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
《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摘要:冲击钻锥钻孔施工工艺在工程桩基础施工中被广泛运用,但很难避免卡钻现象。本文结合钦北铁路6#桥钻孔施工出现的卡钻现象,简要介绍卡钻的原因及处理预防措施。 关键词:冲击钻灌注桩 卡钻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 冲击钻锥钻孔施工工艺具有适用地质广泛,包括黏性土、砂类土、砾石、卵石、漂石、岩石等,且施工安全,设备简单,在桩基础施工特别是针对岩石地质的钻孔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其钻具与钻机架为柔性连接,钻锥重量大,受操作人员施工经验影响大等因素,容易出现卡钻、掉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1 卡钻原因分析 1.1 钻孔形成梅花孔(或称十字孔),冲锥
2、被狭窄部位卡住。所谓梅花孔即在冲击钻钻进时,冲成的孔不圆而形成梅花状。梅花孔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钻锥转向装置失灵,以致冲钻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冲锥刚提起又落下,钻头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置;有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成孔不圆。 1.2 未及时补焊冲锥,钻孔直径逐渐变小,产生缩孔。而补焊后的冲锥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极易发生卡钻。 1.3 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击碎,卡住锥脚或锥顶。 1.4 孔口掉下石块或其他物件,卡住冲锥。 1.5 在粘土
3、层中冲击的冲程太高,泥浆太稠,以致冲锥被吸住。 1.6 大绳松放太多,冲锥倾倒,顶住孔壁。 2卡钻处理方法 处理卡钻应先弄清情况,针对卡钻原因进行处理。宜待冲锥有松动后方可用力上提,不可盲动,以免造成越卡越紧。通常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当为梅花卡钻时,若锥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使钻头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也可松一下钢丝绳,使钻锥转动一个角度,有可能将钻锥提出。 2.2 卡钻不宜强提以防坍孔、埋钻。宜用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点的石头,有时使钻头上下活动,也能脱离卡点或使掉入的石块落下。 2.3 用较粗的钢丝绳带打捞钩或打捞绳放进孔内,将冲锥勾住后,与大绳同时提动。或交替
4、提动,并多次上下、左右摆动试探,有时能将冲锥提出。 2.4 在打捞过程中,要继续搅拌泥浆,防止沉淀埋钻。 2.5 用其他工具,如小的冲锥、小掏渣筒等下到孔内冲击,将卡锥的石块挤进孔壁,或把冲锥碰活动脱离卡点后,再将冲锥提出。但要稳住大绳以免冲锥突然下落。 2.6 用压缩空气管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卡锥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一些时候,使点松动后强行提出。 2.7 使用专门加工的工具将顶住孔壁的钻头拔正。 2.8 用以上的方法提升卡锥无效时,可试用水下爆破提锥法。将防水炸药(少于1Kg)放于孔内,沿锥的滑槽放到锥底,而后引爆,震松卡锥,再用卷扬机和链滑车同时提拉,一般能将锥提出。 2.9 严重卡钻
5、时,采取冰冻孔桩四周、人工下孔清阻等特殊方法。 3卡钻预防措施 3.1加强人员培训,熟悉施工工艺,按部就班,不能急于求成,从而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3.2 应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即使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 3.3 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切不可太稠或太稀。既保证护壁安全,又要保证充分翻渣且不增加钻锥的旋转阻力,并适时掏渣。 3.4 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换用高一些的冲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正孔形。 3.5 出现梅花孔后,可用片石,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3.6 经常检查孔的几何尺寸,一般用8号铁丝圈在钻锥底外侧,点焊固定,将钻锥放入孔中再提出泥浆液面,观察铁丝变形情况,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注 冲击钻 原因 分析 处理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