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隧道、地铁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doc
《7 隧道、地铁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隧道、地铁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 隧道、地铁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我国目前拥有8600多座铁路、公路隧道,总长度约437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铁路隧道6876座,总长3670公里,为世界第一;公路隧道总数1782座,总长704公里,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 我国目前最长的隧道是铁路线上的秦岭隧道,全长18.456公里。 近10年来,我国修建了不少长隧道、特长隧道以及隧道群。其中,主要有:1995年建成的成渝高速公路上的中梁山隧道,长3公里多,解决了我国长大公路隧道的通风问题;1999年通车的四川省川藏公路上二郎山隧道,长4公里多,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点工程;1999年通车的四川广安地区华蓥山公路隧道,长4.53公里,
2、是我国目前已通车的最长公路隧道。2000年8月31日,我国第一长双线铁路隧道全长14.259公里的广东大瑶山隧道,经过年零个月的大规模改造,正式投入运营。 隧道测量的主要任务:在勘测设计阶段是提供选址地形图和地质填图所需的测绘资料、以及定测时将隧道线路测设在地面上,即在洞门前后标定线路中线控制桩及洞身顶部地面上的中线桩;在施工阶段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建筑物的位置符合规定,不侵入建筑限界,以确保运营安全。隧道施工进度慢,往往成为控制工期的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除了进、出口两个开挖面外,还常采用横洞、斜井、竖井、平行导坑等来增加开挖面。因此,不管是直线隧道还是曲线隧
3、道,开挖总是沿线路中线不断向洞内延伸,洞内线路中线位置测设的误差,就逐步随着开挖的延伸而逐渐积累;另一方面,隧道施工时基本上都是采用边开挖、边衬砌的方法,等到隧道贯通时,未衬砌部分也所剩不多,故可进行中线调整的地段有限。于是,如何保证隧道在贯通时(包括横向、纵向、高程方向),两相向开挖施工中线的相对错位不超过规定的限值,是隧道施工测量的关键问题。其中横向贯通误差(在平面上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大小,直接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隧道报废。所以一般说贯通误差,主要是指隧道的横向贯通误差。为确保隧道的正确贯通,必须制定正确的贯通测量方案并进行精度预计,该部分内容参阅“10 贯通工程方案设
4、计及误差预计”。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比较简单,前面已作过介绍,本章主要介绍隧道、地铁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7.1 隧道施工测量7.1.1 隧道进洞测量隧道的设计位置,一般在定测时已初步标定在地表面上。在施工之前先进行复测,检查并确认各洞口的中线控制桩,当隧道位于直线上时,两端洞口应各确定一个中线控制桩,以两桩连线作为隧道洞内的中线;当隧道位于曲线上时,应在两端洞口的切线L各确认两个控制桩,两桩间距应大于200m。以控制桩所形成的两条切线的交角和曲线要素为准,来测定洞内中线的位置。由于定测时测定的转向角、曲线要素的精度及直线控制桩方向的精度较低,满足不了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所以施工之前要进行洞外
5、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的作用,是在隧道各开挖口之间建立一精密的控制网,以便根据它进行隧道的洞内控制测量或中线测量,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洞外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或综合使用,此外还可以来用GPS测量。1. 中线法所谓中线法,就是将隧道线路中线的平面位置,按定测的方法先测设在地表上,经反复核对无误后,才能把地表控制点确定下来,施工时就以这些控制点为准,将中线引入洞内。一般在直线隧道短于1000m,曲线隧道短于500m时,可以来用中线作为控制。如图7-1所示,A、C、D、B作为在A、B之间修建隧道定测时所
6、定中线上的直线转点。由于定测精度较低,在施工之前耍进行复测,其方法为:以A、B作为隧道方向控制点。将经纬仪安旨在C点上,后视A点,正倒镜分中定出D;再置镜D点,正倒镜分中定出B点。若B与B不重合,可量出BB的距离,则图7-1 中线法示意图 (7-1)自D点沿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量出DD定出D点,同法亦可定出C点。然后再将经纬仪分别安在C、D点上复核,证明该两点位于于直线AB的连线上时,即可将它们固定下来,作为中线进洞的方向。若用于曲线隧道,则应首先精确标出两切线方向,然后精确测出转向角。将切线长度正确地标定在地表上,以切线上的控制点为准,将中线引入洞内。中线法简单、直观,但其精度不太高。2. 精
7、密导线法导线法比较灵活、方便,对地形的适应件比较大。目前在全站仪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导线法不失为隧道洞外控制形式的良好方案之一。精密导线应组成多边形闭合环。它可以是独立闭合导线,也可以与国家三角点相连。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应以总测回数的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有角,以检查测角错误;将它们换算为左角或右角后再取平均值,以提高测角精度。为了增加检核条件和提高测角精度评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导线环的个数不宜太少,最少不应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不宜太多。一般以46条边为宜。在进行导线边长丈量时,应尽量接近于测距的最佳测程,边长不应短于300m;导线尽量以直伸形式布设,减少转折角的个数
8、,以减弱边长误差和测角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导线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汁算,并应满足测量设计的精度要求: (7-2)式中 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时f的测站数;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3.三角测量三角测量的方向控制较中线法、导线法都高,如果仅从横向贯通精度的观点考虑,则它是最理想的隧道平面控制方法。三角测量除采用测角三角锁外,还可采用边角网和三边网。但从精度、可靠性、工作量、经济方面综合考虑,以测角三角锁为好。三角锁一般布置一条高精度的基线作为起始边。并在三角锁另一端增设一条基线,以资检核;其余仅只有测角工作,按正弦定理推算边长,经过平差计算可求得三角点和隧道
9、轴线上控制点的坐标,然后以控制点为依据,确定进洞方向。4. 三角锁和导线联合控制这种方法只有在受到特殊地形条件限制时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如隧道在城市附近,三角锁的中部遇到较密集的建筑群,这时使用导线穿过建筑群与两端的三角锁相连结。 用于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三角锁或导线环,在布设中除了前面所述要求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三角锁或导线环的方向,尽量垂直于贯通面,以减弱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2)尽量选择长边,减少三角形个数或导线边数,以减弱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3)每一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作为引线入洞的依据,并尽量将其纳入
10、主网中,以加强点位稳定性和入洞方向的校核。4)三角锁的起始边如果只有一条,则应尽量布设于三角锁中部;如果有两条。则应使其位于三角锁两端,这样不仅利于洞口插网,而且可以减弱三角网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5)三角锁中若要增列基线条件时,应将基线设于锁段两端,但此时起始边的测量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否则,不应加入基线条件。5. GPS测量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人类致力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它使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近五十年来,人造地球卫星技术在军事、通讯、气象、资源勘察、导航、遥感、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天文等众多学科领域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11、,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丰富了人类的科学文化生活。为了满足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对连续实时和三维导航的迫切要求,1973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开始组织海陆空三军,共同研究建立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这就是许多文献中所称的“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ystem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NAVSTARGPS),而通常简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原理可参阅相关教材。由于GPS具有选点灵活、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位置和速度、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可全
12、天候作业等特点,GPS在公共安全、大地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球动力学、气象学、海平面监测、时间和频率传输、导航、军事、航空摄影测量等等领域中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正如业内人士所言,“GPS应用只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例如,国家A级和B级GPS大地控制网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建成并先后交付使用。A级网由30个点组成,平均边长为650km,水平方向重复精度优于210-8,垂直方向不低于710-8,绝对精度(相对地心)不低于0.1m。B级网由800个点组成,平均边长为150km,水平方向重复精度优于410-8,垂直方向不低于810-8,绝对精度(相对地心)不低于1m。国家A级和B
13、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具有分米级绝对精度的3维大地坐标系统已基本建成,它将为我国空间技术和空间基础数据、实时动态定位等技术提供一个精确可靠的参照系。利用GPS相对定位技术建立隧道施工控制网可采用静态定位或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进行。由于利用GPS相对定位技术进行测量时,仅需要在开挖洞口附近布设控制点,无须跨越山岭布点,劳动强度小、精度高,是目前隧道控制网建立的首选方法。布设隧道GPS定位网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位网由隧道各开挖口的控制点点群组成,每个开挖口至少应布测4个控制点。整个控制网应由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组成,每个独立观测环的边数最多不越过12个,应尽可能减少。2)网的边长最长
14、不宜超过30km,最短不宜短于300m 。3)每个控制点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边与其连接,极个别的点才允许由二个边连接。4)GPS定位点之间一般不要求通视,但对于布设的洞口控制点,考虑到用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检测、加密或恢复的需要,要求通视。5)点位空中视野开阔,保证至少能接收到4颗卫星信号。6)点位的选择应满足GPS测量的要求,如测站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有强烈吸收和反射影响的金属和其它物体。7)由于GPS测量获得的是WGS-84坐标系中的成果,只有将其转换为施工坐标系中的成果才能指挥生产,这就要求GPS网的部分点与施工控制网所在坐标系中的某些控制点相重合,重合点(又称坐标联测点)不能少于3个,且在网
15、中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8)为保证GPS网的精度和可靠性,GPS网可采用三角网、环型网或三角网、环型网混合图形,GPS测量方式可采用边连式或边点混连式。6. 高程控制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保证按规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并使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按要求的精度正确修建。高程控制的二、三等采用水准测量。四、五等可采用水准测量,当山势陡峻采用水准测量困难时,亦可采用光电测距仪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各洞口高程。每一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水准点,两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
16、测出为宜。水准测量的精度,一般参照表7-1即可。表7-1 等级水准测量的路线长度和仪器精度测量部位测量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两开挖洞口间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类型洞外二1.036S0.5、S1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三3.01336S1线条式因瓦水准尺S3区格式水准尺四5.0513S3区格式水准尺洞内二1.032S1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三3.01132S3区格式水准尺四5.0511S3区格式水准尺由上述各种方法比较看出,中线法控制形式最简单,但由于方向控制较差,故只能用于较短的隧道(直线隧道短于1km,曲线隧道短于500m);三角测量方法其方向控制精度最高,故在光电测距仪未
17、广泛使用之前,是隧道控制最主要的形式,但其三角点的布设要受到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而且基线边要求精度高,使丈量工作复杂,平差计算工作量大;精密导线法,在光电测距仪的测程和精度不断提高的今天,由于布设简单、灵活、地形适应性强、外业工作量少,因而成为隧道控制的主要布设形式之一,只要在水平角测量时适当增加测回数,就可弥补其方向控制不如三角测量之不足。而且光电测距导线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野外工作量。由于GPS测量定位精度高、精度均匀、选点灵活、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等特点,因而成为目前隧道控制网建立的首选方法。7.2 隧道洞外、洞内联系测量7.2.1 进洞关系的计算和进洞测量洞外控
18、制测量完成以后,应把各洞口的线路中线控制桩和洞外控制网联系起来。由于控制网和线路中线两者的坐标系不一致,应首先把洞外控制点和中线控制桩的坐标纳入同一坐标系统内,故必须先进行坐标变换计算,得到控制点在变换后的新坐标。其坐标变换计算公式可以采用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转轴和移轴计算公式。一般在直线段以线路中线作为x轴;曲线上则以一条切线方向作为x轴。用线路中线点和控制点的坐标,反算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从而确定进洞测量的数据。把中线引入洞内,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直线隧道1)移桩法如图7-2所示,洞口两端线路控制点A、B、C、D是按定测精度测设的,它们并不是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经精测A、B、C、D后,以A
19、为原点,AB方向为纵轴,计算出C、D两点相应的偏离值yc、yd和角,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C和D上,拔角量出垂线yc和yd,即可移桩定出C和D点,再将经纬仪安置于D点,照准C即得进洞方向。当偏移量较大时,为保持原设计的线路平面位置和方向的一致性,可用洞口两端的A、D两点连线作纵轴,将B、C移至中线上。图7-2 移桩法示意图2)拔角法如图7-3,当以AD为坐标纵轴时,可根据A、B及C、D点的坐标,反算出水平角和,即可得到进洞方向。通常为了施工测量方便,亦可将B、C两点移到中线上的B、C点上。图7-3 拔角法示意图2.曲线隧道曲线隧道两端洞口的每条切线上已有两个投点的坐标在控制网中得到,如图7-4中的
20、A、G和D、E。经坐标变换后,以A点为坐标系原点,AG的切线方向为y轴,其进洞关系的计算步骤如下:(1)坐标变换后,得到A、G、D、E各点的新坐标。根据这些新坐标反算得到AG、DE的方位角;两方位角相减得到曲线精测的转向角,它的精度较之定测角值精确,并与各点的坐标相一致。图7-4 曲线隧道进洞测量示意图(2)计算交点的坐标因为AG切线与y轴重合或平行,故JD的x坐标为零或选定值,它是已知的,只需计算出JD的y坐标值即可。 (7-3)(3)根据精测算得的和选定的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l0,计算出曲线要素T、L、0、p、m、x0、y0。(4)选定洞口外面一个中线控制桩的里程,使其和定测里程一致,例
21、如选定A点。由此从A推算隧道范围内其它中线控制点的里程,到隧道另一端洞口外的中线控制点上出现断链,这是由于精测长度和定测长度不一致所致,这种里程称为隧道施工里程。(5)计算任一中线点的坐标要想在洞中测设出任一中线点的位置,必须先知道该点的施工里程,使它与曲线控制桩的施工里程相比较,才能确定该点是在直线上,还是在曲线上,并且知道该点距中线控制桩有多远。由于任一中线点的位置不同,所以计算坐标的方法也不同,现分别说明如下:(1)中线点在直线上如图7-5所示,进口洞门在一直线上,而N1点在出口端的另一直线上。在已知各点的施工里程DK进口、DKN1(不能用定测里程)的情况下,则 (7-4) (7-5)图
22、7-5 中线点在直线上坐标计算 图7-6 中线点在缓和曲线上坐标计算(2)中线点在缓和曲线上首先计算出它们的切线坐标(计算到mm或0.1mm),然后将切线坐标转换为统一坐标。例如在图7-6中,统一坐标系的坐标轴为x、y轴;ZH端的切线坐标系为x、y轴;HZ端的切线坐标系为x、y轴。假设统一坐标系的y轴平行于x轴,则中线点N2、N3的统一坐标推算如下: (7-6) (7-7)式中 N2点的切线坐标;N3点的切线坐标。(3)中线点在圆曲线上当中线点位于圆曲线上时,最好通过圆心来计算它们的坐标。如图7-6中,N4点在圆曲线上,则圆心O的统一坐标为: (7-8)而ON4的坐标方位角为: (7-9) (
23、7-10)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测设中线点的坐标后,即可采用全站仪或RTK技术确定洞门的位置和进洞方向。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时,根据控制网点的坐标,反算出两点间的距离和方位角,即可确定洞门的位置和进洞方向。如图77,H为出口洞门的设计位置,D、E为切线方向的控制点,根据D、H点坐标可以算出距离SDH及方位角DH;根据D、E坐标可以算出方位角DE,根据两方位角之差可以求得水平角。图7-7 全站仪极坐标法标定示意图图7-8 联系导线7.2.2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方向和坐标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隧道施工中除了进出洞口之外,还会用斜井、横洞或竖井来增加施工开挖面。为此就要经由它们布设导线,把洞外导线的方向和坐标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地铁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 隧道 地铁 施工 测量 竣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