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甘井子港区宗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
《大连港甘井子港区宗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港甘井子港区宗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简本.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连港甘井子港区宗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大连市环境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单位:大连万峰置业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二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大连港甘井子港区宗地改造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3 建设位置选址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东方路南侧,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1。1.1.4 建筑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191300m2,总建筑面积518760m2。其中A区规划用地119500m2,总建筑面积302276m2;B区规划用地71800m2,总建筑面积216484m2。1.1.5 投资规模总投资43.2亿元人民币。1.1.6 建设单位大连万峰置业有限公司
2、。比例尺:1:75000项目位置图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1.2 规划建设内容本项目分为A区和B区两部分,均为住宅区,建筑规划内容包括居民住宅、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等。项目总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见表1-1。表1-1 总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规划总用地m2191300A区约119500m2,B区约71800m2总建筑面积m2518760地上总建筑面积395670m2,地下总建筑面积123090m2。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401730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367856全部计入容积率公建建筑面积m233874其中地上公建建筑面积m227814地下公建建筑面积m26060地下车库建筑面积m21
3、17030不计入容积率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m2401730容积率/2.1A、B区整体平衡建筑密度%14.35%绿地率%55.35%居住户数户3970居住人口人119103.0人/户总停车位个 3516住宅车位3176个(0.8个/户),配套公建车位340个(1个/100m2公建)其中地面停车位个350地下停车位个316690m2以下套型面积m222381990m2以下套型面积/住宅总面积%60.84%90m2以下套型面积占住宅总建筑面积60%以上1.3 工程进度规划本项目将分期建设,总建设周期为58个月,预计于2018年12月竣工,具体安排如下:表1-2 项目工程进度表分期地块编号用途进度计划
4、备注一期A住宅区,33个单体2014.3-2016.12二期B住宅区,20个单体2016.3-2018.12含幼儿园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保护目标 由周边环境可知,拟建项目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情况见表2-1。表2-1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保护目标相对位置保护要素与项目红线最近距离(m)施工期居民住宅区西侧大气环境、声环境35大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及居民小区西北侧70大化医院北侧400甘井子区环保局北侧150甘井子街道北侧480新甘井子小学东北侧450运营期本项目居民住宅-居民住宅区西侧35大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及居民小区西北侧702.2 环境质量状况项目拟建地的常规污染物中SO2和
5、NO2的小时值和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PM10日均值有6日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有1日超过GB3095-1996的相应标准要求,经调查大连市各个例行监测点的监测值均高于其他各日,超标原因是因为浮尘天气影响。建设范围内共设4个噪声监测点位,分别位于项目四周边界处,其具体位置见表2-2。表2-2 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序号位置经纬度1#项目北侧N 385822.33 E 1213657.042#项目西侧N 385815.19 E 1213637.63#项目南侧N 385812.07 E 121372.94#项目东侧N 385817.88 E
6、 121376.91噪声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监测结果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值进行比较,1#、2#点位昼间达标,夜间均超标;3#、4#点位昼间、夜间均不超标。根据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分析可知,1#、2#点位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由现状道路交通噪声影响。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3.1 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主要影响因素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及施工废弃物。针对施工期间各环境影响因素提出如下防治措施:3.1.1 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在地下挖掘及施工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地面扬尘,这些扬尘尽管是短期行为,但也会对附近区域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期间要采取
7、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减轻扬尘的产生,最大限度地防止扬尘扩散,具体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规定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 施工单位应在工地边界周围采用高度大于4m、厚度0.30.5cm铁板作为围档,围档底部需设置防溢座,围挡可发布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广告或公益广告,其中的公益画面不少于15 %。围挡应随时保持完好无损,画面整洁亮丽,无涂写、涂画。主要道路工地围挡应当亮化装饰。围挡设置稳定,可抗8级以上风力;建筑施工工地出入口的设置应避开主次干道、繁华区域,大门不得透视,出入口必须有宽10m、长30m的硬铺装
8、,设置水刷车轮设施;建筑施工工地内机具摆放整齐有序,散料成方,长料要一头齐,边角废料要有专门容器盛装,并设安全标志,物料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挡;建筑施工工地围挡外不得堆放物料、杂物、垃圾等,主要道路、重要场所、重点区域在建建筑工地围挡应设置景观灯,围挡外1m内进行绿化或美化;车辆在外运土石方时,应加以苫盖,避免沿途撒落,应按照相关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清运; 结构主体施工后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度网进行封闭; 大风天气避免进行可能造成扬尘污染的露天作业; 加强施工管理,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对易起尘材料加盖篷布或实行库内堆存管理,对场地内土堆应进行遮盖或适当喷洒覆盖剂; 在施工工地禁止燃烧会产生粉
9、尘、恶臭的物质; 定期清扫施工场地的洒落物,并辅以必要的洒水抑尘措施以减少施工场地的二次扬尘;建筑垃圾的堆放不能超出场地围挡范围,应禁止高空抛撒建筑垃圾;加强施工管理,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少用干水泥;对易起尘的材料加盖篷布或实行库内堆存等管理,对场地内土堆等应进行遮盖或适当喷洒覆盖剂;汽车运输石料、泥土等土建材料时,对易于被风吹起的物料应加盖篷布,篷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垃圾等不露出。控制进场车速,减少装卸物落差,避免因大风吹起和道路颠簸而污染沿途环境;要按照“五个100%”对工地进行管理,即: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
10、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3.1.2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由于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对各生产环节中的噪声治理具有一定难度,下面结合施工特点,对一些重点噪声设备和声源,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和建议: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一般来说,白天人们对噪声的忍耐性强一些,受影响的人群较少;而夜间人们需要休息,对噪声的忍耐性较差,因此施工单位应将发出噪声较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如白天进行搅拌、运输、浇捣混凝土、使用电锯、空压机等;夜间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或避免施工作业,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晚22:00至次日的6:00不得在生活居住区附近施工;在施
11、工过程中,噪声源应尽量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减少扰民现象的发生。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2、从技术上采取防治措施 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例如,采用钢筋夹断机代替切割机可降低设备噪声10dB以上;振动打桩机的声级可达100dB以上,而静力压桩机可达70dB以下。 隔声降噪:对各施工环节噪声较为突出、位置相对固定,而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的设备装置,应尽量设置操作间进行封闭隔声;对位置不能固定的设备应采取临时的单面、多面声障进行隔声。例如:对挖掘机可采用活动屏障隔声;浇砼振捣时,可在朝向敏感区的方向上
12、设置活动屏障;在装修阶段把木工工作安排在工棚内加工;在建筑内工作时应先做好门窗,再进行其他装修工作。隔声设施包括砖混临建房、组装式隔声间、隔声屏障以及隔声软帘等,在隔声的同时还应在隔声屏朝向设备一侧贴附吸声材料提高隔声效果。 消声降噪:对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施工机械如空压机等中高频噪声源,采用在设备排气管道上安装消音器的方法能够降低噪声1030dB。3、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和现场管理,文明施工,自觉减少人为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级,闲置不用的设备立即关闭;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当减
13、速行驶,避免鸣笛。建筑施工在露天作业,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对各环节的噪声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施工单位应针对不同时段和不同声源采取相应的科学实用、经济合理的治理措施,并加强现场管理,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3.1.3 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生活污水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道路、环境,如设置临时厕所,污水经化粪池腐化降解后,用污水储罐收集、外运。2、施工期基坑废水施工期会有少量地下水涌出,这部分基坑废水也会随着大气降水而有所增加。建设单位应对基坑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并对基坑积水采用集
14、水沟与降水井联合型式的明排水系统。基坑水经沉降后外排至市政下水管网,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对于施工期临时化粪池及临时储罐,建设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设计、施工,谨防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因此,本项目施工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3、施工场地废水针对施工期含有泥沙(浆)、油污等物质的施工废水,应当经沉淀、预处理后方可排放。为此,建立临时沉淀池是十分必要的。凡在有雨水地面径流大量汇集处开挖地基时,应设临时土沉淀池。土沉淀池是用推土机在施工场地内地势低洼处推0.5米深,2030m2面积的凹处,待降水时,雨水在沉淀池中流速缓慢,使泥沙沉淀,并在沉淀池出水一侧设土工布围挡,再次拦截泥沙,当项目完毕后
15、推平沉淀池。在临时推土周围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施工地段应设土工布围挡。3.1.4 施工期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可知,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土石方不会扰动区域地下水,对地下水水位不会产生影响。为避免污染地下水,对于地下污水管网以及施工期临时化粪池和临时污水储罐,建设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设计、施工,谨防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地下污水管网可采用双层套管,并做好管线接头处密闭处理,确保污水管线不破裂、不渗漏。化粪池防渗工程中,可采用土工膜和膨润土、粘土等复合防渗方式。3.1.5 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会出现几次废弃物大量产生的阶段:开挖地基的过程以及最终建筑垃
16、圾排除过程。根据大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建设、施工单位应负责做好建设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工作,施工中产生或撤落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清运,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和堆放物品不得有碍环境卫生;从施工现场驶入城市路街的车辆,车轮不得沾带泥土。工程竣工后,应及时修整场地,清运垃圾残土,保证竣工后场地整洁。对建筑垃圾应充分回收利用,其余部分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时间和线路运往指定地点排放,外运过程中应避免超载。根据大连市的要求,废弃物的运输主要在晚间进行。在运输过程中应合理考虑车速,减少噪声污染以及垃圾的洒落,同时做好垃圾的遮盖工作,减少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主要应加强管理,生活垃圾必须实行袋
17、装化,日产日清。对于施工期产生的废弃油漆桶属于危险废弃物,应集中收集,送至有资质的厂家进行处理,并加强监督管理,以防危险废物污染周围环境。3.2 运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情况见表3-1。 表3-1 建设后污染物排放总量表 单位:t/a统计项目厨房烹饪含油烟废气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小计废气SO21.370.01641.3864CO-9.3749.374NO24.011.1705.180烟尘0.66-0.66NMHC-1.8471.847废水废水量571122.8CODcr171.3BOD5142.8SS171.3动植物油57.11氨氮17.13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3601.
18、363.2.1 运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的使用功能是民用住宅及商业公建。主要的废气污染为各居民住宅厨房烹饪油烟和地下停车场产生的尾气排放。1、 厨房烹饪油烟的防治措施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染物质如NO2、SO2和少量烟尘,烹调和食品加工过程也会产生食油蒸汽等烟气,会对厨房内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在各家厨房灶上配备排油烟罩,在排油烟罩内安装排油烟分离器分离油烟;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经楼内专用内壁式烟道引至各住宅楼楼顶集中排放,以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减轻对小区居住环境的污染。同时,建设单位应保证烟道的建设质量,防止油烟异味影响周围环境。2、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的污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连港 甘井子 港区 改造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