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规地基基础sjg 01附录.doc
《深地规地基基础sjg 01附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地规地基基础sjg 01附录.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录A 深圳地区地貌图附录B 深圳地区第四纪地质图附录C 深圳地区地质图附录D 深圳地区构造纲要图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地层序号土层名称土层特征C14年龄(a)地貌单元统组代号QQml1-人工填土多数由粘土组成,含石英角砾和风化岩块。水力吹填土分吹砂或吹泥,略有分选性。个别地段为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1-淤泥、粘性土、砂鱼塘围埂、砂坝,旧居民建筑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结新近沉积QQl、Qal、Qdl2含淤泥粗、砾砂新近沉积,表现形式多样,因沉积相不同,可能为淤泥(Q1),粘性土(Qdl、Qal)或砂(Qal),这些地层时代极新并可能仍在沉积广泛分布陆相河谷洼地、塘、山前全新统沙井组Q43海陆交互沉积Q4mc
2、3-淤泥灰灰黑色,含淤泥及海洋生物遗骸。饱和,松散64070215090河流出海口、海积平原海积Q4m3-含淤泥粉细砂灰灰黑色,含较多海洋生物遗骸。饱和,松散海滩、海积平原3-淤泥质粘性土灰深灰色,含海洋生物遗骸和腐木。饱和,松散海积平原、冲积平原海陆交互沉积Q4mc3-粗砂灰深灰色,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砂。饱和,软塑流塑冲积平原赤湾组Q42海积Q4m4-淤泥质粘性土或含淤泥粉细砂浅黄黄白色,含蚝壳、贝壳碎片。饱和,松散稍密235090386011043001407080160古砂堤、海积平原4-粗、砾砂灰深灰色,含腐木、贝壳。饱和,粘性土呈软塑状态。粉、细砂为松散稍密状态海积平源、泻湖平原、
3、冲积平原海积冲积Q4mc4-粘土、粉质粘土浅黄色,含较多粘性土或夹薄层粘性土。饱和,稍密松岗组Q41冲、洪积Q4al=pl5-砾砂、卵石褐黄色为主,隐斑状结构,含少量砂粒。湿,硬塑可塑冲积平原5-含泥炭质粘性土黄白灰白色。饱和,中密密实晚更新统坪山组Q33湖沼沉积Q3h6-粘土、粉质粘土深灰色,局部含大量腐木,底部含粉、细砂。饱和,软塑可塑18750055032610120台地凹部、古冲沟冲、洪积Q3al+pl6-中砂、粉质粘土褐黄、黄白、紫红等杂色,花斑状结构,含少量砂砾及铁锰结核。湿,硬可塑冲积阶地和全新世地层下部6-中砂、粗砂、砾砂浅灰灰白色,石英质,底部多含卵石,偶夹薄层粘土晚、中更新
4、统科技馆组Q32坡、残积Q3-2dl-el7-砂土、粉质粘土褐红、铁红、黄白等杂色相间,网纹(蠕虫)状结构,含较多石英和铁氧化物。稍湿,坚硬硬塑按风化(脱硅)速率1m/2万年计算约10万70万年台地上部Q2残积Q2el花岗岩风化8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肉红、褐黄、灰白等色,由粗粒花岗风化而成,则为砾质粘性土,含石英角砾20%40%。局部含孤石。由细粒花岗岩风化而成则为砂质粘性土,多呈紫红色。由二长岩风化而成则为粘性土,几乎不含石英角砾广泛分布于以各类岩石为基底岩石的各地貌单元变质岩风化粘性土紫红、灰绿、黄褐等杂色,夹脉状石英,尚可见母岩结构。遇水易软化,饱和,可塑软塑其它各种沉积岩风化
5、粘性土灰绿、深灰、灰褐色,含铁质氧化物和风化岩块。稍湿湿,硬塑可塑附录E 深圳地区地层层序表附录F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F.0.1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按表F.0.1进行。表F.0.1 岩石风化程度分类风化程度野外特征参考指标波速比Kv风化系数Kf标贯实测击数N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0.91.00.91.0-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0.80.90.80.9-中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0.60.80.40.8-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
6、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块可用手折断。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0.40.670全风化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微弱的残余强度,可用手折断。用镐可挖掘,干钻可钻进0.20.4-4070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0.2-1303030碎石状注: 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应进行杆长校正。附录G 路基土分类表G.0.1 粒组划分粒组统称粒组名称粒组粒径(d)的范围(mm)巨粒漂石(块石)粒d200卵石(碎石)粒200d60粗粒砾粒粗砾60d20细砾20d2砂粒2d0.07
7、5细粒粉粒0.075d0.005粘粒0.005d表G.0.2 路基土分类符号特征土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有机土成分B漂石G砾F细粒土C粘性土M粉质土O有机质土如Pt泥炭Cb卵石S砂级配或土性W良好级配V很高液液限H高液限I中液限L低液限P不良级配Pu均匀级配Pg间断级配表G.0.3 巨粒土分类土组符号60mm颗粒含量()60mm颗粒含量()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含土石(巨粒组颗粒含量50%)不含土漂石B5不含土卵石Cb微含土漂石BS15,15微含土卵石CbS1含土漂石B+S115,50含土卵石Cb+S1含土石(巨粒组颗粒含量50%,50)微含漂石土S1B5,15微含卵石土S1Cb含漂石土S1+B15
8、,50含卵石土S1+Cb 注 1含土石中漂石或卵石的定名,取决于何者占优势;2 表中的土指除巨粒组外的各粒组以S1表示;S1的进一步定名应以除巨粒土组以外的土粒为100%。表G.0.4 粗粒土分类土组实验室鉴别细粒组颗粒含量()液限名称粗粒土(粗粒组颗粒含量50%)砾类土(粗粒土中的砾粒颗粒含量50%)砾GGW5良好级配GPGPu不良级配砾均匀级配砾GPg间断级配砾微含细粒土砾GFGWF5,15微含细粒土的良好级配GPF微含细粒土的不良级配含细粒土砾GFGFL5,5030含低液限细粒土的砾GFI30,50含中液限细粒土的砾GFH50,70含高液限细粒土的砾GFV70含很高液限细粒土的砾砂类土(
9、粗粒组中的砂粒颗粒含量50)砂SSW5良好级配砂SPSPu不良级配砂均匀级配砂SPg5,15间断级配砂微含细粒土砂SFSWF微含细粒土良好级配砂SPF5,5030微含细粒土不良级配砂含细粒土砂SFSFL30,50含低液限细粒土的砂SFI50,70含中液限细粒土的砂SFH70含高液限细粒土的砂SFV含很高液限细粒土的砂表G.0.5 细粒土与有机土分类土 组试验室鉴别粗粒组颗粒含量(%)液 限(%)名 称组符号亚组符号细粒土(细粒组颗粒含量50%)细粒土粉质土FMML30低液限粉质土MI30,50中液限粉质土MH50,70高液限粉质土MV70很高液限粉质土粘质土CCLM粉质低液限粘质土CIM粉质中
10、液限粘质土CL30低液限粘质土CI30,50中液限粘质土CH50,5,1530微含砾(砂)低液限粉质土MIG(S)30,50微含砾(砂)中液限粉质土MHG(S)50,5,1530微含砾(砂)低液限粘质土CIG(S)30,5,1550,15,5030含砾(砂)低液限粉质土MIG(S)30,50含砾(砂)中液限粉质土MHG(S)50,15,5030含砾(砂)低液限粘质土CIG(S)30,50含砾(砂)中液限粘质土CHG(S)50,70含砾(砂)高液限粘质土CVG(S)70含砾(砂)很高液限粘质土有机土有机质土土组符号后缀以O泥 炭Pt注:1细粒土中的粉质土包括净粉粒、石粉、云母和硅藻土、浮石、火山
11、灰等。2含粗粒土的细粒土分类中,根据粗粒土为砾类土或砂类土采用相应的名称及符号。 3有机土名称可在相应的细粒土名称前加“有机质”,如MIO的名称为有机质中液限粉质粘土附录H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应用表表H.0.1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应用表指 标符号实 际 应 用适用土类粘性土砂土质量密度1 计算干密度、孔隙比等其它物理力学指标2 计算土的自重压力3 计算地基的稳定性和地基土的承载力4 计算斜坡的稳定性5 计算挡土墙侧压力+重力密度水下浮容重比重Gs计算孔隙比等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含水量w1 计算孔隙比等其它物理力学指标2 评价土的承载力3 评价土的冻胀性+干密度d1 计算孔隙比等其它物理力学指标2
12、 评价土的密度3 控制填土地基的质量+-+孔隙比孔隙率en1 评价土的密度2 计算土的水下浮重3 计算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4 评价土的承载力-+-+饱和度Sr1 划分砂土的湿度2 评价土的承载力-+可塑性液限wL1 粘性土的分类2 划分粘性土的状态3 评价土的承载力4 评价土的最优含水量5 估算土的力学性质+-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含水比u评价老粘性土和红粘土的承载力+-活动度A评价含水量变化时土的体积变化最大干密度dman1 评价砂土密度2 评价砂土体积的变化3 评价砂土液化的可能性-+最小干密度dmin相对密度Dr颗粒组成界限粒径d601 砂土的分类和级配情况2 大致估计土的渗透性
13、3 计算过滤器孔径或计算反滤层4 评价砂土和粉土液化的可能性-+平均粒径d50中间粒径d30有效粒径d10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渗透系数k1 计算基坑涌水量2 设计排水构筑物3 计算沉降所需时间4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计算+-+击实性最大干密度dmax控制填土地基质量及夯实效果+-最优含水量wy注:表中“+”表示适用,“-”号表示不适用。表H.0.2 土的力学指标及应用表指 标符号实 际 应 用适用土类粘性土砂土压缩性压缩系数a1-21. 计算地基变形2. 评价土的承载力+-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0压缩指数Cc体积压缩系数mv固结系数Cv计算沉降时间及固结度+-次固结系数Cae计算次固结时间
14、及次固结量+-前期固结压力pc判断土的应力状态和压密状态+-超固结比OCR抗剪强度内摩擦角1. 评价地基的稳定性、计算承载力2. 计算斜坡的稳定性3. 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粘聚力c侧压力系数1. 研究土中应力应变的关系2. 计算变形模量+泊松比孔隙水压力系数A、B研究土中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承载比CBR设计公路、机场跑道+无侧限抗压强度qu1. 估价土的承载力2. 估计土的抗剪强度3. 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灵敏度St评价土的结构性+-注:表中“+”表示适用,“-”号表示不适用。附录I 原位测试项目表表I.0.1 原位测试项目表试验项目测定参数主要试验目的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压力po(kPa)、
15、极限压力pu(kPa)和压力与变形关系1、评定岩土承载力;2、估算土的变形模量;3、计算土的基床系数。静力触探试验单桥比贯入阻力ps(Mpa),双桥锥尖阻力pc(Mpa)、侧壁摩阻力fs(kPa)、摩阻比Rf(%),孔压静力触探的孔隙水压力u(kPa)1、判别土层均匀性和划分土层;2、估算地基土地承载力和压缩模量;3、估算地基土承载力和压缩模量;4、判断沉桩可能性;5、判别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等级。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击数N(击)1、判别土层均匀性和划分土层;2、判别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等级;3、估算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4、估算砂土密实度及内摩擦角;5、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6、判断沉
16、桩的可能性。动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击数N10、N63.5、N120(击)1、判别土层均匀性和划分地层;2、估算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3、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十字板剪切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峰值Cu(kPa)和残余值Cu(kPa)1、测求饱和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2、估算地基土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3、计算边坡稳定性;4、判断软黏性土的应力历史现场渗透试验岩土层渗透系数k(cm/s),必要时测定释水系数*等为重要工程或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提供土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单井涌水量等旁压试验初始压力p0(kPa),临塑压力pf(kPa)、极限压力PL(kPa)和旁压模量Em(kPa)1、测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地规地基基础sjg 01附录 地基基础 sjg 01 附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