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ppt.ppt
《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ppt.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1 管理阶层及各阶层的主要功能1.1 管理的功能 管理功能大致可分五大类: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领导(leading)和控制(controlling)。(1)计划(planning)计划是预先思考,从而制订周详的计划、策略、方案、程序及目标等,以期达到机构的目标。计划工作的内容包括:a.确定工作方针、拟定实施方案。b.决定工作的方法。c.改善工作的编排及方法,等等。,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2)组织(organizing)组织是指管理人员建立适当系统,协调机构内部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工作效率
2、,达到预定的目标。如:a.设定职责、建立组织、适当授权。b.分配员工工作范围及任务。c.资源的配置与利用。d.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等等。(3)人事(staffing)人事是指挑选员工、了解员工、与员工沟通、激励员工并与员工共同工作。如:a.挑选员工 b.训练员工,等等。,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4)领导(leading)管理工作必须发挥领导下属的功能。管理是要通过他人来完成任务。管理人员不能单独处理所有事务,必须协助员工去完成工作。指挥及影响下属不仅是发号施令,还要训练及激励。如:a.带领员工为公司的利益而工作。b.维持纪律。c.处理员工怨言,等等。(5)控制(controlling
3、)控制是检查工作进度是否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及指示去实行。如发现有偏差,应立即采用适当的修正行动,确保机构迈向目标。如:a.达成预定目标的监督。b.控制成本。,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4,c.向上司反映工作上的困难。d.纠正错误,衡量工作成绩,等等。1.2 管理阶层 管理阶层可以分为三类: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低层管理(即督导人员)。所有的管理层都需执行上述五种功能,而高层管理和低层管理的区别在于执行功能的方法和目的不同,同时各功能的比重亦有分别。高层管理着重计划的控制,中层管理着重计划、领导和控制,低层管理人员花最多时间于领导、激励及控制。,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5,管理人员的角色
4、认知与管理技巧,图1 各层管理的各项功能比重2 管理者的责任2.1 对上司的责任 1)忠诚合作。2)服从命令。3)执行服务。4)控制成本及品质。5)策划工作推行方法及程序。,6,6)随时可承担较重之责任。7)训练下属使之随时能做你的工作。8)准备报告工作及进度。9)提出改善工作之意见。10)帮助减轻上司之工作负担。11)确实承担自己的职责。12)反映下属问题。2.2对下属的责任 1)重视下属之感受。2)代表下属对公司之交待或支持。3)代表公司向下属解释清楚公司的政策。4)以身作则。5)赏罚分明。6)给下属尽展所长的机会。,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7,7)公正。8)培养其对人对事的信心。9
5、)鼓励下属提供意见。10)给予责任,赋予权力。11)给予适当及足够指导。12)给予完善工作环境及充分时间。13)协助下属完成工作。14)给予提升机会。15)保持良好士气。16)对其工作给予恰当之评价。2.3 对其他部门的责任 1)真诚合作。2)交换意见。3)尊重对方。4)支持。,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8,5)勿厚此薄彼。6)重视对方,使其下属对其有信心。7)公正。8)保持良好关系。3 管理者的管理对象 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有二:一是“工作”本身;二是协助他去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图2 管理者的管理对象,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管理者,工 作,人,9,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
6、1工作方面1)机构的组织。(组织机构)2)机构的制度及政策。3)工作的策划。4)人力的分配。5)成本的控制。6)品质的管制。7)生产的过程。8)文件的处理。9)各类报告。10)安全措施。11)办公设施、文具等的管制。12)授权。13)与各部门的关系。,10,3.2 人的方面 1)认识每一个直接下属。2)关心每一个下属。3)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4)了解他们的个性。5)给予适当及适度的称赞。6)使他们对公司有归属感。7)下属说话时要听。8)提高士气。9)给予下属适当的指导训练。10)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下属解决困难。11)要求下属的工作标准要一致。12)使他们觉得工作有挑战性。13)给予下属一份成就
7、、存在和安全的感觉。14)使他们对工作满意,从而敬业乐业。,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11,4 管理者的权力4.1管理者的权力 管理者的权力主要有:奖励权、处罚权、检查权、批评权、裁判权、管理权、财务支配权、考核权、评价权、指挥权等,权力的大小、种类、多少根据其职务的高低、责任大小而定。4.2管理者的权力来源 权力可分为正式或非正式两类,正式的权力来自职位或上司授予,非正式的权力是靠个人的知识、修养等经长期累积而获得,从其来源可分为5种:(1)奖励权(正式权力)管理人员可以影响员工的报酬,例如加薪幅度、进升机会、归属感等,员工明白管理人员可以给予以上报酬,所以基于利害关系,认同管理人员为领
8、导者。,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12,(2)处罚权(正式权力)管理人员有权力处罚下属,例如给予恶劣的绩效评估、分配困难的工作等,这种强迫力量很多时候比报酬力量更强大。(3)法定权(正式权力)法定权来自个人在组织中担任职位所拥有的正式权威,亦即是该职位所赋予的权力,任何人当上主管都可以行使主管的权力。(4)认同权(非正式权力)员工会观察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假如员工认为其上司胜任工作,处理公正等,便会接受这位管理人员为典范,甚至模仿他。这时候,管理人便拥有认同权。(5)专长权(非正式权力)假如管理人员以日常操作纯熟,又很有知识,则员工会非常尊重这种知识,愿意接受管理人员在职务上的指引。,管理
9、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13,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图3 管理人员的权力来源5 管理人员应学习之技术总体来说,管理人才应具有下列四种技术,以便顺利完成其任务。作业技术 管理技术 人际技术 理念技术,14,(1)作业技术(专业技术)所谓作业技术,是指对某一特定项目工作的了解、操作及熟练程度。(2)管理技术 管理人员应精通管理功能: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3)人际技术 人际技术就是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个人最大的成功资源。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他不光会运用部属,更懂得运用同事及其上司。(4)理念技术 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理念能力比较重要,他们需要利用理念能力将外来因素应用到企业内(他山之
10、石,可以攻玉)。低层管理人员也需要有理念能力,以便将自己的部门融入企业的大方向之中。,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15,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绝无竞争力的。如麦当劳的经营理念:走遍世界,味道相同。,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很重要,重要,不重要,图4 各层管理人员所需各类技术的比重,16,6 管理人员的8种行政工作能力6.1 组织能力,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一个经理必须懂得接受任务后,或接受一个部门以后,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机构。作出机构安排,完成
11、科学的部门设置,为每个部门设计出部门职责。要为每个部门充填岗位,要为每个岗位写出一篇完整的、准确的岗位描述。他还要知道,如何述职,通过述职把岗位描述上所有的工作交给部门的每个人。如何通过定期述职来评价每个下属的工作。如何通过特别述职调整下属的工作。6.2 必要的预算控制能力 虽然在很多企业,对管理人员的预算控制能力没有要求,但具备这个能力只能使自己的工作锦上添花。,17,6.3 指挥能力,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管理人员必须知道如何指挥他的众多下属,而不是一个人。要懂指挥原则,要知道如何下命令,如何建立督办系统,如何建立复命系统,要会主持开会,要能在20分钟解决两三个具有实质性的问题,能
12、够很好地处理公文。6.4 控制程序的能力 要有设计程序和使用程序的能力。企业运作不完全靠指挥,企业最基本的运作是靠自动化程序。如果一个经理只懂得下命令,企业不会自己运转,那这个经理就会越当越累。要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建立什么程序,然后能推动这些程序转起来,还要检查这些程序是否得到落实,还要调整这些程序,让程序为自己服务。(PDCA),18,6.5 检查能力,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经理不是要进行单纯的检查,要有建立检查网的能力。要建立起不同的检查系统,包括行政检查、职能检查、专职检查等。要善于利用企业外部检查。他有通过这个检查网分析数据的能力,他要有让这个检查网不断工作下去的能力。6.6
13、用人的能力 有识别人的能力。要能跟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要容忍不同类型的人,包括能忍耐性格特点不同的人,知识结构不同的人,要能把这些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并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使部门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活力的集体。,19,6.7 培训能力,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有授课的能力。部门经理本身就是培训师。要把他知道的技术、知识,把交给别人的任务,能通过培训课讲清楚,让下属清楚地理解他的意图。要下属把他看做老师,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上级。要下属把他看成教练,他随时能让他的下属有所提高,还要能组织起整个部门的培训。如果一个经理能让部门的每一个人都有当老师的机会,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一定很高。他还要让
14、他的下属认识到,在这个部门工作能学到东西,有前途,能提高自身的价值。这个企业不只是在用人,也是在培养人。,20,6.8 激励能力 经理是一团火,是火车头,能推,能拉,能让整个部门的人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往前跑。怎么样做到?首先,要懂心理学,要理解下属,知道什么是下属所期望的,要会设计和控制下属的期望值,要能通过不断满足、不断提出新的期望值使部门不断向前进。其次,要理解下属的思想动态,会用互动系统做好思想工作。再次,要教会部门每一个干部如何跟员工谈话,要知道如何保护下属的自尊心。目的是让下级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部门作出贡献。,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在职训练:做给他看看,说给他听听,让他做
15、做看,要给他褒奖。,21,经理还应知道如何设计他的报酬系统,但是在设计报酬系统的时候,要受很多控制,受人力成本的控制,资金的控制,如何用有限的资金,使更多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门学问。要给下属创造更多奋斗和提升的机会。经理是一个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让士兵能够拼命往前冲;经理又是一面旗帜,带着所有人向希望前进。激励的能力还包括知道润滑的作用。企业不断地发生摩擦需要润滑,但是企业需要摩擦来控制,堵住漏洞。经理要知道这个分寸,经理要设计一整套解决摩擦、发现摩擦、缓解摩擦、释放摩擦的办法。他必须知道企业须有摩擦,摩擦是有用的,用来制约、用来挖掘,达到平衡。,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2,7
16、 管理技巧7.1 时间管理技巧7.1.1 导致浪费时间的因素 表1 导致浪费时间的因素,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3,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4,图5 时间失控原因图解,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5,7.1.2 善用时间的要决 1)工作事先有计划。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的计划固然有必要,但更要做好每日的工作计划。计划中要列明得办的事项,并注明处理时间。得办的事项包括:a自己要做的事b上司交办的事c你答应同事的事d你承诺下属的事2)养成记录的习惯。把待办的事项记录下来。不要过分依赖你的记忆,它往往是你浪费时间、疲于奔命的根源。,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6,3)确定优
17、先处理的次序。表 2 编排优先处理项目矩阵,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7,4)适当授权,减轻自己工作量。5)多用电话,少用书面通知。6)简化工作程序。7)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参加会议,尽量只出席有关自己的部分,但这样做要得到会议主持人的批准。每次会议必须备妥议程,限制参加人数,选择适当时间,控制议程,准时开会及散会。8)避免电话干扰。a.请秘书代接电话,将来电记录,不要转接给自己,b.采用事后回复电话的方法。c.尽量将需要回复的电话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回复。d.谈话内容应事先准备好,避免以题外话作开场白,更不要将通话内容扯得太远而浪费时间。,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8,9)合理处理访客
18、拜访。a.立即处理,这在问题有急切性和可以简短地解决时施行。b.预约时间。c.转给他人。d.让访客自行解决。10)学会婉拒学会说“不”的技巧。a.聆听,细心聆听对方的要求。b.拒绝,假如决定不帮忙,很有礼貌和坚决地拒绝对方。c解释,向对方解释拒绝的理由。d建议,建议对方用其他方法或向其他人求助。11)改变拖延的习惯。做事要有决断力,应避免优柔寡断和拖延事情的坏习惯。,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29,7.2 会议管理技巧 7.2.1 会议要素1)开会时间。2)会议地点。3)与会人员。4)会议议题,5)会议议程。6)会议决议。7.2.2 会前准备1)明确会议目的。2)拟订会议议题,3)须事先呈
19、报的项目,预先与上司商量。4)有准备的发言,最好事先交换意见,对发言内容的倾向最好有所了解。,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0,5)确定参加会议人员、时间、地点。6)确定主持人与记录人。主持人:可以是事物主管或共同上级。记录入:由主持人委派。7)确定会议议程。8)必要的资料的制作、分发。必须做好必要的资料或挂图。要事先分发必要的资料。9)会场布置。座位、器材的准备以及茶水等的准备。7.2.3 会议通知 根据会前准备拟定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包括:会议名称、议题、时间、地点、参加人、需带资料。,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1,7.2.4 会议主持,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1)宣布会议开始
20、,要明确、准时。2)主持人提出议题(议题一般不超过三个)。3)与会者发表意见。固定发言人 图 6 会议座次,主持人,记录人,32,4)主持人下结论。5)记录人对结论性发言做重点记录。暂时不做结论也是结论之一。在所有议题讨论完毕后,或主持人认为必要时,宣布会议结束。7.2.5 与会者的责任1)积极提出自己意见,不做一声不吭的“听众”。发言资料应事先准备。与议题有关。直截了当,控制时间。一次发言不超过5分钟,提出问题也要能提出解决办法,发言内容应尽可能有数据佐证,发言时不可攻击或批评他人。,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3,2)联系别人的意见,假如赞成某建议,可以利用数据或例子支持。如果反对某建
21、议,则应该避免直接批评,宜采用温和方式反对,提出其他要考虑的因索。3)协助主持人完成议程。尊重主持人的主持地位,并接受裁量。协助主持人完成议程。例如减少其他人的无理争论,尽快达成结论。4)注意会场纪律。会议进行中不可随意走动。会议中有急事需离会场,须征得主持人同意,将通讯工具置于无声状态。严守时间。,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4,7.2.6 会议主持人须知 1)应提前到会场。2)清楚会议的目标、议题、议程及参加会议的人员,3)引导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热烈讨论。对于害羞而不敢发言的人,主持人应给予机会,向他们提问,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4)保持良好的会风。对于有些勇于发言的与会者,主持人要衡量
22、其发言时间,避免压制了他人发言或引起摩擦。主持人可提示这类人:“对不起,请你将要点说出,让其他人有时间讨论你的意见。”5)注意聆听并仔细观察发言者表情、神态、手势和声调等,以判断说话的真正含义。在聆听他人意见时,微笑点头,表示尊重与友善。,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5,6)在整体讨论未达到结论时,主持人不要提出最终看法。对他人的提问,可用转问法。7)对于必须表决的议题,可以付之表决,但避免凡事用表决,尤其在企业内处理不当,易造成人际隔阂。8)不要争论不休,凡主持人判断会上不能得出结果时,要及时做出“会后再议”的结论。9)及时制止扰乱会议的任何情况(不礼貌言词,与会议无关的行动)。10)对
23、每项议题充分讨论后,要做出决定,并付诸实施,不要把会议变成座谈会。11)会议结束前,应复述会议目标,作出总结。12)适时宣布散会(一般例会不应超过半小时,以90分钟为限)。,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不如不开。,36,7.2.7 会议纪要 1)由记录人整理会议纪要。2)会议纪要只记决议,不记讨论过程,个别重要语句可记入。3)会议决议一定要有执行人和完成时间。4)会议纪要整理后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5)如果是连续性会议(如例会),会议上要总结上次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并记入会议纪要。7.3 报告的技巧1)报告首先从结论开始。报告的对象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结论,所以首先
24、要说的是结论,然后再叙述经过或理由。,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与管理技巧,37,2)以事实为基础、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前言过长、语言分散、不知所云,对方一定会感到心里烦躁,所以一定要理清条理。尽可能只报告客观事实,加入自己的意见或推测时,注意要先说明“我的意见是”,然后再进行叙述,灵活应用5WlH(Why、What、Who、When、Where、How)法会取得很好的效果。7.3.1 口头报告的注意点1)根据报告的内容、情况,预先考虑要进行几分钟的报告,2)确认报告对象当时是否方便。3)如就报告内容被提问,听完问题后应进行回答。7.3.2 书面报告的注意点(1)注意报告发出的时间日报:隔日9:00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人员 角色 认知 管理 技巧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9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