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年12月 北京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目录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1.项目概况11.1项目建设背景11.2工程概况11.3方案比选及与规划相符性分析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72.1空气质量现状72.2声环境与环境振动82.3水环境现状92.4生态环境现状102.5项目评价范围103.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1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1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2、目标分布情况173.3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253.4不同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313.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及应急预案473.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513.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513.8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514公众参与564.1公众参与方式与调查对象564.2 公众参与过程简介574.3工程方案变更前的公众参与调查584.4工程方案变更后的公众参与调查734.5公众反馈意见采纳说明814.6公参小结835.环评结论846.联系方式851.项目概况1
3、.1项目建设背景根据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7-2015),北京近期轨道交通建设截至2015年新建15条线路(19个项目),线路总长447.4km,实现线网总长为561.5km, S1线工程为其中的一条线路,其中西段(石门营苹果园)作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将先期建设,东段(苹果园站至五路区段)由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代替。2012年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2016 年)对此进行了调整, 确定S1线东段工程由6号线西延工程代替。6号线西延工程作为地铁6号线一期、二期的延伸线,与6号线一期、二期贯通运营,解决了中心城内断点,形成轨道交通长大骨干线。6号线西延
4、工程西起石景山区金安桥站,东至海淀区五路居站(与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相接),沿线经过苹果园枢纽、首钢东部部分区域、西黄村、西井、锦绣大地、宝山、田村、阜石路等地区城市的重点发展区域和旧城改造重点地区。因此,该工程是北京市东西向重要的交通走廊,是北京市发展主轴向西延伸的通道,本线的建设非常必要、非常迫切。1.2工程概况(1)线路走向本工程线路西起金安桥站,沿京门铁路南侧规划用地向东敷设,下穿京门铁路和阜石路高架后,线路沿苹果园南路敷设,经苹果园枢纽、杨庄大街和实兴大街、杨庄东路、八大处路后转向东沿田村路敷设,沿线下穿五环路、规划小府路、京门铁路、101铁路线、巨山路、砂石场路、田村东路、玉泉路、永
5、定路;过永定路后下穿永定河引水渠,沿永定河引水渠南路向东到达本线终点,与6号线一期工程相接。(2)主要工程内容 线路全长约10.291km,全部为地下线。 设地下车站6座,其中换乘站3座,分别为金安桥站(与M11线、S1线换乘)、苹果园站(与M1线、S1线换乘)和田村站(与M3线、L6线换乘);扩建五里桥车辆段停车库1座。(3)设计年度初期为2019年,近期为2026年,远期为2041年。(4)主要技术标准表1-1 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 目技术标准1线路坡度正线:30,困难时35;辅助线:35,困难时40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区间正线:650m,困难情况下300;车站800;辅助线:一般情况200m
6、。扩建停车库出入线:最小曲线半径200m,困难条件下不小于150m;3设计最高行车速度100km/h4轨距1435mm5钢轨正线、辅助线采用60kg/m钢轨6扣件地下线、停车库出入线及辅线均采用DT2型扣件7道床短轨枕式整体道床8车辆选用标准B型车,8辆编组,动车35T,拖车30T,车长156.5m9行车组织双线线路,右侧行车,全线独立运营,初期高峰小时列车对数为26对/小时,近期高峰小时列车对数为28对/小时10车站站台计算长度160m;站台宽度:全为地下岛式站台,宽度14m11供电采用分散式供电方式,由城市电网引入10kV电源;接触网采用)牵引网采用直流1500V 架空接触网,其电压波动范
7、围为直流1000V 至1800V,隧道内采用刚性悬挂12通风空调沿用一期、二期的集成闭式系统的空调通风系统形式+全高安全门13给排水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3060L/班人,车站公共区域冲洗水量为24L/m2次,生活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5%计算(5)客流量预测表1-2 客流量预测客流指标初期近期远期数据数据数据全日客流量(万人次)29.70 37.46 40.50 线路长度(公里)10.72 10.72 10.72 客流强度(万人次/公里)2.77 3.49 3.78 平均运距(公里)(全线)11.1511.0311.07早高峰客流量(万人次)4.00 4.81 5.69 早高峰系数(百分比)13
8、.47%12.84%14.05%早高峰单向最大断面流量(万人次)3.02 3.29 3.86 (6)运营时间早上从5:00开始运营,晚上23:00结束运营,全天共计运营18小时。(7)施工组织拟于2014年开工,2016年建成。2016年10月初通车试运营。(8)项目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08.82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105740.70万元/正线公里。本项目资本金总额43.5亿元,占总投资的40%,由北京市政府财政及各区财政投资共同出资;其余63.5亿元,约占总投资的60%,暂按银行贷款方式筹资。1.3方案比选及与规划相符性分析(1)方案比选根据工程沿线的城市规划、城市道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
9、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和地面交通状况等情况,合理进行线路总体布置,选择线路位置及敷设方式,并与沿线既有现状和将来规划相协调,尽量减少拆迁工程量及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的干扰。本工程在可研阶段对线路走向进行了多方案研究,除推荐方案外,还有比选方案,在通过公众意见、环境影响、交通规划、工程实施难度、工程造价、环保投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后,考虑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和环境合理性,最终确定建设方案。本工程重点对起点(苹果园站)杨庄东街段的线路敷设方案进行了比选。线路方案比选示意图见图1-1。图1-1 线路方案比选示意图方案一:苹果园高架方案线路始于铁路南侧的起点站苹果园站,该站为高架
10、三层车站,可与S1线实现单方向同台换乘,换乘方便;出站后,为减小线路对沿线居住区振动及噪声的影响,线路采用大坡道下坡。在杨庄大街东侧设苹果园南路高架一层车站。为尽量减少车站对道路断面的占用,减少对两侧住宅区噪声影响,车站位于苹果园南路和京门铁路之间的绿地范围内,之后为尽早入洞,出站后仍采用大坡度下坡,在杨庄东街路口西侧由地面转入地下。方案优点:在杨庄大街东侧设苹果园南路站,便于两侧住宅区客流出行。苹果园南路站为高架车站,工程难度小,投资省、造价低。方案缺点:车站为高架车站,对周边的居住区有一定的环境及景观影响。高架方案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影响和景观影响。方案二:苹果园站地下方案该方案线路沿苹果园
11、南路路中以地下方式敷设至杨庄东街。由于苹果园南路的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m,线路若以高架方案沿路中敷设,则距道路两侧建筑物较近,对沿线的振动、噪音影响较大。因此,该方案的线位只能以地下方式沿苹果园南路路中敷设,苹果园站设置于1号线苹果园站下方,为地下两层端头厅车站。方案优点:线路较少侵入道路两侧的地块,对道路两侧建筑噪声影响较小;线路全部为地下线,沿线地面景观影响较小;沿线公众意见支持率高。方案缺点:6号线苹果园站受1号线车站限制,埋深较深;而S1线车站受阜石路高架桥限制,只能设置为高架三层车站,两者垂直换乘距离约30m,换乘不便,客流组织难度大;工程投资高。苹果园段高架、地下方案环境综合比较
12、表见表1-3。表1-3 苹果园段高架、地下方案环境综合比较表序序号比较项目方案1:高架方案方案2:地下方案比选结果1环评法规要求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文,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穿越城市中心区时宜选择地下通行方式。本工程高架段位于石景山苹果园地区,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此区域属于北京市中心城区域。符合该技术政策。地下方案优2规划及规划环评批复要求符合建设规划批复要求;建设规划环评批复要求穿过5环内和大型居住区时,原则采取地下敷设方式。符合规划环评批复要求。地下方案优3公众意见过渡段及高架段周边小区部分公众不支持高架方案。公众意见支持率高。地下方案优4换乘影响与s1线换乘
13、较方便。与S1换乘不如高架方案方便,但增加金安桥换乘站后,可大大减小不方便性。且增加金安桥站后,6号线与M11号线换乘方便,同时缓解了在苹果园站S1与M1换乘的压力。相当5施工难度施工有干扰,需要改移500KV高压电塔,需要占用公共绿地,需改移2根800热力管,施工期对道路交通有一定影响,施工条件一般地下方案施工干扰少,无管线改移,施工条件好。但线路需下穿1号线,施工难度较大。地下方案优6交通影响施工期对地面交通产生一定阻隔,施工后无影响。对地面交通无影响地下方案优7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高架段及过渡段有奈伦熙府、苹果园1区、苹果园4区、大学生公寓、苹果园中学等8处敏感点,施工期和运营期均受到工程
14、影响。采取全封闭声屏障后,地铁引起的噪声可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无影响地下方案优环境振动各敏感点距离线路全在40m以上,高架段本身源强低,环境振动影响很小。采用地下方案线路环境振动满足标准要求。相当生态环境高架段及过渡段部分设置在绿化带内,施工期占有绿地,局部影响生态。施工后通过恢复及景观设计减小此影响。仅苹果园南路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占用部分绿地,占用面积较少,且施工后大部分绿地可得到恢复。地下方案优地下水水环境距离杨庄水源井8#、9#和15#最近距离小于50m,与地下水源保护区核心区内禁止建设取水构筑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相违背,与法律法规不符。地下方案在苹果园南路地下敷设,距离水井最近距离均在核心
15、区范围以内,与法律法规不符。相当大气环境过渡段及高架段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边敏感点有一定影响。地下段采用暗挖施工,扬尘污染影响程度低。地下方案优景观距周边建筑物较远(均为40 m以上),另外,高架段对景观产生分割及突兀影响。高架车站对周边景观有影响。对地面景观无影响。地下方案优8工程投资高架方案投资小。投资较高架方案大。高架方案优综上所述分析,苹果园区间地下方案与高架方案相比,除工程投资较高架方案略高以外,地下方案与环保部技术政策及建设规划环评符合性高,施工协调难度小,施工期对地面交通小,在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对环境噪声、景观、生态和大气等方面影响小,且沿线公众对地下方案支持率高,工程社会风险小。
16、因此,经多轮次研究和多方论证后,本项目最终在苹果园区段采用地下方案,且为了减缓地下方案在换乘等方面的不足,地下方案通过延长一站一区间来解决。因此,综合分析,本工程所采用的地下方案为最优方案。(2)规划相符性分析6号线西延工程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2016 年)所规划的6号线西延工程相比,在局部线路敷设方式,站点设计,线路走向等进行了优化,苹果园站杨庄东街区段由高架方案调整为地下方案,原苹果园站和苹果园南路站由高架站调整为地下站,同时,为了方便与S1站换乘,线路西延一站至金安桥站,较规划调整方案相比,6号线西延工程噪声、景观、社会等影响相应降低。总体来说, 本方案与规划调
17、整方案基本相符,且在局部区段进行了优化,环境影响明显小于原规划调整方案。本工程属于非污染型的市政基础建设项目,线路敷设方式、走向和场地设置与环境保护规划相符,线路对所经过的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建筑控制区等限制建设区影响小,且工程建设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采用电力牵引,工程建成后可提高沿线的公共交通运输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客运量,进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沿线的环境质量。此外,由于对噪声和振动超标敏感点采取相应的降噪和减振措施,不会对沿线的声、振动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因此,6号线西延工程的建设完全符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对污染防治目标和生态建设目
18、标提出的要求,符合总体目标关于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的要求。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空气质量现状工程沿线地区属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根据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28mg/m3,同比下降1.5%,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为0.052 mg/m3,同比下降5.5%,超过国家二级标准3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0.109 mg/m3,同比下降4.4%,超过国家二级标准55.7%;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值为1.4 mg/m3,与上年基本持平。海淀区和石景山区2012年空气中
19、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值,见表2-1。表2-1 区域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及超标情况 单位:mg/m3行政区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年均浓度值标准值达标情况年均浓度值标准值达标情况年均浓度值标准值达标情况海淀区0.0310.06达标0.0540.08达标0.1140.10超标14%石景山区0.0240.06达标0.0550.08达标0.1240.10超标24%根据表2-1,工程线路所经过的两个行政区空气中超标的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他两项指标不超标。2.2声环境与环境振动(1)声环境北京地铁6号线西沿工程设有6个地下
20、站,其中有2个车站的3处风亭周围有敏感点分布。敏感点现状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为昼间65.567.6 dBA,夜间56.758.8 dBA,昼间2处超过标准,超标量为10.512.6dBA,夜间全部超过相应标准,超标量为2.113.8dBA。夜间超标率100%。(2)环境振动由环境振动监测结果分别可以看出,评价范围内共有振动敏感点39处,其中居民住宅36处,学校1处、卫生服务站1处,办公楼1处。各敏感点室外昼间的监测值为52.561.1dB,夜间的监测值为52.157.4dB,室内昼间的监测值为52.155.4dB,夜间的监测值为50.351.7dB。工程沿线各敏感点昼夜监测
21、值均符合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不同环境振动功能区划规定的昼夜限值。2.3水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沿线经过的唯一水体为永定河引水渠,以地下形式穿越。永定河引水渠上段为北运河水系。工程沿线地表水系分布见图2-1。根据现场调查,工程所经区段引水渠为无水,表2-2所引用水质现状为2011年北京市环保局公布永定河引水渠上段数据。表2-2 沿线主要地表水体基本情况河流名称水体功能水质分类河宽(m)穿越次数水质监测情况达标情况分析水质时间永定河引水渠上段(三家店罗道庄)工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用水III421V12011年8月超标2012年3月超标图2-1 工程沿线地表水系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地铁 号线西延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