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 ).doc
《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 ).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市、区)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编写提纲及编写说明(仅供参考)(封面格式)县(市、区)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送 审 稿)(编制单位名称)二OO九年三月(目录格式)目 录综合说明11基本情况21.1自然条件21.2土地利用及其评价21.3社会经济情况21.4 水土流失与治理状况3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32.1 建设目标32.2 建设规模32.3 工程总体布局33工程设计33.1 水土保持林草33.2封禁治理53.3坡面水系工程53.4沟道治理工程63.5坡面整治工程93.6生产道路103.7 苗圃设计103.8 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103.9 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10
2、4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度实施计划114.1施工组织设计114.2分年度实施计划115投资概算115.1投资概算115.2资金筹措216效益分析226.1 经济效益226.2 生态效益226.3 社会效益227项目组织管理227.1组织管理机构227.2组织管理措施227.3技术保障措施22附表附表1 小流域气象特征表附表2 小流域土地和耕地坡度组成表附表3 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附表4 小流域农村产业结构及产值现状表附表5 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表附表6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表附表7 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现状与规划表附表8 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进度计划与工程量概算表附表9 小流域水土保持投资概
3、算与进度安排表附件附件1 县(市、区)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概算报告附件2 县(市、区)项目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现状调查登记与工程设计一览表(单独成册)附图附图1 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2 小流域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图附图3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总布置图插图:小流域地理位置图,该图要反映出小流域在项目区和县域的位置综合说明主要说明初步设计的纲要和结论。具体包括:项目背景、工作过程、内容提要、主要结论几部分。此部分还应插入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见下表)。县(市、区)项目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项 目单 位数 量项 目单 位数 量一、建设条件石方量万m31. 小流域面积km2混凝土量
4、万m32. 小流域人口万人2. 交通道路km3. 农业人口万人3. 主要材料4. 多年平均降水量mm水泥t5. 多年平均大风日数d钢材t6. 多年平均气温炸药t7. 森林覆盖率%燃油t8. 水土流失面积km2树苗万株9. 土壤侵蚀模数t/(km2.a)种籽t10. 治理面积km24. 所需劳力及设备11.治理度占总面积%总用工日万工日占流失面积%年均用工日万工日二、设计标准年劳均出工日工日1.工程防御暴雨标准(P=10%)mm机械施工量台班(P=5%)mm年均机械用量台班2.造林保存率%5. 建设期限年三、工程规模五、工程效益1.综合治理面积km21. 年拦泥沙能力万t坡改梯hm22. 年蓄水
5、能力万m3保土耕作hm23. 林草覆盖率%水土保持林hm24.累计治理度(占流失面积)%经果林hm25. 经济效益万元苗圃hm2六、经济指标种草hm21.静态总投资万元封禁治理hm2工程措施万元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林草措施万元谷坊座其他措施万元拦沙坝座独立费用万元塘坝座基本预备费万元蓄水池、窖口2.动态总投资万元沉沙池(凼)口3.资金筹措沟渠(含竹节水平沟)km中央财政资金万元水平台地hm2地方配套资金万元水平条带km4 综合经济指标生产道路km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km2四、施工单位治理面积经济效益万元/km21. 主要工程量万m3土方量万m3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流域概况 简述
6、小流域所在位置及经纬度,流域总面积、水土流失面积,流域形状,海拔高程和相对高差、所属地貌类型区等。1.1.2地质地貌 (1)地质。简述小流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其分布、面积、比例等。(2)地形地貌。简述小流域所属地貌类型区,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平均海拔高度、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度、相对高差。小流域坡面情况:包括地面平均坡度、坡度组成。1.1.3土壤简述小流域主要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各类土壤的分布及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肥力等理化性状。1.1.4植被简述小流域所属植被分布地带。天然林植被种类(包括树种、草种)及保存情况,人工植被种类、数量及生长情况;项目区现有林地基本情况,现有植被覆盖
7、率和森林覆盖率;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林果(草)树种和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种类及利用情况。1.1.5气候特征(1)光热资源 简述小流域所属气候类型区及气候特点,小流域最高、最低及多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积温。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简述小流域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2)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及年内分布,最大、最小年降雨量。10年一遇6小时和24小时最大降水量,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水量。暴雨出现的季节、雨量;实测24小时最大降雨量,暴雨占年降雨量的比重情况。年均蒸发量。1.1.6河流、水文简述小流域所属水系以及流域内主要河流水系及其流量、泥沙情况,地表径流特征值及其年内、年际分布情况。
8、1.2土地利用及其评价 简述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耕地的坡度组成,农业人均土地、人均耕地情况;分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土地利用现状中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1.3社会经济情况1.3.1行政区划简述小流域所属乡镇、村和自然村的情况。1.3.2 人口与劳动力简述小流域的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农业劳动力总量,每年可用于水土保持的时间(天)等。1.3.3 农业各业生产简述小流域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总值、各业年产值比例、农民收入水平,并分析其发展潜力。(1)农业生产。简述小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及平均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
9、食、人均基本农田。简述小流域主要经济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与产量。(2)林业生产。简述小流域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果木林等林产品产量、经营管理情况等。(3)牧业生产。简述小流域各类牲畜种类、数量和饲养方式、饲料来源,经营管理情况等。(4)副业生产。简述小流域现有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副业生产、交通运输、市场贸易、经济信息及劳务输出的从业人数、产值等。(5)其它1.3.4 农村基础设施情况 简述小流域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等基础设施状况。1.4 水土流失与治理状况 1.4.1 水土流失状况 简述小流域水土流失类型、方式、分布和面积,流失强度,流失量等,人为水土流失状况。1.4.2 水土流失的危害
10、 简述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地面完整,造成当地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等不利影响,对下游的危害。(用实例说明)。1.4.3 水土保持现状 介绍小流域所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历程,历年累计治理面积,现有水土保持设施保存面积,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和质量,现有治理程度。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2.1 建设目标2.1.1 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简述小流域治理期末达到的治理程度(治理措施面积与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比值的百分比),减少水土流失流失量、减沙效益等。2.1.2 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简述小流域造林面积、种草面积、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比例,人为水土流失的控制程度,小型水利水保
11、工程渡汛安全等。2.1.3 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简述小流域治理期末达到的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增长率、商品率以及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2.2 建设规模从小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土地资源、水资源、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治理,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资源的原则,提出小流域治理工程总面积、单项工程面积及数量。2.3 工程总体布局 2.3.1 工程布局对小流域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做概要性论述,并说明各项措施布置的地类。工程布局如需安排苗圃、水土保持示范区和水土保持监测点,工程总体布局中应反映苗圃、水土保持示范区和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的相关内容。2.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 根据小流域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及土地资源评价结果,提出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案,主要包括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比例。3工程设计3.1 水土保持林草3.1.1水土保持林(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树种选择。(3)种植密度及需苗量(列表说明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需苗量)。(4)整地时间和方式。水保林中安排竹节水平沟的,竹节水平沟治理措施设计安排在沟渠中介绍,其工程量及投资列入沟渠的工程量及投资中。(5)造林方法和季节。(6)幼林抚育。(7)水土保持林造林典型设计图。(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水土保持林
13、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需苗量表表3-1树草种名称树种草种株距(m)行距(m)苗龄及等级定植点数量(个/hm2)种植方法需苗量(株/hm2)种子质量种植方法播种量(kg/hm2)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 3.1.2经果林 (一)、经济林(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树种选择。(3)种植密度及需苗量(列表说明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需苗量)。(4)整地时间和方式。(5)栽植方法和季节。(6)抚育管理。(7)经济林造林典型设计图。(经济林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经济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需苗量表表3-2树草种名称树种草种株距(m)行距(m
14、)苗龄及等级定植点数量(个/hm2)种植方法需苗量(株/hm2)种子质量种植方法播种量(kg/hm2)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 (二)、果木林(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树种选择。(3)种植密度及需苗量(列表说明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需苗量)。(4)整地时间和方式。(5)栽植方法和季节。(6)幼林抚育。(7)果木林造林典型设计图。(果木林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果木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及需苗量表表3-3树草种名称树种草种株距(m)行距(m)苗龄及等级定植点数量(个/hm2)种植方法需苗量(株/hm2)种子质量种植方法播种量(
15、kg/hm2)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 3.1.3水土保持种草工程(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草种选择。(3)播种量计算(列表说明单位面积播种量)。(4)整地时间和方式。(5)播种方法和季节。(6)养护管理。(7)种草典型设计图。(种草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种草单位面积播种量表表3-4草种名称种子质量种植方法播种量(kg/hm2)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 3.2封禁治理(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设计组织措施。包括划定封禁范围、设立封禁标志,建立封禁制度
16、,成立管护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封禁方式、抚育管理、辅助措施等。3.3坡面水系工程(一)排灌沟渠(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设计标准:防御暴雨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3)工程设计:根据工程类型,提出各类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技术要求,计算单位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并列表说明排灌沟渠断面尺寸及单位工程量。(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排灌沟渠断面尺寸及单位工程量表3-5项目工程类型断面尺寸单位工程量(m3/m)断面形式沟深(m)底宽(m)顶宽(m)浆砌石土方开挖排水沟灌溉沟竹节水平沟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断面形
17、式指矩形或者梯形。(二)蓄水池(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2)设计标准。(3)工程设计:根据工程类型,提出各类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技术要求,计算单位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并列表说明蓄水池断面尺寸及单位工程量。(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蓄水池断面尺寸及单位工程量表3-6项目断面尺寸项目单位工程量池体规格土方开挖(m3/口)浆砌石(m3/口)侧墙土方填筑(m3/口)混凝土(m3/口)底板钢筋(kg/口)护栏M10砂浆摸面(m2/口)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三)沉沙池(凼)(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
18、,可列表说明)。(2)工程设计。根据工程类型,提出各类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技术要求,计算单位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并列表说明沉沙池(凼)断面尺寸及单位工程量。(典型设计图作为插图插入报告文字中)。沉沙池(凼)断面尺寸及单位工程量表3-7项目断面尺寸单位工程量池体形式池宽(m)池长(m)池深(m)浆砌石(m3/口)土方开挖(m3/口)土方回填(m3/口)M10砂浆摸面(m3/口)说明:表中内容可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相应增减。3.4沟道治理工程(一)塘坝(1)建设地点:具体图斑编号及所在地点(如果地点较多,可列表说明)。新建塘坝由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溢洪道等工程组成,改建塘坝工程主要包括坝体加高培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DOC 典型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初步设计 报告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