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CPIII测量方案.doc
《一标CPIII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标CPIII测量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任务概述11.1任务名称11.2设计依据11.3主要设计内容11.4主要设计范围11.5完成期限21.6执行单位及分工22工程概述32.1地理位置32.2地质条件32.3主要工程项目33.1精测网资料43.2精测网布网情况53.2.1平面控制网53.2.2高程控制网54无砟轨道CP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64.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64.2 精测网全面复测64.3 CP控制网加密测量64.4线下工程平面线位复测85 CP控制网测量85.1 CP控制网平面测量85.1.1 CP布网形式85.1.2 CP网点测量标志埋设95.1.3 CP网点的布设115.1.3 CP点号编制原则115.1.
2、4 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115.1.5 CP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165.2 CP控制网高程测量175.2.1测量方法175.2.2 CP高程控制点精度要求185.2.3 CP控制点高程测量数据处理195.2.4 二等水准点上桥195.3CP网的维护226.推广应运226.1隧道内CP网点布设226.2隧道内CP网布设和测量236.3隧道内CP点的布设和观测247附录25附录一 用球棱镜组取代传统的园棱镜组作为CPIII的标志26附录二 CP观测数据采集机载软件CPMeas简介30附录三 竖向测距高程传递法详细介绍35CP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 任务概述1.1任务名称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段CP控制网测
3、量。1.2设计依据1.2.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1.2.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号)1.2.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1.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1.2.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997)1.2.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7 铁道部相关规定。1.3主要设计内容1.3.1 CP控制网加密测量。1.3.2 CP测量标志选用和埋设。1.3.3 CP平面控制网测量。1.3.4 CP高程控制测量。1.4主要
4、设计范围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一标段,起讫里程为DK5+280.13DK238+470.17,正线长度223.944公里,联络线6.099公里。1.5完成期限CPI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计划:2009年3月1日开始, 2009年4月30日完成。CP控制网加密测量:2009年4月1日开始, 2010年4月30日完成。CP控制网建网和测量:2009年4月1日开始, 2010年4月30日完成。1.6执行单位及分工由土建一标段项目经理部测量队组织实施。CP控制网建网和测量按照架梁区段和路基段共分为12个作业区段。 土建一标段CP测量分工表 表1区段梁场施工里程长度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备注1路基加1号梁
5、场DIK5+280.13 DIK20+319.9515038.34 赵建龙 智 慧二公司22号梁场DIK20+319.95 DIK37+400.2217080.22 欧阳璇宇 姜 坤六公司33号梁场DIK37+400.22 DIK55+136.1417735.92 贺国强 詹 伟4廊坊路基段DIK55+136.14DIK67+168.2512032.34 张利军 张先锋 秦晓东 吴志东二公司54号梁场DIK67+168.25DK80+741.9118366.19 申小平 曹海鸿一公司65号梁场DK80+741.91DK102+170.7921428.88 76号梁场DK102+170.79DK
6、132+434.3116226.59 东升华 贺 明伏小军十九局四公司87号梁场DK132+434.31DK156+89924464.69 98号梁场DK156+899DK177+453.1720554.17 武 耀 张万龙三公司109号梁场DK177+453.17DK198+343.6420889.72 郑春海 岳振伟1110号梁场加沧州站DK198+343.64DK220+31121967.36 胡瑞海 刘跃伟杨立湖 王 安十八局五公司1211号梁场DK220+311DK238+470.1718159.17 合计223943.59 2工程概述2.1地理位置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段起讫里程为D
7、K5+280.13DK238+470.17,正线长度223.944km,线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引出,沿既有西黄线而行,在黄村跨京山线,沿既有京山线南侧经廊坊至天津南站,修建联络线引入天津西站并将其改造为高速始发站;正线线路继续向南与京沪高速公路大体平行,过沧州西,跨南运河主河道至104国道处。2.2地质条件标段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冲洪积层、海积层,一般以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为主,仅北京附近分布有厚层卵石土和圆砾土,城区、村庄及局部坑塘分布有厚度不等的填土。北京黄村至标段终点普遍分布松软层,松软层底板埋深618m。北京至沧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分布有地震可液化层,液化层以饱和的粉、细砂及
8、粉土为主。本线部分地段经过的大部分地区因地下水超采形成漏斗区,存在地面沉降等现象,特别是廊坊、天津、沧州等地区。2.3主要工程项目 正线桥梁23座,总长208.395km,占全长的93%,箱梁6065孔,各种特殊结构69处;路基15.549km,占全长的7%;无碴轨道256.41双线公里,占95%;正线铺轨269.959双线公里;联络线铺轨22.877单线公里,站线铺轨13.091km;道岔46组。3既有资料情况 3.1精测网资料铁三院提供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徐州段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文件;铁三院现场交接平面(CP、CP)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及技术资料;铁三院提供的4个CP0框架基准点(北京BJ01
9、、天津BJ02、沧州XCZ3、德州XDZ4)的坐标见表2,4个基岩水准点高程明细表见表3。 CP0坐标明细表 表2序号点号平面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位置X(m)Y(m)X(m)Y(m)Z(m)1BJ014413006.6838455837.2969-2167503.28764398364.88704065252.8164丰台西站2TJ024336846.0464539014.7440-2263586.65474404193.92704006494.1297天津铁三院3XCZ34261049.5957512591.1609-2261409.58464458580.18563947498.1161沧州兴
10、济镇4XDZ44143142.9748467682.5493-2253928.90954543513.58663854500.4302德州陵县开发区 基岩点高程明细表 表3序号点号设计高程位置1JY0140.2495北京南站2LQZ022.539天津李七庄3CZJY38.3946沧州兴济镇4DZJY417.0241德州陵县开发区 3.2精测网布网情况 3.2.1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沿线布设了三级控制网,分别为CP0框架基准网、CP基础平面控制网和CP线路控制网。CP0框架基准网按A级GPS 点沿线路100Km布设一个点,一标段共布设北京、天津、沧州CP0点3个,利用二标德州CP0点1个。CP平
11、面控制网按B 级GPS 点沿线路小于4Km 布设一对点,点对间形成大地四边形网,按边联式带状布网,由于地形条件限制,点对大多布设于线路一边;一(CP)标段共布设CP点172个。CP线路控制网按C级GPS标准在CP基础上按8001000m一个点符合布网,一标段共布设CP点222个。由于当地基础建设和其他原因部分CP和CP点破坏情况比较严重,部分点已补设。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情况见表4。 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情况 表4控制网级别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备注GPS 基站网GPSA 级100Km 左右CPGPSB 级点对间短边8001000m相邻点对长边4000m最短不小于600 mCPGPSC 级8001
12、000m最短不小于600 m 3.2.2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沿线布设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和一般水准点三种类型的高程控制点,组成统一的高程控制网。各类高程控制点沿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布设,水准点位设在线路施工的影响范围外。深埋水准点和一般水准点大多与CP和CP共点。一标段共有基岩水准点3个,间距100km左右,分别位于北京、天津、沧州;利用二标段德州基岩点一个。 深埋水准点31个,每8km左右设一个,深埋点JHBM03已破坏。 普通二等水准点141个,每2km设一个。4无砟轨道CP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4.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 CP的控制网测量应待线下工
13、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要求,且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通过后进行。4.2 精测网全面复测CP建网前对精测网进行复测,分别进行CPI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分别联测CP0和基岩点,整网进行平差计算,确保基础平面控制网的准确性。4.3 CP控制网加密测量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基桩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网。CP的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CP基桩网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I和CP点。这里我们主要就不能满足CP测量地段如何加密CP点,提出CP加密方案。这些加密点一般选在梁的固定端防撞墙和路基CP永久基桩上,与CP点共点。在埋设CP标志位置处埋设一个特制的强制对中不锈钢管。管内中心有螺孔
14、,在作GPS加密点观测时可以凭借中心螺丝与对中基座相连,在作CP点观测时球棱镜可以直接安放在强制对中管上,保证加密点和CP点的平面位置相同。安装强制对中管时需要在中心螺孔中旋入特制的“水准气泡安平器”保证该管垂直安装,并且使强制对中管的上边缘与防撞墙(测量基桩)顶面平齐(参见下图)。强制对中管安装到位后,旋出水准气泡安平器,保证强制对中管不动直至与防撞墙(测量基桩)凝固稳定,然后旋出安平器。加密点的平面分布图如下:观测时应使用多台GPS接收机。如上图所示,在1、2、3、4号CPI点上和加密的CP点上以及可以利用进行CP网观测的原CP点(或CPI点)上分别架设同类型的GPS接收机,按C级网的要求
15、进行观测。完成本段观测搬站后,在下一组的GPS观测中,应保证搭接一对本段的CPI点。将1、2号或3、4号CPI上的GPS接收机沿观测方向搬至下一对CPI点,再按上面同样的步骤观测加密的CP点以及可以利用的CP点。野外观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及精度要求与CP复测时一样。4.4线下工程平面线位复测对竣工的线下工程在铺设无砟轨道前应进行平面线位的复测,以提前处理施工放样引起的误差超限,为铺设无砟轨道奠定良好的基础。5 CP控制网测量5.1 CP控制网平面测量5.1.1 CP布网形式CP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后方交会方法施测,其测量布网形式见下图。 5.1.2 CP网点测量标志埋设采用球型棱镜取代常规圆棱镜
16、,从根本上免除了棱镜对中和整平的工艺过程,而且提高了棱镜的各方向获取数据的同一性,球心为控制点中心,将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统一到相同物理基准上,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时,只需将水准尺直立在球棱镜的上表面观测即可,获得该点高程后,只要减掉球棱镜的固定半径(22.5mm)就是球棱镜中心的高程。有关球棱镜的详细介绍见附录一。CP控制点目标组使用球棱镜及根据不同需求配套相应的立式基座和横插基座,如下图所示: 球棱镜 立式基座 横插基座每个CP点埋设一立式基座或横插基座轴套,球棱镜仅测量时安放使用,两种基座接触面均嵌有磁性材料,有一定吸附力,在进行高程水准测量时,只需在球棱镜球壳表面立尺即可进行测量,测量后的高
17、程减去球棱镜的半径长度就是CP目标点测量中心的高程。球棱镜的质量要求: 每个球棱镜都必须提供各向异性和棱镜常数的检测报告(生产厂家提供),使用单位应进行抽查。检测距离在1015米范围内,应使用 1及以上精度,测距精度应不低于1mm+2ppm,且距离最小显示单位为0.1mm的全站仪来进行检测。检测时仪器应设置为自动寻找目标的测量模式,而不是人工对准目标。检测场地应选择无大气热闪烁,无直接日照场地,检测时段气象条件应基本无变化。检测场地应该远离建筑工地、打井、钻探场所和交通频繁地段。检测各向异性时,以棱镜的光轴为轴,每转动60,分正对全站仪、上仰10、下俯10三个位置,共检测18个位置,测量球棱镜
18、的斜距、X、Y、H坐标值(共测得72个数据)。每个球棱镜在不同位置所有测量获得的同类数据的互差不超过0.3mm为合格。 提供给每个轨道板铺设作业面的一批球棱镜的棱镜加常数互差不能超过0.2mm,检测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1mm位,所有用于CP标志点的批套球棱镜的加常数的互差不能超过0.3mm。也就是说用于一个作业面的所有球棱镜的加常数可认为是一个固定值,十分有利于CP网的建网观测作业,消除了由于加常数不一致带来的诸多麻烦和粗差。检测记录表格见下表。球棱镜检测记录表 单位:0.1mm(上表第一行中的1、2、3、4、5、6表示沿球棱镜光轴每次旋转60的位置)5.1.3 CP网点的布设(1)路基部分在
19、线路两侧的接触网电杆底座上使用钢筋混凝土成对浇筑CP基桩,基桩直径不小于20厘米,基桩顶面高于外轨轨顶面30厘米,相邻两对CP基桩在里程上相距约50米,待基桩稳定后,在基桩顶面开孔(孔径30毫米,孔深80毫米)然后使用快干砂浆或者锚固剂埋设立式基座,基座埋设完成后,基座外露部分不高于基桩顶面2毫米。待砂浆或锚固剂稳定凝固后,就可以使用了。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接触网电线杆上使用横插基座布设。(2) 桥梁部分直接在防撞墙顶面成对开凿铅垂方向的安装孔(孔径30毫米,孔深80毫米),然后使用快干砂浆或者锚固剂埋设立式基座,相邻两对CP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0米,基座埋设完成后,基座外露部分不高于基桩顶面2毫米
20、。待砂浆或锚固剂稳定凝固后,就可以使用了。5.1.3 CP点号编制原则 按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为便于测设与无砟轨道测量施工配套并便于输入操作的方法,即所有位于线路左侧的点,使用01,03,05.等单号,位于线路右侧的点,使用02,04,等双号,如0078304,0078表示DK0078+,3表示CP,04表示CP点序号。5.1.4 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1)仪器精度要求全站仪应尽量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全站仪的基本精确度条件为:角度测量精确度: 1距离测量精确度: 2mm +2ppm全站仪应带目标自动搜索及照准(ATR)功能的全站仪,每台仪器宜配14个球棱镜。推荐采用的全站仪如下: Leica (徕
21、卡)系列的:TCA1201,TCA1800,TCA2003;TRIMBLE (天宝)S6,S8(机载自动观测软件有待开发);索佳NET05。(2)观测时采用运行在全站仪上的CP自动观测机载软件CPMeas。CPMeas的技术特点:采用全站仪机载软件进行CP控制点自动观测数据采集;采用自由设站、边角联合、多测回正倒镜的全圆观测的方法采集数据;采集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实时质量控制体系,实时检核各项限差,对不合格超限的数据要求重测;按照CP控制网外业数据采集限差的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筛选,最终将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合格的CP控制网观测数据保存在规定的数据文件中;同时也自动保存观测过程中的所有原始观测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PIII 测量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