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doc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安装工程,不适用于垂直提升的电梯设备。1.2 主要参考标准及规范1.2.1 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2.2 GB/T7024-1997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1.2.3 GB16899-1997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2.4 JB/T8545-1997 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及滚轮 1.2.5 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规范学苑出版社 1.2.6 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自动扶梯
2、escalator 162带有循环运动梯路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2.1.2 自动人行道 passenger conveyor带有循环运动走道( 例如板式或带式 )水平或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2.1.3 扶手带 handrail供乘客手扶的运动部件。2.1.4 梳齿板 comb位于两端出入口处 , 为方便乘客的过渡并与梯级、踏板或胶带啃合的部件。2.1.5 防夹装置 deflector device 使梯级与围裙板之间夹持异物的危险为最小的一种装置。 2.1.6 额定速度 rated speed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梯级、踏板或胶带在空载情况下的运行速度 , 也是由
3、制造厂商所设计确定并实际运行的速度。2.1.7 倾斜角 angle of inclination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2.2 符号v-额定速度。3 基本规定3.1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3.1.1 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或施工组织设计 ) 。3.1.2 具有本企业制定的包含施工全过程的各个工序的安装工程过程控制文件及项目质量计划。3.2 扶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制度3.2.1 扶梯安装前 , 对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施工条件勘察确认后,应进行土建交接检验,并填写书面交接记录,见附表二土建交接记录。3.2.2 扶梯设备进场验收 , 应三方 ( 厂家、业主代表
4、、安 装单位 ) 共同进行 , 并将缺损件填写在扶梯开箱点件记录表上 , 见附表一扶梯开箱点件记录表。3.2.3 扶梯安装的各道工序均需要按照自检、互检、班长 及项目经理确认的质量控制制度进行确认 , 隐蔽工程项目作业前 必须事先邀请业主代表 ( 监理工程师 ) 到场确认并在相关质量记 录表上签字 , 班长负责及时填写各道工序的质量记录表 , 每道工 序合格后报请本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检查确认。3.2.4 安装企业工程质量管理部门 , 根据项目的检验计划 及时进行各工序的质量检查确认 , 并对不合格项提出书面整改意 见并确认 , 全部合格后填写当地政府质量验收部门规定的质量验 收记录表格。3.2.
5、5 安装过程中若需要技术变更 , 应事先得到厂家及业 主 ( 监理工程师 ) 的签字确认后进行 , 技术变更记录表见附表 三 ; 变更项目若涉及到经济问题 , 应在变更项目完成后 , 及时办 理变更项目经济洽商 , 经济洽商记录表格见附表四。3.3 报请当地政府质量监督验收部门前 , 扶梯安装工程应具备的条件3.3.1 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3.3.2 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 , 必须具有相应资格。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 , 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3.3.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在企业内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3.3.4 分项工程质量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查验收
6、。3.3.5 隐蔽工程应在企业内部检查合格后 , 在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验收 , 并形成验收文件。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熟悉有关扶梯安装质量验收规范。4.1.2 熟悉厂家提供的扶梯安装图册及安装说明。 4.1.3 确定施工方案4.1.3.1 确定吊装方案 : 施工现场的情况不一 , 施工前应 首先对现场进行勘察 , 选择合适的吊装方案 , 确保设备的完好及 施工人员的安全。一般施工时采用半机械化的吊装方案 , 如果全 部采用吊车吊装 , 虽然方便快捷 , 但投入较大 , 而且吊车所需的 工作场地大 , 大部分施工现场难以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 , 应根据 现场具体情况而定。4.1.
7、3.2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 根据安装合同和工地实际情 况及产品特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 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性 作业文件。4.2 材料准备4.2.1 主材:扶梯设备零部件开箱后,应妥善保管,现场应能提供可封闭的库房,材料堆放应分类整齐码放,并挂好标示牌。4.2.2 辅助材料:电焊条、型钢要有合格证及材质证明,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其他材料也要按照厂家的要求使用,若有厂家指定的材料或配件必须经过厂家确认。4.3 主要机具扶梯的专用工具要根据进货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主要机具有:卷扬机、吊链、挂钩千金、滑轮、逮子绳( 钢丝绳 )U 形环、卡环、滚杠、撬棍、水准仪、方块水平、线坠、盒尺、样
8、板支架、电锤、电钻、电气焊及常用工具等。4.4 作业条件4.4.1 清除现场材料,保证场地清洁。4.4.2 现场空洞要有护栏,保证施工人员不能掉下。 4.4.3 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照明。4.4.4 作为吊装用的锚点应先征得设计、总包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签认手续,或在选择图纸上指定的部位。4.4.5 扶梯安装处的基础应通过了验收。4.4.6 提供施工用 4OKW 动力电源,并保证作业时连续供电。4.4.7 现场具备扶梯粉架水平运输的通道。5 材料和质量要求5.1 材料的关键要求5.1.1 主材要求扶梯安装的材料主要是扶梯产品本身,对主材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开箱点件这一工序来完成。点件过程中应认真细致,查
9、验配件的包装是否完好,铭牌与电梯型号是否相符;对缺损件认真登记 , 并及时请业主、厂家签字确认,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及时请厂家确认负责补齐, 对安装过程中损坏的配件应按厂家要求购买指定的产品。5.1.2 辅助材料要求 施工过程中用的主要辅助材料为电焊条、型钢,采购电焊条和型钢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选用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家的产品。5.2 技术关键要求5.2.1 施工方案的选定:根据工程特点、产品特性、业主要求确定施工方案,明确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等目标。5.3 质量关键要求梯级导轨的连接关系到产品最后运行的舒适程度 , 连接时应 严格按照产品的安装图册及安装说明书进
10、行,连接处的连接件不得混用,要根据标示一一对应,确保符合工艺标准及国家标准的 要求。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5.4.1 坑口防护:施工时 , 坑口部位必须有不低于 1.2m的防护栏杆。5.4.2 安全网防护:脚手架上作业时 , 每档需设一道安全网防护。5.4.3 专用防护用品:电气焊专用防护面罩及专用于套应配齐,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配戴。5.5 环境关键要求5.5.1 设备进场:设备进场大部分在夜间,卸车时应遵守当地的夜间噪声管理规定,不扰民。5.5.2 废渣废料的处理: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料要按照工地管理规定,存放到指定地点。6 施工工艺6.1 施工工艺流程图准备工作基础放线水平运输析了架
11、吊装安全保护装置安装梯级与梳齿板安装 围板安装扶手带安装与调整电气装置安装运行试验标志使用及信号6.2 准备工作6.2.1 工艺流程资料准备现场勘察确定施工方案扶梯开度测量6.2.2 操作工艺6.2.2.1 资料准备:安装人员应在开工前熟悉安装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如土建图、安装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等)。6.2.2.2 现场勘察(1) 土建施工状况:按土建布置图对土建施工进行核查,如果相关的尺寸及施工要求不符合土建布置图的要求,应通知业主责成有关部门及时修正。(2) 现场空洞要有护栏,保证施工人员不能掉下。(3) 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照明。(4) 吊装用的锚点应先征得设计、总包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签认
12、手续,或选择图纸上指定的部位。(5) 扶梯安装处的基础应通过了验收。(6) 供施工用4OKW动力电源,并保证作业时连续供电。 (7) 现场提供材料库房6.2.2.3 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现场的情况不一,施工前应首先对现场进行勘察,选择合适的吊装方案,确保设备的完好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一般施工时采用半机械化的吊装方案,如果全部采用吊车吊装,虽然方便快捷,但投入较大,而且吊车所需的工作场地大,大部分施工现场难以满足。6.2.2.4 扶梯开度测量(1) 在两楼板之间测量升起高度,在两水平支柱之间测量水泥坑口长度,见图 6.2.2.4-1, 测量尺寸应填写在表 6.2.2.4 开度测量记录表中。开度测量记
13、录表中 表 6.2.2.4项目L1L2ABCDW1W2W3W4层高扶梯要求尺寸测量尺寸图6.2.2.4-1(2) 桁架支撑第一层站的支撑板,至少应在桁架吊装前7天安装好,在浇注水泥之前,一定要将支撑板与地板两层对准并使之水平,见图 6.2.2.4-2。 图 6.2.2.4-26.2.3 质量记录现场勘测完毕后 , 将有关数据填写在附表五上。6.3 基础放线6.3.1 工艺流程确定标高线制作放线样板确定基准线6.3.2 操作工艺 6.3.2.1确定标高线:根据自动扶梯所安装的具体位置,通常在扶梯不远处都设计有建筑结构立柱以及50线(由正负。向上返500mm作为基准标高)基准轴线。根据50线确定机
14、尾、 机头标高线; 根据标准轴线确定自动扶梯中心线,中心线确定之后用下面方法测量,并确定机头、机尾承重钢板的标高,见图 6.3.2.1 所示。6.3.2.2 制作样板:在上机头前,用 50mm100mm方木作为放线用的样板,要求木方子四面刨光、平直,然后于上机坑中心位置放一铅垂线于下一层地面,作为测量用。图 6.3.2.16.3.2.3 用经纬仪在下机坑的自动扶梯中心线上,找出上机坑的中心线,并墨线画出,把一、二层的50线引至铅垂线处,找出地平线,并测出精确的提升高度(以最终地面为准),支点间的距离为+10mm,提升高度为b5mm。利用上、下机头处 50 线 , 找出各层地平线 , 然后下返2
15、50mm 于搁机牛腿上画出安装承重钢板的基准线。6.3.3 质量记录勘测数据填写在附表五上。6.4 水平运输6.4.1 工艺流程确定运输路线确定锚固点水平运输6.4.2 操作工艺6.4.2.1 确定运输路线扶梯设备一般堆放在施工现场附近的简易库房内,在起吊前应首先运到楼房内。根据现场勘察情况,扶梯在现场的存放地与安装地点的通道畅通,确定运输路线。6.4.2.2 确定锚固点:在安装位置附近,找到一个固定点,可以固定链条葫芦,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水平移动扶梯桁架的拉力,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应在安装位置附近埋设支架,充当锚固点, 见水平运输示意图 6.4.2.2。室外水平运输室内水平运输图 6.4.
16、2.26.4.2.3 水平运输:采用多个手拉葫芦串联,首尾相接,设备底部设置100mm100mm200mm方木 (每头四根,方木下再设直径80mm的滚筒,缓慢牵引至楼房入口处。室内的水平运输,方法类似, 只是锚点可选择在承重梁(柱)上,水平运输时也可自行制作滚轮滑车,以提高工作效率。水平运输示意图如图 6.4.2.2 所示。6.4.3 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填写在附表六上。6.5 桁架吊装6.5.1 工艺流程 桁架组装桁架吊装桁架就位6.5.2 操作工艺6.5.2.1 桁架组装(1) 将上、中、下各桁架接合面清扫干净并确认元凹凸现象。(2) 下桁架与中桁架的接合1) 确认接合部的符号,在下和架的吊
17、索支架及折点附近的起吊位置处系好钢丝绳并挂在起吊用卷扬机或塔吊的吊钩上,如 图 6.5.2.1-1 。图 6.5.2.1-12) 卷扬机或塔吊向上起吊,直至图 6.5.2.14 所示与中析了架的接合面能完全笔直接合。3) 在下、中椅架间安装拉链饺节,并使用此拉链饺节使析了架接合面慢慢靠拢。4) 使用卷扬机及拉链饺节使衍架接合面的紧固螺栓孔位大致对准。5) 将螺栓插入桁架 4 处的螺孔,应将孔对准后再插入,如果孔位正确,依次安装螺栓,将和架接合,此处必须使用厂家随设备来的螺栓,不得换小一号的螺栓。6) 螺栓接近锁完时,在螺栓头部用掷头敲击后再锁紧。7) 安装接续板的顺序依次如下,先接续块A,再接
18、续梁B,最后在产品出厂时打的销孔处将弹簧销打入,见图 6.5.2.1-2. 图 6.5.2.1-2(3) 中桁架与上桁架的接合1) 确认与下桁架接合后的中桁架和上桁架接合部的符号。2) 在中桁架及上桁架起吊处系好钢丝绳 , 并挂在卷扬机的吊钩上。3) 卷扬机向上起吊直至图 6.5.2.14 所示 , 中桁架与上桁架接合面能完全笔直接合。图 6.5.2.144) 若仅有上、下桁架时则按图 6.5.2.14 所示接合。图 6.5.2.14(4) 起吊后接合由于现场的条件不具备全部组装完毕后起吊,此时可按图 6.5.2.13 所示依次将上下桁架起吊到预定位置 , 在此状态下将上下桁架接合并在一体接合
19、完成后将桁架放置在建筑物的支撑部。图 6.5.2.146.5.2.2 桁架吊装(1) 自制门形吊架吊装:有的施工现场结构复杂,现场规定不许在楼板或墙体上、立柱上打洞安装吊钩,因此只能采用门形吊架。制作门形吊架:一般单部扶梯自重约6t,每部设置四个吊点,每个吊点承重约1.5t,每个吊点采用倒链葫芦或卷扬机滑轮组吊装上位,根据实际经验及单个吊点的受力情况,一般选择 25# 的工字钢做为门形吊架承重梁的选材,门形吊架的立柱采用150mm的钢管,吊钩用直径25mm的钢筋焊接,架体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膨胀螺栓固定于平整地面,辅以四根缆风绳稳固架体,如图 6.5.2.2-1 所示。图6.5.2.2-1(
20、2) 吊点设滑轮组及扶梯捆绑如图 6.5.2.24 所示。吊装架吊装示意图图 6.5.2.24(3) 若设计上提供了锚点位置 , 或有承重梁且预留了设置吊 钩的孔洞 , 可直接采用倒链葫芦或卷扬机滑轮组吊装。在顶层承重梁两侧预留的两个骑马空洞内 , 用直径 22mm 的吊索栓在空洞内 , 为了防止起吊时磨损吊索 , 在楼板上面的吊索 套内穿入两根 100mm 100mm 500mm 的木方 , 每部扶梯不少于四个吊点 , 每个吊点选用一台 HS 型 5t 手拉葫芦。如图 6.5.2.2-3 所示。预留承重梁吊装示意图图 6.5.2.2-3(4) 汽车吊或塔吊吊装 如果施工现场条件具备可采用汽车
21、吊或塔吊吊装,可提高施工速度,吊车的起吊重量不小于6t,起吊前应对最大负荷及施加于水泥结构上的作用力进行校核,起吊顺序应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起吊时要两台吊车同步进行,见图 6.5.2.24 所示。6.5.2.3 桁架就位(1) 桁架上下机头对准 , 如图 6.5.2.3-1 所示。1) 水泥墙搁机梁牛腿与桁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为 50mm。2) 将扶梯桁架上下机头放在水泥墙的支撑板上( 底板 )。3) 在调整桁架之前在支撑板上放置垫片。4) 用两只调整螺栓将桁架支撑角钢抬到地板水平 , 使桁架上下机头的上部与地板面层水平。图 6.5.2.24图 6.5.2.3-15) 将水平仪放在桁架支撑角钢
22、上,用调整螺栓进行调节 , 视情况增减垫片,但垫片数量不得超过5片,若多于5片时可用 钢板代替适量的垫片。6) 上下机头水平调整好后,移去调整螺栓。7) 扶梯桁架的校正,先将楼面上扶梯的中心线,如二台扶梯并列,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允许偏差 +1mm 。8) 两台扶梯并列,边缘保护凸板要求在一条直线上(用直靠尺测量),不齐度小于2mm, 而且两头均匀分开。9) 撤出承重板的圆钢,用机头上的螺栓调节,使扶梯机头框架与地面平,并保证两机头的箱体与承重梁之间的距离一致。10) 用砂布将上、下机头末端齿轮轴中间段磨光(油漆部分),调整机头螺栓,使其水平度为 0.5/1000 。11) 将机头螺栓与承重板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 自动扶梯 自动 人行道 安装 施工工艺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9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