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说明及依据51.1 编制说明51.2 编制依据52 工程概况52.1 工程概况52.2周边环境条件62.2.1周围建筑物情况62.2.2道路交通情况62.2.3地下管线情况62.3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62.3.1 工程地质62.3.2 水文地质72.3.3 气象情况72.4工程重点、难点及其对策73 施工总体布署73.1 总体施工指导思想73.2 施工组织机构73.3 施工总体目标83.3.1 工期目标83.3.2 质量目标83.3.3 安全目标83.3.4 文明施工目标83.3.5 环保目标83.4 施工阶段与施工部署83.5 施工现场布置93.5.1布置说明93.5.2 施工总平
2、面布置93.5.3 临时道路103.5.4 施工用水、用电103.5.5 排水措施103.5.6围挡103.6交通组织103.7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113.8 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113.9 劳动力使用计划124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24.1 施工计划安排124.1.1一期计划安排124.1.2二期计划安排124.1.3三期计划安排134.2工期保证措施134.2.1 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134.2.2 配备足够的资源,保证工期的实现134.2.3 工期保证工艺措施13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45.1 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45.1.1 设计概况145.1.2 连续墙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4
3、5.1.3 SMW工法桩施工方法195.2 地基加固225.2.1工艺流程235.2.2施工方法235.3 基坑降水245.3.1 降水井井点设计245.3.3 降水、降压管井井点布置及构造275.3.4 管井降水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275.3.5 管井降水施工技术措施285.4 钻孔桩施工295.4.1施工工艺流程295.4.2 施工方法295.4.3 格构柱施工305.5 基坑开挖305.5.1开挖原则305.5.2开挖技术参数305.5.3开挖流程315.5.4 盖挖部分开挖流程325.5.5 土方开挖方法325.5.6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345.6 支撑施工365.6.1 混凝土支撑施工3
4、65.6.2 钢支撑施工375.6.3 支撑拆除386 施工监测及信息化施工386.1 施工监测组织386.2 监测内容396.3 施工监测396.3.1 监测控制网的布置396.3.2 测量精度406.3.3 技术措施416.4 监测监控数据整理、分析与处理416.5 报告制度417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417.1质量保证体系417.1.1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417.1.2 制定创优规划417.1.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417.1.4 健全保证制度427.1.5 质量保证措施427.2 安全保证体系487.2.1安全保证组织机构487.2.2 安全保证检查程序487.2.3 制定安全方针487.2
5、.4 安全目标487.2.5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487.2.6 主要项目安全技术保证措施497.2.7 建立专业与全员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控网络548 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保护措施548.1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548.2 主要地上设施及建筑物保护方案548.3 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期间管线保护558.4 基坑回填的管线保护558.5 管线悬吊保护措施558.6 其它设施及建筑物的保护技术措施55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569.1 环境保护措施569.1.1建立健全环境保证体系569.1.2施工噪声防治569.1.3 大气污染防治569.1.4文物保护569.2文明施工措施579.2.
6、1 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579.2.2 封闭管理579.2.3 总平面布置579.2.4 办公、生活设施589.2.5 现场防火589.2.6 卫生管理589.2.7 粉尘、噪音管理5910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5910.1 建立应急处理管理机构5910.2 应急处理流程5910.3 应急处理措施5911 图表及工艺框图61表2.1 地层顺序及工程特性表61表2.2 重难点及主要对策措施表62图3.1 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63图3.2 广济路站施工总体流程图64图3.3 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布置示意图65图3.4 广济路站一期施工交通疏解图66图3.5 广济路站二期施工交通
7、疏解图67图3.6 广济路站三期施工交通疏解图68表3.7 机械设备表69表3.9 劳动力计划表70图5.1 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71图5.2 泥浆制备工艺流程图72图5.6 墙底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图73图5.7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73图5.10井点布置图74图5.11井管构造图76图5.12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77图5.13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78图5.14 基坑开挖与支撑顺序图79图5.15基坑开挖分层示意图80图5.16 广济路站二期土方开挖方案图81图5.17 广济路站基坑开挖纵向分区图82图5.19 广济路站基坑开挖提升系统示意图83图5.20 雨季纵坡防护措施84图5
8、.21 砼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85图5.22 钢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86图5.23 SMW施工工艺流程图86表6.2 监测项目设置表87表6.3 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表87图6.7广济路站监测布点图(一)88图6.7广济路站监测布点图(三)89图6.7广济路站监测布点图(四)90图7.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91图7.2 工程创优保证体系图92图7.3 质量保证体系图93图7.4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94图7.5 安全保证体系图95图7.6 安全生产监控网络图96图9.1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96图10.1 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图97图10.2 应急处理流程框图97表10.3 工程施工应急处理分析、措施表
9、98广济路站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编制说明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广济路站土建工程的特点合,结我公司施工实力和完成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等方面因素,按照业主及规范要求,编写完成广济路站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合理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方案及相应的管理、保证体系,能够满足安全、质量、工期等目标要求。1.2 编制依据(1) 广济路站土建工程招标文件及现有的施工图纸;(2) 国家及苏州市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规范等;(3) 苏州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苏州市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办法;(4) 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
10、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5)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及业主的相关要求。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广济路站位于广济路与干将西路交叉路口地下,为一号线和二号线换乘车站,其中一号线车站主体沿干将路方向布设,二号线车站主体沿广济路方向布设。车站由一号线、二号线、北联络线及控制中心四部分组成,其中:(1)一号线为东西向,结构外包全长315.2m,标准段外包宽度32.4m,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采用双层双跨或多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2)二号线为南北向,结构外包全长113.9m,外包宽度24.7m,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采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3)北联络线位于二号线北端,长约168m,为地下负
11、三层结构。(4)控制中心位于一号线北侧,长约108m,宽约60m,为地下负一层结构。本站设有8个出入口、5个风道,出入口与风道均为地下一层结构,3、4、5、8为本次实施,其余均为远期预留出入口。车站结合一、二号线的联络线设置,平面形状多变。一号线底板座落在层粉质粘土层上,一般段基坑深度在16m左右, 盾构井段深约17.7m;二号线及联络线底板座落在1层粉质粘土层上,一般段基坑深度在22m左右, 盾构井段深约23.7m。基坑宽度从15.25m至41.2m不等。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方案,其中控制中心采用600mm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一号线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二号
12、线及联络线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风亭、出入口采用SMW工法桩做围护结构。内支撑体系采用混凝土支撑(局部采用钢支撑)。 为保证干将路、广济路的交通,一号线车站采用半盖挖法施工,其余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2.2周边环境条件2.2.1周围建筑物情况本站沿线道路两侧建筑物密集 ,且附近有多栋多层建筑。其中位于红线范围内的干将路以北广济路以西地块内的居民楼、干将路以南一栋六层居民楼、菱塘浜桥等建筑物待拆除。2.2.2道路交通情况车站位于广济路与干将西路交叉路口地下,干将路为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广济路为南北向的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人口密集,车流量大,交通极为繁忙。2.
13、2.3地下管线情况本标段车站范围涉及管线有:(1)干将路平行于车站方向有:一根DN300的给水管、一根DN700的给水管、一根15001200的电力管、一根DN300的燃气管、一根D500的污水管;(2)广济路垂直于车站方向有:一根DN600、一根DN200的给水管、一根DN200的燃气管、两根DN500的燃气管。根据管线迁改方案, 管线迁改后不影响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但部分水管、煤气管道、通讯光缆仍将对通道、风亭等附属结构物的施工产生干扰。2.3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2.3.1 工程地质本站所在场地为广阔的冲湖积平原,水系发育,地势平坦,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地面标高约2.53.5m(绝对高程)。
14、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2素填土;1粉质粘土层;2粉质粘土层;1粉土层;2粉砂层;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2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粉质粘土。站体穿越地层及地层的工程特性见表2.1地层顺序及工程特性表。2.3.2 水文地质车站地面范围内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河水面宽8.011.5m左右,河水深2.03.0m左右,且与东侧外城河相通,水力联系较密切。场区地下水有潜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潜水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层内,浅填土层中的潜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渗漏等,场地内稳定水位埋深约为0.83.4m。承压水有三层:第一层微承压水由1层粉土、
15、2层粉砂和层软流塑粉质粘土夹粉土构成含水层,该含水层埋藏较浅,厚度较大,水量较丰富,为基坑开挖深度主要出水地层;第二层承压水由层粉土、粉砂和层流塑软流塑粉质粘土组成含水层,该含水层埋藏较深(层面埋深33.944.2m),当基坑开挖深度大时,会对坑底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层承压水埋深6266.8m,对工程施工无影响。本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2.3.3 气象情况苏州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东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量丰富。2.4工程重点、难点及其对策根据对施工图纸以及现场情况的掌握和分析,确定车站施工的重难点及采取的措施见表2.2重
16、难点及主要对策措施表。3 施工总体布署3.1 总体施工指导思想本工程将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动Project态网络计划进行控制,施工技术以现场动态为基础,质量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控制。以“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严格监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为施工指导思想,以“创优质名牌,达文明样板,保合同工期,树企业信誉”的战略目组标织施工。3.2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中铁二局苏州广济路站站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对本工程进行管理,由项目经理在项目上代表公司行使管理职能及履行合同的权力和义务,确保安全、优质、按期、文明地完成本工程项目的施工。项
17、目经理部下设六部二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机电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财务会计部、治安环保部、工程实验室、综合办公室,经理部定员34人。经理部下设七个作业组,各作业组在经理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确保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施工组织机构详见图3.1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3.3 施工总体目标3.3.1 工期目标一期工程:2008年1月16日2008年6月19日。二期工程:2008年6月29日2009年3月18日。三期工程:2009年5月6日2010年9月8日。3.3.2 质量目标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创优质工程。3.3.3 安全目标杜绝职工因工
18、伤亡事故,杜绝火灾及交通伤亡事故。3.3.4 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苏州市级文明工地。3.3.5 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规定,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种制度措施,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及渣土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施工噪声,控制扬尘。环境保护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确保苏州市“蓝天工程”目标的实现。3.4 施工阶段与施工部署因受施工不得阻断交通的制约,本车站分三期进行施工。第一期:主要施工车站南侧的围护结构及路面系统。施工围挡将占据干将路南侧约25米宽的路面,为保证干将路的通行,先将干将路六车道进行第一次交通北移;然后对一期施工范围进行围挡,按由东向西的方向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速度较快
19、,安排一条流水作业线进行施工,连续墙、冠梁、土体加固施工速度相对较慢,安排两条平行流水作业线进行施工,每条流水作业线的施工顺序为: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桩土体加固降水井第一道砼支撑、冠梁、路面板。第二期:将干将路南移,对二期施工范围进行临时围挡,待广济路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桩、路面板等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将原广济路进行东移,道路改移完成后施工剩余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本阶段施工组织以广济路为分界点,亦由东向西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安排一条流水作业线进行施工,连续墙、冠梁、土体加固安排两条平行流水作业线进行施工,每条流水作业线的施工顺序为: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土体加固降水第一道砼支撑、冠梁土方开挖。
20、基坑开挖施工顺序:基坑内进行井管降水,20天后组织明挖和盖挖段土方的施工。坑内土体采用“纵向分区,竖向分层”的方法进行施工,具体施工顺序为:第一层土方开挖第一层支撑砼浇筑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层支撑砼浇筑下一循环结构物底板、结束。第三期:将广济路向东移,对三期施工范围进行临时围挡,进行联络线、控制中心的地下连续墙、抗拔桩、基坑开挖等施工,待此部分主体完成后即进行附属风亭和出入口施工。施工顺序为:地下连续墙土体加固钻孔灌注桩第一道砼支撑、冠梁土方开挖主体机构附属结构。土方开挖顺序:地下连续墙及土体加固全部施工完毕后,对基坑内进行井管降水,20天后组织明挖土方,向下开挖至第一次开挖面,浇注第一道砼支撑
21、,后续土体开挖做到随挖随支撑,向下开挖直至基底。车站总体施工部署详见图3.2广济路站施工总体流程图。3.5 施工现场布置3.5.1布置说明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在满足正常施工作业和生产管理的前提下,按照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对分期建设各阶段施工场地分别进行细致安排和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严格按照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执行,采用封闭式管理,沿施工用地周边范围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场地出入口设置大门和车辆出入冲洗设备,建立门卫管理制度。围墙大门外侧悬挂施工公示牌。3.5.2 施工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分三期建设,每期施工相对独立,业主提供临时用地位于广济路以东、菱塘浜桥附近的绿化
22、带内,面积约1200m。项目经理部、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现场办公用房等均设置在业主提供的用地范围内。钢筋加工场等生产用房建于每期围挡空地内,具体布置详图3.3苏州轨道交通广济路站布置示意图。3.5.3 临时道路一期施工时,在南侧围挡与连续墙之间设置施工运输通道,出土、进料等运输车辆通过干将路进入。 二期施工时,在北侧围挡与连续墙间设置一条5米宽主施工便道,出土、进料等运输车辆通过干将路进入本期的施工便道。三期施工时,在围挡和连续墙间设置一条5米宽的施工便道,其它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围挡范围较小,在围挡范围内空地设置施工便道,出土、进料等运输通过干将路、广济路就近开口处进入本期施工便道。施工现场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轨道交通 广济路站 基坑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9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