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地籍调查在测绘中的实施和应用.doc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地籍调查在测绘中的实施和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地籍调查在测绘中的实施和应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 1.2工作目标及内容 3 第二章 控制测量 11 2.1一级GPS测量 12 2.2高程控制测量 13 2.3 GPS-RTK测量 14 2.4图根控制测量 15第三章 地形测量 16 3.1细部测量 17 3.2地形要素测量要求 183.4地形图内容及取舍 20第四章 地籍测量 22 4.1地籍测量的方法 23 4.2地籍要素测量 24 4.5数字地籍要素要求27 4.6注意事项28参考文献 29数字地籍调查在测绘中的实施和应用摘 要数字地籍测量学是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技术性,运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论文既注重讲述该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地的基本操作,又结
2、合本次工程的测量实践,涵盖了从经典理论到最新技术的应用,本次为进一步满足湖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湖州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开展中心城区及南浔区城镇数字地籍测绘、地类调查、权属核查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城镇数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通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改变传统的地籍管理工作模式,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本论文的部分图取自所列的参考文献,在此向作者致谢。由于写者的水平有限,论文中存在缪误之处,敬请李老师批评指正。关键词: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权属调查;地籍测量 ;细部测量;等级;精度;第一章 绪论12
3、工作目标及内容1.2.1工作目标(1)全面完成湖州市中心城区约54平方公里(其中新测农居点10平方公里,新测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新测城镇土地30平方公里,修测面积6平方公里)和南浔区约69.2平方公里数字地籍调查(其中新测农居点53.2平方公里,新测独立工矿10平方公里,修测面积6平方公里)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工作,包括控制测量、数字地形测量、土地权属核查和地类调查、宗地界址、地籍要素测量及专项调查等。(2)湖州市中心城区原有建库区范围内约65.7平方公里和南浔区94.6平方公里建库成果控制点80坐标联测、图形成果的坐标转换和补调查及入库。(3)建立完善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数据库,包括地形、界址、宗地
4、属性、地类、专项调查等信息,数据库内容、数据的分层与编码、库结构等应符合省厅数据建库管理相关规定和湖州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需求。(4)在数据建库基础上,整理、分析,按照二次调查的技术要求完成专项调查等相关内容的统计分析。7. 控制测量7.1首级GPS测量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采用东经120,利用GPS-D级控制点,布设GPS一级点。点位尽量布设成网状。1、点的密度南浔区新测部分:南浔区新测农居点53.2平方公里,新测独立工矿10平方公里。由于新部分分散于南浔区70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新测部分不连片,布设一级点主要是为图根(界址)测量服务的,以新测调查区为主,保证每个新
5、测调查区及附近至少有2个及以上的一级点,并做到平均每平方公里布设1218个。新测区域布点总数不超过1000个。中心城区新测部分:新测农居点10平方公里,新测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新测城镇土地30平方公里。共涉及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渡假区、康山街道、现有建成区范围。其中新测农居点10平方公里和新测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相对分散,不连片,布设一级点主要是为图根(界址)测量服务的,以新测调查区为主,保证每个新测调查区及附近至少有2个及以上的一级点,并做到平均每平方公里布设1218个。新测城镇土地30平方公里,分为3块,布设一级点要做到均匀,平均每平方公里布设1015个。总点数不超过700个。南浔
6、区已测部分:已测部分为南浔区城区及乡镇,共分22块,面积从0.435平方公里不等。在进行控制布点时,对每个已测图区域选取5个以上原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进行坐标联测,使其点位具有两套坐标成果。一般情况下,对于1km2以内的已测区,联测点为5个,对于1km23km2的,联测点为510个,对于3km210km2的,联测点为1020个,对于10km2以上的,联测点为25个以上的。中心城区已测部分:已测部分为城区及乡镇(白雀乡、弁南集镇),共分3块,面积从0.265.7平方公里不等。在进行控制布点时,对每个已测图区域选取5个以上原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进行坐标联测,使其点位具有两套坐标成果。一般情况下,对于1
7、km2以内的已测区,联测点为5个,对于1km23km2的,联测点为510个,对于3km210km2的,联测点为1020个,对于10km2以上的,联测点为25个以上的。已有成图区域除为转换进行重合点测量外,不再布设控制点。当进行修测时,按修测面积适当布设控制点。实际测区总点南浔区约1200个,中心城区约700个。2、点位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第2.2.3条有关规定执行。3、点的标志埋设:一般土质和沙石地面,按下图尺寸埋设标石,水泥或坚硬路面,则在点位上凿洞灌注混凝土,埋设不锈钢标志或铜标志,一般不允许刻石,所有点均需在实地用红漆标注方位,并在标石上标注点号。20cm20cm 15cm15cmI00
8、145cm 25cm25cm4、点的编号:点号前冠以“I”,第二位冠于英文字母AZ或阿拉伯数字,后二位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本测区开始号“I001”,中间不得重号,所有GPS一级点均做点之记。由于一级GPS点高度分散,对边长不作硬性要求,但要做到尽量均匀。对于城市房屋密集地方GPS信号接受不到的地方布设二级导线,其精度按规范要求来做。5、GPS网联测本次一级GPS点野外数据采集使用单双频GPS接收机以快速静态模式进行观测,也可采用GPS-RTK双基站观测的方法。接收机标称精度最低为:平面5mm+1ppm、高程10mm+1ppm,基线解算使用中海达数据处理软件处理,采用多基线模式解算,网平差选取
9、独立基线。(1)GPS快速静态定位操作流程图(见下图)GPS快速静态操作流程图(2) GPS外业观测技术指标指标名称 级别一级卫星高度角(度)15有效观测卫星数4观测时段数1.6时段长度(分钟)10(双) 45(单)数据采样间隔(S)15强度因子(PDOP)10(3)GPS网相邻点之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式中:基线长度标准差,单位为毫米(mm);固定误差,单位为毫米(mm);b比例误差系数,(10-6);d相邻点间距,单位为千米(km)。GPS网的各等级的平均距离,精度指标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相邻点基线最小距离不宜小于平均距离的1/3;最大距离不宜大于平均距离的3倍。GPS网的主
10、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距离(km)a(mm)b(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一级0.510151/20000注:边长小于200m时,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对于已有地形图区域,一级GPS点面布设可稀少,原有的点位可利用。6、GPS数据处理(1) 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外业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对各时间段同步环进行检验,并对组成GPS网的基线向量所在的同步环、异步环、重复基线进行统计。(2) 在各项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GPS空间向量网,并在WGS-84地球椭球上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规定。(3) 在无约束平差确
11、定的有效观测量基础上,在湖州市独立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规定。7、二级导线测量由于个别建筑密集,GPS信号接收有困难区域,需布设部分二级导线点,具体要求按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中表2.1.11-1、表2.3.10等有关要求执行。7.2 高程控制测量本次测绘布设的GPS一级点(屋顶等不便联测的除外)都要联测四等水准或相当于四等水准精度的三角高程测量。高程控制拟利用测区范围内已有且点位保存完好四等或四等以上水准点作为测区高程起算点。对于山坡、屋顶等不便采用水准观测的地方
12、采用GPS拟合高程。由于测区内的高等级水准点大多是市局2005年布设的四等水准控制网,按本次招标文件要求,水准测量以此为起算,虽然起算点为四等,但要求水准观测执行四等水准要求进行。当GPS一级点附近没有四等或以上水准点时,也可从已有的一级点(经四等水准联测过)上发展五等水准路线。采用GPS-RTK双基站观测的一级GPS点,按ZCB0012008江苏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进行高程控制测量。个别水准测量困难地区可在此基础上直接发展五等水准。四等水准联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按江苏省技术监督局DB33/T552-2005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执行。水准观测的主要技
13、术要求等 等级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的差(mm)基辅分划黑红面或两次高差的差(mm)路线长度(km)仪器类型视距(m)四 四等双面DS3805.010.0三丝读数3.05.015五 五等双面DS310010.020.0三丝读数4.06.012注:当成像清晰、稳定时,四等水准观测视长度可以放长20%。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平地、山丘山地四等5.010.02014202530五等7.515
14、.03040注1:Ls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L为水准符合路线或环线周长,Li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均为km;注2:山地指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400m的地区;注3:当水准环线由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的限差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注4: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及往返检测均适用;检测测段长度小于1km时,按1km计算。7.3 GPS-RTK测量GPS-RTK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精度要求与基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观测方式一、二级两次观测点位互差3cm;两组观测值的点位互差7cm5双基站各2次双基准站图根两次点位互差5cm72单基准站碎部点101单基
15、准站注: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7cm。双基准站观测方式是指在不同的基准点上对同一流动站点的观测。GPS-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精度要求与基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观测方式五级两次高程互差3cm;两组观测值的高程互差4cm5双基站各2次双基准站图根两次高程互差5cm72单基准站碎部点101单基准站注: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4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5cm。其他技术要求WGS-84坐标系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19
16、80西安坐标系求转换参数的参考点采用3点以上的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参考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不得外推。当需要测定高程时,参考点应适当增加。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四参数(二维)或七参数(三维)的数字模型。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应符合下表之规定。测量控制手薄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1.5cm,高程收敛精度应2cm。测量控制手薄设置碎部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2cm,高程收敛精度应4cm。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用GPS-RTK方法施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应酬采用适当手段以相应的等级检测坐标、边长和高程,其检
17、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且检测点不少于总点数的10%。7.4 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布设方案图根平面控制点布设可采用GPS-RTK或全站仪施测。老城区一般布设导线网,当遇到较大单位只有一个出口时,允许采用闭合导线,无法贯通的地区可布设支导线,图根导线只允许附合一次。支导线只允许一条边,长度不超过80米,起始点上应尽量观测2个连接角,边长应往返测,水平角观测左右各一测回。有关技术要求按照江苏省地方标准DB/T552-2005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执行。2、图根点的密度埋设图根点密度一般为每平方公里100个左右,在隐蔽地区应适当加密,但农村地籍测量中的地形相对简单的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测量 毕业设计 论文 数字 调查 测绘 中的 实施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