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导 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呢?,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
2、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1)汉高祖巩固政权(郡国并行),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西汉前期形势图,课堂设问,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晁错与主父偃,“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削藩
3、策,汉景帝刘启,太尉周亚夫,景帝平叛,公元前154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叛乱。,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1)汉高祖巩固政权(郡国并行),(2)汉景帝平息叛乱,皇 帝,九 卿,有事上报,执行机构,决策机构,西汉:中朝、外朝,汉武帝集权的措施,(3)汉武帝集权措施,(2)汉景帝平息叛乱,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1)汉高祖巩固政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酌金夺爵”解决王国问题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中朝”削弱相权,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
4、,(郡国并行),想一想,晁错的削藩策和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二者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目的都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集权措施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藩镇割据,尽管唐朝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最后平定了叛乱,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唐朝后期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镇的五十七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就是藩镇割据的结果。,2、唐中叶后
5、的割据分裂,(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2)五代十国的形成,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课堂设问,你知道五代十国是哪五代?哪十国吗?,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十国: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想一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 斗争,1、西汉前期的分权与集权,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宋太祖赵匡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制 集权 不断加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9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