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
《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号_ 0906131031 毕 业 论 文(设计)课 题 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设计 学生姓名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专业09级本科二班 指导教师 二0一三年五月职业技术学院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摘 要本设计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四层框架结构。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 ,为。楼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设计贯彻“”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了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本设计选取了结构方案中的一榀横向框架进行设计。先进行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同时计算出结构在下
2、的荷载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整个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总之,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抗震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关键词: 建筑设计,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统计;内力组合AbstractVocational scho
3、ol building, using this as a four-story frame structure design, architectural layers. This region seismic intensity of 7 degrees, site category type venue, the basic wind pressure, the basic snow pressure. Floors, roofs using cast 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his design is to achieve safe,
4、 practical, economic, aesthetic design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design standards, carefully consider various factors designs. This design choice lateral framework program design. Between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layer load calculation, it means that the value of using vertex displacement
5、 method, and then cu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eismic cycl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wind load and calculate the structure, and then find loads of load level structural forces (bending moment, shear force and the axial force) in size. Then calculate the vertical load (
6、dead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orce structure. Identify the most unfavorable force of a group or several groups of combinations. Select the security reinforcement and calculated results animated addition to an indoor staircase structure design, complete flat bed board, bench board
7、s, platforms beam force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other components.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in strict compli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regulations, refer to the relevant materials and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s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Atlas des
8、ign,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s. In short, safe, practical, economic, aesthetic design principles. The whole process of design calculations considering seismic requirement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industrialize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 Architectural
9、 design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Load statistics; Endogenicforcecombination目 录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 -1.1 平面设计- 1 -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1 -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1 -1.1.3 平面组合设计- 2 -1.2 剖面设计- 2 -1.3 立面设计- 2 -1.4 楼板层和地面- 2 -1.5 基础和地基- 3 -1.6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3 -1.6.1 楼梯设计- 3 -1.6.2 门厅的设计- 3 -1.6.3 室外台阶- 4 -1.6.4 门和窗的设
10、计- 4 -1.7 其它设计- 4 -1.7.1 散水设计- 4 -1.7.2 勒脚的设计- 4 -1.7.3 女儿墙设计- 5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6 -2.1 材料要求- 6 -2.2 填充墙要求- 6 -2.3 截面尺寸要求- 6 -2.4 结构布置要求- 6 -2.5 计算过程- 6 -2.5.1 计算简图- 6 -2.5.2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6 -2.5.3 地震作用计算- 7 -2.5.4 框架的内力组合- 7 -2.5.5 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 7 -第三章 结构计算书- 8 -3.1 工程概况- 8 -3.2 设计原始资料- 8 -3.2.1 建筑技术条件
11、- 8 -3.3 材料选用- 8 -3.4 结构选型- 8 -3.5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9 -3.5.1 选择承重方案- 9 -3.5.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9 -3.5.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10 -3.6 重力荷载计算- 11 -3.6.1 屋面和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1 -3.6.2 屋面和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2 -3.6.3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12 -3.7 重力荷载代表值- 12 -3.7.1 第4层的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12 -3.7.2 第3层的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13 -3.7.3 第2层的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13 -3
12、.7.4 第1层的轴线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13 -3.8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4 -3.8.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14 -3.8.2 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15 -第四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7 -4.1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7 -4.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17 -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17 -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9 -4.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20 -4.2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3 -4.2.1 风荷载标准值- 23 -4.2.2
13、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25 -4.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6 -第五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30 -5.1 计算单元- 30 -5.2 荷载计算- 31 -5.2.1 恒载计算- 31 -5.2.2 活荷载计算- 35 -5.3 内力计算- 39 -5.3.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9 -5.3.2 活载、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4 -第六章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51 -6.1 结构抗震等级- 51 -6.2 框架梁内力组合- 51 -6.2.1 作用效应组合- 51 -6.2.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51 -6.2.3 梁内力组合表-
14、51 -6.2.4 计算跨间最大弯矩- 54 -6.3 框架柱内力组合- 56 -6.3.1 柱内力组合- 56 -6.3.2 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 61 -第七章 截面设计- 63 -7.1 框架梁- 63 -7.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3 -7.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5 -7.2 框架柱- 67 -7.2.1 柱截面尺寸验算- 67 -7.2.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68 -第八章 楼梯设计- 72 -8.1 建筑设计- 72 -8.2 结构设计- 72 -8.3 梯段板设计- 73 -8.3.1 斜板设计(二、三、四层)- 73 -8.3.2 平台板设计-
15、 74 -8.3.3 平台梁设计- 75 -结 论- 77 -参考文献:- 78 -致 谢- 79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1 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反映建筑空间与它们的垂直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一些剖面关系比较简单的民用建筑,它们的平面布置基本上能够反映空间组合的主要内容,因此,。但是在平面设计中,应当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全面综合的解决好设计问题。房屋建筑空间处理问题,除了内部的处理之外,还当包括建筑与其周围其他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内部空间处理。1.1.1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任何一幢建筑物和房间都由三
16、度空间的尺寸和内容组合而成,而这三度空间的尺寸和内容,是由来表达的,所以建筑设计又包括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和体型设计。,它较集中地表现了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所以平面设计是建筑物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设计。无论何种建筑物,都是由各种房间、走廊、门厅、楼、电梯等组成。其中,房间可分为为,。因此建筑物也可以认为是三大部分组成:。1.1.2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就是把不同的房间按照一定是使用功能和其他等各种因素的要求而联系起来,形成一幢互相联系的整体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由(楼、电梯、室内坡道)、(走道)和交通枢纽(门厅、过厅)等部分组成。本设计中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此为各个楼层疏散的必经之路
17、,因此本建筑的楼梯为。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原则:空间尺度适当,空间形象完美;交通路线便捷、清楚;各种流线互不干扰,紧急情况下,;有良好的采光、通风、照明和防火性能;在一般公共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合理地设计交通联系部分对建筑物的用途、造价、空间组合等均有很大的影响。1.1.3 平面组合设计分析各个单间和交通联系不封的使用要求及平面设计之后,使之成为,这就是。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并经过反复思考,多次修改,才能使平面组合设计更加完善合理。1.2 剖面设计是为了解决建筑物竖向空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内部结构的构造关系,。因此和房屋的使用、造价和节约用地等
18、有着密切关系,。本工程为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设计,第一层包含大厅故层高5.5m,第二层和第三层办公部分为3.3m,第四层由于布置了大会议室,所以层高是3.9m。垂直的交通采用的是楼梯,由于本教学办公楼层数只有四层,因此不需要设计电梯。1.3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美化环境以及使用功能的需要而进行设计的,还可起到保护结构、改善环境和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社会的文化生活,。建筑立面是建筑物整体的外观形象,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空间、体型和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同一考虑。立面设计的重点是墙面、门窗、阳台、檐口、勒脚、台阶、外露构件及装饰线脚等部分,通过选择其形状、尺度、比例
19、、排列方式和质感使之协调统一。1.4 楼板层和地面楼板层是建筑物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并且沿着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楼板层应能承受板上的使用荷载,同时它对墙或柱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顶棚又称天花,当楼板底部不平整,而房间要求平整或者在楼板底部有需要隐藏的管道以及空间需要隔声等应设这吊顶来满足设计和美观要求。地面是楼层地面和地坪面层的统称。也可以将楼层的面层称为楼面,它们在设计上的要求和构造要求基本相同,因此如下所述的地面做法同样也适用于楼面。1.5 基础和地基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楼设计 毕业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 行政 办公楼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9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