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_4901701_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方法探讨.ppt
《74_4901701_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方法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_4901701_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方法探讨.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方法探讨,提 纲,塔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塔河油田录井条件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一、塔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塔河油田地处新疆库车县和轮台县境内,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戈壁荒漠地带,地表海拔930米左右。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中段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阿克库勒凸起油气勘探始于80年代,先后在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和奥陶系获得工业油气流或高产油气流,先后发现了轮南、阿克库勒、达里亚和塔河等油气田及一批含油气构造。塔河油田已形成年产420万吨的工业油气产能,显示出塔河油田及其所处的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良好的油气前景。,T739,T903,
2、S112,6500,T115,T727,T738,T751,T740,T752,T728,T749,T114,S96,1号区块,2号区块,3号区块,4号区块,5号区块,6号区块,7、8号区块,9号区块,盐下区块,10号区块,塔河油田分区示意图,11号区块,塔河油田钻井揭示的地层自上而下包括第四系(Q)、第三系上新统库车组(N2k)、中新统康村组(N1k)、吉迪克组(N1j)、上第三系苏维依组(E3s)、下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E1-2m)、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K1bs)、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K1kp)、侏罗系下统(J1)、三叠系上统哈拉哈塘组(T3h)、中统阿克库勒组(T2a)、下统柯吐尔组(
3、T1k)、二叠系中统(P2)、石炭系下统卡拉沙依组(C1kl)、巴楚组(C1b)、泥盆系上统东河塘组(D3)、志留系上统(S1)、奥陶系上统(O3)、奥陶系中-下统(O1-2)。,地层层序,地层展布古生界南倾,中新生界呈北倾,上古生界自南向北呈超覆沉积。,南,北,西,东,塔河油田储层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类是碎屑岩孔隙型储层,其主要分布在白垩系下统卡普沙良群、侏罗系下统、三叠系上统哈拉哈塘组(上油组)、中统阿克库勒组(中油组、下油组)、石炭系下统卡拉沙依组、巴楚组、泥盆系上统东河塘组、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一类是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奥陶系上统良里塔格组、中统一间房组、
4、中-下统鹰山组。,储层类型及分布,奥陶系储层特征,塔河油田目前主要油气产层为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中下统鹰山组。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颗粒灰岩粒间孔隙、溶蚀孔洞和裂缝,其储集类型可分为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孔洞型三种。大裂缝、溶洞是本区奥陶系储层最主要的储渗空间,常构成裂缝溶洞型储层。,储盖组合,塔河油田纵向上具有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自下而上存在以下几套储盖组合。奥陶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储层与上覆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或巴楚组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中下部砂岩储层与其上部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泥盆系上统东河塘组砂岩储层与上覆巴楚组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石炭系下统巴楚组
5、底部砂岩储层与其上部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储盖组合,石炭系下统卡拉沙依组砂岩储层与上覆三叠系下统柯吐尔组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三叠系中统阿克库勒组下油组砂岩储层与上覆下泥岩段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三叠系中统阿克库勒组中油组砂岩储层与上覆上泥岩段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三叠系上统哈拉哈塘组上油组砂岩储层与上覆泥岩段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侏罗系下统和卡普沙良群底部砂岩储层与其上部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塔河油田三叠系圈闭类型以背斜型圈闭为主,如塔河油田1区、塔河油田2区、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圈闭,但也存在岩性构造复合型圈闭,如沙73井区三叠系圈闭。石炭系圈闭类型由于砂体厚度小,横向分布变化
6、较大,以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为主,局部存在构造圈闭。泥盆系砂岩、志留系砂岩分布范围较小,横向展布不稳定,以岩性圈闭为主,局部存在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奥陶系以复合型圈闭为主,岩溶残丘缝洞型、断块岩溶残丘缝洞型最为发育。,D3d,S1,O3,O2yj,O1-2y,C1KL,O2+3,O1,C1b+D3d,T739,T903,S112,6500,T115,T727,T738,T751,T740,T752,T728,T749,T114,S96,塔河油田油气分布示意图,重质油为主,以气为主,中质油为主,轻质油为主,中质油为主,轻质油为主,D3d,S1,O3,O2yj,O1-2y,C1KL,O2+3,O1,
7、C1b+D3d,中质原油,中质原油,轻、中、重质原油并存,重质原油,轻质原油,塔河原油物性简表,二、塔河油田录井条件,地质条件(1)目的层多: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古生界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在塔河油田均作为勘探目的层;(2)含油层系多:从中生界K、J、T至古生界C、D、S、O;(3)油质类型丰富:天然气、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并存;(4)储层类型多: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储层并存,裂缝型、孔隙型、孔洞型储层并存;(5)岩性复杂:碎屑岩、碳酸盐岩。(6)目的层埋藏深:勘探目的层埋深从45006500m,纵向跨距大。(7)井身结构复杂:有三开三完、四开四完、五开五完等类型。,钻探条件,
8、主要表现在地层可钻性差、局部形成异常高压、纵向压力系统不统一;受地层应力及泥岩、膏盐岩的塑性、水敏性等影响常常造成井壁失稳、垮塌或缩径,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增大了钻井施工难度,为了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钻井工程相应采取了新的钻井工艺如使用PDC钻头钻井,大量加入钻井液添加剂、混原油、使用高密度、高粘度欠饱和盐水的钻井液体系等。这些方式或方法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无疑给录井工作提出了新难题。大位移井、水平井的钻探也给录井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1)井深、井壁不规则:大部分探井的井深都在4500米以上,有一部分超深井井深大于6500米,加上井壁不规则,这就造成了岩屑迟到时
9、间长、掉块多、代表性差、气测显示值偏低;(2)钻井新技术的应用,大位移井、水平井的钻探,钻井液体系的变化、PDC钻头的使用等;(3)邻井资料缺乏,区域地层对比困难大;(4)现场解释难度大:没有成型的解释方法,只能参考经验解释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录井条件,录井要求,(1)进行随钻分析,准确厘定地层层位;(2)卡准取心层位,提高取心对位率;(3)深井地质工程预报;(4)泥浆混油或加入有机添加剂条件下的油气显示识别与评价;(5)卡准三开、四开结束井深;(6)现场油气层的快速评价和综合解释。,(1)如何卡准奥陶系古风化面;(2)如何卡准取心层位,提高取心对位率;(3)水平井、定向井如何进行录井;(
10、4)钻井液中混入有机添加剂条件下如何识别与评价油气显示层;(5)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如何录井。,三、塔河油田录井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如何卡准奥陶系风化面?,要对塔河油田奥陶系风化壳类型、特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要对井区奥陶系古地形特征(即构造面特征)进行认真分析,确定本井所处的位置,推测其风化壳(面)特征;要认真收集邻井奥陶系顶深资料,结合构造图分析井区其顶面变化特征和趋势;要根据邻井实钻资料对构造图的精度进行认真分析,确定钻井地质设计的误差;,如何卡准奥陶系风化面?,要对钻井地质设计提供的地震剖面进行认真分析,分析其特征,有时不能迷信设计给定的界线,要根据实钻进行剖面再解释;不能一味地以双峰灰岩作
11、为卡风化壳的标志层;要认真、系统地观察岩屑的变化特征,注意其灰质含量的变化。运用碳酸盐岩分析仪系统分析灰质含量变化,确定风化面位置。,附图7 过S106井北西向地震时间偏移剖面(Line965),T46,T46S,T46X,T50,T56,T57,T60,T70,T74,附图8 过S106井北东向地震时间偏移剖面(Trace1691),T57,T46,T46S,T46X,T50,T56,T70,T74,附图6 S106井区下奥陶统顶面(T74地震反射波)等深度图,注:深度值海拔900m起算,编 图:石玉 日期:2002.7,附图5 S106井区奥陶系顶面(T70地震反射波)等深度图,注:深度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4 _4901701_ 塔河 油田 技术 难点 方法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8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