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
《巴中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中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2010年巴中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全面完成2010年巴中环境监测工作任务,按照四川省环保厅2010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和2010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川环发201039号)中要求,结合我市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和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方案。具体如下:第一部分 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一、环境空气监测 1.监测范围全市城区包括巴中市、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各辖区的具体点位见附表1。2.监测指标巴城城区:气象参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县城: 气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3.采样监测方法及时间市站按自动监测日报技术规范进行;县级站条件
2、不具备,仍按人工五日法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改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每天连续监测18个小时,总悬浮颗粒物每天连续监测12个小时,监测五天按日均值上报数据的方法进行)。4.质量保证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94-2005)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有关技术要求执行。5.监测数据报送格式自动监测站的气象参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按日报要求上报省站,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都以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两种的格式上报省站。五日法监测的每天平均气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总悬浮颗粒物日均值采用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两种形式报送市站。6.监测数据报送时间各县站的环境空气
3、质量监测数据和本季度的空气质量分析报告在每季度最后一月的月底前上报,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之前编制上季度本辖区环境空气质量季报,并报市环保局。市站的24小时连续监测采用日报的方式上报,降尘、硫酸盐化速率在次年1月10日前上报,并将每月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汇总后编制分析报告于次月10日前(含10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上报省站。2011年1月底之前完成2010年巴中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报,并报省站和市环保局。各站要定期在电视台、环保网等媒体上发布本辖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7.上报邮箱县站按时间要求上报至市站信息室邮箱BZHJ-XX163.COM和市局生态科邮箱bzstk,市站按要求上报至省站。(以下
4、县站的监测任务的上报市站和生态科邮箱同)二、酸雨监测 1.监测范围巴城城区点和近郊点,具体点位见附表2。该项工作由市站承担。2.监测指标必测项目(5项): pH值、降雨量、电导率、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选测项目(7项):氯离子、氟离子、铵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降水量大于10mm须分析选测项目。“2008年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环境监测项目”建设完成后,开展所有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3.监测时间逢雨必测,每天上午9:00至第二天上午9:00为一个采样监测周期。4.质量保证按照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有关要求执行。5.监测数据报送方式qa4数据库,监测
5、数据、统计电子报表(Excel格式),监测报告文字(Word格式)。6.监测数据报送时间监测数据月报在次月的2日前报送省站,季报在下季度第一个月的2日前报送省站,年报在2011年1月2日前报送省站。三、地表水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 全市地表水质监测断面具体见附表3。2监测指标 流量、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电导率、总氮和叶绿素a等27项指标,水库增测透明度。3监测时间 地表水水质监测每月110日。逢法定节假日监测时间可后延,最迟不超过15日
6、。水库富营养化监测在5月下旬进行。4质量保证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5监测数据报送方式及时间 各县站每月15日前将数据库、电子表格、文字评价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上报市站。市站汇总、审核后,于16日前通过“月报填报传输系统”软件将数据报送省站;同时按“四川省环境监测报告格式(正式版)(川环办发200966号)”报送纸质文档;并于每月底之前完成编制本月地表水水质月报报市环保局。各站季报在下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报送,年报在2011年1月5日前报送。6数据填报格式 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在监测数据后加“L
7、”,检测限要低于国家地表水类标准限值;未监测则填写“-1”;如监测断面水质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局和上级监测站,由相关局、站组织核查。四、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点位具体见附表4。2监测指标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项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叶绿素a、生物综合毒性,湖库增测透明度,尽量报送取水量。各县不能完成任一项目分析的应向市站报送说明材
8、料,全市不能独立完成任一项目分析的应由市站向省站报送说明材料。3监测时间(1)月报每月110日采样监测一次。如遇异常情况,则必须加密采样一次,两次的监测结果均报送省站。(2)全分析45月进行监测。不能进行该项工作的,由点位所属辖区监测站负责委托省站分析。4质量保证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5监测数据报送方式和时间 (1)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 各县站每月15日前将数据库、电子表格、文字评价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上报市站。市站汇总、审核后,于每月16日前通过“饮用水源地月报填报传输系统”软件和纸质文档将数据报送总站。季报
9、在下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报送,年报在2011年1月5日前报送。(2)全分析监测数据和评价报告 全分析监测完成的下一个月15日前报送省站。(3)35项分析监测数据于12月16日前,将监测数据汇总后报送省站。6数据填报格式 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在监测数据后加“L”,检测限须低于类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2、表3为标准限值)。未监测项目填写“-1”。若水源地未监测取水量填写“0”。超标项目由主管局和上一级监测站组织核查,并向省站报送超标原因分析。(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点位具体见附表5,如有变动以各县区环保局文件为准。2监测指
10、标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必测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硬度、铁、锰、生物毒性。选测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其它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必测项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砷、汞、镉、生物毒性。选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其它项目。3监测时间、频次全年1次,9月之前完成。4质量保证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5监测数据报送格式及报送时间9月10日前,各县站将本县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的电子文档
11、报市站,同时报送纸文件。9月底之前,市站汇总核审核后将全市乡镇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的电子文档上传到省站,同时报送纸文件。6数据填报格式 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在监测数据后加“L”,检测限须低于类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2、表3为标准限值)。未监测项目填写“-1”。若水源地未监测取水量填写“0”。超标项目由主管局和市站组织核查,并向省站报送超标原因分析。五、巴河流域富营养化状况预警和应急监测1.监测范围 与全市地表水及城镇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一致,水库富营养化监测点位为化成水库。2.监测指标 富营养状况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叶绿素a,湖库加测透明度。预警及应急监
12、测:水温、透明度、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叶绿素a、流量,必要时加测藻类密度(鉴别优势种)。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地表水及城镇饮用水源地富营养状况监测:监测频次同富营养月报监测,即每月110日。化成水库富营养状况监测在5月110日。逢法定节假日监测时间可后延,最迟不超过15日。预警及应急监测:根据水华发生的规律,在敏感时段加密监测。 4.质量保证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5.监测结果评价和报送方式 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体营养状
13、况评价执行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总站生字2001090号)。富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县站与地表水监测同时上报,市站汇总和审核后按原报送方式,并编制富营养化监测报告,上报省站。各有关监测站在完成预警监测后5日内将监测数据报送省站,应急监测结果和报告24小时内报送省站和省厅。六、噪声监测1监测范围全市噪声具体点位见附表6。2监测内容市站完成巴城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各县站完成各辖区功能区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3监测方法、频次、时间(1)监测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频次、时间功能区噪声每季一次(每年2月,5月,8月,11月),区域环境噪声每年二次
14、(上下半年各一次),交通干线噪声每年二次(上下半年各一次)。4质量保证功能区域噪声每个点位监测24个小时的等效声级(dB(A)、L10、L50、L90及相关指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每个网格监测10分钟的等效声级(dB(A)、L10、L50、L90及相关指标。道路交通噪声每个测点监测20分钟的等效声级(dB(A)、L10、L50、L90、车流量及相关指标。5数据报送内容功能区噪声统计数据表,功能区噪声数据库(QN2),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说明;区域噪声统计数据表,区域噪声数据库(QN1),区域噪声定期监测说明;交通干线噪声统计数据表,交通干线噪声数据库(QN3),交通干线噪声定期监测说明。6监测数据
15、报送时间功能区噪声,每年2月28日、5月30日、8月30日,11月30日之前,书面报告邮递,电子表格报告FTP传递;功能区噪声,每年6月15日,12月15日之前,书面报告邮递,电子表格报告FTP传递;交通干线噪声,每年6月15日,12月15日之前,书面报告邮递,电子表格报告FTP传递。七、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1监测范围 全市国控、省控及市控重点污染源名单具体见附表7,县控重点污染源名单以各县(区)环保局文件为准。2监测任务分工 (1)市监测站 承担辖区内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质量负责。(2)县监测站承担辖区内市、县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中市 环境监测 工作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