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克拉玛依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拉玛依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项目背景危险废物具有有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都把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列入了重要工作内容。克拉玛依市是新疆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集中区域,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与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克拉玛依市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石油化工加工能力的增加,危险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报废的大量有毒化学品、公安部门近几年收缴的剧毒化学品等均亟待解决。目前克拉玛依市没有危险废物收贮、处置和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危险废物的管理处于随意、松散和不规范状态,对
2、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建设可以做到统一收贮、集中处置,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消除和减少巨大安全隐患,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克拉玛依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示范项目是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也是克拉玛依市工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属于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N 类)环境治理类(802)项目。建项目的主要内容为:焚烧系统、固化系统、收储库系统、物化系统、废矿物油回收系统、分检交换中心、填埋场系统及厂外配套系统。2012年10月,克拉玛依沃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中国轻
3、工业广州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克拉玛依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了项目备案(克白发改工201237号)。1.1.2项目位置拟建克拉玛依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示范项目选址位于克拉玛依市区行车距离约36 km,距217国道11km,石西公路以东1.6km。厂址中心点地理坐标为:E453422.86,N851105.35。项目占地面积为21万m2,其中处置设施占地10 万m2,填埋场占地11万m2。距离最近的居民区12km距离克拉玛依区附近的西月潭水库26km,三平水库21km,离最近的农田18km。项目东北侧紧临油田公路,交通
4、便利。 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地类型为戈壁荒漠,周围无其它建构筑物。1.2工程内容1.2.1生产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车间、物/化处理车间、稳定化/固化车间、废矿油回收车间、安全填埋场)、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本项目焚烧处置危险废物规模为9900t/a,物化处理危险废物规模为8000 t/a,回收利用废矿物油的规模为10000t/a,填埋处置危险废物规模为22000 t/a。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焚烧系统(回转窑、二燃室、急冷塔、脱酸塔、布袋除尘器、余热锅炉等);物化系统(格栅、调节池、涡凹气浮设备、搅拌机、中间水池等);固化系统(破碎机、水泥储罐、飞灰储
5、罐、鳌合物制备槽、稳定剂制备槽、抓斗吊车等);废矿物油回收系统(废油储罐、脱水罐、蒸馏塔、冷凝器、油品储罐等);填埋场(履带式推土机、振动压实机、洒水车、挖掘机、临时覆盖膜等)。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同时配套预处理系统、临时贮存系统和防渗系统,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其中防渗系统采用多人工防渗衬层,主要选用粘土、GCL与HDPE防渗膜构成复合防渗衬层;边坡的防渗层与平缓的底部防渗层有所不同,符合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环发200475号)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1.2.2工艺流程克拉玛依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处理工艺分为焚烧、物化处置、废矿物油回收、危险废物填埋
6、四个主要工艺段。焚烧工艺:该项目焚烧系统由回转窑和二燃室组成,一般危险废物直接进入回转窑,但含水率高于80%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机送至干燥机内干燥脱水,干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尾气通入回转窑内进行焚烧,凝结水送至物化废水车间进行处理,干化后的污泥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方斗,然后再进入回转窑焚烧。进入回转窑的各类危险废物在回转窑连续旋转下,废物在窑内不停翻动、加热、干燥、汽化和燃烧,回转窑的燃烧温度约为850950,残渣自窑尾落入渣斗,由水封出渣机连续排出,经稳定固化处理后进入填埋场填埋;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窑尾进入二次燃烧室再次高温燃烧,燃烧温度达1100,烟气在二燃室的停留时间大于2秒,确保进入焚烧系统的危
7、险废物充分彻底地燃烧完全。物化处置工艺:废乳化液处理:在乳化液中加入药剂,使水中原为强亲水性分散相物质转变为疏水性物质,然后用气浮法使疏水性物质浮出水面,用机械加以去除的方法。废乳化液收集后卸入贮罐,经泵泵入破乳搅拌槽,然后加入破乳剂碱式氯化铝溶液破乳,破乳后的废乳化液泵入气浮装置(气浮装置由气浮槽、溶气罐、空压机等组成),气浮产生的浮渣排入浮渣槽,然后浮渣送稳定化固化车间,废水排入污水处理车间处理。酸碱废液及渗滤液:酸碱废液中主要污染物为H、OH及少量重金属离子,其中以Cr6+毒性最重。酸碱废液、渗滤液分别卸入各自的贮槽或调节池。首先将渗滤液泵入还原槽搅拌,通过pH计调节pH=34,并加入硫
8、酸亚铁溶液,根据ORP值控制氧化还原终点,还原后的重金属废液和酸碱废液、渗滤液一起进入中和沉降槽,通过pH计确定碱液的投加量,沉降槽底液泵入板框压滤机过滤,上清液和滤液排入污水处理间处理,滤渣送稳定化/固化车间处理。废矿物油回收工艺:先将废油粗滤,然后在一个密闭的搅拌器内加热到,并在其中分别加入碱性硅酸钠溶液和聚二醇水溶液,并同时进行充分搅拌,使分散杂质的凝聚和转化;将所获得的混合物在7090下于滗析器中沉淀,将沉淀物分离,然后用活性白土过滤吸附后在5080和260013000Pa压力的条件下分馏,从所获得的油滤液中除去轻馏分(n-烷烃),分馏出燃料油。危险废物填埋工艺:安全填埋场按照危险废物
9、安全填埋控制标准(GB185982001)进行设计和标准化建设。安全填埋场需要填埋的废物为经过稳定化/固化处理并达到入场控制标准的废物。将危险废物固化体在填埋场养护34天并在养护期洒少量水,完成养护后再推平、碾压;填埋作业采用分层、以条带状分单元进行,每条单元带宽度约10m,每层厚度0.3m,填埋单元从主坝开始向内推进,平行于主坝轴线填完第一单元带后接着向北填埋下一单元带,填埋34天后的废物采用多用途转载式推土机将废物推平,然后用压实机往返压实35遍。1.2.3建设周期和投资1.2.3.1建设周期计划于2014 年底建成投入使用。1.2.3.2投资项目投资:本项目估计总投资为9778万元,其中
10、建设投资9310万元,流动资金425万元;环保投资为2010.91万元,占工程直接总投资的20%。1.2.4工程特性表表1 拟建项目工程特性一览表工程类别建设内容、规模、主要参数主体工程焚烧车间占地面积3494平方米,4F,由废物贮存区、焚烧及烟气处理装置、辅助用房几个部分组成。需焚烧处理的废物量为9900t/a。物化车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1F,由调节池、反应池、浓缩池、尾气处理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需处理的废物量为8000t/a。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1244平方米,1F,由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过滤器等部分组成。需处理的废物量为37290t/a。安全填埋场占地面积117000平方米,1F
11、,由填埋场区、渗滤液收集系统、辅助用房几个部分组成。需处理的废物量为22000t/a。废矿物油车间占地面积2170平方米,1F,由废矿物油处置装置、辅助用房几个部分组成。需处理的废物量为10000t/a。暂存库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1F,由废物储存区、辅助用房组成。辅助工程焚烧车间控制室建筑面积36平方米门卫建筑面积25平方米地磅计量范围100吨静态埋地汽车衡,计量精度1级消防水池埋地水池,有效容量400立方公用工程给排水给水管线采用HDPE管材,排水管线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材,消防采用镀锌钢管,埋深1.8米,给水量200吨/天,排水量180吨/天道路生产区外围道路宽9米,办公区内部道路宽
12、6米,生产区转弯半径12米,办公区转弯半径6米,填埋场进场道路承载150吨生态绿化面积32784平方米电气总用电负荷1900KW,2路高压电源供应并配柴油发电机1台办公楼 、生活区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含3层办公楼1座与1层培训楼1座环保工程废气治理含焚烧炉尾气处理系统及物化车间尾气处理系统废水治理建有渗滤液收集系统、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噪声治理选用低噪音设备,柴油发电机安装在采取消声措施的专业房间内固体废物处理项目运营期间新生废物由焚烧车间、废水车间处置后,最终产物在填埋场安全填埋1.3项目政策、法规、规划符合性1.3.1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相符性
13、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 2011 第 9 号令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核设施退役工程、医疗废物、 含重金属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及处置中心建设” 、“三废综合利用及治 理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 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是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要求。1.3.2与国家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相符性分析2012年10月8日,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该规划设置了开展危险废物调查,积极
14、探索危险废物源头减量,统筹推进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科学发展危险废物利用和服务行业,加强涉重金属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推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推动非工业源和历史遗留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提升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及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建设等9项重点任务。规划任务“筹推进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任务明确提出:各省(区、市)应将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设施纳入污染防治基础保障设施,统筹建设;要落实责任主体。各省(区、市)应当制定危险废物填埋设施选址规划,保障中长期填埋设施建设用地。鼓励跨区域合作,集中焚烧和填埋危险废物。鼓励大型石油化工等产业基地(克拉玛依市属于大型石油
15、化工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1.3.3与新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相符性分析2011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重点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落实重点行业企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实施,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由35%提高到65%”的目标。新疆“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针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制定了详细的规划任务:加快纳入国家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北疆、南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项目建设,尽快投入运行,形成6万吨/年处置能力。同时,新建两个区域性综合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重点解
16、决离规划内在建项目运距较远的伊犁州、危险废物产生量特别集中的克拉玛依市两个区域的危险废物的处置问题,新增集中处置能力共6万吨/年,可使该区域的工业危险废物大部分得到处置。这4个项目可使新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5%)。1.3.4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提出了明确要求:(1)已产生的危险废物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减少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积极推行生产系统内的回收利用。生产系统内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通过系统外的危险废物交换、物质转化、
17、再加工、能量转化 等措施实现回收利用。(3)各级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 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本项目是拟对克拉玛依市及周边地区的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其建设性质和功能完全符合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1.3.5与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相符性分析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对克拉玛依市工业发展规划、人均环境、工业污染防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特别对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出了具体的
18、指标。该纲要涉及危险废物产生与无害化处置的主要内容有(1)“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克拉玛依市要着力发展石化工业园区。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实施千万吨炼化扩能工程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油气化工下游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新高地。”、“优化发展白碱滩城区。重点发展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积极发展运输、机械设备休整、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鼓励发展城郊规模化养殖业。”(2)“加强生态、环境安全。加强荒漠林和植被保护,加强农田防护林、城市生态林建设,稳步提高市域森林覆盖率。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城市。加强土地、环境管理执
19、法监督,认真解决好玛河下游小拐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防止土地沙化,有效保护荒漠植被。加强环境监测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3)积极回收、循环利用工业、建筑、城市生活各种废旧可再生资源,建立建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建筑垃圾部分得到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取得新的进展,处置更加科学有效,总量控制在18万吨左右。 克拉玛依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示范中心项目,立足建设克拉玛依市石油工业大发展的配套工程,并为
20、克拉玛依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提供有力的保障,该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自然环境概况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依尔山南麓。东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东南与沙湾县相接,西部与托里县和乌苏县毗连。克拉玛依市区面积约16km2。市区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312km,直线距离280km。根据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克拉玛依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示范中心项目(填埋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资料,填埋场“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地下水位埋深13.9m16.0m,地基土标准冻结深度1.63
21、m,地基土极端冻结深度1.92m,场区属设计地震分组三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克拉玛依市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冬夏两季时间漫长,春秋季时间短。年平均气温8.9,年极端最高气温44.0(2004年07月1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4.3(1984年12月24日);年均降水量105.3mm,年均蒸发量3545.2mm;年平均风速2.9m/s,风频为85%,年主导风向西北风(NW)。 2.1.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周边地区经监测SO2、NO2、PM10、TSP 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限制要求,H2S 、NH3、HCl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22、标准(TJ36-79)的相关要求,非甲烷总烃和二噁英均能达到参考标准的要求。项目区范围内无地表水,地下水各评价因子除氟化物有超标现象外,其余因子的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类标准要求,氟化物超标与项目区地下水含水层岩性有关。拟建项目厂址周边无居民区,昼夜间本底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肥力评价标准及中国土壤数据库克拉玛依土壤数据。项目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汞、镉、砷、铅等处于正常范围内;有机质、全氮含量属5级土壤水平;项目区土壤环境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拉玛依 危险废物 综合 处置 中心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