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精品PPT) .ppt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精品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精品PPT) .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康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概 述,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 185-219/10万 新发200万/年死亡率高 116-142/10万 150万/年复发率高 25%致残率高 3/4残疾,40%重度残疾世界上三大致死病因之一(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C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分类,神经功能缺失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病理性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小卒中,大卒中,静息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脑卒中的病理分类,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出血性
2、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腔隙性梗死,三、脑血管病病因,1.脑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血管先天性异常外伤中毒、肿瘤等,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压增高或降低 各种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 颈部大血管病变,左颈内动脉狭窄,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高粘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白血病凝血机制异常:抗凝剂、避孕药等,4.其他病因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等栓子.诱因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劳、用力过猛、用力排便、气候变化等,四.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 和脑卒中史吸烟、酗酒、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脑卒中其他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减少饮食(高
3、盐、大量摄入肉类、动物油)超重、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感染、眼底动脉硬化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血液病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类型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脑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出现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MRI,脑栓塞 Cerebral embolism,栓子阻塞脑动脉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功能障碍,病因,1.心源
4、性最常见,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病伴心房纤颤.非心源性大血管粥样硬化斑脱落、脓栓、脂肪栓、肿瘤栓、空气栓.来源不明:约,.病人多数意识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与栓塞动脉供血区相对应,.大多数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指自发性脑实质出血,占脑卒中的,出血血肿脑组织受压移位脑疝形成(脑出血早期死因),脑干,基底节出血,CT,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一、脑血管疾病后的功能障碍,几个重要的概念,1、联合反应定义:患肢无随意运动时,由健侧肢体的运动引起患侧的肌肉收缩时间:偏瘫早期(软
5、瘫期)特点:上肢:内收、外展、屈曲对称性出现。下肢:内收、外展对称性出现,屈 曲伸展为相反的表现。优点:早期诱发患侧肢体的运动出现,2、共同运动,3、姿势反射,(1)上肢,伸肌协同动作引出,(1)上肢,屈肌协同动作的引出,(1)上肢,患侧胸大肌反应的引出,(2)下肢,伸肌协同动作的引出,(2)下肢,屈肌协同动作的引出,(2)下肢,(2)下肢,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一、脑血管疾病后的功能障碍,几个重要的概念,2、共同运动定义:由意志引起,但只能按一定的模式 进 行的活动。时间:偏瘫中期(痉挛期)特点:一般而言,呈现上肢屈曲,下肢伸 展模式。缺点:对功能恢复不利,治疗中要避免强 化这一种模
6、式,1、联合反应,3、姿势反射,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一、脑血管疾病后的功能障碍,几个重要的概念,2、共同运动,1、联合反应,3、姿势反射定义:体位改变引起四肢屈肌、伸 肌的张力按一定模式 改变,称姿势反射,太瘫 痪早期出现。分四类,下 面详细介绍,姿势反射的分类,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青蛙),紧张性腰反射,1.特点: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肌优势2.表现:CVD患者表现为面向健侧,卧位 时应使其面向患侧。,1.特点:颈前屈: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颈后伸: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2.治疗:CVD患者不适宜采用仰卧位,应尽 量 采用侧卧位。,1.特点:仰
7、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俯卧 位:上下肢屈肌优势2.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体位选择,1.特点:躯干向右扭转:右侧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左侧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2.治疗:CVD患者站位时上半身应扭向健侧。,偏瘫功能恢复过程,功能恢复六阶段理论,中枢性瘫痪,痉挛、僵直、联合运动,联带运动的完成,分离运动出现,1、Brunnstrom6阶段评定表,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一、脑血管疾病后的功能障碍,几个重要的概念,1、联合反应定义:患肢无随意运动时,由健侧肢体的运动引起患侧的肌肉收缩时间:偏瘫早期(软瘫期)特点:上肢:内收、外展、屈曲对称性出现。下肢:内收、外展对称性出现,屈 曲伸展
8、为相反的表现。优点:早期诱发患侧肢体的运动出现,2、共同运动,3、姿势反射,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一、脑血管疾病后的功能障碍,几个重要的概念,2、共同运动定义:由意志引起,但只能按一定的模 式进 行的活动。时间:偏瘫中期(痉挛期)特点:一般而言,呈现上肢屈曲,下肢伸 展模式。缺点:对功能恢复不利,治疗中要避免强 化这一种模式,1、联合反应,3、姿势反射,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一、脑血管疾病后的功能障碍,几个重要的概念,2、共同运动,1、联合反应,3、姿势反射定义:体位改变引起四肢屈肌、伸 肌的张力按一定模式 改变,称姿势反射,太瘫 痪早期出现。分四类,下 面详细介绍,姿势反射的
9、分类,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青蛙),紧张性腰反射,1.特点: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 屈 肌优势2.表现:CVD患者表现为面向健侧。,1.特点:颈前屈: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颈后伸: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2.治疗:CVD患者不适宜采用仰卧位,应尽 量 采用侧卧位。,1.特点: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俯卧 位:上下肢屈肌优势2.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体位选择,1.特点:上半身向右扭转时:右侧上肢屈肌 优势,左侧上肢伸肌优势。2.治疗:CVD患者卧位时上半身应扭向健侧。,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二、康复评定,1、评定内容 1.全身状况:合并症、既往史、主要脏器
10、功能障碍 2.功能障碍:3.心理状态:4.个人素质及家庭状况 5.康复预测,2、康复目标,3、功能障碍评定,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二、康复评定,2、康复目标 1.近期目标:依据功能障碍点设置 2.远期目标:回归家庭、回归社会,1、评定内容,3、功能障碍评定,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二、康复评定,2、康复目标,1、评定内容,3、功能障碍评定 1.主要的功能障碍: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吞咽等 2.障碍的三个层次:残损、残疾、残障,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原则,1.尽早进行:48小时后2.积极主动:主动性3.全面康复:特别强调职业和社会康复4.康复与治疗
11、并进:疾病与障碍共存5.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6.重视心理因素7.预防复发:40%的复发率8.合理用药9.坚持不懈,1.急性期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最重要体位。背部垫软枕,60-80度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患侧下肢轻度曲屈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1.急性期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
12、:,优点:1、由于健侧在上,患侧在下,患者可以灵活自如地活动健侧肢体;2、有些患者在脑卒中后会 产生患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患侧卧位可以通过健侧对患侧的压迫作用(本体感觉刺激)使患者重新意识到其患侧肢体的存在,该体位增加了知觉刺激,并使患侧充分伸展,降低患侧肢体痉挛。,1.急性期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缺点:由于患侧肢体在下,患者及家属往往有顾虑,怕这种体位会影响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应尽量说服并鼓励患者采取这种体位。(可以通过观察患侧的手和足的颜色和皮温来进行判断)。,1.急性期
13、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最舒适体位。健肢屈曲或伸直;背部垫软枕;患手置于胸前垫软枕,手心向下,肘、腕关节伸直位;患下肢轻度屈位(20-30度)。,1.急性期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优点:健侧卧位时,由于胸前抱一软枕,下肢下面放置了长枕头,故患者感觉较舒适有利于患侧胸式呼吸。,1.急性期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
14、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缺点:1、由于可以活动的健侧肢体被限制在下面,故健侧卧位是患者最不愿意采取的体位;2、由于患侧肢体的感觉与运动都比较差,故长时间采取健侧卧位,可能会影响健侧肢体的血液循环,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健侧手部的颜色来进行判断,并可通过改变体位予以纠正。,1.急性期卧床期,2.恢复期,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三、康复治疗,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1)良肢位,1)患侧卧位:,2)健侧卧位:,3)仰卧位:,最常见体位。肩下垫一软枕,使患侧肩胛带尽量上抬前伸,肩关节外展外旋;手指及各关节稍屈曲,可以握软毛巾等,注意保持拇指的对指中间位;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精品 脑血管 疾病 康复 精品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8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