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
《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3年8月1.总论1.1项目建设的背景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位于东莞“水乡四镇”的西部地区,该地区与东莞其他区域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而其交通的发展落后更为明显。这在全国公路密度最高的东莞市内将成为急需解决突出的问题。作为油气化工港区和临港石化工业园区,立沙岛石化工业园以发展大型油气化工码头和临港大型石化工业为主,并配套完善的港后服务功能,建设成为面向华南、服务珠三角的石油化工原料的储运中心和东莞市的石化工业发展基地。目前已落户立沙岛的大型企业就已经有10个,已开工建设的码头7个,仓储库容量超过200万m3。
2、沿立沙岛西侧海岸线将建设10个5万吨级的大型油气化工码头泊位。目前已有多个油气化工企业进入立沙岛投资兴建码头泊位和仓储设施,计划总投资超过50亿元。但是,目前进出立沙岛的陆路交通仅有望沙路,随着虎门港立沙岛的开发建设、疏港大道B段的建成通车,望沙公路车流量将会日益增加,将对洪梅、道滘镇中心区交通状况造成压力。根据东莞市市委市政府沿海片区现场会议精神,同意将疏港大道由望沙公路延伸至港口大道,作为虎门港立沙岛的疏港道路。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打通东西方向道路,有效分流望沙公路往虎门港立沙岛方向的车流,成为立沙岛作业区的重要疏港通道;同时将提高港口货物集疏运效率,使洪梅镇、道滘镇、立沙岛至市区的联系加
3、强,促进港城联动发展。本项目的路线图参见图1-1。本项目的建设能有效地改善东莞西部地区交通状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同时,这也是东莞市公路路网图中的一部分,配合本区域既有的广深高速、西部干道、望沙路、洪梅大道等干线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等道路,将是东莞市构筑“一小时生活圈”的具体实施。本项目的建设还利于洪梅和道滘等镇区的交通疏导,促进区域交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相关镇区的现代化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东莞市城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承担了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
4、在经过详实的现场勘察、类比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省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编制完成了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环保厅、东莞市环保局、东莞市环保学会、洪梅镇环保分局、道滘镇环保分局、厚街镇环保分局和监测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1。表1-1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环境功能区名称评价区域所属类别1基本生态控制线本工程不位于东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2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东江三角洲流域范围,不在水源保护区内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近期水质
5、目标为类,远期2016年水质目标为类4地下水环境功能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莞沿海不宜开采区,水质为类5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区6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功能区;机动车边线外两侧30 m内为4a类7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在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8风景保护区不在东莞市风景保护区内1.3评价标准1.3.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3.1.1环境空气根据项目所在位置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可以确定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应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摘录) 单位:mg/Nm3级别污染物TSPNO2SO2COPM10二级1小时平均0.200.501
6、0.00日平均0.300.080.154.000.151.3.1.2水环境本项目位于东江三角洲流域,不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图1-2饮用水保护区划图),跨越的主要水体为洪屋涡水道、东江南支流(粤晖大桥单独立项,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南丫水道与厚街水道。根据关于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29号),上述几条河流的水质等级如表1-3所示。表1-3 项目跨越水体等级划分序号河流名称近期水质标准远期水质目标1洪屋涡水道2南丫水道3厚街水道本次评价采用近期水质标准,即中、类标准。详见表1-4。表1-4 地表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类标准类标准pH6969CODc
7、r1520BOD53.04.0氨氮0.50.5、1.0总磷0.10.2石油类0.050.051.3.1.3声环境根据现场踏查以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函【环发(2003)94号】。工程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划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其中道路机动车边线两侧30 m距离内执行4a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1-5。表1-5 声环境标准(摘录)类 别环境噪声标准值dB(A)昼 间夜 间260504a7055沿线住宅应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
8、010)中的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的相关要求,标准值见表1-6。表1-6 居民住宅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建筑类型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昼间夜间居民住宅一般住宅卧室4537起居室(厅)45学校建筑普通教室451.3.1.4地下水环境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东莞沿海不宜开采区,水质为类。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水质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7。表1-7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单位:mg/L项目标准值项目标准值pH9总硬度(以CaCO3,计)550硝酸盐30亚硝酸盐0.1硫酸盐350氨氮0.5溶解性总固体2000氯化物3
9、50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3.2.1废水本项目为市政道路项目,项目营运期不排放污水。1.3.2.2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其中施工期沥青烟属无组织排放,按规定不允许有明显无组织排放,但由于本工程直接利用商品沥青不用加热,因此对大气环境影响范围一般比较小,且沥青烟影响时间短暂,随施工结束而终。1.3.2.3噪声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1-8。表1-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1.3.2.4水
10、土流失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对于水力侵蚀强度的分级指标,按表1-9分级。表1-9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级别侵蚀模数(t/km.年)微度侵蚀200.500.1000轻度侵蚀(200.500.1000)-2500中度侵蚀2500-5000重度侵蚀5000-8000极强度侵蚀8000-15000剧烈侵蚀15000注: 本表流失厚度系数按土的干密度1.35g/cm3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 微度侵蚀侵蚀模数:200 t/(km2a), 500 t/(km2a),1000 t/(km2a)分别指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
11、区,西北黄土高原区; 微度侵蚀平均流失厚度:0.15 mm/a,0.37 mm/a,0.74 mm/a,地域界限同“微度侵蚀侵蚀模数”; 轻度侵蚀侵蚀模数:200 t/(km2a),500 t/(km2a),1000250 t/(km2a),地域界限同“微度侵蚀侵蚀模数”。 轻度侵蚀平均流失厚度:0.15 mm/a,0.37 mm/a,0.741.9 mm/a,地域界限同“微度侵蚀侵蚀模数”。1.4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4.1评价等级1.4.1.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水环境影响因素运营期主要为道路路面径流,施工期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现场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人员
12、集中生活区,现场人员少量生活污水通过生态厕所收集处理不直接外排。生产废水经隔油沉砂后回用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的关于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为三级。1.4.1.2环境空气本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TSP、NO2、CO。项目沿线经过区域地形比较简单,为冲积平原地貌,不属于复杂地形;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参照以往等级、类别相当的道路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
13、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二级。1.4.1.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等级划分依据,本建设项目属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主要的噪声源为交通噪声。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声功能区划为GB3096-2008规定的2类区,项目建设前后沿线区域噪声级增高量在5dB(A)以上,因此噪声影响评价按一级进行。1.4.1.4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要求,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本项目不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且不设排污口,不直接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确定项目环评地
14、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1.4.1.5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拟建道路营运期无需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等;当输运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在本路段行驶时,存在一定的交通事故风险和危险化学品泄露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工作等级拟定为二级。1.4.2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的规定,结合本拟建道路影响环境的特点,沿线地形、气象特征,以及环境功能要求等,确定本工程大气、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10。表1-10 项目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水环境项目路线与洪屋涡水道、南丫水道、厚街水道交汇处上游500 m至下游1500 m空气环境道路
15、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内。其中水土流失评价范围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点(面)周边200 m范围;景观影响评价范围为公路建设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大型护坡及其周边;动植物生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为沿线植被、动物丰富区域及水域风险评价南阁大桥、南大大桥、东海大桥上游3000 m至下游3000 m。1.5评价时段评价期限为工程的施工期(20132015年)和运营期。其中运营期预测的目标特征年为2016年、2021年、2026年、2031年和2036年。1.6评价重点1.6.1施工期本工程建设期以生态环境(含水土流失)、噪声、施工期扬尘
16、为评价重点。1.6.2运营期运营期以机动车辆对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为评价重点。1.7沿线环境敏感点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沿线的主要敏感对象及保护目标见表1-13,主要敏感点分布情况及其现状照片见图1-3、图1-4。表1-13 路线所经环境敏感点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桩号第一排至道路中心线/红线距离(m)方位/相对于道路水平高差(m)所在路段建设性质敏感点说明工程建成后声环境标准1粤晖园K3+087K3+329右142/124南/-2.0新建古典园林景点,紧邻道路的为其停车场,主园区距本工程道路红线较远。2类2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K3+087K3+329左68/50北/-3.0新建位于粤晖大桥
17、,靠本工程一侧规格为2幢6层高宿舍楼,约有学生720名。后排宿舍楼距离道路红线95 m。2类3卫屋组居民区K4+560K4+820左右各16/0东北、西南两侧/+0.5不施工临路多为34层商住两用楼屋,正对本道路,后一排为35层附近工厂宿舍楼或居民楼。评价范围内户数为96户,约321人。噪声第一排4a类,后排2类4湖南工业大学实习基地K5+320K5+520右180/164西南/+1.0不施工主教学楼朝向正东,约有师生200人。2类5富盈WO城小区(建设中)K5+690K6+060右50/34西/平路堤/0改建临路第一排为3栋25层住宅楼正面,住户约1000人。2类2.工程概况2.1建设项目基
18、本情况项目名称:东莞市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东莞市西部,起于疏港大道B段终点(望沙公路路口),经洪梅镇、道滘镇到达厚街镇港口大道。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图1-1。建设投资:工程总投资6.34亿元,其中土建投资4.08亿元,建设资金由东莞市财政和洪梅镇、道滘镇、厚街镇负责解决。建设规模:项目路线全长约6.926 km,其中洪梅至道滘段(K0+000至K3+380)为新建路段,长约3.38 km(含大桥两座东海大桥、粤晖大桥),其中粤晖大桥已经通过审批立项,故本项目不包含粤晖大桥;道滘至厚街段(K3+380至K6+925.8)为改建路段,道滘
19、至厚街段路线总长3.546 km(含大桥两座南大大桥、南阁大桥),该路段只需要对两座旧桥及桥头两侧道路进行改造即可(即改造路段路线长度为:1.238 km),其它路段路面完好不需进行改造(路线长度为:1.12 km)。本项目设计主要内容: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综合管线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2.2现状道路基本情况本项目被定义为立沙岛作业区的重要疏港通道,将打通东西方向道路,有效分流望沙公路往虎门港立沙岛方向的车流,提高港口货物集输运效率,使洪梅镇、道滘镇、立沙岛至市区的联系加强,促进港城联动发展,对东莞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生产将有重要的作用。项目将跨洪梅、道
20、滘、厚街三镇进行建设,由于此工程道路所途经线路的现有道路状况各有不同。所以此次道路工程部分路段仅为绿化整治,部分路段为新建道路,部分路段为改造拓宽。本工程各路段具体施工内容,详见表2-1:表2-1 本工程各路段现状情况及本次施工内容镇区路段桩号道路现状本次工程施工内容所属路段内敏感点洪梅K0+000K0+960现有一条2车道曲折路段,与本工程道路规划位置不重合,路宽12 m新建道路,路宽35.5 m,设计车速80 km/h道路中心线外200 m内无特殊敏感点K0+960K1+320洪屋涡水道所在位置,现无桥梁通过新建一座东海大桥及桥头两端拓宽洪屋涡水道K1+320K2+420现有一段城市主干路
21、,此路段走向及设计宽度与本工程设计大致相同,红线位置略有偏差。路面拓宽改造,路宽35.5 m,设计车速80 km/h道路中心线外200 m内无特殊敏感点道滘K2+420K3+087东江南支流所在位置,现无桥梁通过新建一座粤晖大桥(不在本次评价内)东江南支流K3+087K3+340建设预留地新建道路,路宽35.5m,设计车速60 km/h东莞卫生学校、粤晖园K3+340K3+800现有道路,路宽20.5m道路中心线外200 m内无特殊敏感点K3+800K4+040南丫水道所在位置,现有南大大桥桥梁宽度13 m在原桥梁下游方向新建一座15.75 m宽的辅桥及改造桥梁两头辅路南丫水道K4+040K6
22、+120道滘镇南丫村现有城市道路不施工,设计车速60 km/h南丫村卫屋组居民区,湖南工业大学实习基地,富盈WO城小区厚街K6+120K6+720厚街水道所在位置,现有南阁大桥桥梁宽度13.5 m在原桥梁上游方向新建一座15.75 m宽的辅桥及改造桥梁两头辅路厚街水道K6+720K6+920现有道路,路宽20 m不施工,设计车速60 km/h道路中心线外200 m内无特殊敏感点2.3工程内容2.3.1 道路工程2.3.1.1路线走向本项目的路线为东西走向,起点接疏港大道B段的终点(望沙公路路口处),项目终点位于港口大道与厚街大道的交汇处。本项目的选线严格按照东莞市公路网规划、东莞市洪梅镇总体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市 大道 延长线 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