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调整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调整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调整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点及背景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调整开发建设工程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距白碱滩区约2km,距克拉玛依市约25km,属克拉玛依油田采油二厂管辖,行政区划隶属于克拉玛依市。地理坐标东经850450.52 85833.30,北纬453842.68 454049.86。本次开发区域位于七西区东南角,地理坐标850521.54 85833.30,北纬453842.68 454016.09,开发面积为625.58hm2。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于1959年63井试油发现后,投入试采开发,1966年全面投产、投注开发。截止2013年12月,克上组共有油井30口,开
2、井40井次,水井21口,开井14井次。日产液601t,日产油73t,综合含水87.9%,日注水平590m3,注采比0.93,采油速度0.19%,采出程度27.1%;克下组共有油井26口,开井33井次,水井16口,开井12井次。日产液294t,日产油59t,综合含水79.9%,日注水平334m3,注采比0.93,采油速度0.25%,采出程度30.4%。1.2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2015年调整开发建设工程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单位:新疆油田开发公司建设规模:钻井工程:七西区克上组2015年共部署新井70口,其中采油井49口,注水井21口, 老井利用13口,单井设计产
3、能3.5t,新建产能5.15104t;七西区克下组共部署新井37口,其中采油井26口,注水井11口,老井利用15口,单井设计产能4.0t,新建产能3.12104t。集输系统:新建标准化计量站6座(通集09163),每座站内设11井式多通阀管汇撬1座,计量撬1座。在拟建的1#、2#计量站分别增加一座11井式多通阀管汇橇(通集09141);新建井口出油管线25.35km,新建集油支线1.7km。注水系统:新建6井式20MPa配水橇5座,其中3#、5#、6#与新建计量站合建,7310、7321旁各扩建1座配水橇;新建注水管线16.0km;新建注水支线1.12km,注水干线1.02km。供配电系统:七
4、西区供电依托已建首站变、白碱滩变两座变电所。新建17座杆架式变电站向49口井供电,80kVA(6座)、50kVA(11座);另外调整6座已建杆架式变电站向16口井供电,调整这6座杆架式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剩余井依托已建七西区线、五三一线、71#站线座杆架式变电站。道路系统:新建油田主干道至新建计量站的支线道路3.194km。自控系统:本次项目新建井、计量站、配水橇均实施自动化数据传输。工程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28064万元,其中:工程钻井费用为21310万元。地面工程投资为7754万元。本工程新增占地情况详见表1.2-2。表1.2-2 工程占地情况工程内容工程量临时占地(hm2)永久占地(hm2
5、)备 注采油井75口369临时占地60m80m,永久占地30m40m注水井32口15.363.84临时占地60m80m,永久占地30m40m橇装标准计量站6座1.20.15临时占地50m40m,永久占地25m10m配水橇5座0.40.05扩建2座,和计量站合建3座。临时占地50m40m,永久占地25m10m注水管线16.0km12.80管线临时占地8m注水干线1.02km0.816注水支线1.12km0.8960单井出油管线25.35km20.280集油支线1.47km1.1760简易砂石路3.194km2.561.916临时占地:宽8m;永久占地:宽6m合计91.48814.9561.2.1
6、 钻采工程根据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藏2015年产能建设方案总体要求,本次方案克上组油藏部署调整井70口,其中油井49口,注水井21口,老井利用13口,钻井进尺10.15104m。定向井39口,其中油井30口,水井9口;克下组油藏部署调整井37口,其中油井26口,水井11口,老井利用15口,钻井进尺5.55104m。定向井15口,其中油井12口,水井3口。克上组直井设计井深为1450m,定向井设计井深1498.81m;克下组直井设计井深1500m,定向井设计井深1539.53m。钻井周期平均约为14天,井身结构均为二开。钻进采用套管、尾管射孔完井。1.2.2 地面工程七西区克拉玛依组油
7、藏采用三级布站常温集输工艺。计量方式分两种:接入已建计量站的单井气液采用手动选井计量工艺,单井气液由两相流计量装置计量;接入新建撬装计量站单井气液采用自动选井工艺,单井气液由计量模块计量,计量后的气液进计量站出站管线与其他井气液汇集,自压输至71#转油站,在转油站进行油气分离,油经泵升压进81#原油处理站。1.2.3 辅助工程七西区供电依托已建首站变、白碱滩变两座变电所。新建17座杆架式变电站向49口井供电,80kVA(6座)、50kVA(11座);另外调整6座已建杆架式变电站向16口井供电,调整这6座杆架式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剩余井依托已建七西区线、五三一线、71#站线座杆架式变电站。新建油田
8、主干道至新建计量站的支线道路3.194km。自控系统:本次项目新建井、计量站、配水橇均实施自动化数据传输。1.2.4 依托工程本项目采出原油81联合站处理;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弃泥浆排入废液池固化填埋处理。运营期产生的井下废水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81号污水处理场处理。含油污水经81号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注地层,含油泥(砂)由博达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处理。根据目前依托工程的年处理量,完全可以满足拟建工程的原油、油泥(砂)处理。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属于准噶尔盆地温性荒漠与绿洲农业生态区(II),准噶尔盆
9、地西部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亚区(II2),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基地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区域内的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已开展多年,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土地盐渍化和沼泽化、风沙危害。保护目标是保护荒漠植被。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区。整个评价区域以荒漠景观为主,生态系统主要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为以未利用地为主,其次还有少量的灌木林地、人工林带、城镇用地和盐碱地等。主要植被类型为长穗柽柳群系,总盖度为5-15%左右。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均很少,目前油田开发区主要以伴人种动物为主。
10、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差,环境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承受干扰的能力及生态完整性。2.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SO2、NO2、PM10和非甲烷总烃4项污染物指标均低于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地表水白碱滩水库所有的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区标准。水质良好。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调查结果,项目区范围内居住人群距离井场较远(200m以上),本项目施工和运营主要影响的人群为油田的工作人员。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厂界噪声监
11、测中各个监测点的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以油田勘探地面建设范围为准,包括钻探区、输油输气管线、道路及相关站场建设区等,各环境因子的评价范围如下。空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按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不小于2.5km的原则,评价范围以站场、井场为中心,以2.5km为边长的区域。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内的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克拉玛依油田七西区周围5k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声环境评价范围:井场边界外100m范围内;站场边界
12、外1m。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向外扩1km的范围。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本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是以井场、站场为源点,半径3km的区域,以及管道沿线两侧各200m的范围内。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3.1.1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钻井柴油机产生的燃料燃烧烟气、施工作业车辆尾气、施工营地取暖锅炉烟气和炊烟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等。油田开发建设投产后,在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油气集输、处理及外输过程中的烃类挥发。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1。表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时段废
13、气名称消耗量污染物项目烃类CONOxSO2施工期柴油机废气2782t排放量(t)63.0437.08169.81.95运营期管道集输烃类挥发排放量(t/a)36.39/3.1.2 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程的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钻井废水、井下作业废水、采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其中,施工期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和钻井队的生活污水;生产运营期废水主要包括井下作业废水、含油废水等,闭井期无废水排放。拟建工程废水产生量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1-2。表3.1-2 工程废水排放量统计废水名称来源废水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废水1.41104m3废液池固化填埋生活污水2309.06m化粪池自然蒸发生产运营期采油废水13
14、.28104m3/a处理后回注井下作业废水750m3/a运至81号污水处理站3.1.3 噪声源及源强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井场钻机、发电机、泥浆泵和柴油机等,噪声源集中在钻井井场,各噪声源声压级一般在90100dB(A),其中钻井过程产生的噪声最大,可达105 dB(A),经过加隔声罩处理后,可降至8085B(A)。在生产运营期本工程的噪声源主要是连续稳态噪声源和流动噪声源。前者以站场和井场的各类泵机噪声为主,后者主要是机动车辆等造成的噪声。项目区噪声源主要集中在井场及站场,噪声源主要为机泵、分离器等。详见表3.1-3。表3.1-3 油田开发的主要噪声源及源强统计表时段地点设备名称噪
15、声值(dB(A))工作情况施工期井场柴油机95105连续钻机98连续柴油发电机8595间歇泥浆机90间歇压裂车100间歇车辆90100间歇运营期站场各类机泵8095连续3.1.4 固体废物来源及污染特征分析本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有:勘探开发期产生的钻井废弃泥浆、岩屑及施工队生活垃圾;生产运营期产生的落地原油和含油污泥。详见表3.1-4。表3.1-4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时期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岩屑6092.58m3置于废液池中,固化填埋废弃钻井泥浆20430.58m3置于废液池中,固化填埋钻井队生活垃圾17.44t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号固废、液废处理场运营期含油泥砂38.625t/a
16、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区地处荒漠,无人群居住地,主要为荒漠生态系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水环境保护目标:防止石油开采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确保井区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保持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类标准。(2)大气环境目标:保护评价区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保护距离项目区约2km处的白碱滩区不因此次油田开发受到影响。(3)生态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缓项目实施对土壤的扰动和植被破坏,预防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重点保护项目区内的少量的梭梭植被。(4)声环境保护油田区域噪声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
17、62008)中 3 类标准。3.3 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生态影响预测由于油田开发导致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降低,同时人类活动的加剧也降低了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使物种的抗阻能力减弱,从而加剧了区域景观的不稳定性,使油田开发区域连通度增加,破碎度加大,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该项目对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拟建项目新增永久占地面积14.956hm2,临时占地面积91.488hm2。施工活动和工程占地在井区油气集输范围内并呈点、线状分布,对土壤、植物、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对原有景观结构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3
18、.3.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本项目生产运行期油区内行驶车辆产生的污染物源强较小且污染源流动性较强,项目所处地较为空旷,环境容量较大,加之项目所在地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因此本项目车辆尾气产生的影响较小。(2)钻井作业柴油机烟气排放集中在钻井施工期的短暂时段,而且平均日排放量不大,加之评价区范围内基本无集中固定人群,地域辽阔扩散条件较好。钻井作业柴油机烟气排放及总烃挥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项目区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较小,均在排放周界外限值2.0mg/m3以下,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3.3.3 水环境影响分析3.3.3.1 地表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油气集输管线及注水管线均不
19、穿越白碱滩水库,并距离白碱滩水库 7km 以上,因而对白碱难水库水质没有明显影响。运营期正常工况下,供排水管道、原油外输管线均不排污,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3.3.2 地下水环境影响(1)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钻井废水在钻井作业期间排入井场防渗废液池内,固化后填埋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在临时生活区的化粪池内进行干化处理后,不外排。本项目施工期正常情况下对项目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2)本项目运营期产生13.28104m3/a采油废水进入81号联合站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回注地下。废液作业废水750m3/a,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81号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3.3.4
20、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位于油田生产区,所在地主要为为空旷地带,距离周围居民点较远(2km),施工期的施工活动为短期行为,噪声影响范围只局限在施工场地周围一定区域,不会产生噪声扰民问题;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影响范围有限,根据监测数据生产油井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扰民现象。3.3.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钻井废弃泥浆、岩屑存放在井场防渗废泥浆池内,钻井结束后直接进行固化填埋处理,处理后平整井场,恢复自然原貌。各填埋处理设施均进行防渗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对地下水和周边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可有效地防止钻井废弃泥浆和岩屑对环境的影响;钻井期施工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克拉玛依垃圾
21、场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含油污泥集中收集后由博达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统一处理。因此,本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3.4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3.4.1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4.1.1 井场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对油田区域内的永久性占地(井场、站场、道路、集输管线等)合理规划,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尽量选择在植被稀少的区域布点。采油井井场永久占地 3040m。井场施工占地6080m。场站建设扰动范围不得超过界外 10m。集油管线施工临时占地宽度不得超过 8m。注水管线施工临时占地宽度不得超过 8m。道路施工临时占地宽度不得超过 8m。(2
22、)埋设各类油、气、水管线时,以尽量避开植被密集区为原则;管沟开挖,尽可能做到土壤的分层堆放,分类回填,特别是表层土壤应分层堆放,在施工完毕后回铺于地表,减轻对土壤的破坏,以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严格控制工程施工临时占地,根据管径的大小尽可能少占地。(3)泥浆池防渗处理为保护区域地下水资源,井场泥浆池采用水泥砌筑方式进行防渗。钻井完成后,泥浆池做到掩埋、填平、覆土、压实;覆土层大于 0.6m。(4)无道路区作业车辆“一”字型行驶道路和集输管道施工时,注意保护原始地表与天然植被,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和管理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范围,所有车辆采用“一”字型作业法,避免并行开辟新路,以减少风蚀沙化
23、活动的范围。(5)管道沿已有道路平行建设管线敷设施工宽度应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并尽量沿已有道路纵向平行布设。在满足有关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减少占用土地。道路选线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原有道路,避让梭梭灌丛等敏感区段。油气输送管线同沟敷设,减少占地。(6) 严禁施工人员进行非石油生产的其它活动,如:狩猎、采集动植物、砍柴等。车辆在有野生动物的地区行驶时,禁鸣喇叭。(7)荒漠植物 合理选择管线走向,应避开植被茂盛的区段;管线敷设尽量取直,考虑管线距离最短。在梭梭茂密的地方,限制开挖宽度,采用人工开挖方式。重点保护油区内的梭梭灌丛。管线施工应严格限定施工范围,确定作业路线,不得随意改线。管线施工范围应严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拉玛依 油田 七西区 油藏 调整 开发 建设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