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培训讲义——超声波法200310.doc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培训讲义——超声波法2003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培训讲义——超声波法200310.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培训讲义超声波法陈久照编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10-29目 录1概述42 适用范围52.1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几种方式52.1.1桩内跨孔透射法52.1.2桩内单孔透射法52.1.3桩外孔透射法52.2关于用声波透射法测试声速来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的问题63仪器设备73.1混凝土超声仪73.1.1超声仪的功能73.1.2混凝土超声仪的技术要求73.1.3声波仪的校验与维护93.2声波换能器113.2.1 声波换能器的功能113.2.2 换能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13.2.3 换能器的技术要求143.2.4 换能器的使用与维护144 现场检测164.1声测管的埋
2、设及要求164.1.1声测管埋设数量及布置164.1.2声测管管材、规格、连接174.1.3声测管的连接与埋没184.1.4声测管的其他用途194.2现场检测194.2.1测试系统的延时194.2.2检测前的准备工作204.2.3检测前对混凝土龄期的要求214.2.4检测步骤215检测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265.1测试数据的整理265.1.1声学参数的计算和波形记录265.1.2绘制声参数深度曲线275.2数据分析与判断275.2.1波速判据275.2.2 PSD判据(斜率法判据)335.2.3波幅判据345.2.4主频判据345.2.5实测声波波形355.3桩身混凝土缺陷的综合判定355.3.
3、1综合判定的必要性355.3.2综合判定的方法355.3.3混凝土灌注桩的常见缺陷性质与声学系数的关系375.3.4桩身混凝土均匀性的评价385.4声测管的斜管测距修正385.4.1斜管问题385.4.2对斜管测距的修正395.5对桩身缺陷纵向尺寸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416检测报告437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实例分析447.1概述447.2工程实例及分析447.2.1工程实例1447.2.2工程实例2487.2.3工程实例3517.2.4工程实例4557.2.5工程实例5591概述声波检测一般是以人为激励的方式向介质(被测对象)发射声波,在一定距离上接收经介质物理特性调制的声波(反射波、
4、透射波、散射波)。通过观测和分析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声学参数和波形的变化,对被测对象的宏观缺陷、几何特征、组织结构、力学性质进行推断和表征。而声波透射法则是以穿透介质的透射声波为测试和研究对象的。声波发射系统声波在介质(被测对象)中传播,介质的几何特征、内部结构、力学性能对声波进行调制声波接收系统声波记录和分析系统依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对介质特性进行工程解释图1声波检测原理框图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在结构混凝土声学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混凝土的声学检测则始于1949年,人们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这项技术在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应用范围、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
5、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混凝土无损检测的重要手段。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声波透射法开始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其基本方法是:基桩成孔后,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声波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在桩身混凝土灌注若干天后开始检测,用声波检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逐点检测声波穿过桩身各横截面的声学参数, 然后对这些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范围、程度,从而推断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完整性、均匀性状况,评定桩身完整性等级。目前,对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主要有:钻芯法,高、低应变动测法,声波透射法等四种方法,与其他三种方法比较,声波透射法有其鲜明的特点
6、:检测全面、细致,声波检测的范围可覆盖全桩长的各个横截面,信息量相当丰富,结果准确可靠。且现场操作简便、迅速,不受桩长、长径比的限制,一般也不受场地限制。声波透射法以其鲜明的技术特点成为目前混凝土灌注桩(尤其是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重要手段,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水电、铁路、港口等工程建设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 适用范围2.1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几种方式按照声波换能器通道在桩体中不同的布置方式,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可分为三种方式:1.桩内跨孔透射法;2.单孔透射法;3.外孔透射法。2.1.1桩内跨孔透射法在桩内预埋两根以上的管道,把发射、接收换能器分别置于两管道中(如图2
7、(a)所示)。检测时声波由发射换能器出发穿透两管间混凝土后被接收换能器接收,实际有效检测范围为超声脉冲从发射到接收换能器所扫过的面积。根据两换能器高程的变化又可分为对测、斜测、扇形扫测等方式。当采用钻芯法检测大直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时,可能有两个以上的钻芯孔。如果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两钻孔之间的桩身混凝土质量,也可以将钻芯孔作为收、发换能器通道进行跨孔透射法检测。2.1.2桩内单孔透射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只有一个孔道可供检测使用,例如钻孔取芯后,我们需进一步了解芯样周围混凝土质量,作为钻芯检测的补充手段,这时可采用单孔检测法(如图2(b)所示)。此时,换能器放置于一个孔中,换能器间用隔声材料隔离(或
8、采用专用的一发双收换能器)。声波从发射换能器出发经耦合水进入孔壁混凝土表层,并沿混凝土表层滑行一段距离后,再经耦合水分别到达两个接收换能器上,从而测出声波沿孔壁混凝土传播时的各项声学参数。单孔透射法检测时,由于声传播路径较跨孔法复杂得多,须采用信号分析技术,当孔道中有钢质套管时,由于钢管影响声波在孔壁混凝土中的绕行,故不能采用此方法。单孔检测时,有效检测范围一般认为是一个波长左右。2.1.3桩外孔透射法当桩的上部结构已施工或桩内没有换能器通道时,可在桩外紧贴桩边的土层中钻一孔作为检测通道,由于声波在土中衰减很快,因此桩外孔应尽量靠近桩身。桩测时在桩顶上放置一发射功率较强的低频平面换能器,接收探
9、头从桩外孔中自上而下慢慢放下,声波沿桩身混凝土向下传播,并穿过桩与孔之间的土层,通过孔中耦合水进入接收换能器,逐点测出透射声波的声学参数。当遇到断桩或夹层时,该处以下各点声时明显增大,波幅急剧下降,以此为判断依据,如图2(c)示。这种方法受仪器发射功率的限制,可测桩长十分有限,且只能判断夹层、断桩、缩颈等缺陷,且灌注桩桩身剖面几何形状往往不规则,给测试和分析带来困难。上述三种方法中,桩内跨孔透射法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方法,是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混凝土质量最主要的形式,另外两种方式在检测过程的实施,数据的分析和判断上均存在不少困难,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均较低。4(a)231 4(b)
10、23 4(c)231图2 钻孔灌注桩超升脉冲检测方式(a)双孔检测(b)单孔检测(c)桩外孔检测1.声测管2.发射探头3.接收探头4.产生检测仪基于上述原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中关于声波透射法的适用范围规定了适用于已预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即适用于桩内声波跨孔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2.2关于用声波透射法测试声速来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的问题由于混凝土声速与其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建立专用“强度-声速“关系曲线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广泛地用在结构混凝土的声波检测中。但作为隐蔽工程的桩与上部结构有较大差别。“强度-声速”关系曲线受混凝土混合比、硬化环境等多
11、种因素的影响,上部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硬化环境我们可以较准确地模拟,而在桩中的混凝土由于重力、地下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各个区段混凝土的实际配比产生变化,且这种变化情况无法预估,因而无法对“强度-声速”关系曲线作合理的修正。桩身混凝土硬化环境复杂,无法模拟。另一方面,声测管的平行度也会对强度的推定产生很大影响,声测管在安装埋没过程中难以保证管间距离恒定不变,检测时,我们只能测试桩顶的两管间距,用于计算各测点的声速,这就必然造成声速检测值的偏差。而“强度-声速”关系一般是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声速的较小偏差所对应的强度偏差被指数放大了。所以即使在检测前已按桩内混凝土的设计配合
12、比制定专用“强度-声速”曲线,以实际检测声速来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仍有很大误差。因此,规范在声波透射法的适用范围中,回避了桩身强度推定问题,只提检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确定桩身缺陷位置、程度和范围。当桩径太小时,换能器与声测管的耦合会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所以,声测法一般适于桩径大于0.6米的桩。3仪器设备混凝土声波检测设备主要包含了超声仪和换能器两大部分。用于混凝土检测的声波频率一般在20250kHz范围内,属超声频段,因此,通常称为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相应的仪器就叫超声仪。3.1混凝土超声仪3.1.1超声仪的功能混凝土超声仪的功能(基本任务),是向待测的结构混凝土发射超声脉冲,使其穿过混凝土,然
13、后接收穿过混凝土的脉冲信号。仪器显示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所需时间、接收信号的波形、波幅等。根据超声脉冲穿越混凝土的时间(声时)和距离(声程),可计算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根据波幅,可知超声脉冲在混凝土中的能量衰减状况,根据所显示的波形,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对被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3.1.2混凝土超声仪的技术要求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S21:2000)对混凝土超声仪的技术要求作了较详细的规定,现结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的要求作如下的介绍:(1)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应满足下列要求:1) 具有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示波装置显示的波形是我们
14、测量和分析混凝土各声学参数的基础,因此波形稳定、清晰是必须具备的条件。2) 声时最小分度为0.1s这个指标决定了声时测量精度,因而也决定了声速测量的精度。混凝土超声仪具有多种功能,即可用于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也可用于检测混凝土缺陷。用于检测强度时,由于混凝土“强度-声速”相关曲线多为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型,声速的较小偏差会导致推定强度的较大偏差,因此测强时,对声时测量精度要求更高。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JGJ106-2002)中对声时测量精度放宽至0.5s,因为声波法测桩时主要是测桩身完整性,回避了桩身强度问题,所以放宽了声时测量精度要求。3) 具有最小分度为1dB的衰减系统。模拟式仪器采
15、用衰减器测量波幅,其最小分辨率取决于衰减器,衰减器的最小分度为1dB。数字式超声仪的波幅判读由计算机软件进行,精度优于1dB。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JGJ106-2002)中对波幅测试系统的精度提出了一个总体要求:声波波幅相对测量误差小于5%。4) 接收放大器的频响范围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80dB,接收灵敏度(在信噪比为3:1时)不大于50V;仪器实际工作频率(信号频率)取决于换能器,在检测混凝土时,平面换能器的标算频率为20250kHZ,径向换能器为2060kHZ,换能器的频率上限远低于放大器频带上限,即使是宽带换能器也可满足测试要求。接收灵敏度,即对微弱信号的接收分辨能力
16、,它取决于仪器的放大能力和信噪比水平。单纯考虑接收放大器的增益是不全面的,所以用信噪比达到3:1时的接收灵敏度指标更切合实际,它可以直观反映出仪器性能与超声波穿透距离有关的重要技术因素。接收灵敏度越高,可测距离越大,对微弱信号的识别能力越强。总增益不小于80分贝,相当于测试信号的幅值可相差104量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JGJ106-2002)要求系统带宽为1200kHz,相应于径向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2060kHz;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为不小于100分贝(相当于105量级)。5)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在标称值1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该指标体现了仪器对电源电压的适应范围,即当电源在此范围波动时,
17、其全部技术指标仍能达到额定值。6)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4小时。为保证现场检测工作的连续、高效,仪器应达到此要求。(2)目前,用于混凝土声波检测的超声仪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由于两类超声仪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有所不同,因此,对两类仪器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1) 模拟式超声仪(A)具有手动游标和自动整形两种测读功能。模拟式超声仪接收信号为连续模拟量,由时域波形测读参数、对声时的测读有手动游标和自动整形两种方式。自动整形声时读数功能一般仅适应于强信号、弱噪音。当信噪比比较低时,应用手动游标测读,以免造成大误差关门延时和丢波现象。(B)数字显示稳定,声时调节在2030s范围,连续1小时,数字变化不大于0
18、.2s。现场检测时,连续工作时间在4小时以上,在工作期间,仪器性能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模拟仪器数码显示的稳定性是保证现场准确测量的基础。2) 数字式超声仪(A)具有手动游标测读和自动测读方式。当自动测读时,在同一测读条件下,1小时内每隔5分钟测读一次声时的差异应不大于2个采样点;数字式仪器以自动判读为主,在大测距或信噪比较低时,需要手动游标读数。手动或自动判读声时,在同一测试条件下,测读数据的重复性是恒量测试系统稳定性的指标,故应建立一定的检查声时测量重复性的方法,在重复测试中,判定首波起始点的样本偏差点数乘以采样间隔就是声时测读差异。(B)波形显示幅度分辨率应不低于1/256,并且具有可显
19、示、存储和输出打印数字化波形的功能,波形最大存储长度不宜小于4Kbytes。数字化超声仪波幅读数精度取决于数字信号采样的精度(A/D转换位数)以及屏幕波形幅度,在采样精度一定的条件下,加大屏幕幅度可提高波幅读数的精度,直接读取波幅电压值其读数精度应达mV级,并取小数点后有效位数两位。实测波形的形态有助于对混凝土缺陷的判断,数字式超声仪应具有显示存储和打印数字化波形的功能。波形的最大存储长度由最大探测距离决定。(C)自动测读条件下,在显示的波形上应有光标指示声时、波幅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检查自动读数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偏差,则应重新测读或者改用手动游标测读。(D)宜具有幅度谱分析功能(F
20、FT功能)声波信号的主频漂移程度是反映声波在混凝土中衰减程度的一个指标,也是判断混凝土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模拟式超声仪只能根据时域波形进行估算,精度较低,频域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声波信号的主频漂移程度,是数字式超声仪的一大优势,一般的数字式超声仪都具有幅度谱功能。3.1.3声波仪的校验与维护(1) 声波仪的校验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在出厂前用专门仪器进行性能检测,购买仪器后,在使用期内应定期(一般为一年)送计量检定部门进行计量检定(或校验)。即使仪器在检定周期内,在日常检测中也应对仪器性能进行校验。1) 仪器声时检测系统校验用声波仪测定的空气声速与空气标准声速进行比较的方法来对声波仪的声时检测系统
21、进行校验。(A)试验步骤:取常用的厚度振动式换能器一对,接于超声仪器上,将两个换能器的辐射面相互对准,以间距为50、100、150、200mm依次放置在空气中,在保持首波幅度一致的条件下,读取各间距所对应的声时值t1、t2、t3、tn。同时测量空气的温度Tk(读至0.5)。测量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 两换能器间距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5%。2 换能器宜悬空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若置于地板或桌面时,应在换能器下面垫以海绵或泡沫塑料并保持两个换能器的轴线重合及辐射面相互平行;21R3T41-定滑轮2-螺栓3-刻度尺4-支架图3换能器悬挂装置示意图3 测点数应不少于10个。(B)空气声速测量值计算:
22、以测距l为纵坐标,以声时读数t为横坐标,绘制“时-矩”坐标图(如图4所示),或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出l与t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L=a+bt (1)式中,a,b-为待求的回归系数。坐标图中直线AB的斜率“l/t”或回归直线方程的回归系数“b”即为空气声速的实测值vs(精确至0.1m/s)。l4l(mm)Al3l2l1t(s)t2t3t4t1B图4测空气声速的“时-距”图(C) 空气声速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2)式中,Vc-空气声速的标准值(m/s);Tk-空气的温度()。(D) 空气声速实测值Vs与空气声速标准值Vc之间的相对误差e,应按下式计算: (3)通过(3)式计算的相对误差er应不大于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检测 技术规范 培训 讲义 超声波 2003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