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心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三峡中心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中心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2(一)项目背景2(二)项目符合性3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5(一)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5(二)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情况5(三)生态的影响情况7(四)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7(五)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7(六)污染防治措施11(七)环境风险分析13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五、联系方式22(一)工程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22(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22一、建设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对象的扩大及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
2、的提高,为提高医院对疾病诊疗能力和医院竞争力,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拟开展“核医学科搬迁及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要求,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委托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对该医院“核医学科搬迁及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建设项目”拟配置的各射线装置、含放射源装置及放射性同位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工程概况1、拟将位于总院门诊大楼1F的核医学科搬迁至外科楼1F,总院门诊大楼1F改做其他用途,医院将按照相
3、关法律法规要求拟对总院门诊大楼1F的核医学科原场址进行退役,包括停止订购和使用放射性核素开展诊断和治疗工作,使其总院门诊大楼1F的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非密封源乙级工作场所)达到清洁解控水平,实现场址或设施的无限制开放或使用。当退役场所满足环保要求后,方可进行楼层功能变更。目前医院总院门诊大楼1F的核医学科正常工作,待外科楼1F新核医学科建成搬迁后,该场所进行退役,停止使用。该部分内容详见退役专题。2、拟在外科楼1F新建核医学科,核医学科拟使用18F、131I、125I粒子、89Sr、32P、153Sm、125I、67Ga、188Re、186Re、123I、124I、111In等十三种核素(属于非
4、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工作场所),新购1台PET/CT(类射线装置)。3、本次医院拟购置类射线装置2台、类射线装置5台,具体情况如下表1-1:表1-1 医院拟购置射线装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射线装置规格型号参数类别数量位置1DSA125kV、1000mA类1总院惠恩楼一楼介入科(介入手术辅助)2DSA125kV、1000mA类1江南分院负一楼 (介入手术辅助)3数字胃肠机150kV、1000mA类1江南分院一楼放射科(影像诊断)4DR100kV、40mA类1江南分院一楼放射科(影像诊断)5移动DR130kV、400mA类1江南分院一楼放射科(影像诊断)616层螺旋CT80kV、650mA类1江南分院一楼
5、放射科(影像诊断)7PET/CT140kV、500mA类1总院外科楼一楼核医学科(核医学显像诊断)(二)项目符合性1、实践正当性分析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要求,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PET/CT等在医疗诊断、治疗方面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特点,对保障健康、拯救生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营运以后,将为病人提供一个优越的诊疗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将提高医院档次及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就诊人
6、员,医院在保障病人健康的同时也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医院拟建的诊疗治疗与核医学机房建设项目对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其引起的辐射危害,项目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原则与要求。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项目投入使用为疾病诊断、寻找病灶部位、制订治疗方案及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项目在加强管理后均满足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不会给所在区域带来环境压力。同时,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中第六小类核能中的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项目,符合国家产
7、业政策。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项目所在地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重庆市辐射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20日对三峡中心医院新核医学科拟建地辐射环境背景值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拟建址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在89-101nGy/h之间,根据重庆市辐射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的数据:2012年重庆市全年辐射剂量率月平均测量值范围在80.983.9nGy/h,年平均值为82.2nGy/h(未扣除宇宙射线),与重庆市2012年环境辐射剂量率相比较,项目所在地辐射环境质量现状在正常浮动范围内,未见有较大的异常。(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本项
8、目辐射源为能量流污染及其能量流的传播与距离相关的特性,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的相关规定,并结合项目辐射装置射线传播与距离相关的特性,确定以各机房为边界外50m区域作为辐射环境的评价范围。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由操作流程可知,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伴有或射线,射线在组织中的射程较短,病人的身体完全能够阻挡射线。因此,在评价时可以不考虑射线的影响,则 131I、89Sr、32P、153Sm治疗贯穿辐射的污染因子是射线。另外,医生在对放射性同位素制剂的操作中,不可避免
9、地会引起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工作服、手套等放射性沾污,造成放射性表面污染。当沾有放射性污染的各种器械、地面、台面和工作人员手清洗时,或病人的排泄物中都会使水中带有各种放射性同位素,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离子型的131I放射性药物易氧化析出131I(单质碘)。碘在常温下易挥发,加热情况下碘挥发更快,甚至升华,产生放射性气溶胶。医生在实验或给病人打针时,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如试管、注射器、手套等),这些废弃物中都会有残余放射性同位素,成为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因此,该项目的污染因子有表面污染、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中的各种核素以及少量含131I放射性废气。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放射治疗及核医学项目污染因子
10、见表3-1。表3-1项目主要污染因子情况表序号设备主要污染因子1射线装置DSAX射线胃肠机、CTPET/CT等X射线机X射线2核素89Sr、153Sm、32P、188Re、186Re、67Ga、125I(试剂)、131I射线、表面污染,废液、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的131I及少量放射性废气125I粒子射线(二)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情况 (1)主要放射性污染物 由医用X射线诊断机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本项目使用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曝光状态)才会发出X射线。该项目的污染因子有表面污染、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中的各种核素以及少量含131I放射性废气。(
11、2)废水放射性废水主要来自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手部可能受到微量18F、131I、89Sr、32P、153Sm、125I、67Ga、188Re、186Re等标记液污染的洗手水;一些重复使用的带有微量131I 、89Sr、32P、153Sm标记液的医疗器械及病人排泄物;服用131I病人排泄物等。核医学医护人员按医院预留发展编制15人(现为8人,预计核医学按最大负荷将增加7人,共15人),核医学工作人员用水15L/人d,核医学科门诊病人每天最大约98人(按各放射性药物日最大操作量诊断及治疗的病人数计算),假定病人在核医学科平均停留时间为3小时,排泄1次,使用节水型马桶冲洗,冲洗厕用水6L/次;留观病人
12、约6人(按满负荷计算),每天排泄3次,6L/次,每天18L。核医学科放射性用水、排水情况见表8-9。预计医院放射性废水排水量约0.9m3/d。(3) 放射性固废放射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放射性药物制备时,更换下来的放射性残留物如硅胶、树脂、碳柱、滤膜等,含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0.2t;核医学科产生的废棉签、注射器及试管、清洁用抹布等,产生量约0.3t /a,在轮流使用的专用污物桶中衰减。另医院核医学科高活性室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36个月更换一次,产生废活性炭约0.03t/a。污物桶每个容积为10.50.5m,置放于放射性废物储存室中,每季度清理一次。未用完的18F等标记液和购置
13、未用完的含131I、89Sr、32P、153Sm核素溶液。这些瓶装高放射性废液置于放射性废物暂存室内,经10个以上半衰期衰变后作为一般医疗固废处理。购买未用完或废弃的125I粒子由厂家回收。(4) 废气放射性废气主要在分药过程中产生,项目在通风橱上设置有抽风装置,经活性炭吸附后,将放射性废气引至外科大楼楼顶排放。放射性浓度小于或等于“公众导出空气浓度”的气载废物为非放射性废气,可以直接排放。(三)生态的影响情况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四)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根据本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对象为该医院从事放射诊疗及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机房周围其它非辐
14、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五)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施工期根据前节工程分析介绍,本项目主要房间改造和装修。施工期主要的污染因子有: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物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仍将正常进行。施工产生的污染特别是扬尘和噪声可对医院自身环境以及周围的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本项目工程量小,施工期短,对外界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将消失。通过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对外界的影响小。2、营运期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是辐射影响随机器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本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医用X射线机运行而产生的X射线。屏蔽效能核实DSA(总院)机房室内空间几何尺寸为:
15、7.0m(长)6.7m(宽)4.0m(高),四周墙体采用37cm实心页岩砖结构墙体(实心页岩砖密度为1.85g/cm3,相当于密度为2.35g/cm3混凝土厚度29cm),天棚和地板拟采用25cm混凝土(2.35g/cm3),防护门及观察窗的屏蔽厚度暂未定。DSA(江南分院)机房室内空间几何尺寸为:4.7m(长)8.2m(宽)4.0m(高),四周墙体采用37cm实心页岩砖结构墙体(实心页岩砖密度为1.85g/cm3,相当于密度为2.35g/cm3混凝土厚度29cm),天棚和地板拟采用25cm混凝土(2.35g/cm3),防护门及观察窗的屏蔽厚度暂未定。表3-2 总院 DSA机房屏蔽核算结果墙体
16、名称参考点距离(m)计算厚度(cm)设计厚度(cm)建议厚度(cm)是否满足屏蔽厚度建议厚度下瞬时剂量率(Gy/h)东墙(散漏射)3.822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108南墙(散漏射)3.6522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118西墙(散漏射)3.822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108北墙(散漏射)3.6522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118天棚(散漏射)3.0523砼25砼25砼满足要求0.898地板(散漏射)2.823砼25砼25砼满足要求1.07大防护门(散漏射)3.80.33铅/0.35铅满足要求1.38小
17、防护门(散漏射)3.650.34铅/0.35铅满足要求1.5观察窗(散漏射)3.650.34铅/0.35铅满足要求1.5注:各关注点均为墙体外30cm处。 表3-3 江南分院 DSA机房屏蔽核算结果墙体名称参考点距离(m)计算厚度(cm)设计厚度(cm)建议厚度(cm)是否满足屏蔽厚度建议厚度下瞬时剂量率(Gy/h)东墙(散漏射)2.6523.5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223南墙(散漏射)4.421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081西墙(散漏射)2.6523.5砼29砼(37砖)29砼(37砖)满足要求0.223北墙(散漏射)4.421砼29砼(37砖)
18、29砼(37砖)满足要求0.081天棚(散漏射)3.0523砼25砼25砼满足要求0.898地板(散漏射)2.823砼25砼25砼满足要求1.07大防护门(散漏射)2.650.36铅/0.36铅满足要求2.16小防护门(散漏射)2.650.36铅/0.36铅满足要求2.16观察窗(散漏射)2.650.36铅/0.36铅满足要求2.16注:各关注点均为墙体外30cm处。 由表3-2、表3-3可以看出,机房的四周墙体、天棚、防护门和观察窗的厚度均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墙体空气比释动能率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按照环评提出的要求进行建设后,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机房的使用面积满足使用要求。此外,DSA主
19、射线须避开向防护门和观察窗。PET/CT机房为不规则五边形,按长方形来计算,室内空间几何尺寸为:7.5m(长)7m(宽)4.0m(高),四周墙体目前采用24cm实心页岩砖结构墙体(实心页岩砖密度为1.85g/cm3,相当于密度为2.35g/cm3混凝土厚度19cm),天棚和地板目前采用120cm空心预制板,该房间需要进行整改后用作PET/CT机房,目前具体的整改方案还未确定,因此该机房的最后墙体屏蔽厚度、防护门及观察窗的屏蔽厚度均未定。表3-4 PET/CT机房墙体厚度核实结果表墙体名称参考点距离(m)计算厚度(cm)现状厚度(cm)建议厚度(cm)是否满足屏蔽厚度建议厚度下瞬时剂量率(Gy/
20、h)西墙(散漏射)3.825.3砼19砼(24砖)29砼(37砖)现状不满足0.42东墙(散漏射)3.825.3砼19砼(24砖)29砼(37砖)现状不满足0.42南墙(散漏射)4.0523.6砼19砼(24砖)29砼(37砖)现状不满足0.22北墙(散漏射)4.0523.6砼19砼(24砖)29砼(37砖)现状不满足0.22天棚(散漏射)2.8526.0砼/28砼现状不满足0.56地板(散漏射)2.327.2砼/28砼现状不满足0.86大防护门(散漏射)4.053.4 mm铅/4 mm铅现状不满足0.52小防护门(散漏射)4.053.4 mm铅/4 mm铅现状不满足0.52观察窗(散漏射)4
21、.053.4 mm铅/4 mm铅现状不满足0.52由表3-4可以看出,机房的四周墙体、天棚、防护门和观察窗的厚度现状均不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墙体空气比释动能率不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医院按照环评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整改,建设后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机房的使用面积满足使用要求。其他类医用诊断X射线机根据设计资料,放射科其他类医用诊断X射线机各机房四周墙体拟均为37cm砖混结构(实体页岩砖),顶棚、地板均为10cm厚混凝土结构,密度2.35g/cm3。观察窗、防护门屏蔽厚度不低于2mmPb的防护厚度。机房内不专门设通风窗,室内通风均是由空调进行,因此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影响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符
22、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要求。辐射工作人员所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小于本评价管理限值6mSv/a,满足要求。公众成员所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小于本评价管理限值0.1mSv/a,满足要求。核医学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附录C提供的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计算方法,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放射性工作场所因操作放射性物质的毒性组别和操作量的不同,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的机率也不同,为了便于管理,非密封性工作场所按所用放射性核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中心医院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