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GPS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doc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GPS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GPS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 西 理 工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任 务 书环境与建筑工程 学院 测绘工程 专业 02 级(06 届)1 班 学生 题 目: GPS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主要内容:1、 GPS基本原理。2、 GPS测量中误差来源及其处理办法。3、 GPS数据处理中的粗差问题研究。4、 GPS数据处理中起算点精度问题。5、 GPS数据处理实例(江西赣江井冈山一级水电站首级(四等)控制测量工程)(中海达GPS及其配套处理软件)主要(技术)要求:参照相关的规范规程周次工作内容安排备注58设计根据大纲,到现场实习或实验,获取一些现场工作经验,同时获取设计的部分资料和数据。教
2、师指导部分人在校实习资料检索,确定设计论文题目,拟定设计大纲。911进行方案设计并编程、计算。教师指导1213完成设计计算并进行计算分析。独立完成1415提交论文初稿,教师批阅,进行论文设计和计算的完善,完成设计必要的图件绘制工作。教师指导16定稿抄写论文,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独立完成1718指导教师审阅论文,给定评语,组织论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 M. 2003,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 谢世杰,种绍龙,袁铭。论GPS测量中的多径误差 J。 2003,测绘通报3 杨润书。GPS网平差软件(GPSurvey)中的观测量权配置 J
3、。1999, 测绘通报4 刘大杰,施一民,过静珺。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数据处理 M。 1996, 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5 陶本藻。GPS网数据处理几个问题 M 。2003, 现代侧绘6 李德仁。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M。1988,测绘出版社,北京7 国家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2001,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8 国家建设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S。19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9 靳永滨。析观测值平差改正数的精度J。2000,四川测绘, (4)。10 曾旭平。GPS滑坡监测及数据处理研究。2000,硕士论文11 刘经南、桑古章、宋成弊、蔡宏样。GPS网布设
4、计与数据处理M。1992,武汉侧绘科技大学,武汉12 杨润书。GPS基线解算的优化技术J。2005,测绘通报13 魏子卿、葛茂荣。GPS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M。1998,测绘出版社14 董世清、李志成,GPS 测量控制网起算点的兼容性分析J。2003.4,四川侧绘,15 水利部福建水利水电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西赣江井岗山一级水电站工程测绘技术要求。2006.3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教学院长签字: 年 月 日江 西 理 工 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综述)环境与建筑工程 学院 测绘工程 专业 02 级(06 届)1 班 学生 叶繁题 目:GPS控制测量及其
5、数据处理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全球性和点间无须通视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测量的各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实时动态GPS的出现,给测绘界带来了重大变化,测量人员可边走边测,大大提高了测绘的经济效益。GPS在各种工程项目中的测量已基本上替代了原有效率低下的测角量距,无论是测图、控制或者放样,GPS都是当今主要的测量工具,GPS控制网是现阶段主要的布网形式,研究区域GPS控制网布网方案、精度估算和优化设计以及GPS数据
6、处理是测绘工作者面对的重要科研课题。课题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 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使得它在测绘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上现在的GPS接收机的价格越来越合理,同时计算机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GPS应用的推广。随着GPS设备、功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在各种工程测量领域里,测量工作者已不满足于只将GPS用作控制测量。特别是近几年来高精度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的快速发展,由于它能够实时地提供在任意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数据,方便快捷的运用于各个工程领域。本课题就区域GPS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方面作了一些讨论和研究,适合一些测绘工作者作为参考资料,并且能在本文的
7、提示下有所启发,以便对使用GPS技术有更好或者突破性的建议,为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设计(论文)提纲:文摘英文文摘第一章:概述1.1GPS定位技术的发展1.2GPS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建立1.3GPS定位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第二章:GPS测量误差来源及改正2.1GPS误差源的分类2.2与卫星有关的误差2.3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2.4与接受设备有关的误差第三章:GPS控制网起算点精度的检核方法探讨3.1GPS控制网的设计3.2现行规范、规程检核起算数据的方法3.3检核地面起算点精度方法的探讨3.4算例第四章:GPS数据处理中的粗差问题研究4.1GPS数据粗差处理方法4.2观测量误差对改正数向量的影响
8、4.3基于相关理论的粗差分析第五章:江西赣江井冈山一级水电站工程GPS观测数据处理实例5.1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5.2软件处理GPS野外数据过程5.3成果输出第六章: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 M. 2003,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 谢世杰,种绍龙,袁铭。论GPS测量中的多径误差 J。 2003,测绘通报3 杨润书。GPS网平差软件(GPSurvey)中的观测量权配置 J。1999, 测绘通报4 刘大杰,施一民,过静珺。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数据处理 M。 1996, 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5 陶本藻。GPS网数据处理几个问题
9、 M 。2003, 现代侧绘6 李德仁。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M。1988,测绘出版社,北京7 国家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2001,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8 国家建设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S。19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9 靳永滨。析观测值平差改正数的精度J。2000,四川测绘, (4)。10 曾旭平。GPS滑坡监测及数据处理研究。2000,硕士论文11 刘经南、桑古章、宋成弊、蔡宏样。GPS网布设计与数据处理M。1992,武汉侧绘科技大学,武汉12 杨润书。GPS基线解算的优化技术J。2005,测绘通报13 魏子卿、葛茂荣。GPS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
10、M。1998,测绘出版社14 董世清、李志成,GPS 测量控制网起算点的兼容性分析J。2003.4,四川侧绘,15 水利部福建水利水电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西赣江井岗山一级水电站工程测绘技术要求。2006.3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教学院长签字: 年 月 日注:本表可自主延伸江 西 理 工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学生姓名班 级指导教师设计(论文)题目目前已完成任务是否符合任务书要求进度尚须完成的任务能否按期完成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办法指 导 教师 意 见专业(专业课群)负责人签字教学院长签字检查日期: 年 月 日江 西 理 工 大 学
1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登记表学院 专业 级( 届) 班 学生题目: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完 成情 况完成提纲时间完成初稿时间完成二稿时间定 稿 时 间开题情况(包括毕业设计) 期中检查论文进展情 况出 勤 记录 情 况备 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情况指导次数指导日期事 项 及 指 导 内 容前 言随着高等级道路的兴建,对路线勘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路长且己知点少,因此用常规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而GPS高精度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在杭金衡、沪杭、沪宁、石太等高速公路中都应用了定位技术建立首级控制网,然后用常
12、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绝对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大大的提前了工期。GPS技术也同样应用于特大桥梁和隧道贯通的控制测量中,由于无需通视,可构成较强的图形结构特别是对常规测量中无检核的支点的量测提供了方便。首先用常规测量建立了高精度的边角网,然后利用GPS技术对该网进行检测,GPS检测网达到了毫米级精度,与常规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GPS技术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具有精度高、无需通视、速度快等优点,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GPS以同样的优点应用于航测像片外部控制点的测定。近年来航测在铁
13、路、公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航测成图对每对像对都需要一定量的外部共同控制点,以进行像片的内业纠正工作,而用常规方法测定这些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需要很多过渡点,不仅时间长,而且精度不能保证,另外还会出现不少无检核的支点,易发生错误。利用GPS测定航测外控点可直接在外控点间构成网型,精度高、速度快且可以适当加入检核条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时动态(RTK)定位有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测量模式,两种定位模式相结合,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覆盖公路勘测、施工放样、监理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前端数据采集。测量前需要在一个控制点上静止观测数分钟(有的仪器只需210s)进行初始化工作,之后流动站
14、就可以按预定的采样间隔自动进行观测,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确定采样点的空间位置。目前,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动态定位模式在公路勘测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完成地形图测绘、中桩测量、横断面测量、纵断面地面线测量等工作。测量24s,精度就可以达到13cm,且整个测量过程不需通视,有着常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不可比拟的优点。对于在长江、黄河上修建的大跨径桥梁,采用传统光学仪器和全站仪来定位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江面过宽、雾气较大,易造成仪器读数误差。另外,江面情况变化多端、观测浮标位置飘浮不定,影响定位精度。GPS在这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优势。因为GPS采用的是空间三点后方距离交会法原理来
15、定位,不受江面外界情况干扰,点与点之间不要求必须通视,两三分钟测一个点,简捷方便,精度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它的平面坐标定位精度在5mm1ppm左右,基线长度有几米到几十公里,这完全符合桥梁控制网地要求。同样对隧道控制网、立交控制网也可以采用GPS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效果也不错。在今后的线路勘测中,静态定位技术的应用将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逐步地取代以往的常规测量方法,从首级控制到一二级导线,从线路导航测控制测量,从隧道外控制到特大桥梁的施工控制测量等。随着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作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静态将更好的为线路和桥隧工程中的控制测量服务。在工程控制测量中,GPS具有联测远距离已知点和无需
16、点间直接通视等优势,TPS (Total station Position System)全站仪定位系统具有机动灵活,短距离测量速度快,相对精度较高,便于知道工程施工等特点。因此,在工程控制网(特别是施工控制网)中,如何发挥GPS和TPS的各自优势,快速布设精度较均匀的综合网,己成为GPS在工程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静态GPS相对定位也是动态差分定位的基础。在动态差分测量中有其中有一个是参考站,它的基准数据往往都是通过静态相对定位获得的,通过静态相对定位可以建立动态差分定位的基准站网络,然后才能进行动态差分定位。在隧道工程中,大都采用独立坐标系(即以工程施工面为投影面),此时以常规控制测量
17、进行TPS施工放样不用考虑垂线偏差的影响。而GPS测量属于法线系统,TPS测量属于垂线系统。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把洞外的GPS控制测量成果(进洞定向等元素)用TPS引进洞内时,严格讲有垂线偏差的影响问题。为了保证必要的隧道贯通精度,有时必须考虑垂线偏差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保证将隧道洞外定向的两个GPS控制点布设在与隧道施工高程面近似相等的高度上,此时,必须考虑垂线偏差对角度放样的影响。在隧道贯通时,必须保证进洞方向的准确。因为,标高差改正、截面差改正都与观测点至测站点的距离有关,而施工放样过程中观测点至测站点的距离都较短,故这两项改正可忽略不计。观测方向的垂
18、直角较大时,有必要考虑垂线偏差的影响。以前,在GPS技术没有应用于测量领域时,垂线偏差的测定必须有相关的重力资料,没有重力资料的区域,无法求得垂线偏差。因而,在隧道贯通时,多采取削弱垂线偏差影响的措施(如尽量使定向边与隧道施工高程面近似相等的高度上)。现在GPS广泛应用于测量领域,这为垂线偏差的求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世纪大桥为连接市区与金沙湾之间的一座城市公路桥梁,大桥全长约2262m,其中主桥长636.6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孔跨度340m,主塔塔顶高程为111m。大桥开工前,曾建立了大桥施工控制网,随着大桥施工全面展开,个别点发生了位移,部分点间通视受阻,为确保大桥的施
19、工质量和工期,对该桥平面控制网进行复测和改造。由于受场地地形限制,致使网形结构较差,同时受施工干扰,中线等几个跨河视线方向无法通视,采用常规三角测量方法难度很大,故在此次复测中应用了GPS测量技术。在GPS静态测量中,不管接收机天线是架在三角架上还是安置在强制对中墩上,都涉及仪器高的量取问题,而且仪器高的量取高度属于垂线方向上的高程,显而易见仪器高的量取精度对点的测量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GPS测量获得的是空间坐标,并且实际点与测量所得点不在一条法线上,那么实际点与测量所得点在椭球面上的投影必不重合,则这两点的平面坐标也不重合。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最后所需成果为平面坐标,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
20、仪器高的量取精度对平面坐标成果的影响。我们先了解一下GPS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第一章GPS概述1.1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空间科学得以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满足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对连续实时和三维导航的迫切要求,1973年美国国防部便开始组织海路空三军,共同研究建立了新一代卫星系统的计划。这就是目前所称的 “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yst
21、em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NAVSTAR/GPS),通常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 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22、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地面监控部分包括四个监控站、一个上行注入站和一个主控站。监控站设有GPS用户接收机、原子钟、收集当地气象数据的传感器和进行数据初步处理的计算机。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卫星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主控站。主控站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它对地面监控部实行全面控制。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监控站对GPS卫星的全部观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每颗GPS卫星的轨道和卫星钟改正值。上行注入站也设在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绘 工程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GPS 控制 测量 及其 数据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