,榄核桥水库下游约400m;下坝址为采石场坝址,位于中坝址下游约10m处。从技术经济指标看,径子水库坝址虽然建坝库容大,但是水库内土地已出让,征地较难,而采石场坝址若以马峦山山顶公路路面作为控制坝顶高程的因素,
22、则库容可较大,但是相应坝高加大,坝顶长度需加长,投资相应也增加,若以20m高度作为坝顶高程的控制条件,则需采用加压的方式才能进行引水,同时采石场位置还涉及到拆迁及征地问题,工程实施需进行多方协调沟通。中坝址位置汤坑水上游河谷呈“V”字型,河谷底宽35m,两岸山体坡度较陡,不便于布置下河通道,施工干扰大,但是其上游地势相对较平坦,库区上游刚好有坪山自来水公司清水池,地势相对开阔,可利用该处地形布置下河施工通道和施工围堰等,同时地质条件适合建坝,征地及拆迁均较容易,工程投资也相对最小,因此推荐采用中坝址为拟建汤坑水库坝址。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上、中、下3个坝址周边均无声环境敏感点,施工噪声对周边环
23、境影响均较小;在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一般也不会对下游河道水体产生不利影响;但相对于上、下坝址,中坝址征地较易,不涉及拆迁,且淹没面积较小,植被损失量较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综合分析,中坝址即汤坑坝址较优。(2) 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原水管线路走向环境合理性分析汤坑水库至大鹏支线引水工程拟采用管道方案,线路布置共分为两段:上游段及下游段,上游段从水库坝体至黄竹坑村路与汤坑水交点,下游段线路布置有两个方案,方案一沿黄竹坑村路布置,方案二沿汤坑水整治后的右岸堤防布置。从技术经济指标看,方案二在沿汤坑水河道段征地相对较易,同时管道施工干扰很小,也可以与汤坑水整治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岛 水库 开发利用 工程 第一 坪山片区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