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建设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评单位: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12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项目是中科院“十二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中科院“十二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高技【2011】2995号批准。本项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投资建设的,主要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金寨路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内,部分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校区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东为宿松路、西为金寨路、南为太湖路,北为黄山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校区原为合肥学院老校区,东为金寨路、西为肥西路、南为
2、曹郢路,北为黄山路。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82884m2,投资约8.86亿元人民币。本次扩建项目位于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建设内容包括物质科学教研楼、综合服务中心、综合体育中心、学生宿舍、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和东西校区连通工程。项目建成后,提高了科教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教职工配套生活服务质量,加强了东、中、西校区的连通。本次扩建工程实施后,在校学生数量没有增加,仅增加少量教职工,所以污染物排放情况增加很少,对环境影响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制度。为此,201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托合肥市
3、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接受委托后我所评价人员赴现场踏勘、调研,并收集了有关资料,与此同时,受我所委托,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项目区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以上基础上,我所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 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名称: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地点:东校区和中校区(扩建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工程进度:项目预计于2015年完成总投资:88600万元项目背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4、重点建设的9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大学之一。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现有教学、科研设施和国内同类大学相比相对落后,已不能满足目前学科发展的需要。总体上看,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校园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成为影响学校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实施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项目。本次项目主要位于学校东校区和中校区,总投资8.86亿元。项目位置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西校区连通改扩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82884m2,投资约8860
5、0万元人民币。本次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表1 扩建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依托关系1物质科学教研楼一栋16层建筑、局部三层。分别为理论与理论计算相关部、量子部、光学平台及相关研究人员及设备、原子分子部、低维部、理化平台、通用理化大型仪器装备、纳米部、低温实验室、应用科学平台、生命科学部位于东校区东南角,总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8000万元新建2综合服务中心一栋12层建筑、局部6层,主要会议室和学术报告厅位于东校区西南部,总建筑面积26592平方米,总投资约10600万元新建3学生生活服务中心一栋4层建筑,主要功能为学生食堂、超市、社团活动中心等位于中校区,
6、总建筑面积9002平方米,投资3200万元拆除原有建筑重建4学生宿舍学生宿舍由5栋6层建筑组成,约617间学生宿舍,住宿人数约2460人。位于中校区中部,建筑面积33636平方米,投资11800万元新建5综合体育中心一栋2层建筑,其中:一层为游泳池、二层为综合体育场,设计2000座位位于中校区,总建筑面积18750平方米,总投资19000万元拆除原有建筑重建6东中西校区连接通道主要包括:东-中校区下穿金寨路300米中校区道路1200米中-西校区天桥100米总投资6000万元新建各单项工程概况物质科学教研楼: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物质科学教研楼2建设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建设地点:位于合
7、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校园内4建设用地面积:4.37公顷二、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437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903.7平方米(地上79229.9,地下15673.8)建筑高度: 72.15 米建筑层数:地下1层, 地上16层,局部3层容积率:1.8 建筑密度: 15.5% 绿化率: 45.8%机动车停车:地上:90 辆 地下:488辆三、功能面积表表2 物质科学教研楼功能面积表楼 层主要内容面积(m2)层高(m)地下层设备用房、车库等15673.83.9底层入口门厅、分析实验室、休息厅、值班室、消防控制中心、强弱电间、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7154.35.1二层资料阅
8、览室、教研室、分析实验室、休息厅、强弱电间、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6705.642三层会议室、教研室、分析实验室、多功能厅、休息厅、强弱电间、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7299.442四十六层资料阅览室、教研室、分析实验室、休息厅、强弱电间、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57925.442屋顶机房层电梯机房、强电间、水箱间145.2总建筑面积94903.7综合服务中心: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综合服务中心2建设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建设地点:位于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校园内4建设用地面积:1.53公顷二、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53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591.
9、9 平方米(地上22025.1,地下4566.8)建筑高度: 49.5米建筑层数:地下1层, 地上12层和6层容积率: 1.4 建筑密度:18.7% 绿化率: 42.6%机动车停车:地上:14 辆 地下:108辆三、功能面积表表3 综合服务中心功能面积表楼 层主要内容面积(m2)层高(m)地下层设备用房、车库等4566.83.9底层入口门厅、休息厅、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消防控制中心、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2855.35.4二层250人报告厅、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厅、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3494.342三十二层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厅、男、女厕所、电梯厅、楼梯间等1567
10、5.53.9总建筑面积26591.9学生生活服务中心:一、平面功能布置学生生活服务中心位于中校区西南的三角部位,为一栋4层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9002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学生食堂、校园超市、社团活动及办公、学生实践中心(兼展厅)、后勤综合办公、设备用房等。建筑形体舒展大气,正对广场入口的建筑为四层,并与塔楼形成视觉中心。办公主入口置于建筑的北侧,面临校园景观大道,次入口分别位于建筑的东北、西北两侧,学生超市置于建筑东南角,有自己独立的出入口,西南角紧邻广场,便于集散,设置学生餐厅。二、建筑分层面积表表4 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功能面积表楼 层功能分区建筑面积(m2)主要功能负一层辅助用房688储藏间
11、设备用房186水泵房、消防水池其他190楼梯、走廊1层学生餐厅895就餐区厨房695厨房操作区配套服务用房530超市、通信、校园网及银行网点活动中心门厅180门卫、接待室其他213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2层学生餐厅935就餐区风味餐厅515就餐区厨房690厨房操作区其他230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3层后勤办公370后勤配套办公社团活动1263教师管理用其他357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4层社团办公264学生社团办公室创业实践及展厅528学生活动及作品展示其它273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合 计9002学生宿舍:一、平面功能布置学生宿舍位于中校区的东部,靠近金寨路地下通道出入口,位于
12、地下通道北边。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为33636.2,约617间学生宿舍,住宿人数约2460人。学生宿舍由五栋建筑组成,建筑间采用两两围合的形式,打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流空间。设计宿舍底层为架空层,供学生自行车停车使用;宿舍出入口面向连接黄山路的主要道路,由室外阶梯直接上到一层连廊入口;平台下方则是进到内部庭院的入口;宿舍入口处设置门卫、接待室,外侧连廊设置大型活动室,为学生相互间活动与交流提供场所。宿舍楼于一层设置无障碍居室,每层设置公共活动室,供学生相互间交流使用;每层设置教师房一间,便于对学生的关怀与管理;学生宿舍为四人间,每层设置一处公共卫生间,供学生日常洗浴、盥洗使用;每栋宿舍楼均有
13、一部楼梯上屋面,屋顶部分作为晾晒空间,解决了学生的晾晒需求。二、建筑分层面积表表5学生宿舍功能面积表(1#、2#楼)楼 层功能分区建筑面积(m2)主要功能架空层辅助用房405.7楼梯、储藏间1层学生宿舍1313.4学生居住用教师房29.92=59.8教师管理用公共活动空间249.8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管理辅助用房62.6门卫、接待室其他728.8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2层学生宿舍1349.1学生居住用教师房29.92=59.8教师管理用公共活动空间205.6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其他665.2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36层学生宿舍5203.2学生居住用教师房29.924=239.2教师管理用公
14、共活动空间56.224=449.6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其他295.724=2365.6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合 计13357.4表6学生宿舍功能面积表(3#、3#、5#楼)楼 层功能分区建筑面积(m2)主要功能架空层辅助用房588楼梯、储藏间1层学生宿舍1860.4学生居住用教师房29.93=89.7教师管理用公共活动空间381.2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管理辅助用房125.2门卫、接待室其他1340.8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2层学生宿舍1879.1学生居住用教师房29.93=89.7教师管理用公共活动空间355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其他1183.3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36层学生宿舍7804
15、.8学生居住用教师房29.934=358.8教师管理用公共活动空间56.234=674.4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其他295.734=3548.4楼梯、走廊、卫生间、配电间合 计20278.8综合体育中心:一、工程概况:位于中校区,总建筑面积18750平方米,总投资19000万元.二、功能布局:一栋2层建筑,其中:一层为游泳池、二层为综合体育场,设计2000座位东西校区连接工程:主要包括:东-中校区下穿金寨路300米、中校区道路1200米、中-西校区天桥100米,总投资6000万元。施工工艺: 本项目除东西校区连接工程外均为一般建筑物的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主要为:运营期施工期土方工程运营期竣工验
16、收绿化工程装修工程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场地清理装修粉尘、挥发性有机废气、噪声、废水、装修垃圾生活废水、垃圾、噪声、废气施工废水、扬尘、施工机械尾气、施工噪声、弃土石方、建筑垃圾、东西校区连接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如下:清理现场制定方案考察地形地质施工准备N、S、G1 N、S、G1 N、S、G1路基平整清除覆盖层临时排水系统测量放样N、SN、S、G1路堑开挖完成边沟施作路床整形机械(人力)修整边坡N、SN、SN、SN、S摊铺找平碾压静压机械(人工)破碎超粒径填料G2N、S振动压实检测压实度沥青摊铺绿化注:N施工机械噪声;G1施工扬尘;G2沥青烟;S施工渣土。工艺简介:本项目与一般市政道路建设工艺基
17、本相同,不同的是涉及到下穿金寨路工程。下穿金寨路采用顶进法施工,首先按照规定尺寸制作箱体,然后开孔,加顶板,再交叉将箱体顶进,施工过程中不影响金寨路运营。建设周期: 本项目为中科院“十二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建设周期为2015年底。投资总额:88600万元环保投资额:1060万元,占总投资的1.2%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选址方案分析:本项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投资建设的,主要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金寨路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内,部分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校区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东为宿松路、西为金寨路、南为太湖路,北为黄山路。中国科
18、学技术大学中校区原为合肥学院老校区,东为金寨路、西为肥西路、南为曹郢路,北为黄山路。产业政策可行性: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可视为允许类。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合肥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根据合肥市总体规划,项目区为科教文化用地。因此,项目选址符合合肥市总体规划。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地表水环境:南淝河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体功能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BOD5、NH3-N,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69倍0.43倍、0.58倍。南淝河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对本项目的运
19、营有一定的制约性。空气环境:评价区各项污染物均低于GB3095-2012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其中各监测点PM10、SO2、NO2 占标率均小于1,表明项目区空气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敏感点现状环境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交通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厂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均满足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质达到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2.建设项
20、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水环境评价范围:鉴于本项目废水经与处理后达到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经市政管道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南淝河,故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范围为: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的南淝河。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各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评价范围取导则规定最小评价范围,即以校区为中心的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米。地下水评价范围:项目属类建设项目,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场地所在区域内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按建设项
21、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二级评价要求评价范围为距离点源半径3km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废水:本次扩建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表7 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表废水种类污染物浓度(mg/l)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项目区废水产生浓度2501501203020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35020020036/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500300400/100经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浓度5010105(8)1GB18918-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西 校区 连通 扩建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