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工程概况11.3工程建设与规划协调性分析32项目区环境现状52.1环境现状5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及效果73.1污染源分析73.2环境保护目标103.3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123.4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174公众参与304.1公开环境信息情况304.2调查程序304.3调查对象304.4调查内容304.5调查结果与分析304.6公众建议和采纳意见314.7公众意见归纳分析32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66联系方式37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国家海岸神州第一泉三亚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以下简称南田温泉旅游城)
2、位于南田农场东风分场,规划开发面积为6.2km2,其空间布局为“一心三轴、两区多组团”。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海棠湾“国家海岸”定位的确定,为南田温泉旅游城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在此优越的发展背景下,三亚铱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南田温泉旅游城投资兴建“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三亚铱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委托三亚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于本项目在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前已开始动工建设
3、,违反了环评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补办环评手续。1.2工程概况1.2.1工程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三亚市南田温泉旅游城F4-01-01地块(中心坐标:N182409.9,E1094323.6)。1.2.2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总占地面积58300.28m2,总建筑面积106395.6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4321.17m2、地下建筑面积32074.46m2,容积率1.2,建筑密度16.13%,绿地率40.5%。本项目定位为养生、养老、度假等多功能高档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引进酒店式管理来提升公寓的品质。主要规划两大功能:公寓及其配套,主要建设内容为:六栋8层公寓楼、
4、六栋9层公寓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幼儿园以及一个地下2层的大底盘地下室。项目综合楼内设有小区市场、商铺和社区管理中心、7#楼内设有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卫生服务中心主要作为向小区居民宣传和咨询健康方面问题的机构,营运过程中将不产生医疗垃圾;小区市场主要以经营蔬菜、水果等,不在内设置畜禽屠宰点。1.2.3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总工期为24个月。1.2.4工程特性表序号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指标值 1项目占地总面积58300.28m22总建筑面积106395.6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4321.17m2地下建筑面积32074.46m23太阳能应用补偿面积1749m24建筑基底面积9402.08 m25绿地面积2
5、3611.5m26绿 地 率40.5%7容 积 率1.28建筑密度16.13%9公寓户数682户10项目总停车位717个其中地上停车位23个地下停车位694个1.3工程建设与规划协调性分析1.3.1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列,依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第十三章第13条规定: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三亚市海棠湾管理委员会于三海管备20123号文对本本项目予以备案立项。因此,项目的建设与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是相符的。1.3.2项目与南田温泉旅游城控
6、规相符性分析南田温泉旅游城结构空间布局为“一心三轴、两区多组团”,其中:一心为温泉度假服务中心,三轴为沿神泉大道(经五路)、经三路、纬九路形成的三条发展轴线,两区为温泉特色度假片区和旅游居住地产片区,多组团为风情度假、温泉度假、民俗度假、度假公寓等多个旅游度假组团。三亚六和悦城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项目选址于三亚市海棠湾南田温泉旅游城F4-01-01地块,本项目定位为养生、养老、度假等多功能高档产权酒店式度假公寓,引进酒店式管理来提升公寓品质,这一定位与南田温泉旅游城规划中的度假公寓组团相呼应,较好的突出了该旅游城的规划理念。根据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规划图分析,本项目用地规划用地性质为度假公
7、寓用地,且三亚市海棠湾管理委员会于三海管字2012105号文对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出具了审查意见,同意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南田温泉旅游城控规以及三亚市相关规划的要求。1.3.3项目与南田温泉旅游城控规环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建设与南田温泉旅游城规划环评要求的相符性见下表:项目南田温泉旅游城环评要求本项目建设要求大气环境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2、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减轻环境空气污染,使用无磷洗涤剂等绿色产品;1、2013年前,项目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2013年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
8、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2、项目营运期采用管道天然气为燃料,并在建筑顶部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定期对居民宣传环保理念,推行绿色环保产品的使用。水环境1、景观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2、污水处理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标准;3、污水管网未建成投入使用前,现有项目落实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4、完善雨、污排水设施。1、项目北侧自然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2、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标准;3、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产
9、生的中水回用于区域内绿化浇灌和补充水体。4、项目排水设施执行雨、污分流的原则。声环境1、执行相关功能区标准;2、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敏感目标造成的影响。1、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2、项目施工严格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并合理布置高噪音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固体废物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管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设有垃圾箱和垃圾收集房,区内垃圾经专人清扫分类后统一清运至垃圾收集房,委托环卫部门当天清运处理。生态环境增强区内生态系统连通性,已形成具有较好生态功能的绿地系统。项目绿化面积达到40%,绿化程度较高,并充分利用临道路一侧区域种植多层次的绿化植被,使得项目
10、与周边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得到提高。2项目区环境现状2.1环境现状2.1.1生态环境现状1、植物项目植被调查范围为58300.28m2的区域,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部分用地上的植被已被清除。通过对施工单位、当地居民和植被专家了解到的情况分析,该地块在未平整前,主要植被以人工种植的芒果为优势物种,此外,还有少量的椰子树和次生灌丛。2、动物项目动物调查范围为用地区域内,由于该区域人为活动较为频繁,主要存在的动物基本为适应人为干扰能力较强的物种所构成,主要有鸟类、昆虫、鼠类等小型动物。2.1.2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三亚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8月2日对用地北侧天然水体现场采样监测的结果表明:其
11、现状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1.3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三亚市环境监测站2011年对三亚三亚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表明:三亚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中SO2、NO2和PM10的监测年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2.1.4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三亚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8月2日对项目现场进行的声环境现状监测的结果表明:项目用地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8)中的2类标准。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HJ/T2.3-93 、HJ2.4-2009和
12、 HJ -2011)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现场踏勘调查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相关评价范围如下:1、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及向周边延伸50m。2、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并向周边延伸200m。3、水环境:项目用地北侧相邻的天然水体上游200m和下游200m,共计400m的河段。 4、大气环境: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项目中央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正方形范围。3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及效果3.1污染源分析3.1.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废水施工期由于施工人员相对集中,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此外,还有冲洗施工机械、工具等生产废水。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按人均日用水定额0.2m3/d计,
13、污水产生系数按0.85计算,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4m3/d。根据三亚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以往此类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监测数据表明,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浓度一般为:COD:250mg/L;BOD5:150 mg/L ;SS:200 mg/L;氨氮:30 mg/L;总磷:30 mg/L。2、大气污染源(1)扬尘:场地平整、土方运输、施工材料装卸和运输等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施工场地道路与砂石堆场遇风亦会产生扬尘,因此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污染因子为TSP。(2)尾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NO2、CO和烃类物等。(3
14、)油烟、烟气:施工期间施工队伍使用的生活燃料为清洁燃料罐装液化石油气,日常生活中将产生少量烟气和油烟。3、噪声项目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和车辆,不同施工机械噪声水平相差很大,重型和中型载重车在加速状态下的噪声级范围分别可达8893dB(A)和8290dB(A)。4、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成份:废弃的沙石、水泥、木屑、碎木块、弃砖、水泥袋、废纤维、碎玻璃、废金属、废瓷砖等。5、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于施工期,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开挖等活动,破坏了原来的土层结构和植被的清除,造成该区域的地表裸露,使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
15、冲刷易引起水土资源破坏和损失。6、取弃土平衡本着“因地就势、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及就地消化”的原则,项目建设开挖产生的土方尽可能的用于场地回填,减少对原地表的扰动。根据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其用地内土方平衡后的弃土方为60800m3。3.1.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废水(1)项目用水分析:根据项目的特征,其用水类型可分为生活用水、绿化用水、水体景观用水和不可预见用水四大类。生活用水:项目生活日用水量为516.2 m3,年用水量为188410 m3。绿化用水:项目每年绿化浇灌用水量约为59535m3,用水水源为经处理达标的废水。景观水体用水:项目景观水体的损失量为1240m3/a,按36
16、5天计平均每日的用水量约为3.4m3,用水水源为经处理达标的废水。不可预见用水:不可预见用水主要为消防用水和跑、冒、滴、漏等,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0%计,则不可预见用水量约为18834m3/a。(2)项目废水产生量分析项目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438.77m3,年产生量为160151.05m3。2、废气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备用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烟气以及来往项目区域的机动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1)烟气和油烟项目主要以管道天然气为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主要产物为H2O、CO2,燃料使用量按每人每天为0.2Nm3计,1 Nm3天然气燃烧产生11.65Nm
17、3烟气,则项目产生的烟气量为174万Nm3/a。(2)备用柴油发电机项目配备一台功率为600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其油耗约为150kg/h,采用“0”号柴油为燃料。根据三亚地区的供电情况及停电频率估算,项目发电机平均累计工作时间为48h/a,年耗油量为7.2t/a,其废气产生量为101160m3/a。(3)机动车尾气项目区域共设有停车位717个,其中:地上停车位23个,地下车库停车位694个。汽车尾气所含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THC,所排放的尾气含有的污染物浓度与汽车行驶条件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查阅相关信息,汽车在空档时THC和CO浓度最高,低速时THC和CO浓度较高,高速时THC和CO浓
18、度较低。汽车在进出停车场时一般是低速行驶,因此,THC和CO浓度排放量较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取决于汽车在区域内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3、噪声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抽水泵、地下室排风机、分体式空调室外压缩机、备用发电机及机动车辆等,其噪声值见下表。序号噪声源声源位置噪声强度dB(A)1排风机地下室852抽水泵地下室设备房903备用发电机地下室设备房1054分体式空调室外压缩机建筑墙体外605机动车辆停车场、地下室854、固体废弃物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矿泉水瓶、鸡蛋皮、果皮、木筷、塑料袋、烂菜叶、碎玻璃或玻璃瓶、废纸、饮料罐、破布等,其产生量为107
19、6.75t/a。3.2环境保护目标1、保护项目用地北侧天然水体水质,使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保护项目区域及周边的声环境,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标准。3、保护项目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4、保护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5、保护项目周边区域的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要素敏 感 目 标方位(项目为中心)距离(项目与敏感目标的用地边界)大气环境部队营房东北侧200m声环境水环境天然水体北侧相邻生态环境园 地南侧相邻3.3主要环境影响及
20、预测结论3.3.1生态环境1、植被项目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前对场地的清理及平整,使得场区地表裸露,造成区域内植被物种和数量减少,破坏了原有植物群落的稳定和自然景观,因植被破坏引起的上述不良影响,将造成项目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生态系统功能衰弱,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项目在建设的中后期和营运期,将遵循植物生态学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这四条基本原则,科学、有序的恢复用地内的植物群落,尽可能的创造多样化的生境。总之,项目进行植被恢复应根据生态学原理,合理布局和配置植被结构,尽量选择和本区域相容的绿化品种,注重
21、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结构相对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总之项目建成后,植草、种树替代现有植被,不会给项目用地区域以外的地表土地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2、水土流失根据预测,项目施工阶段在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其土壤流失量较大;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施工阶段的土壤流失量可得到明显下降。因此,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的发生,项目在营运阶段,其地表以基本采取了硬化和植被绿化等措施,基本不会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3.3.2水环境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根据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项目施工人员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34m3/d,通过在场区内合理
22、布置生活营地,并在生活营地旁设置三级化粪池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施工场地内的工程建筑废水通过在场地内设置的废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由于项目用地未设置导流渠、截水沟和沉砂池,且用地北部临天然水体处未设置围挡,在遇到大雨或暴雨天气时,场区内的泥沙易随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直接进入北侧的天然水体,造成水体悬浮过高,为此,施工单位应尽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对区外水环境造成影响。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438.77m3,由于项目用地周边配套的市政污水管网还未建成,因此,项目近期产生
23、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自设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经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标准后进行回用于场区绿化和景观水体补水。由于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多,经处理后的达标水体未能全部回用于场区绿化和景观水体补水,预计每日富余的水量为246.37 m3。根据对项目周边调查,在项目用地北侧有一条天然水体流经,项目方可将处理达标后的中水排入北侧的天然水体。根据南田温泉旅游城管理单位的建设计划,整个旅游城的开发拟先行建设配套的市政项目,配套的的市政项目在3至5年内必须全部建成使用,项目营运后期待市政配套设施接入项目区域,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亚 和悦 产权酒店 度假 公寓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