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柱塞泵设计 .doc
《轴向柱塞泵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向柱塞泵设计 .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学院 毕 业 设 计题目 轴向柱塞泵的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轴向柱塞泵的设计设计要求系统介绍轴向柱塞泵的概况、原理与结构形式;并详细地分析讨论了轴向柱塞泵的主要性能,主要零部件地制造工艺,以及柱塞泵的使用维护知识。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熟练地掌握了AutoCAD的操作指令。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 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及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周: 工件基本类型与工艺性分析;第三周: 整体及部分零件尺寸计算;第四周: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和绘制结构尺寸图;第五周: 毕业论文电子稿的录入,绘制主要零件和装配图; 第六周: 毕业论文的校核、修改;第七
2、周: 打印装订和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 要液压泵是向液压系统提供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油液的动力元件,它是每个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元件,合理的选择液压泵对于液压系统的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噪声、改善工作性能和保证系统的可靠工作都十分重要。本设计对轴向柱塞泵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轴向柱塞泵的分类,对其中的结构,例如,柱塞的结构型式、滑靴结构型式、配油盘结构型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还包括的它们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最后还介绍了它的常见损坏原因以及使用与维护的方法。这样能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使操作维修更加方便。本次设计对轴向柱塞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开发了自身的潜能,对
3、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关键词:柱塞泵 滑靴 配油盘 目 录设计任务书I摘 要II概 述11 轴向柱塞泵演化历程22 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52.1 基本工作原理52.2斜盘式轴向柱塞泵52.3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63 轴向柱塞泵的结构、使用与维修83.1 柱塞泵的结构83.2 供油形式103.3液压泵用轴承103. 4 三对磨擦副检查与修复113.4.1 柱塞杆与缸体孔113.4.2 滑靴与斜盘123.4.3 配流盘与缸体配流面的修复133.5 使用注意事项144 轴向柱塞泵的泵油原理154.1进油过程154.2回油过程164.3 国产系列柱塞式喷油泵165 轴向柱塞泵的加
4、工工艺185.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185.2柱塞泵损坏原因195.3修复措施19结 论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概 述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广泛地应用在工业液压和行走液压领域,是现代液压元件中使用最广的液压元件之一。此外,由于轴向柱塞泵结构复杂,对制造工艺、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它又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液压元件之一。 近年来,随着材料、制造、电子等技术的发展,轴向柱塞泵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荷兰Innas公司开发的Float Cup结构轴向柱塞泵,丹麦的Saur-Danfoss公司为工程机械量身定做的H1系列的多功能泵,德国Rexroth公司推出的电子智能泵等等。
5、而我国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发了CY系列和引进Rexroth技术的泵后,轴向柱塞泵技术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在工业现代化和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工程机械、塑料机械、冶金、机床和农业机械等领域对轴向柱塞泵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提高我国轴向柱塞泵的性能显得十分迫切,对轴向柱塞泵技术革新的要求也十分紧迫!纵览国内外轴向柱塞泵技术的发展演变对认识轴向柱塞泵的发展趋势和加快我国轴向柱塞泵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轴向柱塞泵演化历程 轴向柱塞泵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初,Ramelli开发了用于从矿井里往外汲水的皮革密封的轴向柱塞泵,如图1。从结构上看,它和现在的柱塞泵
6、已经十分相似2。直到1905年,美国Harvey William教授和Reynold Janny工程师设计了端面配流的斜盘泵的静液传动装置,用在军舰炮塔转向的液压系统中,后来人们称此构的泵为Janny泵,如图2(a) (b)图1.1 早期柱塞泵图1.2 Janny泵1907年,美国人Renault改进了Janny的这种柱塞传动机械,有效提高了其的运行效率2。 斜轴式柱塞泵发展较晚,1930年,瑞士Hans Thoma教授设计了第一台斜轴泵,后人常把斜轴泵称为Thoma泵,如图33 。其缸体中心线与传动轴中心线成一夹角,使缸体对配油盘的倾复力矩减小,因此允许的倾角较大。 图1.3 Thoma 泵
7、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Denison公司和英国Lucas公司摆脱Janny泵的传统,设计了轴承支承缸体的斜盘泵。这种泵传动轴只传递扭矩,不传递弯矩,保障了配流副的良好接触,加上制造水平的提高,使其工作压力提高到35 MPa,转速也大幅提高,引起斜盘泵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对液压系统集成化的要求,特别是在行走车辆闭式回路的应用,通轴泵获得了新的发展 5-6。主轴尾端可以安装辅助泵或其他作用的泵,使通轴泵具有集成多种元件的复合功能,大大简化了液压系统,这是斜盘泵 发展的另一次飞跃。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很多轴向柱塞泵 的制造商逐渐崛起,针对不同领域做了很多技术革新
8、,比如Vickers针对注塑机节能的要求推出PVB轻型泵;泵 和电子技术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多种多样控制方式。 1966年,我国综合了国外后斜盘式柱塞泵的特点,设计出CY14-1型轴向柱塞泵。经过30多年的实践,对CY14-1相继做过四次大的改进,前两次以标准化和缩小体积为主,改进为CY14-1A型。第三次针对配油盘烧损和斜盘磨损以及工艺问题,形成了CY14-1B型泵 。第四次针对CY14-1B型噪声高、转速低、易松靴脱靴、可靠性差、自吸能力差,规格不全和无通轴泵等缺陷,开发了Q*CY14-1Bk系列开式低噪声泵和QT*CY14-1Bk系列通轴泵。 进入九十年代后,德国Rexroth公司开
9、发了A4V泵。柱塞与传动轴成一交角,工作时离心力有助于柱塞的回程,也有利于减小配流盘直径,降低缸体配流面的线速度;采用球面配流,有利于补偿轴向偏载对缸体产生的倾复力矩。 进入21世纪,荷兰Innas公司设计了一种名为Floating Cup结构的轴向柱塞泵,如图4。这种泵为双层柱塞结构,类似于将两个泵面对面的叠加,它可以平衡泵一部分的轴向力,减轻轴承的工作负载,减少流量脉动,降低噪声9。 图1.4 新型Floating Cup轴向柱塞泵从最初用于低压排水到现在高压甚至超高压的驱动方式,柱塞泵的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应用也越来越广。 2 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2.1 基本工作原理由于起密封作
10、用的柱塞和缸孔为圆柱形滑动配合,可以达到很高的加工精度,并且油缸体和配流盘之间的端面密封采用液压自动压紧,所以泵的泄漏可以得到严格控制,因此这种泵可以适应在高压下工作,容积效率较高。传动轴每转一周,柱塞在缸孔中往复运动一次,完成吸油和排油。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形式很多,按其配流方式来分,主要有端面配流和阀配流两种,个别结构采用轴配流。端面配流可以做成定排量或变排量形式,阀配流多作为定排量泵。但是阀配流泵可以达到更高的工作压力。本章主要讨论端面配流的轴向柱塞泵。按其结构特点,这种泵又可分为斜盘式和斜轴式两大类。2.2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传动轴中心线与缸体中心线重合。柱塞对斜面的正压力与
11、柱塞泵底部液压力成正比(为斜盘倾斜角)。由于力相当大,由于受到接触点挤压力的限止,一般仅用于小流量、中高压(10Mpa)的场合。为了改善柱塞头部的接触情况,采用了按静压轴承原理设计的滑靴。带滑靴结构的轴向柱塞泵工作压力可达32Mpa到40Mpa,排量从到,个别可达。带滑靴结构的轴向柱塞泵是国内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轴向柱塞泵。安放在缸体中的柱塞通过滑靴与斜盘相接触。传动轴中的弹簧通过回程盘使滑靴紧贴斜盘。当传动轴带动缸体转动时,弹簧产生回程力,使柱塞外伸,完成吸油过程。此后,斜盘将柱塞往缸孔里推,完成排油过程。柱塞和缸孔组成的工作容腔中的油液,通过配流盘分别与泵的吸、排油腔相通。变量机构用来改变斜盘
12、的倾角,因而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柱塞泵受的径向力通过缸体传到轴承上。另一种带滑靴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称为通轴泵。其传动轴采用两端支承。这样,由于柱塞径向力引起的缸体径向力可以由传动轴承受,因而取消了缸体外的大轴承。传动轴和缸体的花键配合段的中点是缸体承受径向作用力的支承点。为了不使缸体承受过大的倾覆力矩,此支点应通过或接近缸体径向合力的作用线。同时,传动轴的直径较大,因而轴的挠度较小,缸体倾斜小。通轴泵还广泛地采用浮动配流盘和浮动缸体结构,对缸体的倾斜进行补偿。通过泵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传动轴伸出柱塞泵的主体,在轴端可安装一台小流量的低压油泵及组合阀。当通轴泵用于泵马达闭式系统时,该低压油泵作为辅
13、助补油泵,简化了液压系统及管道连接,便于实现液压元件的集成化。这是近年来通轴泵发展较快的一个原因。2.3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这种轴向柱塞泵的传动轴与缸体轴线倾斜一个角度,故称为斜轴式泵。双铰式轴向泵是一种较早出现的斜轴式泵,曾经获得过广泛的应用。双铰泵采用连杆带动柱塞作往复运动,传动轴通过双万向铰带动缸体旋转。由于缸体的转动只需克服摩擦阻力,所以通过双万向铰传递的功率较小,万向铰的设计、制造较容易。主要动力由连杆传递。其配流盘的工作原理与斜盘泵相同。这种泵由于采用了万向铰,所以结构比较复杂,除在大流量场合外,已经较少应用。无铰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当传动轴转动时,连杆推动柱塞在缸孔中作往复运动
14、。同时,连杆的侧面带动柱塞连同缸体一起旋转,取消了万向铰。由于结构简单,这种泵目前使用也比较广泛。只要设计得当,可以使连杆的轴线与缸孔的轴线间的夹角做得很小。因而柱塞上的径向作用力以及缸体上的径向作用力都大为减小。这对于改善柱塞和缸体间的磨损以及减小缸体的的倾覆力矩都有很大好处。因为径向力小,传动轴和缸体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取得较大(一般可达,个别达),因而泵的排量增加。而斜盘泵的斜盘倾斜角受径向力的限止,一般不超过。与斜盘泵相比,这种斜轴泵适用于大排量场合(排量范围为,个别可达)。斜轴泵的总效率略高于斜盘泵。但斜轴泵的体积较大,流量的调节靠摆动缸体使缸体轴线与传动轴线的夹角发生变化来达到,运动
15、部分的惯量大,动态响应慢。斜轴泵的传动轴要承受相当大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故要选用大容量的轴承,轴承部位的结构复杂。端面配流的斜盘式泵和斜轴式泵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柱塞泵。轴向柱塞泵通常用在高压或中高压的场合,各零件承受较大载荷。除了各零件必须满足强度要求外,柱塞与缸体柱塞孔、缸体端面与配流盘、斜盘平面与滑靴三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情况对泵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过大的摩擦力不但降低泵的机械效率,还会引起磨损、降低泵的使用寿命。这三对摩擦副又起隔离高、低压油腔的密封作用,因此又与泵的容积效率有关。对这三个关键部位的工作机理、结构、材料、工艺研究,是提高轴向柱塞泵性能的重要内容。在高压工作条件下,泵的流量脉
16、动和液压冲击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减小轴向柱塞泵的振动和噪声也是目前液压技术领域内比较受到关注的问题。3 轴向柱塞泵的结构、使用与维修3.1 柱塞泵的结构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沿轴向圆周均匀分布地装在缸体中,液压油经配油盘上的吸油口进入液压缸。由于斜盘与配油盘都固定不动,当传动轴带动液压缸回转时,在低压进油与斜盘的作用下,柱塞就在液压缸中做往复直线运动,完成吸油与压油过程。缸体每转一转,每个柱塞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吸油与压油。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按其结构可分为点接触式与滑履式两种。点结触式结构简单,只适用于中、低压(压力为6.3MPa以下),滑履式结构复杂,由于柱塞垢球面是通过滑履的平面与斜盘接触,压力
17、分散,故可以用于中、高压(工作压力为2132MPa)。在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中,CY型轴向柱塞泵是较为典型的一种,额宝压力为32MPa,额定流量有:2.5、10、25、63、80、107、120、160、250(L/min)等规格。这种柱塞泵分定量泵与变量泵两种。目前国内常用的有手动变量、伺服变量、压力补偿变量、恒压变量等形式。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CY141B型轴向柱塞泵,它采用配油盘配油,缸体旋转的动动形式。在滑履与变量头之间,配油盘与缸体之间采用了静压平衡结构,因而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许多优点。适用于锻压、冶金、矿山、般舶、运输、建筑等机械及其他高中压液压系统中。
18、图3.1 泵体图3.2 阀盖 图3.3 阀体图3.4 上、下阀瓣图3.5 填料压盖3.2 供油形式直轴斜盘式柱塞泵分为压力供油型、自吸供油型两种。压力供油型液压泵大都采用有气压的油箱,也有液压泵本身带有补油分泵向液压泵进油口提供压力油的。自吸油型液压泵的自吸油能力很强,无需外力供油。气压供油的液压油箱,在每次启动机器后,必须等液压油箱达到使用气压后,才能操作机械。如液压油箱的气压不足时就担任机器,会对液压泵内的与滑鞭造成拉脱现象,出会造成泵体内回程板与压板的非正常磨损。采用补油泵供油的柱塞泵,使用3000h后,操作人员每日需对柱塞泵检查1-2次,检查液压泵运转声响是否正常。如发现液压缸速度下降
19、或闷车时,就应该对补油泵解体检查,检查叶轮边沿是否有刮伤现象,内齿轮泵间隙是否过大。对于自吸油型柱塞泵,液压油箱内的油液不得低于油标下限,要保持足够数量的液压油。液压油的清洁度越高,液压泵的使用寿命越长。3.3液压泵用轴承柱塞泵最重要的部件是轴承,如果轴承出现游隙,则不能保证液压泵内部三对磨擦副的正常间隙,同时也会破坏各磨擦副的静液压支承油膜厚度,降低柱塞泵轴承的使用寿命。据液压泵制造厂提供的资料,轴承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0h,超过此值就需要更换新的。 拆卸下来的轴承,没有专业检测仪器是无法检测出轴承的游隙的,只能采用目测,如发现滚柱表面有划痕或变色,就必须更换。 在更换轴承时,应注意原轴
20、承的英文字母和型号,柱塞泵轴承大都采用大载荷容量轴承,最好购买原厂家,原规格的产品,如果更换另一种品牌,应请教对轴承有经验的人员查表对换,目的是保持轴承的精度等级和载荷容量。3.4 三对磨擦副检查与修复柱塞泵的结构复杂,如对其结构不太熟悉,最好不要拆装,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装配。3.4.1 柱塞杆与缸体孔表3.1为柱塞泵零件的更换标准柱塞杆直径162025303540柱塞杆与缸孔标准间隙0.0150.0250.0250.0300.0350.040极限间隙0.040.050.060.070.080.09柱塞杆球头与滑靴球窝标准间隙0.010.010.0150.0150.020.02极限间隙0
21、.30.30.30.350.350.35当表中所列的各种间隙超差时,可按下述方法修复: (1)缸体镶装铜套的,可以采用更换铜套的方法修复。首先把一组柱塞杆处径修整到统一尺寸,再用1000#以上的砂纸抛光外径。缸体安装铜套的三种方法:(a)缸体加温热装或铜套低温冷冻挤压,过盈装配;(b)采有乐泰胶粘着装配,这咱方法要求铜外套外径表面有沟槽;(c)缸孔攻丝,铜套外径加工螺纹,涂乐泰胶后,旋入装配。 (2)熔烧结合方式的缸体与铜套,修复方法如下:(a)采用研磨棒,手工或机械方法研磨修复缸孔;(b)采用座标镗床,重新镗缸体孔;(c)采用铰刀修复缸体孔。 (3)采用“表面工程技术”,方法如下:(a)电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轴向柱塞泵设计 轴向 柱塞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9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