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搞)建设单位: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评价单位: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二O一五年五月海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留庆新横街住宅综合楼新 建荔湾区黄沙大道留庆新横街10-20号广州羊城铁路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市南岭铁路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约2000202491115859871024985.251.825大坦沙西航道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建发字(2000)第454号240项 目 名 称: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 国家海洋局海口
2、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日期:2015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
3、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法人代表周雄联 系 人王诗文 通讯地址海口市秀英区双拥路3号联系电话0898-68668034传 真0898-68668034邮政编码
4、570311建设地点海口市白驹大道和琼山大道交叉口北侧坡咏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专业技术服务 74占地面积(平方米)25288绿化面积(平方米)10242总投资(万元)15076.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7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3%评价经费(万元)3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专业技术服务,新建。(3)项目位置海口市白驹大道和琼山大道交叉口北侧坡咏村。(4)建设单位国家
5、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5)项目总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5076.7万,其中环保投资171万,占总投资额1.13%。(6)劳动定员与生产制度项目劳动定员505人,倒班制130人/d,全年工作天数为220天。 (7)土建工程项目用地面积25288m2,总建筑面积为42600m2。(8)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2年。(二)项目建设背景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200余万平方千米。在广阔的所辖海域上分布着600余个岛、礁、滩和沙洲。其中海南岛最大,总面积达3.39万平方千米,环岛岸线1618千米,是中国第二大岛,面积仅次于台湾省。全省海岸线
6、长达1811千米(含岛岸线),大小港湾有84处,开辟为港口的已有43处。全省-5米到-1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达2330.55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其中,海南岛周边海域-5-1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为1319平方千米。 2012年6月,国家在西沙设立地级三沙市。这是中国对海南省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海群岛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保护南海的海洋环境。海南海洋观测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运行有效的多级观测网络,建成了实时观测、数据传输、分析处理、成果制作等环节组成的业务化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工作
7、经验丰富的海洋事业技术人才,为防灾减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综合管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发达国家的观测技术精确、手段丰富,已经发展起包括卫星遥感、浮标阵列、海洋观测台站、水下剖面、海底有缆网络和科学考察船的全球化立体观测网络等。我国海洋观测工作也进入一个追赶发达国家的高速发展时期,正在有针对性地在关键海区建立多参数长期立体实时观测网络。因此,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时机,紧跟步伐,加强海南海洋观测网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海南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三)存在的问题(1)建设用地不足,业务用房不满足业务需求原海口中心站:位于海口市秀英区双拥路3号大院,现办公业务用房建于197
8、7年,建筑面积871.36m2,砖混结构,房屋严重老化,墙体、屋面渗水严重,结构布局不合理,建筑标准低质量差,房屋使用频繁,配套设施老化严重,功能日渐萎缩,对其进行修缮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秀英站于1998年迁至双拥路3号大院与海口中心站站部合署开展业务后,进一步加剧了中心站业务用房紧张的局面,让本已狭小的工作环境显得更加拥挤不堪。而现有实验室用房狭小,实验用房面积仅200多m2,存在检测仪器设备安装环境不能满足设备说明书要求、实验检测项目环境相互干扰、人员检测操作彼此影响的现象。基于房屋等基础设施现状,无法扩大中心站实验室规模、提高监测能力、完善监测功能,影响监测业务功能的发挥,难以支撑今
9、后监测工作的开展。因此,海口中心站海洋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对业务用房的需求非常迫切,而海口中心站所在地受到用地规划的限制,已经无法在原有站址改扩建业务用房,需要另外申请新建综合业务楼的建设用地,才能有效解决海洋环境监测实验用房严重不足问题,极大提升海口中心站监测实验室的规模和能力水平。三沙中心站:由于新近成立,业务用房和人员还在筹备当中,业务由海口中心站代为管理,并只能依托西沙海洋环境监测站原有的基础设施开展工作。而西沙海洋环境监测站原有约500m2的业务楼,大多已被中国海监南海维权工作站和中国海监第十支队办公使用,现仅有面积不足150m2的房间可供三沙中心站业务工作使用,是无法满足三沙中心站业
10、务工作开展需求的。三沙中心站的设立将开启国家海洋局在三沙市管辖海域海洋工作新局面,对全面推动三沙地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调查,生态调查监测与保护、海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海洋灾害预警和预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原因,三沙中心站需尽快申请新建综合业务楼的建设用地,但是,鉴于三沙地区目前土地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推动三沙中心站的基础设施和业务体系建设,必须在海口建设三沙中心站保障基地。这是三沙中心站能够迅速运行管理工作的关键,其将为三沙中心站前沿业务体系的全面构建奠定应有的物质基础。秀英站:由于秀英站没有建设土地,至今尚无独立的业务用房和气象观测场,这也导致海洋观测项目仍不齐全,验潮
11、井建设在海口湾湾底位置,潮汐观测数据代表性不好。另外秀英站还承担小型浮标的布放任务,浮标的存放和维护都没有相应的业务用房支撑。 因此,亟需在海口进行征地,来扩建秀英站,扩展业务范围,导致使其观测项目齐全,满足标准的海洋站的建设。(四) 项目建设必要性(1)海洋防灾减灾的需要海南省是我国受海洋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其中受灾害最重的区域是海南岛。海南岛地处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严重,风暴潮及风暴潮灾害频发,是我国台风风暴潮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海南岛沿岸平均每年发生风暴潮3-4次,造成潮灾的平均每年约有一次,特大和严重潮灾也时有发生。风暴潮的产生往往带来潮灾。 (2)保障和促迸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国
12、家启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项目的建设、海南省提出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等一系列大项目建设,必将深化海南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对海洋台站观测保障和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建设的要求更为突出了。与此同时,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洋环境观测力量,在国家海洋局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文持下,积极推进同地方共建海洋环境观测机构,进一步强化海南省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和能力,快速提升海洋环境观测能力建设,为保障和促进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科学依据。(3)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需要当前,南海问题明显升温,越菲等国主权声索立场趋于强硬,与我争端加剧、摩擦不断;美等域外大国介
13、入力度加大,东盟联手对我势头有所发展,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多边化。三沙中心站的成立,可以有效辐射南海南部海域,为南海维权执法、船舶飞机快速反应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和中转服务,由此强力宣示我国对南海岛礁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4) 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海洋作为主要沿海以及入海径流流域的最终纳污承栽体承受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特别是近年来,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局部资源破坏严重和部分海洋功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退化。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溢油、海域污染、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灾害频发。因此,海洋环境生态保护与海洋资源的过度无序开发引发的矛盾是海
14、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整治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做到发展海洋经济不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也不为消极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需要海洋观测监测基础信息提供科学依据。(五)项目概况(1)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白驹大道和琼山大道交叉口北侧坡咏村。项目位置见附图1。(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共建设业务楼9幢楼。其中:6幢12层,3幢1层。地下一层;海员轮班宿舍、配电房及相关配套措施。(3)建设规模 项目用地面积为25288,建筑面积为42600。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中心站(海口)4554,配电房150,门卫室50;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24746
15、。无人岛观测系统业务技术保障用房5200;浮标监测实验室7900;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4000。(4) 地理位置条件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白驹大道和琼山大道交叉口北侧,该区域路网已形成,交通方便、快捷,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均可在海口市购买。因此,在交通运输、配套产业、物资供给等方面具有很多便利条件,这必然会将地理位置条件转化为支持本项目顺利建设的优势。(5)与有关政策、规划的相容性分析与政策相容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为技术服务业为鼓励类,因此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项目在海口市土地利
16、用总体规划图中的位置见附图3。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本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叠加,项目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 因此项目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容。与海口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相容性分析:根据海口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主城区用地规划与本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叠加,根据叠加结果显示本项目在海口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主城区用地规划中的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用地,非行政办公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因此本项目需要进行修改论证。业主单
17、位需委托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本项目的规划论证方案,并报海南省人民政府后按程序开展相关工作。(见附图4)与海口市江东组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容性分析根据海口市江东组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与本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叠加,根据叠加显示本项目在海口市江东组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非科研办公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因此本项目需要进行修改论证。业主单位需委托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本项目的规划论证方案,并报海口市规划局
18、按程序开展相关工作。(见附图5),建设单位已于2015年2月12日获得了海口市规划局海规函2015232号-关于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业务保障用房(海口)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秀英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调整的复函,调整后项目所在地块的用地性质为科研办公用地。表1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设计指标符合性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本项目设计方案符合性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科研办公用地已调整为科研办公用地容积率1.69(2.0)1.69符合建筑限高m5454符合建筑密度3030符合绿地率3040.5符合(6)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主体建筑物空间布置本工程建筑按照各自的功能来
19、划分布置,大门和门卫房沿规划设置;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楼、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楼位于用地的西、东部;地块南部布置应急监测及防灾减灾业务楼及轮班人员宿舍,楼前布置大面积的地板硬化及道路,利于应急监测及防灾减灾车辆及物资紧急运输的需要;地块中部布置有大型仪器校准及浮标维护调试及检测中心等;水泵房及配电均布置在地下室;各建筑(构)物之间以绿化分隔,以道路连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 。交通组织项目区域内的道路规划按建筑消防的要求,主要道路为环形,宽5米,连接三个单位的业务楼和地面停车位。道路的转弯半径和纵坡符合消防车通行和消防技术规范。辅道宽3米,主要为步行道路,是区域内主要步行系统,停车场
20、、车行尽量避开次道,整个布局合理有序,人流和车流清晰畅通,有效分开。绿地景观为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项目区域在总体平面布置规划上设置了40.5%的绿地景观用地,美化、改善办公环境。污水处理站的位置本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海口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本项目的宿舍布局在东北侧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项目用地西南侧周围无居民居住,因此本次评价污水处理站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即项目用地西南侧。综上所述,项目在总图布置上基本合理。(7)经济技术指标 表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指 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252883总建筑面积426004容积率1.695建筑密度%306绿地率%40.57停车位个40
21、68地上停车位个3459地下停车位个61(8) 场地建(构)筑物组成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楼、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楼、秀英站办公楼大型仪器校准及浮标维护调试及检测中心、应急监测及防灾减灾业务楼、工作人员周转房、国旗升降台及队伍检验场、技能及器械训练场等。本项目各楼层由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等组成,每种平面户型均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两部电梯(含担架电梯与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通过外走道相互联通。在户型设计中,户型均能够保证南北通风及采光。表3 海口中心站建设情况序号名称业务功能1海口中心站1.1办公用房站长、书记、副站长、业务人员、后勤人员业务办公室、会议室等1.2数据集成用房海洋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海洋局 海洋环境 监测 中心 业务 保障 用房 海口 监测站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项目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