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污泥处理与处置.doc
《[工程科技]污泥处理与处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污泥处理与处置.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泥处理与处置目录第一章 污泥的来源与性质11污泥的产生12污泥的性质12.1 物理性质12.2 化学性质12.3卫生学指标2第二章 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2第一节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1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2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3第二节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基本要求41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42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43 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5第三节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与评价61 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62 典型污泥处理处置方案83 典型污泥处理处置方案的综合评价9第三章 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11第一节 浓缩脱水技术111 原理与
2、作用112 应用原则113 常规浓缩与脱水114 污泥深度脱水125 浓缩脱水单元可能引起的二次污染及控制要求13第二节 厌氧消化技术131 原理与作用132 应用原则143 厌氧消化工艺144 沼气的收集、贮存及利用185 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管理要点196 二次污染控制和要求207 投资与成本的评价及分析21第三节 好氧发酵技术221 原理与作用222 应用原则223 好氧发酵工艺与设备224 好氧发酵设计与运行控制265 二次污染控制要求28第四节 污泥热干化技术281 原理与作用282 应用原则293 污泥干化工艺与设备294 设计与工艺控制325 投资和运行成本的评价及分析33第
3、五节 石灰稳定技术331 原理与作用332 应用原则343 石灰稳定工艺与系统组成344 设计与运行控制35第六节 其他技术361 污泥热解处理技术362 污泥水热处理技术36第四章 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36第一节 污泥土地利用361 原理与作用362 应用原则363 泥质要求374 土地利用的方式与方法385 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与管理396 土地利用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41第二节 污泥焚烧与协同处置技术421 单独焚烧422 污泥的水泥窑协同处置473 污泥的热电厂协同处置494 污泥与生活垃圾混烧52第三节 建材利用技术541 污泥制陶粒55第四节 污泥的填埋571 应用原则572 污
4、泥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573 污泥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58第五章 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59第一节 污泥的应急处置591 常用处理处置措施及采用原则592 简易存置方式(一)的操作及管理控制要点593 简易存置方式(二)的操作及管理控制要点60第二节 污泥处理处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601 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602 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61第一章 污泥的来源与性质1污泥的产生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每万 m3污水经处理后污泥产生量(按含水率80%计)一般约为 510 t,具体产量取决于排水体制、进水水质、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等因素。 2污泥的性质
5、 污泥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卫生学指标等方面,污泥性质是选择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重要依据。 2.1 物理性质 污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含水率、比阻等指标。 含水率是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污泥质量之比。 初沉污泥的含水率通常为9798;活性污泥的含水率通常为99.299.8;污泥经浓缩之后,含水率通常为 9496;经脱水之后,可使含水率降低到80%左右。 污泥比阻为单位过滤面积上,过滤单位质量的干固体所受到的阻力,其单位为 m/kg。通常,初沉污泥20601012m/kg,活性污泥比阻为1003001012m/kg,厌氧消化污泥比阻为40801012m/kg。一般来说,比阻小于 11011
6、m/kg的污泥易于脱水,大于11013m/kg的污泥难以脱水。机械脱水前应进行污泥的调理,以降低比阻。 2.2 化学性质 污泥化学性质复杂,影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挥发分、植物营养成分、热值、重金属含量等。 挥发分是污泥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决定了污泥的热值与可消化性。一般情况下,初沉污泥挥发性固体的比例为5070,活性污泥为6085,经厌氧消化后的污泥为3050。 污泥的植物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污水水质及其处理工艺。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植物营养成分总体状况,见表2-1。 表 2-1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植物营养成分(以干污泥计)(%)污泥类型总氮(TN)磷(P2O5)钾(K
7、)初沉污泥2.03.41.03.00.10.3活性污泥3.57.23.35.00.20.4污泥的热值与污水水质、排水体制、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有关。各类污泥的热值,见表2-2。 表 2-2 各类污泥的热值污泥类型热值(以干污泥计)/(MJ/kg)初沉污泥1518初沉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混合812厌氧消化污泥57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指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物质。我国 2006 年 140 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见表2-3。 2.3卫生学指标 卫生学指标主要包括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数、寄生虫卵含量等。 初沉污泥、活性污泥及消化污泥中细菌、粪大肠菌群及寄生虫卵的一般数量见,表 2-4。
8、表 2-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细菌与寄生虫卵均值表(以干污泥计)污泥类型细菌总数105个/g粪大肠菌群数105个/g寄生虫卵10个/g初沉污泥471.7158.023.3(活卵率 78.3%)活性污泥738.012.117.0(活卵率 67.8%)消化污泥38.31.213.9(活卵率 60%)第二章 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第一节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经几十年的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已相对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已比较完善。 欧洲污泥处置最初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和土地利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可供填埋的场地越来越
9、少,污泥处理处置的压力越来越大,欧洲建设了一大批污泥干化焚烧设施。由于污泥干化焚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同时污泥中有害成分又逐步减少,使污泥土地利用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污泥处置方案的重要选择。近几年总的趋势是土地利用的比例越来越高,欧盟及绝大部分欧洲国家越来越支持污泥的土地利用。目前,德国、英国和法国每年产生的污泥(干重)分别为220万t、120万t和85万t,作为农用方向土地利用的比例分别已达到40%、60%和60%。 北美地区虽然土地资源充足,但卫生填埋总体较少,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一直是农用为主,且为污泥农用做了大量安全性评价工作。目前,美国16000座污水处理厂年产710万t污泥(干重)
10、中约60%经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成生物固体,用做农田肥料。另外,有17%填埋,20%焚烧,3%用于矿山恢复的覆盖。 日本由于土地限制,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焚烧后建材利用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近年来,日本开始调整原有的技术路线,更加注重污泥的生物质利用,逐步减少焚烧的比例。 综上,欧美国家目前比较明确的将土地利用作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土地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农作物、牧场草地肥料的农用;二是作为林地、园林绿化肥料的林用;三是作为沙荒地、盐碱地、废弃矿区改良基质的土壤改良。由于运输距离、操作难度等客观因素,污泥农用量又远高于林用和土壤改良。另外,欧美普遍采用厌氧消化和
11、好氧发酵技术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其中50%以上的污泥都经过了厌氧消化处理。美国还另外建设了700多套好氧发酵处理设施。污泥的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为污泥的土地利用,尤其是农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2009年,全国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1992 座,处理污水量 280 亿 m3,产生含水率 80%的污泥约2005 万 t。随着城镇化水平和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量将很快突破 3000 万 t。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只有小部分进行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等,而大部分未进行
12、规范化的处理处置。污泥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使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效益大大降低。 第二节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1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 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的要求,参考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妥可靠”的原则。 安全环保是污泥处理处置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污泥中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进行污泥处理处置时,应对所选择的处理处置方式,根据必须达到的污染控制标准,进行环
13、境安全性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确保公众健康与环境安全。 循环利用是污泥处理处置时应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污泥的循环利用体现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充分利用污泥中所含有的有机质、各种营养元素和能量。污泥循环利用,一是土地利用,将污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补充到土地;二是通过厌氧消化或焚烧等技术回收污泥中的能量。 节能降耗是污泥处理处置应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应避免采用消耗大量的优质清洁能源、物料和土地资源的处理处置技术,以实现污泥低碳处理处置。鼓励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热能、垃圾和污泥焚烧余热、发电厂余热或其他余热作为污泥处理处置的热源。 因地制宜是污泥处理处置方案比选决策的基本前提
14、。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及未来的变化、当地的土地资源及特征、可利用的水泥厂或热电厂等工业窑炉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和方案。稳妥可靠是污泥处理处置贯穿始终的必需条件。在选择处理处置方案时,应优先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对于研发中的新技术,应经过严格的评价、生产性应用以及工程示范,确认可靠后方可采用;在制订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方案时,应根据污泥处理处置阶段性特点,同时考虑应急性、阶段性和永久性三种方案,最终应保证永久性方案的实现;在永久方案完成前,可把充分利用其他行业资源进行污泥处理处置作为阶段性方案,并应具有应急的处理处置方案,防止污泥随意弃置,保证环境安全。 2
15、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应首先编制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与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有关专业规划相协调,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镇排水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 污泥处理处置应包括处理与处置两个阶段。处理主要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处置是指对处理后污泥进行消纳的过程。污泥处理设施的方案选择及规划建设应满足处置方式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等处理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污泥处置方式可适当多
16、样。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选址,应与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人口居住区、公共设施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应根据城镇排水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结合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资料,确定并预测污泥的泥量与泥质,作为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模与技术路线的依据。必要时,还应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开展污染源调查、 分析未来城镇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更加准确地掌握泥量和泥质资料。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应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所确定的应急方案、阶段性方案和永久性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处理好三种方案的衔接,同时应加快永久性方案的实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还应预先规划备用方案,以保证污泥的稳定处理与处置,应急处
17、理处置方案可视情况作为备用方案。利用其他行业资源确定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案宜作为阶段性方案,不宜作为永久性方案。 污泥处理处置应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必要的中转和储存设施。污泥中转和储存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等规定。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时,相应安全设施的建设也必须执行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的原则,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安全运行。 污泥处理设施的工艺及建设标准应满足相应污泥处置方式的要求。污泥处理设施尚未满足污泥处置要求的,应加快改造,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3 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污泥处理处置应执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原则。应从源头开始制定全过程的污染物控制计
18、划,包括工业清洁生产、厂内污染物预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强化等环节,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 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厂内预处理,使有毒有害物质达到国家、行业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可采用重金属析出及钝化、持久性有机物的降解转化及病原体灭活等污染物控制技术,以满足不同污泥处置方式的要求,实现污泥的安全处置。 污泥运输应采用密闭车辆和密闭驳船及管道等输送方式。 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严禁随意倾倒、偷排等违法行为,防止因暴露、洒落或滴漏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和各污泥接收单位应建立污泥转运联单制度,并定期将转运联单统计结果上报地
19、方相关主管部门。 污泥处理处置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度,对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及其副产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和报告,并将相关资料保存 5年以上。 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就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污泥填埋对场地周围综合环境质量的影响、污泥焚烧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安全性评价。 污泥处理处置运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保证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防止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 第三节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与评价 1 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 污
20、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焚烧及建材利用、填埋等方式。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及未来的变化、当地的土地资源及环境背景状况、可利用的水泥厂或热电厂等工业窑炉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结合可采用的处理技术,合理确定本地区的主要污泥处置方式或组合。根据处置方式确定具体技术方案时,应进行经济性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以及碳排放分析。 1.1 污泥土地利用 应首先调查本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体状况,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合污泥泥质以及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处理技术,优先研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鼓励将城镇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后,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土地利用。如果当地存在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
21、矿场,应优先使用污泥对这些土地或场所进行改良,实现污泥处置。用于土地改良的泥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 的规定。应对改良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对地下水以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当污泥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的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时,应根据当地的土质和植物习性,提出包括施用范围、施用量、施用方法及施用期限等内容的污泥园林绿化或林地利用方案,进行污泥处置。 当污泥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农用泥质CJ/T 309 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农用标准和规定时, 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
22、质量状况和农作物特点及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研究提出包括施用范围、施用量、施用方法及施用期限等内容的污泥农用方案,经污泥施用场地适用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后,进行污泥农用并严格进行施用管理。 污泥土地利用方案通常包括以上三种土地利用形式,每一种形式的利用量可考虑随季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当污泥以农用、园林绿化为土地利用方式时,可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等工艺对污泥进行处理。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应首先考虑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及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性,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应收集利用。为提高能量回收率,可采用超声波、高温高压热水解等污泥破解技术,对剩余活性污泥在厌氧消化
23、前进行预处理。当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所需场地条件不具备,或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时,可将脱水后污泥集中运输至统一场地,采用厌氧消化或高温好氧发酵等工艺对脱水污泥进行稳定化及无害化处理。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应维持较高的温度与足够的发酵时间,以确保污泥泥质满足土地利用要求。如污泥泥质经处理后暂不能达到土地利用标准, 应制定降低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对策,研究土地利用作为永久性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1.2 污泥焚烧及建材利用 当污泥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时,可考虑采用焚烧及建材利用的处置方式。 当污泥采用焚烧方式时,应首先全面调查当地的垃圾焚烧、水泥及热电等行业的窑炉状况,优先利用上述窑炉资源对污泥进行协同焚烧,降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科技 工程 科技 污泥 处理 处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