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doc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第一课时) 长汀县龙山中学 刘晓计 获龙岩市初中组“中学地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以下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
3、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3、 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用多媒体教
4、学法,集录象、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
5、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四、说教学过程 1、 教学结构: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建构体系,拓展创新 课堂活动,观点讨论 2、 教学程序: 依据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本节课的
6、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教学思路总体设计如下: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课 前 准 备】 、布置预习本节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要求;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国的名山大川”的图片、诗歌、短文。通过预习让学生对中国的地形和山脉有初步的了解。 让学生养成收集地理信息的习惯。【引 入 新 课】(2分钟) (采用过渡法)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一系列有关中国人文景观的图片,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提出问题: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这样,通过既形象又轻松气氛中导入新课,既达到导入新课又促进
7、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 30分钟 新课教学 30分钟 地势西高东低 2.1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1.地势的特征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复习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阅读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知道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 地形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