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CYSG2标段第四项目分部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doc
《成渝铁路CYSG2标段第四项目分部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渝铁路CYSG2标段第四项目分部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 1、编制依据32、工程概况4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和意义44、沉降、位移变形观测范围、内容44.1 路基变形观测44.2 桥涵变形观测44.3 隧道变形观测44.4 过渡段变形观测45、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及管理规定45.1组织机构45.2职责分工55.3管理规定65.4 人员及仪器设备配置66、路基沉降、位移变形观测76.1 设计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76.2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86.3 桥路、涵路过渡段变形监测断面布置126.4 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36.5 观测精度控制186.6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186.7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频次187、桥涵沉降、位移变
2、形观测187.1 设计要求187.2 观测点的布置197.3 观测精度及路线227.4 观测频次227.4.1墩台观测频次228、隧道基础沉降观测238.1 设计要求238.2 观测断面的布设248.3 观测元件埋设及观测路线图249、过渡段沉降观测259.1 过渡段沉降观测期259.2 过渡段沉降观测点布置259.3 堤堑过渡段观测断面及观测点设置259.4 过渡段沉降观测精度259.5 过渡段沉降观测频次2510、沉降、位移变形测量2510.1 测量方法2510.1.1 二等水准测量2510.2 观测网建立3010.3 观测网测量3310.5安全要求3510.6 测量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资料
3、3511、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3611.1 路基3611.2 桥涵4011.3 隧道4111.4 过渡段4111.5 区段铺设无碴轨道技术条件综合评定4112、无碴轨道铺设审定4113、评估报告的汇编4213.1评估报告4213.2评估报告的内容4214、施工单位职责及要求4214.1 负责线下工程沉降、位移变形的观测。4214.2 参与制定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细则。4214.3 变形观测网的建立。4214.4 数据采集与提交4214.5 负责观测设施的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扰动或破坏。4214.6 负责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报告的汇编工作。4214.7工后沉降分析与评估42
4、成渝客专铁路CYSG-2标中铁十六局第四项目分部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系统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2)客运专线铁路变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建设20091 总则2196 号;(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6)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7)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
5、16-2007);(9)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J-2009);(1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11)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12)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13)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初步设计批复意见;(14)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有关设计文件;(15)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中铁二院、四院);(16)成渝客专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有关文件。(17)新建成渝客专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2、工程概况我标段主要负责承建成渝客专铁路CYSG-2标内DK690+
6、815DK746+842.506段路基、桥涵、隧道及无碴轨道等工程,主要工程量:桥梁55座/16.608Km,隧道26座34.373Km,明洞14座2.1km,路基4.91Km,涵洞7座,双块式无碴轨道55.933km,新建广宁车站1座,新建组合箱梁梁场2个。新建成渝客专铁路是铁路“十一五”规划新建铁路项目,是西南至华南、西北至华南铁路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57公里。CYSG-2标段位于广东省肇庆市范围内,起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石律大桥广州端台尾处,终于广东省肇庆市莲花镇四通特大桥贵阳端台尾,起止里程DK687+502.16DK746+842.506,全长59.247116Km
7、,沿途经过肇庆市广宁县、四会市、肇庆市鼎湖区。成渝客专铁路线下、轨道工程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均为300km/h,采用双线无砟轨道,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对线下工程的技术条件尤其是工后沉降、箱梁线形控制提出了极高的标准。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和意义成渝客专铁路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位移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位移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
8、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成渝客专铁路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量。4、沉降、位移变形观测范围、内容4.1 路基变形观测 “路基沉降监测”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内容有: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路堑的沉降观测。4.2 桥涵变形观测桥各墩、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4.3 隧道变形观测隧道口仰拱、隧道一般地段和不良、复杂地质区段沉降观测。4.4 过渡段变形观测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观测。5、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及管理规定5.1组织机构领
9、导组长:项目部总工领导组成员:项目部路基、桥涵、隧道、测量、轨道工程师监测实施组长:项目分部总工监测实施组长:项目分部总工监测实施组成员:项目分部路基、桥涵、隧道、测量、轨道工程师监测实施组成员:项目分部路基、桥涵、隧道、测量、轨道工程师测量一组测量二组测量三组测量四组数据采集一组埋设防护队综合一队测量五组测量六组测量七组测量八组数据采集二组埋设防护队综合二队沉降、位移变形监测组织机构体系图我标段按照两级管理模式,局指挥部设立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控制领导组,四个项目部设立沉降、位移变形监测分析组,分部项目部监测分析组下根据需要设一定数量的测量小组、数据采集小组及传感器埋设防护施工队。具体组织结构
10、体系如下。5.2职责分工5.2.1 局指挥部总工:局指挥部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控制领导组组长,总体负责路、桥、隧、涵、过渡段.沉降、位移变形监测的领导与实施工作。5.2.2 局指挥部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师:局指挥部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控制领导组成员,负责路、桥、隧、涵、过渡段沉降位移变形监测的总体方案布置和技术交底,组织、协调、指导相关各方工作,收集、汇总各分部项目部监测实施组的监测成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段落分析处理。5.2.3 局指挥部测量工程师:局指挥部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控制领导组成员,总体负责观测网的布置和实施,负责组织进行需要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测量的沉降板、沉降监测桩、位移桩以及桥、隧、涵
11、桩点的布设、监测和数据收集、整理,并报路基工程师汇总。5.2.4 局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兼轨道工程师:局指挥部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控制领导组成员,负责向成渝客专铁路佛山指挥部和监理传送监测成果和数据。5.2.5 各项目部总工:监测实施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和落实各分部管区内路、桥、隧、涵、过渡段沉降位移变形监测的人员、队伍安排和实施,并对本分部所有监测成果的真实性负责。5.2.6 项目部路基工程师:监测实施组成员,负责本分部范围内各种路基沉降、位移变形等需预埋传感器并采用二次仪表采集的监测工作的现场指导、具体技术交底、现场布置和数据采集和整理,并对相关监测成果的真实性负责。5.2.7 项目部测量工程师:
12、监测实施组成员,具体负责本分部范围内观测网的布置和实施,以及本分部范围内需要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测量的路基沉降板、沉降监测桩、位移桩以及桥、隧、涵桩点的布设、监测和数据收集、整理,并对相关监测成果的真实性负责。5.2.8 项目部轨道工程师:监测实施组成员,负责完成本分部范围内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汇总以及初步分析、并上报局项目部。5.2.9 埋设防护施工队:在分部监测实施组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路基沉降、位移变形监测需要的各种元器件及数据电缆的埋设、防护和维护,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人为损坏和监测过程中被盗;负责需要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测量的各种监测桩点的埋设和防护。5.3管理规定沉降、位移变形监测各负责、
13、实施人员在局项目部总工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指南及时、准确进行监测和分析工作,为工后沉降分析积累原始数据,按照各自工作范围不同,各分部监测实施组数据采集和测量人员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5.3.1 在局指挥部总工的领导下,进行人员和实施队伍的分工和总体安排。5.3.2 局指挥部路基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负责进行总体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对预埋的传感器和综合数据采集仪的使用,联系相关生产、供应厂家进行技术指导。5.3.3 各项目部监测实施组成员在项目部总工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预埋元器件和综合数据采集仪的需求计划、接受、存储和保护,数据的采集和测量、以及工后沉降的初步
14、分析,并按照局项目部的统一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原始资料和初步分析结果。5.3.4 路基预埋的传感器和综合数据采集仪,其实施方案以及培训由供应厂家负责。5.3.5 对于路基预埋的传感器和综合数据采集仪,各分部项目部成立完整、专职的技术人员,对于监测桩点,各分部项目部设立专职测量人员,并由局指挥部统一联系组织技术培训。5.4 人员及仪器设备配置5.4.1 沉降变形观测人员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证书编号王占琪1979.4测量01099421杜晓华1986.10公路桥隧2010180301120176赵旭1985.1道路与桥梁129071200806001633周明1985.9土木工程10543120080
15、5003130曹佃娜1988.1建筑工程1331811200906032509周洁1989.10工程测量2009180301120353阎满强1988.4土木工程108301200906000260张乐1986.9建筑工程108301200806000018牛海生1977.06测量44060486 胡斌1988.03测量901270548 李伟1983.09测量716001017400691 文伟亮1988.08测量07000100013B0711张洒1988.02测量07000100013B0730肖光林1958.6测量04000100011H007唐方平1962.7 测量9916023肖
16、锋1983.9测量05000100014F0051崔全全1987.11测量 0900015006500058曽宪海1981.9测量0900015006500027张锦程1986.8测量03000100015F0003高志华1978.6测量0900015006500059郭合军1975.3测量951649邵青川1976.01测量44061302张飞1987.02测量20070621010371贾来生1958.07测量0900015006300002孙汉涛1980.5测量100961200006001568林文斌1985.12测量118451200905001000李五磊1989.02测量8000
17、150043000225.4.2 沉降观测测量仪器配置情况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数量电子全站仪GTS-332NTOPCON5A25352010.3.111电子全站仪GTS-332NTOPCON5A22872010.3.111电子全站仪TCA1201徕卡2290262009.11.51电子水准仪DAN03徕卡3388162010.3.81电子水准仪DINITrimble7065122010.3.81电子水准仪DINITrembie7317982010.5.71电子水准仪DINITrembie7301182010.7.261电子水准仪DINITrembie7078802009.12
18、.151电子水准仪DINITrembie7317232010.6.121电子水准仪DINITrembie7079902010.5.251铟瓦条码尺2mTrembie2010.5.72铟瓦条码尺3mTrembie2010.5.74铟瓦条码尺2m徕卡2010.5.716、路基沉降、位移变形观测6.1 设计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6.1.1 路基沉降观测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位移变形观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6.1.2 尽量将观测点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以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
19、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6.1.3 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按设计要求设置(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6.1.4 一般地段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加堆载预压的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6.1.5 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
20、间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确保观测工作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6.1.6 路基沉降监测分为: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和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包括:在路基底部预埋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及路基面沉降监测桩;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只有路基面设置沉降监测桩。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桥尾5m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20m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涵洞等横向结构物,应在涵洞一侧(最好在填土较高一侧)5m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涵
21、洞顶部及另一侧分别设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正线路堑地段,及地址条件简单且路堤不高时,每50m设置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工点较短时,按填、挖分别设置。6.2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观测断面的设置、观测内容、元件布设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设计断面类型众多,目的和意义以及设置方式完全一致,代表性观测断面示意图如下:6.2.1涵洞中心处 :A-1型剖面适用于涵洞中心处,于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沉
22、降监测。当上述区段采用堆载预压处理时,监测剖面的形式改为A-2型。6.2.2一般露体地段:B-1型监测剖面适用于一般路堤地段的变形监测,于路堤基地中心处埋设单点沉降计进行地基沉降监测;于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沉降监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于路堤坡脚外2m设置边桩进行坡脚位移监测。监测剖面的设置间距为5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加密。6.2.3一般每4处B-1型剖面选择一处进行地基沉降监测校核监测,剖面形式改为B-2型,于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同时埋设单点沉降计及沉降板,其它元件埋设同B-1型。过渡段范围设置不少于1处校核剖面。当上述区段采用堆(超)载预压处理时,B-1型、B-2型监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CYSG2 标段 第四 项目 分部 工程 沉降 观测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