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 2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7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基础再现,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_。(3)1984年,颁布了_,它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_政治制度的地位。,共同纲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基本,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它是在_领导下各少数民族_的
2、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_,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我基本的_,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_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补充形式。5.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_和_,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统一,它不是完全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因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统
3、一,聚居,自治机关,民族政策,自治区,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6.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_。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_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决定因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_和_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核心内容,内部事务,历史特点,现实情况,易错提示:误区
4、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误区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误区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误区四: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注意: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1.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
5、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乡C.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不包括自治乡;D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答案:C,1.有利于维护_(1)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2)提示:民族区域
6、自治制度是我国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既各得其所,又和衷共济。特别是地处边疆的民族自治地方,对捍卫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_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祖国统一大家庭内,使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_。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4.有利于促进_蓬勃发展(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合
7、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易错提示:误区: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是一样的。注意: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
8、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坚持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促进现代化建 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B.C.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依据教材,均符合题意,都入选。答案:D,高分跨栏,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的自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是由于()A.民族自治机关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
9、有优越性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D.民族自治机关既是国家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又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解析:题干强调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既对党和国家有利,又对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有利,这主要得益于民族自治机关的双重身份,故选D项。答案:D,课堂集训,一、选择题1.(2009年全国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有权根据国务院的
10、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B.C.D.,解析:错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人民政府,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能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错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答案:B,2.(2009年广东卷改编)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我国认真
11、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A.B.C.D.,解析:审题时抓住题干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等有效信息,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两项符合题意,入选;不符合题意,不选;错误,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而不是根本原则。答案:C,3.(2009年山东卷)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
12、业的职能A.B.C.D.解析:材料中的格萨尔王传属于藏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重视对格萨尔王传的保护,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入选;错误,国家统一和领地的完整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不符合题意,不选。答案:A,4.(2008年海南卷)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蒙古
13、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A.B.C.D.解析:是设立的前提和基础,入选;与现实不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并且两者也不构成因果关系;我国几乎每一个地区都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而是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因此不选,入选。答案:D,二、非选择题5.(2008年全国卷)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
14、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各族干部
15、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A.B.C.D.解析:不符合实际,不选;中的“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绝对,不选。答案:C,2.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显著,例如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经济蓬勃发展,GDP由40亿元上升到4230亿元,居民收入增长30倍。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
16、发生后,一位国际知名人权专家指出:应当让全世界来分享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来实现真正的持久的民族团结,坚持维护稳定以保证繁荣发展消除民族差别,真正实现各民族的统一 A.B.C.D.解析:中的“消除民族差别”的说法错误,不选。答案:A,二、非选择题7.材料一 2009年8月26日,中国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发展成就展览目前正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巨大变化。展览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以多媒体
17、演示、场景再现等生动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7年来位居全国第一;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12%以上增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5年成立时的12亿元人民币增至2008年的4200多亿元 材料二 10年前的1999年12月20日,这一天因为澳门的回归而被载入了史册。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十年了。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十年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各项事业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澳门这一方乐土变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 高考 复习 政治 必修 课件 第三 单元 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