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doc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 空调自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系 部: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学生姓名: 杨欣 班 级: 09232 学 号: 0923213 指导教师: 李建兰 题目类型: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2012年 5 月 15 日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生产及办公的环境要求也日益曾长了,而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就给人们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空调自动化程度决定着智能楼宇建筑的科技水平高低。所以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本论文的作用就是介绍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自控系统时的一些方
2、案。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空调的原理,并结合一些原理图更加直观的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本论文介绍了空调的自动控制方案以及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本论文还通过一些烟厂实际工程的空调自控系统来详细的介绍空调自控方案设计。关键词: 空调原理 监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 水系统目 录第1章 绪 论61.1空调系统的研究意义61.2空调系统的发展状况6第2章 空调的原理及组成部分72.1空调基础知识72.2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72.3空调系统的分类92.3.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92.3.2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工作介质分类102.3.3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10第3章 空气调节的制冷机组11
3、3.1制冷机组分类113.1.1电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113.1.2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123.1.3各种类制冷机特性及其单机容量比较:123.2 制冷机组的原理及其构造133.2.1液体气化制冷法方式一:压缩膨胀方式制冷原理(氟利昂制冷)133.2.2液体气化制冷法方式二: 蒸发吸收方式制冷原理(溴化锂制冷)153.3 吸收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循环过程153.4 发生过程163.5 冷凝过程163.6 节流过程163.7 蒸发过程163.8 吸收过程163.9 热交换器16第4章 空调的自控系统的设计174.1 空调自控系统各个单元的设计原理184.2空调自控系统的监控184.3 下位机、上位机与
4、网络控制器194.4某烟厂设计方案204.5被控设备及被监测控制点204.5.1 空调机组1台204.5.2模拟量输入(AI)204.5.3 开关量输入(DI)204.5.4 模拟量输出(AO)214.5.5 开关量输出(DO)214.6控制器/电动阀及执行器选择214.6.1空调DDC控制器:214.6.2 彩色液晶触摸屏:214.6.3 电动阀及执行器选型(根据甲方空调机组招标书提供参数):224.7空调机控制方案224.7.1 温、湿度检测224.7.2 电动阀阀位检测224.7.3 风机电流检测及耗能统计234.7.4 执行机构234.7.5 压差检测234.8 控制方法234.8.1
5、 温、湿度控制244.8.2温、湿度控制的理论策略(卷烟厂多工况恒温恒湿控制软件)244.8.3 新风门控制244.8.4 防凝水控制244.8.5手动操作244.8.6 空调机的起、停254.8.7 风门运行规律254.8.8滤筒反吹控制254.9空调系统安全防火智能监控254.9.1手动试验功能:254.9.2防火温度整定功能:264.9.3报警的检测与处理264.9.4 变频(变风量技术)控制264.10 通讯28结 论29谢 辞30参考文献31第1章 绪 论1.1空调系统的研究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楼宇、厂房的空调自控系统也迅猛的发展起来。并成为21世纪的主流。所谓空调自控就
6、相当于给空调加上“灵魂”和一个大脑,以提高生活和生产环境,给人们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空调自控系统在各行各业、各种办公楼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在空调自控系统中,通过对空气的纯净度、湿度、温度、流速等的处理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据统计在楼宇建筑中空调的能耗占60%左右,为使空调系统运行效果达到最佳,并且更加节能环保。因此空调系统研究有很大的经济效应。1.2空调系统的发展状况伴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世界上HVAC系统的控制从五十年代就采用气动仪表控制。六十年代改进为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七十年代采用专用微型计算机进行集中式控制。直到1984年,美国哈佛福特市第
7、一栋采用微型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的大厦出现,标志着智能建筑的开始。集散式控制(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目前以趋于成熟。作为控制系统中的单元控制器,国内外主要采用PID控制, 因其控制简单,成本低、技术较成熟、易于实现、参数方便调整。在空气调节中应用较为广泛。1982年shavil和Brandl等对由控制阀门和控制器实现空气湿度、温度控制做了研究。1984年shavil和Brandl对PID控制的废气温度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做了仿真研究。1995年kalman等人将PID控制用于压缩机和蒸发器的电极速度调节。以实现制冷去湿,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PID控制算法。同时给出了两种系统的控制方法。实际上现
8、在大多数空调都是采用PID控制方法。虽然PID控制在空气调节中应用广泛,但是PID算法只有在系统模型不随时间改变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当一个已经被调好参数的PID控制器用于不同参数模型时,系统的性能就会变差。再加上空调系统高度非线形以及温湿度强耦合关系,研究者有转移到其他控制方法。第2章 空调的原理及组成部分2.1空调基础知识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一门使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和流动速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温 度:温度是表明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高低反映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物体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干球温度:温度计的感温球与空气直接接触,测出的空
9、气温度称为空气的干球温度,也就是空气的真正温度(日常说述的温度)。湿球温度:用带有水分的湿纱布包在温度计的赶温球上,这样的温度计称为湿球温度计,有它测出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也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露 点:对于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使饱和水汽压降至与当时实际的水汽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露点。露点温度:在恒定压力的条件下,空气的含湿量不变时,降低空气温度,在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温度叫露点温度。(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为=100%RH)湿 度:湿度是表示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汽量多少的物理量;含湿量:每公斤干空气所含有水蒸汽量称为含湿量,符号
10、为d,单位为 kgkg(干);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分压力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用表示当 0时,为干空气;100时,为饱和空气。从j 值大小可直接看出空气的干湿程度。)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符号为Z,单位为 kgm3)焓是湿空气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一个内能与压力位能之和的复合状态参数。 在空调过程中,湿空气的状态经常发生变化,焓可以很方便确定该状态变化过程中的热交换量。湿空气的变化过程是定压过程,焓差等于热交换量,即: t h= Q=cmt 式中:h:焓差 kJkg(干) , Q:热交换量 kJkg m:湿空气的质量 kg
11、, c:湿空气的定压比热 kJ(kg)显热: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上升或下降,但是物质的形态不发生变化,这种热称为显热。潜热:当单位质量的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其形态发生变化,但温度不发生变化,这种热量无法用温度计测量出来,人体也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实验计算出来,这种热量就称为潜热。2.2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要对空调做研究,就必须全面的去了解空调的组成和原理,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决定采用哪种控制方式。本节以中央空调的组成为例做详细的介绍。中央空调是智能楼宇中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必不可少的。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智能楼宇建筑的50%以上,监控点数占50%以上。所以中央空调在智能楼宇
12、建筑中占据重要位置。:下面以某烟厂贮叶房空调原理图(图2-1)为例介绍空调原理。图2-1由图2-1可以看出空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空调组成部分(1)进风部分:空调系统中必须由外部采集一些新鲜空气(即新风),以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空调的进风口和风管组成了空调系统的进风部分。(2)过滤部分:引进的新风必须通过过滤,过滤是为了把空气中的微小灰尘去除,过滤一般分为初效过滤、中效过滤和高效过滤。(3)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对空气进行升温、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过程组合在一起就称为空气的热、湿处理。处理的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接触式:与空气进行热、湿处理的介质和被处理的空气直接接触,通常是将其喷洒到被处理的
13、空气中,如喷水室蒸汽加湿器等。表面式:与空气进行热、湿处理的介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而是和通过处理设备的表面接触。如表冷器。(4) 空调的冷、热源部分:空调系统的冷源通常为冷冻水。空调冷冻水由制冷机(也称冷水机组)提供。空调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冷机有压缩式(活塞式、离心式、螺杆式、涡旋式等)和吸收式两种。空调系统的热源通常为蒸汽或热水,可由城市热网或自备锅炉提供。而直接型溴化锂机组和风冷热泵机组可通过模式转换,直接转换成热源装置为空调末端设备提供热源。(5)控制部分:控制、调节装置的作用是调节空调系统的冷量、热量和风量等,使空调系统的工作随时适应空调工况的变化,从而将室内空气状态控制在要求的范
14、围内。2.3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3.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1 集中式空调系统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空气处理设备(过滤、冷却、加热、加湿设备和风机等)集中设置在空调机房内,空气处理后,由风管送入各房间的系统。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处理空气量大,需要集中的冷源和热源,运行可靠,便于管理和维修,但机房占地面积较大。常用的单风管空调系统、双风管空调系统以及变风量空调系统均属此类。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又称为混合式空调系统,它建立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基础上。特点是集中处理部分或全部风量,然后送往各房间(或各区),在各房间(或各区)再进行处理
15、,从而使各房间(或各区)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获得较为理想的空气处理效果。此种系统适用于空调房间(或区)较多,且各房间(或各区)空气参数要求不一致的建筑物中。它是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之间的空调系统。常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分区机组系统均属此类。3 分散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又称局部空调系统。它的特点是将空气处理设备全分散在各空调房间内或邻室内。人们常见的窗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都属于此类。2.3.2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工作介质分类1 全空气式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是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担负房间的热(冷)湿负荷的系统。一个全空气空调系统通过输送的冷(热)空气向房间提供显热
16、冷量和潜热冷量(或热量),其空气的冷却(加热)、去湿(加湿)处理完全集中于空调机房内完成。由于空气的比热较小,需要用较多的空气量才能达到消除余热余湿的目的,因此全空气系统需要有较大的风道断面或较高的风速。2 全水式空调系统全部用水作为介质传递室内热(冷)湿负荷的系统称为全水系统。全水系统的管道所占空间较小,但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式。3 空气-水式空调系统空气水系统是由空气和水共同来承担室内热(冷)湿负荷的系统,除了向室内送入经处理的空气外,还在室内设有以水作介质的末端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由于使用水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介质,从而减少了系统的风量。4 制冷剂直
17、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制冷剂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中,通过制冷剂的直接蒸发来担负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2.3.3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1 循环式空调系统循环式空调系统又称为封闭式空调系统。它是指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全部采用循环风的调节方式 。此系统不设新风口和排风口,只适用于人员很少进入或不进入、只需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而进行空气调节的场所。2 直流式空调系统直流式空调系统又称全新风系统,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全部采用新风,新风经处理达到送风状态参数后送入空调房间内,消除室内空气的热湿负荷后又全部排掉,不用室内空气作为回风使用的空调系统。直流式空调系统多用于需要严格保证空气质量的场所或产生有毒或有害
18、气体,不宜使用回风的场所。3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是指将来自室外的新风和室内的循环空气,按一定的比例在空气热湿处理装置之前进行混合,经过处理后再送入空调房间内的空调系统。一次回风应用较为广泛,被大多数中央空调系统所采用。4 二次回风空调系统二次回风空调系统是在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将室内回风分成两部分,分别引入空气处理装置中,其中一部分经一次回风装置处理后,与另一部分没经过处理的空气(称为二次回风)混合,然后送入空调房间内。二次回风空调系统与一次回风空调系统比较更为经济、节能。第3章 空气调节的制冷机组第二章我们提到了冷源和热源,要得到满足要求的冷热源就需要对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和
19、供热设备有所了解,热源主要是锅炉或城市供热管网,冷源主要是制冷机组,下面我们着重论述一下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3.1制冷机组分类目前,空调系统中的制冷装置主要利用“液体气化制冷法”的原理而工作,其形式主要有电驱动的压缩式和热驱动的吸收式两种。制冷机组就是将制冷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设备直接在工厂组装成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冷量和用冷温度。制冷系统机组化是现代空调用制冷装置的发展方向。3.1.1电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电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主要以氟里昂、氨为制冷剂,民用制冷机大部分采用氟里昂作为制冷剂。按冷却介质的种类可分为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两种形式,按压缩机种类可分为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三种形式,按
20、提供的冷源或热源情况可分为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两种形式。1 活塞式冷水机组 活塞式冷水机组由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风冷式或水冷式冷凝器、热力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并配有自动或手动能量调节和自动安全保护装置,常用的水冷式活塞冷水机组冷凝器进出水温分别设置为32、37,蒸发器出口冷冻水温度设置为7度,冷量范围一般为35580千瓦。2 螺杆式冷水机组 螺杆式冷水机组是由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油分离器、自控元件和仪表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常用的水冷式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凝器进出水温分别设置为32、37,蒸发器出口冷冻水温度设置为7度,冷量范围为5801163千瓦。3 离心式冷水机组
21、 离心式冷水机组是由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和调节机构以及各种控制元件组成的整体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制冷量较大,常用的水冷式离心式冷水机组冷凝器进出水温分别设置为32、37,蒸发器出口冷冻水温度设置为7度,单机容量通常在1163千瓦以上,所以,这种一般用于大型中央空调系统。4 热泵机组 热泵机组的循环流程有几种形式,但不论何种,系统中除装有制冷系统中的四大元件外,还需装有四通换向电磁阀、单向阀等,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制冷或制热状态时能得到控制。热泵机组根据冷却方式可分为风冷式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和土壤热泵三种。水源热泵机组是利用地下水、河水、湖水等资源,借助压缩机系统,通
22、过消耗部分电能,冬季,把水中的低品位能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或空调;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中,达到空调的目的。它不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运行稳定,没有风冷热泵机组的除霜以及小区的热岛效应等问题。土壤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热量的闭路循环的地源热泵系统,它通过循环液在封闭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在冬季供热过程中,流体从地下收集热量,再通过系统把热量带到室内。夏季制冷时,系统逆向运行,即从室内带走热量,再通过系统将热量送到地下岩和土中。因此,土壤热泵系统既保持了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优点,又克服了空气源热泵效率低下的缺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5 冰蓄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调 自控 系统 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0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