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环境影响报告简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2015年6月目 录前 言11规划内容31.1 新区开发历程回顾31.2 新区规划概述82规划协调性分析182.1相关规划协调性182.2环境保护目标协调性183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273.1自然地理条件273.2社会经济条件303.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04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4.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4.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4.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344.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5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365.1 水资源承载力365.2 水环境
2、容量365.3 大气环境容量365.4 土地资源承载力36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376.1 功能定位的环境合理性376.2 规划产业的环境合理性376.3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376.4 规划发展规模及时序环境合理性386.5 规划环保设施合理性386.6 规划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387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规划调整建议397.1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97.2规划调整建议418规划环评结论439 联系方式44前 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加快发展阶段,省会城市间竞争进一步激烈。作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兰州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诉求十分突出,而兰州市区由于受地形条件制约,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城市用地日趋短缺,城市功能提升
3、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兰州秦王川土地资源丰富,拥有机场、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长期以来一直是兰州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备选区域。引大入秦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秦王川地区长期以来的缺水问题,使得秦王川具备条件成为兰州中心城区实现城市功能提升的空间拓展区。因此,秦王川的发展再度受到各界高度关注。2010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出台,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发展。兰州新区的发展建设被正式提到日程上来。此后,甘肃省和兰州市两级政府对兰州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2010年8月,兰州市十一届第七
4、次全会(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要举全市之力,开发秦王川,建设兰州新区。同年1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有利于破解兰州发展的瓶颈制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壮大经济势力,实现“中心带动”跨越发展的目标。2012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复兰州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国函2012104号),兰州新区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中,被赋予更高定位,使之担负起更重要的角色。建设兰州新区,有利于兰州发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特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兰(州)
5、西(宁)格(尔木)黄河上游经济增长带和西(宁)兰(州)银(川)省会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与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共同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对于优化发展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和必经之路,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繁荣的一段。在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甘肃省以兰州新区战略平台为辐射,以敦煌国际旅游城和丝绸之路各市经济开发区为承接点,互联互补互动发展,形成整体向西的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兰州新区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局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兰州新
6、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中地表水评价专题由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0年首轮规划,2012年进行规划优化,石油炼制产业片区东移至段家川,优化后新区规划范围由806km2扩大到821km2。2013年9月,我单位根据兰州新区提供的2012年12月份版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环评工作过程中发现:环评模拟的新区风向(东北风)与规划所采用的风向(西北风)不一致,如果段家川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石化行业发展建设将对新区的规划城市中心产生较大污染,而且环境风险隐患非常突出,需进一步论证石化园
7、区选址和规划布局。针对这一重大发现,我单位与兰州新区环保局多次组织专家对模拟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论证,同时兰州新区于2014年1月份建立了4座70m气象观测塔和4座10m高气象区域站。环评模拟结论和新区气象实测数据显示:段家川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石化园区将处于新区城市中心的上风向,因此从环保角度上,规划环评建议对兰州新区规划总体布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2014年3月至7月,兰州新区先后提出了五个石化园区选址方案,并于2014年10月启动了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2015年4月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2011-2030)完成修改,规划范围由原规划的821平方公里调整为1744平方公里,石化产业园区
8、选址由段家川改到新区西北苗联村。本次规划环评以修改后的规划作为评价依据。1规划内容1.1 新区开发历程回顾1.1.1新区范围内历次规划回顾1.1.1.1 兰州中川镇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确定中川镇的城市性质为兰州市的空港卫星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主导,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为主的工业城。2020年人口规模为1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8.4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2平方米。规划确定中川镇在原镇区东侧西槽村、牛路村、何家梁、倒水塘一带选址建设。中川镇区采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心、三片、九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2.1.1.2 兰州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控
9、制性详细规划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用地结构为“一心、一带、三轴、七块”。“一心”指由以综合办公管理、信息科研开发和会议及展示为主的管理中心、主题广场和绿化公园集聚组成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带”指位于园区中心地段南北走向的绿化景观带。“三轴”指园区依托北端东西向道路的发展主轴和两条依托园区2条南北向道路的发展次轴。“七块”指7个产业组团,即生物医药产业组团、农产品加工产业组团、电子信息产业组团、制造产业组团、化工产业组团、仓储区和物流区。2.1.1.3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1)区域空间格局:在兰州-白银地区形成“金三角”格局,其中兰州中心城区为主核心,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为副
10、核心。在兰州市域层面确定了“双城”格局,即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职能,兰州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2)功能定位:确定兰州新区的城市定位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兰州市区域城市化的重要发展地区和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主要职能包括:国家战略性的石油化工、能源储备基地;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国家内陆地区向西开放的国际性航空铁路双枢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实验区。(3)城市用地布局:确定兰州新区2030年城市人口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68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在方案征集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延续了“北工南居”的基本功能布局模式,强
11、化了具有快捷、高效特点的方格网道路结构,并以此为城市骨架,奠定了新区的基本空间格局。根据已有项目选址和产业园区要求,工业用地占比约40%,以满足其承载产业基地的职能。(4)发展规模人口规模: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与规模60万人;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用地规模: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6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10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70平方公里,均不含机场控制范围。考虑到新区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6平方公里的用地。图1.1-1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
12、011-2030)用地规划图1.1.1.4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优化成果)(1)功能定位优化:延续了对兰州新区产业新城的定位,主导产业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产业新城”的发展目标,核心功能增加了“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2)机场周边空间优化:机场对周边限制日益突出,根据中川机场的净空要求,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减少了机场周边的城市功能用地。(3)石化园区选址优化:重点考虑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对石化园区的选址进行了反复比选,最终确定选择段家川作为石化园区的选址。图1.1-2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
13、)(优化成果)规划布局图1.1.2新区发展情况2014年全年,兰州新区完成生产总值95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4亿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亿元。新区累计引进项目305个,拉动总投资3870亿元。新区积极引进“三个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已入驻企业34家,中国铁建、敬业农业、正威集团、绿地集团等17个项目已在建设之中。兰州企业“出城入园”已经培育出兰石重装、青岛啤酒等企业搬迁改造升级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2014年兰州新区常住人口总数约17.4万人,多数本地居民仍为农村人口,流动人口规模约5万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约
14、22万人,较2010年增长6.5万人。流动人口是新区城镇人口的主体,城镇化水平约30%。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2.8平方公里(含已供未建用地面积9.3平方公里),提前实现2015年规划目标。1.1.3基础设施与环保设施建设情况1、供水设施现状已完成新区第一给水厂一期6万吨/日供水能力,拟扩建二期14万吨/日供水规模;新区第二给水厂及其水源暂未建设。2、废水处理设施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导致污水量急剧增长,与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矛盾突出。目前新区仅2个小型污水处理站负责收集处理附近片区污水,已建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运行,其余污水处理厂仍处于选址阶段,导致其负责的排水分区内污水无法处理。同时
15、,部分污水管道建设滞后,未能形成通畅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导致部分区域的污水无法接入污水管网。3、固废处理设施现状在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位于兰州新区东南侧约20.0km的水秦路东侧的王家沟天然沟壑内,设计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520吨。现状已经完成了4座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工作,拟启动建设。兰州新区环卫设施的建设较为滞后。4、集中供热设施现状已建成1#应急调峰热源厂,供热能力1200万平米,为现状建成区的主要热源,已超出了总规规划的供热规模。现状水秦路以西、纬十六路以南已基本随道路铺设了供热管网。虽然现状热源和管网的建设进度较快,但仍然滞后于城市的建设,与新区整体的发展不够协调。1.2 新区规划概
16、述本章节规划概述主要采用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2014年修改)的内容。1.2.1规划范围与位置兰州新区规划范围1744 km2,为国务院批复的兰州新区用地范围,涉及永登县中川、上川、秦川、树屏和皋兰县西岔、水阜六个乡镇。规划范围见图1.2-1。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近期2011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图1.2-1 新区规划范围图1.2.2规划功能定位总体定位: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核心功能为“一平台、两基地、一示范”。“一平台”是指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两基地”是指国家重
17、要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与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一示范”是指产业承接转移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新丝绸之路重要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及面向中西亚的现代物流中心,国际文化、技术、信息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以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为龙头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西部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研发基地、金融商务中心、会议博览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产业承接转移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承接创新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结合甘肃省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1.2.3规划规模2020 年,城市人口规模6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28km2,(不含机
18、场北飞地经济产业园、树屏飞地经济产业园及机场控制范围),GDP达到1000亿元左右;2030 年,城市人口规模100 万人,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6 km2的用地,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1.2.4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兰州新区规划形成“两区三片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两区:指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三片:石化、物流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城市服务功能片区。石化、物流产业片区有:物流产业组团、现代农业加工产业组团、精细化工产业组团、炼化产业组团和新材料产业组团。综合产业片区有:高新技术产业组团、物流产业组团、航空服务组团、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组团和科教研发中心组团
19、。城市服务功能片区有:区域中心服务组团、行政文化中心组团和高新技术产业组团。产业布局见图1.2-2。图1.2-2 产业布局图新区规划建设用地约170km2(不含机场北飞地经济产业园、树屏飞地经济产业园及机场控制范围)。表1.2-1 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统计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建设用地(hm2)占建设用地比例(%)1R居住用地3546.5720.79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2588.6215.17RB商住用地957.965.612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776.4010.41其中A1行政办公用地221.761.30A2文化设施用地64.440.38A3教育科研用地1296.327.60A4体育用地53
20、.900.32A5医疗卫生用地99.590.58A6社会福利用地14.280.08A7文化古迹用地2.050.01A8外事用地24.050.143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297.917.61其中B1商业用地725.584.25B2商务用地347.092.03B3娱乐康体用地197.911.16B4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4.390.03B9其他服务设施用地22.940.134M工业用地5206.0730.51其中M1一类工业用地1548.249.07M2二类工业用地3657.8421.445W物流仓储用地343.832.026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2535.8914.86其中S1城市道路用地2417.
21、2914.17S3交通枢纽用地54.230.32S4交通场站用地64.370.38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71.732.76其中U1供应设施用地291.39U2交通设施用地149.230.87U3邮电设施用地28.190.17U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2.930.028G绿地与广场用地1884.7111.05其中G1公园绿地788.104.62G2防护绿地1052.666.17G3广场用地43.950.26城市建设总用地17063.12100.001.2.5 规划产业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推动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研发设计、生物医
22、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优化发展食品加工、金属深加工、新型建材等区域优势产业,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大力培育旅游服务、商务会展、金融贸易、教育等现代服务业。1.2.6 城乡统筹规划以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带动乡镇人口向兰州新区集聚;发展现代规模化农业,保持特色乡村景观风貌;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功能结构合理配置、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1.2.7综合交通1、对外交通完善多向通达的干线公路网布局。加快推进景中高速建设,并调整至石化园区新选址东侧布局,沿
23、段家川走廊预留兰州外环绕城高速,并相应优化中川-白银高速公路走向,整体形成“十字通道+一联”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十字通道”指景中高速、兰州外环绕城高速,“一联”指中川-白银高速。落位国道G341、省道S102(兰州-永登龙泉寺镇)布局,提升原省道S201(新编号S101),升级新区-皋兰、新区北部(秦川镇)-白银(武川水库)、新区北部(秦川镇)-大同镇等一般公路等级,形成“纵畅横联”的普通公路网,实现与周边重要城镇点均有普通公路便捷联系。构筑“双H型”区域铁路系统格局。建议规划“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主线向兰州新区方向偏移,在兰州新区主城东南部增设客运站,并在兰州新区南部预留铁路客运联络线,兰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州 新区 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