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城市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城市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城市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甲字第2606号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城市交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城市交通项目建设办公室编制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一三年七月目 录1项目建设概况及主要内容12环境现状评价22.1生态环境22.2环境空气22.3地表水32.4声环境33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3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4.2水环境影响分析64.3声环境影响分析74.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4.5固体废物污染影响分析114.6事故风险影响分析124.7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35环境保护措施145.1生态环境145.2水环境155.3声环境155.4环境空气175
2、.5固体废物175.6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85.7社会环境196公众参与20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0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09联系方式211 项目建设概况及主要内容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城市交通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项目属于交通改善项目,共分4个子项:城市道路子项目、公共交通子项目、智能交通管理子项目、机构和能力建设子项目。子项目一:城市道路。包括3.7km长的西城大街,3.49km长的五四西路西延段和1.02km长的五号路三条新建道路。西城大街总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绕城高速立交收费站,向北下穿南绕城高速、青藏铁路,与西川南路平交,上跨湟水河,途径规划昆仑大道、规划路、五四西路、兴贸路,终于柴达木路
3、,路线总长3.7km。五四西路西延段总体为东西走向,路线西起西城大街,向东依次途径规划路、云谷川、五号路、二十二号路,终于四号路,线路总长3.49km。五号路总体为南北走向,南起五四西路,向北依次途径十九号路、规划一路,终于柴达木路,路线总长1.02km。 子项目二:公共交通。包括投资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包括相关的维修与保养设施和一个公交调度中心)及配套的规划一路和规划二路、五四西路至市区中心的公交优先措施涵盖改善交通信号/公交专用道及公交站/首末站等、公交调度中心的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和容量更大的新型公交车。西川(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位于城西区西川地区柴达木路(即西湟一级公路,省道S103)
4、南侧,陶北村蔬菜基地北侧,柴达木路与拟建五号路交叉口东南角,总占地面积为14.19hm,距离市中心10km。规划一路位于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南侧,设计起点与五号路相交,由西向东,终止于规划二路,道路全长328m。规划二路位于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东侧,南起规划一路,北至柴达木路,设计道路全长392.751m。 子项目三:智能交通。对五四西路进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对该路段的交通信号实行区域控制,配套建设电子警察系统、交通电视监视系统、交通流量及事件检测系统、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交通信息发布/诱导系统等。子项目四:机构能力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今后正常的运营管理、城市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提供课题研究、培训与考察、咨询服务、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及自身机构能力建设等。本项目永久征占地面积66.96hm,工程计划2013年开工,2017年完工;工程总投资预计为166326.39万元,一次性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为2909.37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1.75%。2 环境现状评价2.1 生态环境本工程位于城郊,所在地区以人类活动为中心,是以耕地为基础的农业生态系统,工程范围内已无原生植被和大型野生动物。评价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由于人工的有效管理及能量补给,系统可以得到较稳定的维持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2.2 环境空气根据西宁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253
6、1日的监测数据可知,NO2和SO2日均值达标率均为10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TSP和PM10日均值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这是由于监测时间为冬季,当地气候干燥,且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刮风或行车时易引起扬尘;同时,项目所在区域有西钢厂,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会增加空气中TSP和PM10的浓度。根据西宁市空气质量实施发布系统发布的市环境监测站、第五水厂、省医药仓库和四陆医院等4各监测点在3013年3月3日9日连续7天的监测数据可知,四陆医院监测点的CO日均值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7、其他监测点的CO监测值均满足标准,但市环境监测站和省医药仓库的CO监测值的最大百分比较高,分别为86.1%和92.9%;第五水厂监测点的SO2日均值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其他监测点的SO2监测值均满足标准;各监测点的NO2监测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市环境监测站、省医药仓库和四陆医院等监测点的PM10日均值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仅第五水厂监测点的PM10日均值满足标准。综上所述,西宁市空气质量较差。据调查,西宁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西宁市境内以煤炭为能源的工业企业及餐饮单位较多,
8、从而使得燃煤排放污染物量较大,同时西宁市境内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量也较大。2.3 地表水湟水河扎马隆断面处pH、COD、DO、BOD5、高锰酸盐指数、SS、氨氮和石油类等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Sij1),但湟水河汪家寨村断面和西钢桥断面处的氨氮水质指标均超标,超标主要原因是由于这2处断面位于扎马隆断面下游,主要受纳了该河段间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所致。云谷川水体的COD和氨氮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要求,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体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汇入所致。2.4 声环境陶北村、汪家寨村、佐署村和
9、吴仲村等4个敏感点的昼夜间噪声均符合环境声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严小村(临柴达木路第一排)的昼夜噪声均超过环境声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超标原因主要是受柴达木路交通噪声的影响。3 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项目“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故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青海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很好地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功能,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故符合青海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3)与西宁国家公路
10、运输枢纽客运、货运枢纽总体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拟建的五四西路西延段和西城大街属于西宁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枢纽总体规划里提到的“四横十一纵一环” 、“三横二纵”和“四横十一纵一环”建设内容;故符合西宁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枢纽总体规划。(4)与西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本项目涉及水体分别为湟水河(类水体)和云谷川(类水)。据本工程设计方案知,本工程建设时不会发生西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明确指出的禁止行为,建成后运营期内产生的污水均经污水管网排入了第四污水处理厂,不会对云谷川和湟水河造成污染。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5)与西宁湟水森林公园规划的符合性西宁市湟水森林公园位于大南山风
11、景区湟水林场范围内,与本项目最近距离约4km,距离较远,故本项目的建设对湟水森林公园无影响。(6)与既有城市规划的符合性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拟建的五四西路和西城大街均属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中“四横十一纵一环”的建设容,符合青海省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与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拟建五四西路西延段和改造的五四公交走廊属于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中西川将形成的3条东西向主干路之一五四大街的一部分,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与湟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多巴总体规划
12、的符合性本项目拟建西城大街从南至北经过湟中县和西宁市城北区,建设区域属农村区域。西城大街的建设能够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完善乡村客运服务。此外,在该规划的多巴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兴多路与本项目的五四走廊相连。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湟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与海湖新区核心控规的符合性本项目五四公交走廊中的部分是利用现有五四大街来进行改造,其中海湖路湟水河段位于海湖新区,红线宽度为60m,与海湖新区核心控规中对五四大街的规划一致。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海湖新区核心控规相一致。与柴达木路片区控规的符合性本项目五四公交走廊中的部分是利用现有五四西路(即五四大街)来进行改造,而五四大街的一部分是柴达木路
13、片区内规划的路网组成部分,故本项目五四公交走廊的部分将成为组成柴达木路片区东西向路网中的一条。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柴达木路片区控规。与虎台片区控规的符合性本项目五四公交走廊中的部分是利用现有五四大街来进行改造,其中新宁路海湖路段位于虎台片区,属现状五四大街,是虎台片区控规中的主干路之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虎台片区控规相一致。4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工程建设对于线路附近现有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受到损失的植物均属评价范围内的常见种,其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区域内植物种群消失或灭绝。道路建成后,沿线绿化将补偿部分生物损失量。(2)本项目对动物的
14、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项目占地面积不大,周围类似生境多,影响的物种多为广布种。工程建设区域大部分已经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评价区域内陆生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不会造成上述动物的灭绝,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改变。(3)西城大街以桥梁形式跨越湟水河,五四西路西延段箱涵跨越云谷川。湟水河大桥采用一跨过河,无涉水桥墩,在施工期对附近水域的水生生物影响不大。施工期废水禁止排入湟水河和云谷川水体,不会对其水生生物造成影响。营运期污水排放设计合理,严格规范排放行为,不会对湟水河水生生物造成较大影响。(4)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影响:施工沿线具有多年形成的较稳定的农业
15、生态系统。新建城市道路和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7.71hm,主要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工程影响范围呈线条状,地表植被的损失对现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损失的面积相对于沿线地区是少量的,同时公路绿化将弥补部分损失的生物量,施工未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5)新建公路两侧及中央绿化工程组成的人造景观带,将为沿线增添新的景色和现代化的气息。(6)水土流失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工程建设征用土地,破坏原地貌,损坏水保设施面积,土地地表耕作层和植被生长层被挖损、剥离或压埋,永久征地改变了原土地利用性质,造成土地资源的减少。工程施工临时弃渣集中堆放在临时堆放场,若不采取行之有
16、效的措施,一遇雨天,松散的堆积土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淤积周围的农田与水塘;天旱则易产生扬尘污染,恶化区域环境。沿途植被的损害也破坏了其景观的完整性。道路建设过程中致使土壤侵蚀模数增加,新增水土流失量大,将造成道路沿线河流水塘含沙量增加,影响其水质;部分土壤养分的流失还易造成面源污染,影响河流水质;同时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大量的泥沙流入项目区内的灌溉渠系,淤塞渠道,影响农田灌溉。路基两侧填筑的边坡,若不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易遭受暴雨径流的冲刷而失稳,从而损坏道路设施,影响其正常运营。4.2 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污水来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1)施工人员居住、生
17、活条件简单,生活污水量较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粪便水。污水中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质,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地表水体水质带来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生活污水的影响将消失。(2)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和产生少量的碱性废水、机械和车辆清洗及维修的废水。混凝土生产用水主要为砂、石料杂质清洗和混凝土制作,废水浑浊、泥沙含量较大。本工程建设投入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在维修养护时将产生冲洗污水,冲洗污水含泥沙量高,根据同类工程对施工废水的调查,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排水水质为 COD:5080mg/L、石油类:1.02.0mg/L、SS:1502
18、00mg/L。施工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沿线水体,禁止直接排入沿线水塘,施工废水应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禁止排入湟水河和云谷川水体。(3)根据西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跨越湟水河处为类水体,云谷川为类水,均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施工期废水若直接排入湟水河和云谷川,会影响其水质,破坏水体功能,因此要求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收利用,禁止排入湟水河和云谷川水体,对其水质影响较小。2、营运期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口产生的生活污水,车辆检修和加油站产生的含油废水,同时道路雨水也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水。(1)严小村公交换乘枢纽含油废水经过站内隔油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
19、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之后排至污水管网,进入第四污水处理场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污水排放标准,不会降低湟水河水质功能。(2)本项目城市道路工程建成后,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雨水,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和COD。根据类比估算,营运期间正常情况下COD的排放强度和年污染负荷相对较小,污染物靠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即可基本消除影响,因此,本项目建成后正常情况下道路雨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本项目为城市道路,道路范围内不允许危险品运输,所以本工程基本不存在装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交通事故风险污染水体的风险。但考虑到本项目道路运输过
20、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油类泄露,影响湟水河和云谷川水体水质,在跨湟水河和云谷川桥梁应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事故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沉淀和收集处理。4.3 声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施工期间,在土石方阶段,单台机械作业时昼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60m处噪声值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70dB(A)的标准,夜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300m处可以满足夜间55dB(A)的标准;在结构阶段,昼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40m处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70dB(A)的标准,夜间施工在距离施工机械200m处可以满足夜间55dB(A)的标准。本项目沿线主要受
21、影响对象包括陶北村、汪家寨村、佐署村、吴中村和严小村等居民点,上述居民点均分布在公路两侧3200m范围内,因此,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将对其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昼间施工超标约3.014.0dB(A),夜间施工超标2.024.0dB(A)。2、营运期(1)交通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五四西路西延段营运近期:五四西路西延段红线范围外昼间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34m外可满足4a类区标准。昼间距离道路中心线42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57m外可满足2类区标准。营运中期:红线范围昼间可
22、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51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距离道路中心线51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120m外可满足2类区标准。营运远期:红线范围昼间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59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距离道路中心线53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144m外可满足2类
23、区标准。西城大街营运近期:红线范围外昼夜均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红线范围外昼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34m外可满足2类区标准。营运中期:红线范围昼间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41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距离道路中心线40m外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94m外可满足2类区标准。营运远期:红线范围昼间可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银行 贷款 青海 西宁 城市交通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