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1章引论.ppt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1章引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1章引论.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引论,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问题,1、随着集成的晶体管数越来越多,设计者遵循比较适合于设计自动化的策略和严格设计方法。早期是一个一个的进行设计的步骤,现在是按层次化方式进行的。什么是层次化方式呢?,尽可能重复使用单元,组成模块,芯片,正如同搭积木,问题:为什么层次化的自动化思想在模拟电路上难以实现?,3、模拟设计时无法对模块进行抽象,它的参数很多,变化的组合很多,所以也就没有单元库,所以设计复杂。,2、为了避免重复设计和重复验证一些常用单元,设计者常利用单元库,这些库不仅包含有版图,而且有描述这些单元行为的完整文件和特征数据。,1、在数字设计中,一个复杂模块的内部细节可以被抽象化并用
2、一个黑盒子或模型来代替。因此设计者可以不必去了解这个黑盒子内部的细节,大大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三、为什么在设计自动化可以解决所有的设计问题后,我们还要去关心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呢?,原因如下:,1、工艺升级后,而模型库不能直接移植,2、对模块内部的理解。例如数字电路中对一个单元内部的关键是时序路径的寻找,3、以抽象为基础的方法只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例如一个加法器的性能还与其环境连接方式的影响。,6、对一个设计进行检查和排错需要电路方面的专门知识。,4、工艺尺寸的缩小会使以抽象为基础的模型的其它一些缺陷更为明显。例如时钟分布、电源分布这样的问题更为关键。,5、工艺水平提高导致新的设计问题和约束
3、条件会不断出现。如功耗、器件和互连线寄生参数之间的比例。,数字电路设计中运用的典型抽象层次按抽象程度增加的顺序依次为:,器件、电路、门、功能模块、系统,本书的目的:,1、本书是在数字设计的抽象想象和作为其基础的数字电路及其特点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2、我们从扎实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深入分析数字设计的核心元件反相器开始,并逐步把这一知识联系到比较复杂实体的设计,如复合门、数据通路、寄存器、控制器以及存储器。,3、在设计上述的每一个模块时,设计者始终要探讨的是识别出最主要的设计参数、找到应当把他的优化集中在哪个设计部分,以及确定是什么特殊的性质(独特的),4、我们也将探讨现代数字电路中其他一些
4、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功耗、互连线、时序以及同步问题。,二、数字集成电路的几个设计指标,一、成本(用复杂性和面积来表示),可变成本=(芯片成本+芯片测试成本+封装成本)/最终测试的成品率,IC制造过程将许多完全相同的电路制造在同一个圆片上,在制造完成后将圆片切割成小芯片,经测试后一个个的封装。,芯片成本=圆片成本/(每个圆片的芯片数+芯片成品率),每个圆片的芯片数理论上是用圆片的面积除以芯片面积,但实际上圆片是圆的,而芯片是方的。所以圆片周边的芯片是不能用的。,芯片的成品率=1+(单位面积的缺陷数*芯片面积)/-,衬底材料和制造过程都会引起缺陷,使芯片失效,取决于制造工艺复杂性的一个参数,它与掩模
5、的数量大致成正比,目前,CMOS工艺有个合适的估计是=3,单位面积缺陷的数是衡量材料和工艺缺陷的一个指标,目前典型值为0.51个缺陷/cm2,因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的成熟程度。,例如:12英寸的圆片,芯片尺寸为2.5 cm2,一个缺陷/cm2,=3,求CMOS工艺生产的成品率。,芯片成本=f(芯片面积)4,芯片面积较小的设计往往成品率较高,在超过一定大小后成品率迅速下降,门越小,集成密度就越高,芯片尺寸就越小,一个门中晶体管的树木反映了预期的实现面积,但其它参数(如互连线格局,互连结构的规则性等)也会对面积有影响。,二、功能性和稳定性,1电路响应出现偏离的原因:a,制造过程中存在差异 b,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1章引论 数字 集成电路设计 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8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