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doc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学 院: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目 录 一、总论1 1.1 设计任务内容1 1.1.1设计任务1 1.1.2设计内容1 1.2基本资料2二、污水处理工艺说明2 2.1处理程度计算3 2.2工艺方案选择原则3 2.3工艺方案分析4 2.4工艺流程6三、污水处理构筑物7 3.1 中格栅7 3.1.1 设计依据7 3.1.2设计参数:8 3.1.3设计计算8 3.2 污水提升泵房10 3.2.1设计依据10 3.2.2 设计计算11 3.3细格栅13 3.3.1设计依据13 3.3.2设计参
2、数:13 3.3.3 设计计算143.4 沉砂池153.4.1设计依据153.4.2设计参数173.4.3设计计算173.5厌氧池193.5.1设计依据193.5.2设计参数193.5.3设计计算20 3.6氧化沟203.6.1设计依据203.6.2设计参数223.6.3 设计计算223.7二沉池263.7.1设计依据263.7.2设计参数273.7.3设计计算273.8圆锥形涡流式絮凝池293.8.1设计依据293.8.2设计计算303.9接触消毒池313.9.1设计参数323.9.2设计计算33四、污泥处理设施设计计算34 4.1污泥处理34 4.1.1污泥处理的原则34 4.1.2污泥处
3、理方法的选择35 4.2回流污泥泵房35 4.2.1设计参数35 4.2.2设计计算36 4.3剩余污泥泵房36 4.3.1设计说明36 4.3.2设计选型364.4污泥浓缩池37 4.4.1设计参数37 4.4.2设计计算384.5 贮泥池404.6 厌氧消化池414.7脱水机房44五、污水厂平面与高程布置45 5.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45 5.2污水厂高程布置465.2.1构筑物水头损失465.2.2管渠水头损失465.2.3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确定47参考文献48致谢49 一、总论1.1 设计任务内容 1.1.1设计任务 设计水量:污水厂的日处理量为4.4万吨/天。 设计水质:单位:mg/
4、LCODBODSSTNTP进 水3801902304010出 水501010150.5 表1-1 该水经处理以后,水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由于进水不但含有BOD,还含有大量的N,P所以不仅要求去BOD,还应去除水中的N,P达到排放标准。 1.1.2设计内容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图。1.2基本资料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南部崇山峻岭,最高山峰鸡冠山海拨1602米,中部丘陵起伏,北部为平川丘陵,最低点杜康河底海拨220米,素有“
5、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 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177.3小时,日照百分率达49%,年平均气温14度,年均降雨量690mm,全年无霜期213天。污水处理厂所在位置基本符合该地的地形特征,交通便利,紧邻河流,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 二、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2.1处理程度的计算 (1)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 (2)COD的去除率 (3) SS的去除率 (4)总氮的去除率 (5)总磷的去除率 2.2工艺方案选择原则城市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使之达标排放或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景观工业生产等,以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节约水资源。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6、1) 污水处理应达到的处理程度是选择工艺的主要依据。(2) 污水处理工艺的投资运行费用合理,工程投资运行费用也是工艺流程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处理的水质、水量,选择可行的几种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工艺先 进合理、工程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的处理工艺。 (3) 根据当地自然、地形条件及土地与资源利用情况,因地 制宜、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处理工艺。尽量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充分利用河滩沼泽地、洼地或旧河道。 (4) 施工与运行管理:如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就不宜选用深度大、施工难度高的处理构筑物。也应考虑所确定处理工艺运行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 (5)同时还
7、要要充分考虑该工艺运行后对环境是否有害,是否是环保经济型工艺,要最大化的利用该工艺的优点,改进该工艺的缺点。同时考虑工艺运行后出现问题维修的可行性。对于维修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充分的考虑。工艺设备报废后的后续利用也应该充分考虑。2.3工艺方案分析 (1)SBR法 工艺流程: 污水 一级处理 曝气池 处理水 工作原理: 1)流入工序:废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 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除P脱N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 3)沉淀工艺:使混合液泥水分离,相当于二沉池, 4)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沉淀后
8、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 5)待机工序:工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一个周期。特点: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心要。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污泥膨胀。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除磷脱氮反应。自动化程度较高。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单方投资较少。占地规模大,处理水量较小。(2)厌氧池氧化沟 工作流程: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 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工作原理: 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污水在沟渠内作环形流动,利用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在沟渠转弯处设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上方为厌氧池,下方则为
9、好氧段,从而产生富氧区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的效应,同时氧化沟法污泥龄较长,可以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进行特别的反应,如除磷脱氮。 工作特点: 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 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1530天,到以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果运行得当,可进行除磷脱氮反应。污泥产量低,且多已达到稳定。自动化程度较高,使于管理。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低。 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要提高脱氮效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政论上说可以不受限制,因
10、而具有更大的脱氮能力。氧化沟法自问世以来,应用普遍,技术资料丰富。(3)A/A/O法 优点: 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 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 缺点: 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 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
11、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4)一体化反应池(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无需建造单独得二沉池。 其主要特点: 工艺流程短,构筑物设备少,不设初沉池,调节池单独的二沉池,污泥自动回流,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简便。 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其BOD5SS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COD得去除率也在85以上,并且硝化脱氮作用明显。 产生得剩余污泥量少,污泥不需小孩,性质稳定,易脱水,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造价低,建造快,设备事故率低,运行管理费用少。 固液分离效率比
12、一般二沉池高,池容小,能使整个系统再较大得流量浓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污泥回流及时,减少污泥膨胀的可能。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方法,都能达到降磷脱氮的效果,且出水水质良好,但相对而言,SBR法一次性投资较少,占地面积较大,且后期运行费用高于氧化沟,厌氧池氧化沟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占地面积少,耗电量低,运行费用较低,产污泥量大,运行管理各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处理方法。因此,采用厌氧池+氧化沟为本设计的工艺方案。2.4工艺流程进水中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出水 鼓风机房污泥回流泵房加氯间贮泥池消化池污泥脱水机房泥饼外运三、污水处理构筑物3.1 中格栅 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
13、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要根据流量选择清渣方式,人工清渣格栅适用于小型污水厂,机械清渣格栅适用于栅渣量大于0.2m3/d。提升泵站前用中格栅,提升泵站后用细格栅。 3.1.1 设计依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5.1.1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 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有运行资料时,可采用: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栅渣/10m污水格栅间隙3050mm, 0.030.01m栅渣/10m污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3 规定:1) 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2) 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应符合下列要
14、求: 粗格栅:机械清除时宜为1625mm,人工清除时宜为2540mm。特殊情况下,最大间隙可为100mm; 细格栅:宜为1.510mm; 水泵前,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3) 污水过栅流速宜采用0.61.0m/s。除转鼓式格栅除污机外,机械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6090。人工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3060。4) 格栅上部必须设置工作平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工作平台上应有安全冲洗设施。5) 格栅工作平台两侧边道宽度宜采用0.71.0m。工作平台正面过道宽度,采用机械清除时不应小于1.5m,采用人工清除时不应小于1.2m。6)粗格栅栅渣宜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细格栅栅渣宜采用螺旋输
15、送机输送。3.1.2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 平均日流量: 最大日流量: (2)栅前流速v1=1.0m/s,过栅流速v2=0.9m/s (3)栅条宽度s=0.02m,格栅间隙e=40mm (4)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60 (5) 单位栅渣量1=0.03m3栅渣/污水3.1.3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 槽宽 ,则栅前水深(2)栅条间隙数 (取30) 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15.(3) 栅槽有效宽度 栅槽的总宽度B=2B+0.2=1.78m(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其中1为进水渠展开角为,进水渠宽B1=1.0m。(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
16、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6)过栅水头损失(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其中:h0:计算水头损失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0.3m 栅前槽总高度:=0.5+0.3=0.8m 栅后槽总高度:=0.5+0.12+0.3=0.92m 格栅总长度(8)每日栅渣量W 宜采用机械清渣(取=1.2)。3.2 污水提升泵房 3.2.1设计依据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中规定如下:1)排水泵站宜按远期规模设计,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2)排水泵站宜设计为单独的建
17、筑物。3)抽送会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水泵站,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4) 排水泵站的建筑物附属设施宜采取防腐蚀措施。5) 雨水泵站应采用自灌式泵站。污水泵站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6)泵房宜有二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进出。7) 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确定。8) 雨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当立交道路设有盲沟时,其渗流水量应单独计算。9)污水泵合流污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的集水池水位与出水管渠水位差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以及安全水头确定。10) 集水池的容积,应根据
18、设计流量、水泵能力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注: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3.2.2 设计计算 采用氧化沟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出。 1) 流量确定 =0.61m3/s=2196m3/h, 考虑采用4台潜污泵(三用
19、一备),则每台设计流量为 2) 集水池容积 考虑不小于一台泵5min的流量,则:W=取有效水深h=2.0m,则:集水池面积A=可取(设计)集水池尺寸LB=65m保护水深1.2m,则实际水深3.2m集水池尺寸LBH=6.0m5.0m3.2m3) 水泵的扬程由泵的参数知道 水泵提升静扬程Z=9.05m则提升前水位4m,水泵水头损失取2m。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1.05m 污水提升泵站中污水只经一次提升,然后靠重力使污水通过整个处理系统。泵站选用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泵站。 5)泵的选型选350QW1200-18-90型潜污泵四台(三用一备),该泵性能参数为: 流量:600 扬程:12m转速: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 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污水处理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