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及应用.ppt.ppt
《转基因技术及应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基因技术及应用.ppt.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第一节 转基因植物 p85,目的基因和受体的获得转基因方法转基因植物的鉴定转基因植物的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一、目的基因的来源,采用限制性内切酶,从生物组织中获取目的基因;通过mRNA合成cDNA;人工合成的DNA片段;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二、转基因植物受体包括:叶盘
2、、胚轴、茎尖、茎段原生质体悬浮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活体,三、转基因方法直接导入法物理法:基因枪法、电击法、超声法、显微注射法、激光微束法化学法:PEG法,脂质包埋法等载体介导法:农杆菌介导、病毒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枪击法将待转化的DNA沉淀在细小金属珠的表面,用特制枪将金属珠直接打入植物细胞,枪的威力为430 m/s,植物细胞通常是胚胎细胞、玉米籽、叶子等,但进去的DNA片段整合效率极低。电击法将高浓度的质粒DNA加入到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悬浮液中,混合物在 200-600 V/cm 的电场中处理若干秒钟,然后将原生质体在组织培养基中生长 1-2 周,再生出整株植物。,直接导入法,融合法将外源DN
3、A与特殊的疏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混合,在水中这些疏水性化合物分子形成球状的脂质体,后者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子,再生植物细胞壁。,T-DNA的染色体整合机制,载体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p87,共整合转化程序,二元整合转化程序,病毒介导法,随着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用病毒基因组作为载体转化植物细胞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病毒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所有组织和细胞中,而且不受单子叶或双子叶的限制。在大约300种特征清楚的植物病毒中,单链RNA病毒约占91%,双链RNA病毒、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各占3%。利用植物病毒载体转化植物细胞大致有以下两种战略:转染植物细胞
4、原生质体转染植物组织,花粉管导入法,将外源DNA沿着花粉管经过珠心进入尚未形成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的转移。这一方法是我国科学家周光宇首先提出设计的,目前已应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的转基因研究。花粉管导入法的特点是直接、简便。它的受体材料为植株整体,省略了细胞组织培养的诱导和传代过程,排除了植株再生的障碍,特别适合于难以建立有效再生系统的植物。由于转化的是完整植株的卵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导入的DNA分子整合效率较高。,四、转基因植物的鉴定选择培养基检测:如Ti质粒改造时插入抗生素标记基因遗传标记检测:选择标记治理,如含有-葡糖苷酸酶、荧
5、光素酶基因等目的基因检测:PCR、分子杂交等,五、转基因植物应用,植物基因改良 抗虫害植物、抗除草剂植物、高品质植物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富含维他命A的黄金大米,转基因番茄(抗花叶病基因),转基因棉花(Bt基因),抗虫玉米,转基因植物,1983 年 美国和比利时科学家首次将外源基因导入烟草和胡萝卜。1994 年 世界上第一种耐储藏的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1995 年 转基因的抗虫、抗除草剂的玉米和棉花在美国投入生产。2000 年 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首次超过普通大豆。迄今为止 世界上共批准了12种作物、6大类性状的48个转基因品种进行商业化生产,其中包括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黑麦、红薯、大
6、豆、豌豆、棉花、向日葵、油菜、亚麻、甜菜、甘草、卷心菜、番茄、生菜、胡萝卜、黄瓜、芦笋、苜蓿、草莓、木瓜、猕猴、桃、越橘、茄子、梨、苹果、葡萄等。,应用于生产转基因药物的植物,六、转基因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环境释放安全性食品安全性,生物安全的含义,生物安全使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外来物种迁移,外来物种在定居、建群、繁衍、扩展的连串过程中造成对本土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危害,使之衰退,甚至退化和灭绝;或由于人为造成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掠夺生物资源,砍伐和捕捞过度,严重时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或由于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中造成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
7、生活的有害影响。这三种情况均属于生物安全范围,第一种其实是外来物种入侵,或角生物入侵。第二种情况是生态环境的破碎化、片断化和边缘化,同样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三种情况是指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是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转基因农作物的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的提出与演化,1973年在美国新罕布尔州举行的哥敦会议上(Gordon),在讨论核酸问题时,许多生物学家对即将到来的大量基因工程操作的安全性提出担忧;1975年2月,在美国加州阿西罗玛(Asilomar)举行了一次国际会议,第一次正式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197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重组DN
8、A分子研究准则,随后,德、法、日、澳等也相继制定了有关重组DNA技术德安全操作指南或准则,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颁布了生物技术管理条例,欧盟颁布了关于控制使用基因修饰微生物的指令、关于基因修饰生物向环境释放的指令等。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直至2000年1月正式通过生物安全议定书。1993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原则是“实质等同性”原则。即转基因食品及其成分应与市场上销售的对应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这种等同性包括表型性状、分子特性、主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2001年5月23日,中国国务院第304号令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
9、全管理条例。该条例共分8章,分别是总则、研究与试验、生产与加工、经营、进口与出口、监督检查、罚则、附则等。,转基因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转基因生物的“基因污染”造成生态问题,引起杂草化。,1998年,加拿大Alberta省发现一种Canola油菜,它由于基因污染而含有抗草甘膦、抗固沙草、抗咪唑啉类除草剂等三掌转基因堆积而成的“光谱抗除草剂基因”(HT基因)。这种多抗性怪异油菜的种子爆荚、休眠期长、种子很小、圆而光滑,可随风传播到相当远的距离,更易造成基因污染和扩散,而一般除草剂对它无可奈何,成为多抗性的“超级杂草”。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J.E.Losey 1996年在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报
10、导:他们用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来饲喂大斑蝴蝶幼虫,对照组是加普通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及不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结果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饲喂幼虫后,第二天死亡10以上,4天后死亡44。而对照组全部存活。这就表明,Bt转基因玉米花粉可能威胁大斑蝴蝶的生存,引起生态种群的破坏。,转基因生物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增加杀虫剂的使用。由于转基因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抗药基因的特性选择和转移或漂流到可相容的其他植物中,形成抗性杂草或超级杂草,具有很强的抗药性。产生新的农田杂草。其原因是由于基因漂流或基因逃逸,如通过昆虫传播花粉引起杂交或基因污染,使近缘种变成新杂草或超级杂草。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
11、杂草。由于插入性状的竞争而演变退化为杂草。产生新的病毒。由于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重组而出现新型病毒。广谱抗除草剂堆积基因群(HT)的超级杂草。产生新的作物害虫。由于病原体与转基因植物相互作用或是草食动物与转基因植物相互作用而出现的新型转基因害虫。比如常见害虫产生抗性,并进化增强。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由于误食或基因污染导致。例如2002年10月美国内布拉斯加的一块约一英亩的刚收获大豆的田里,发现了三株转基因玉米。这是因为上一年种植的含一种胰岛素蛋白的药用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遗留下来在田里发芽,结果导致总价值270万美元的这一季大豆不得不付之一炬。,转基因生物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潜在风
12、险,侵入到新的栖息地。通过昆虫、鸟类、风力等媒介使转基因花粉四处扩散,造成基因污染,威胁生物多样性安全。丧失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生物通过生存竞争、环境胁迫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影响(基因、种群或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受损害或者丧失。对非目标本土物种的伤害。由于改变互惠共生关系导致。营养循环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改变。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改变导致。初级生产力的改变。改变物种的组成和结构以及转基因植物的不同性状,都可能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增大土壤流失。,转基因生物对健康安全的潜在风险,转基因食品有毒性吗?转基因食品可能造成过敏吗?转基因食品中的标记基因会不会有危险?一些
13、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是否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而影响健康?外源性目的基因转入移植后是否会产生新的有害遗传性状或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生殖遗传是否会有影响?等等。,毒性问题:虽然迄今还没有具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说明转基因食品(GMF)的毒性,但由于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非预期后果”,因此由其加工的食品可能存在潜藏的健康风险。例如,据1998年报导,转基因马铃薯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英国2002年的研究称,转基因大豆制成的汉堡包食用后,在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转基因DNA的成分,表明抗除草剂基因可存在于肠道细菌内并没有被完全消化。又如,马铃薯中本来含有毒素茄碱(绿马铃薯),转基因
14、马铃薯中茄碱是增加还消除了呢?,过敏反应问题:过敏性风险史医学上的“变应原性风险”,一般人和动物是非常低的,但转基因作物可能诱发或家中变应原性风险。转基因作物带有外源基因,即具有新的蛋白质,这些新蛋白质可能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出现过敏反应。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形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可能难以或无法适应转基因生成的新型蛋白质而诱发过敏症。例如,安万特公司推出的“星联玉米”,是含有杀虫蛋白Cry9C的转基因玉米,结果少数人吃了之后引起皮疹、腹泻或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并有潜伏效应。1998年美国环保局比准“星联玉米”生产时,明确规定只准供动物饲料之用,不能作为食品。2000年9月,发现美国市场的玉米面饼等30
15、0多种产品中含有微量“星联玉米”,引发大风波。为回收被“星联玉米”污染的玉米食品,安万特公司花费了约10亿美元。这就是在转基因安全史上著名的“星联玉米”事件。,抗药性问题:转基因操作中常常需要使用标记基因,而抗药性基因是用得最多的标记基因。如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放线菌素抗性基因等等。这些抗性基因会一直存在于植物器官中,通过食物链可能会被传入人畜消化系统中细菌体内,使这些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治疗产生抗性。而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各种非常严重疾病的药物,如果抗生素失效,那么挽救人类生命就成为问题。例如,氨基丁卡霉素被认为是人类医药中的“保留”或“急救”抗生
16、素,是国际医药界储备的应急“救危”药物,而现在却为GMO捷足先登,并滥用于多种GMO作为标记基因,广泛在环境中释放,在各种动植物机体内产生抗性。,有益成分问题:研究发现,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有益成分。如英国伦理与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称:与一般天然大豆相比,在两种耐除锈剂或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分别减少了12和14。GMO中插入的外源性目的基因改变了生物自身原有的复杂生物化学路径,改变了原有的新陈代谢,其生化作用的结果很难预料,还可能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而导致变异。,免疫力问题: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转基因食品
17、的概念,转基因食品是指那些转入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细胞中提出的基因,从而获得某些良好特性的生物所制成的食品成为转基因食品或基因改造性食品,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功能:1 高产、生产期短、抗病、抗虫害和便于运输、储存2 改造食品营养成分含量、防病和增强体质抗金属作物的清除土壤中污染的重金属能力,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这四类作物占全部转基因植物的86%,其中75%种植在北美。从转基因作物的性状来看,主要有抗除草剂、抗虫、抗病等几类。目前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抗除草剂大豆种(占转基因植物总面积的40%);抗虫玉米(占23%);抗病烟草(占13%);抗除草剂油菜(占
18、10%);抗虫棉花(占8%);抗除草剂棉花(占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很复杂和需要较长时间试验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着重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几方面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原则IFBC提出采用判定树(decision-tree)的原则与方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1)了解被评价食品的遗传学背景与基因改造方法;2)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毒素;3)进行毒理学实验。,FAO/WHO联合专家评议会制定的生物技术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政策与原则着重强调:1)安全性评价应与科学为依据,不能过高估计该类
19、食品的危害性,也不能过低估计该类食品可能存在的问题。2)任何生物技术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首先阐明其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特性。3)对基因改造微生物而制作的食品,如果其分子、生物和化学分析表明与传统食品一致,则主要对其杂质和加工过程进行评价,强调在加工过程中实施HACCP和GMP。4)对基因改造的动物性食品,动物本身的健康可作为安全性评价的标志。5)对已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批准用于消费的食品,需进行有计划的使用后的人群健康监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对转基因食品从营养与毒理学两方面按个案进行评价。在对一种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时,应首先了解其背景资料,包括食品名称、来源(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基
20、因改造方法(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生产体的特性)、人体摄入量、使用目的及使用人群(是否是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加工方法及食品成分等,同时确定待评价的试验样品与实际生产的和人类实际消费的食品是否一样。,1)SAFEST 1类食品:与传统食品极其相同或相似的基因改造食品,不必进一步证明其安全性。2)SAFEST 2类食品:与传统食品极其相似,但存在某个新成分或新特性或缺乏某一个新成分与特性的基因改造食品。需要对其不同的成分与特性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3)SAFEST 3类食品:与传统食品既不相同也不相似的基因改造食品,需要作广泛的毒理学评价。,1)关于急性毒性的试验结果;2)关于亚急性毒性
21、的试验结果;3)关于慢性毒性的试验结果;4)关于对生殖产生影响的试验结果;5)关于变异原性的试验结果;6)关于癌原性的试验结果;7)其他必要的实验结果(肠道毒性试验结果等)。,实质等同性原则:即转基因食品和传统同类产品比较特性、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所含毒素等评价方法:Monsanto公司的评价方法:1)插入基因所表达蛋白的安全性评价2)营养水平的比较3)健康显示测试全食物饲喂研究数据库的应用活体或离体动物模型 转基因食品致敏性的评价PCR检测的方法,国外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有关法规,1 在FAO/WHO召开的第23届(1994)食品标签法典委员会会议上同意由美国官方机构负责起草食品标签的生物学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基因 技术 应用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8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