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学案.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学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1)学习目标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阅读本章前言,了解本章学习内容。2、在小学我们学过方程吗?什么是方程?请举出两个方程的例子?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 ) (2)x3y6( ) (3)3x6 ( )(4)1+23 ( ) (5)x35 ( ) (6)y5
2、 ( ) 3、在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阅读课本P79-80结合图形思考下列问题:(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试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2)完成书中填空后再填写下表:路程(千米)时间(小时)速度(千米/时)王家庄青山王家庄秀水青山秀水(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试列出方程)(4)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6、完成课本P84习题3.1 第1题 。二、课堂展示三、分组联动1、列式表示: 比a小9的数;
3、 x的2倍与3的和; 5与y的差的一半; a与b的7倍的和;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 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3)x的5倍比x的相反数大10; (4)x比它的倒数小4;(5)已知x5与2x4的值互为相反数;3、完成课本P84习题3.1 第8题。四、课堂检测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不求解,每题20分,共100分)(1)12与x的差比x的2倍大1._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_(3)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解: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
4、 _(4)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解: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 _(5) 某足球场的周长为344米,长和宽之差为36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解: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则长为(x+36)米,可列出方程 _五、课堂小结六、拓广探索课后完成课本P85 第10、11题3.1.1一元一次方程(2)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3培养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4体验用估算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重点、难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过
5、程一、 课前预习1、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 年龄各是几岁?(尝试分别用算术方法和方程分别求解)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列方程方法求出两人的年龄吗?2、 阅读课本P8182内容(注意解题的格式)并思考以下问题。(1) 例1中各方程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2) 通过这几道例题你发现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3)观察上述方程,归纳出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如何理解 “一元”、 “一次”的含义?(4)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3-x=-7; 2a-b=3 ; y+36y-9; 0.32 m-(30.02 m) =0.7; x21
6、 (5)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6)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样检验某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7) 完成课本P81最后的思考题。(8) 试完成课本P82 练习。二、课堂展示三、分组联动完成课本P85第5、6、7、9四、课堂检测(每题20分,共100分)1、已知下列方程: x1; 0.3x =1; 6= 5x ;x24x=3;x=6;x+2y=0.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2 B3 C4 D52、p=3是方程( )的解( )。A3p=6 Bp3=0 Cp(p2)=4 Dp+3=03、下列说法:等式是方程;x=-4是方程5x+20=0的解;x=-4和x=4都是
7、方程12-x=16的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4、若x=0是关于x的方程2x-3n=1的解,则n=_。5、某班学生为四川抗震救灾捐款1310元,以平均每人20元,还多350元,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列出方程) 五、课堂小结六、 拓广探索1、 已知方程(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满足_。2、关于x的方程(2-a)x|a-1|-21=3是一元一次方程,求a的值。3、方程17+15x=245, , 2(x+1.5x)=24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 +3=4,+2x+1=0,x+y=5是一元一次方程吗?若不是,它们各是几元几次方程?3.1.2 等
8、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等式的性质;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交流与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为“x=a”的形式。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你知道在平衡的天平两边添加砝码时如何保持天平平衡吗?2、阅读课本P82-83例2以前的内容并完成P84习题 3。3、利用等式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从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 (2)从x=y能否得到 ?为什么?(3)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 (4)由a+2=b-1,能得到a-
9、1=b-4吗?4、用适当数或式填空,并且说出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及怎样变形的?(1)如果2x+7=10,那么2x=10 ;(2)如果5x=4x+7,那么5x =7;(3)如果3x=18,那么x= ;(4)如果a+8=b,那么a= ;(5)如果a/4=2,那么a= ;5、已知2a+b=a+b,两边同时加上-b,得到2a=a,两边同时除以a,得到21为什么会得到这种结果呢?6、如果ma=mb,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 ma+1=mb+1 B.ma3=mb3 C. a=b D. 7、如果a=b请根据等式的性质编出三个不同类型的等式 ,并说出你编写的依据。8、自学课本P83例2并回答求方程的
10、解的依据是什么?需要将方程变形成什么形式?9、完成P84 练习 。 二、课堂展示三、分组联动P85习题 4 四、课堂检测 1、选择: 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那么a=b; C.如果a=b,那么 D.如果,那么a=32、填空: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x+8=10,那么x=10+_; (2)如果4x=3x+7,那么4x-_=7; (3)如果-3x=8,那么x=_; (4)如果 =-2, 那么_=-6;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3=2 (2)-2=3 (3)9x=8
11、x-6 (4)8y=4y+14、一件电器,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是213元,问这件电器的标价是多少元?五、课堂小结六、拓广探索1、已知2x2-3=7,那么x2+1=_。2、已知等式(a+2)c=a+2得c=1不成立,求a2+2a+1的值。3、已知3b-2a-1=3a-2b,利用等式的性质比较a、b大小。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学习目标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
12、学文化。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 “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 回忆整式中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与上一节课中的等式的性质2。2、 阅读课本P88-P89问题2之前部分和课本P91例3并思考下列问题。(1)在课本P88问题1中是如何列方程的?分哪些步骤?( ): 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 x2x4x=140。(2)怎样解这个方程?最终我们将方程转化为什么样的形式?经过了那些步骤?(3)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4)“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13、”的根据是什么?3、 对于课本P88问题1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哪种方法更简单?4、 阅读课本P91例3并思考还有其他的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吗?哪种方法更简单?5、试完成课本P89 练习二、课堂展示三、分组联动1、 课本P93习题 12、课本P93习题 4四、课堂检测1、 解下列方程:(1) (2) (3) (4) 2、甲、乙、丙三个乡合修水利工程,按照受益土地的面积比3 :2 :4 分担费用1440元,三个乡各分配多少元?五、课堂小结 六 拓广探索1、课本P94习题 62、课本P94习题 9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求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不含去
14、括号、去分母)。2经历和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转化”的思想方法。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习兴趣。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到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对方程的变形有哪些?目的有哪些?2、阅读课本P89-P91思考下列问题:等量关系是什么?所列方程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移项的依据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举例说明解方程是怎样移项的?移项后的化简包括哪些内容通常将( )的项通常放在等号的左边,将这些项合并;将( )放在等号的右边,将这些项合并,最终化成形如“”的形式。3、阅读课本P91到P9
15、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你能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4、试完成课本P91练习。 5、试完成课本P94习题7。二、课堂展示三、分组联动1、下列移项正确吗?(请把有错误的改正过来!)(1)从3 + x = 5得:x = 5 + 3 。 ,应改为: 。 (2)从5x = -3x + 10得:5x - 3x = 10 。 ,应改为: 。 (3)从9x 6 = 3x得:9x - 3x = 6 。 ,应改为: 。 (4)从3 = x - 2得:x = -2 -3 。 ,应改为: 。2、解下列方程:(1) (2)四、课堂检测
16、1、如果与的值相等,那么代数式的值是_。2、方程的解为-1时,的值是_。3、解方程:(1) (2) 五、课堂小结六、拓广探索课本P94 习题7、8、10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1)学习目标:1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判别解的合理性。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重点: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P96. 完成下列问题:(1) 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度,上半年共用电 度,下
17、半年共用电 度。(2) 等量关系: + =全年用电量。列方程 + = 。(3) 要想解这个方程,首先应该如何简化方程? 怎样使该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4) 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2、 阅读P97后 , 完成下列化简并回答问题: 方程中带括号的式子进行化简的依据是什么?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主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 a+(b-c)= a-(b-c)= -a-(b+c)= 化简-(2x-3y)的结果是 将方程 x-3(2-x)=0去括号得到 3、试完成课本P97 练习4、试完成课本P102 4二、课堂展示 三、 分组联动 1、 试完成课本P102 12、
18、试完成课本P102 11四、当堂检测1、解方程: 3(x-1)+5=8 3(x-2)+1=x-(2x-1)2、今年小川6岁,他的祖父72岁,多少年后,问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年龄的五、课堂小结六、拓广探索1.解方程: 3(2-3x)-3(2x-3)+3=5 (X+1)+(X+2)-3=-(X+3)2、课本P103 习题12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去分母(2)学习目标:1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通过联动的讨论等活动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3初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的使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思考的习惯。重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一元一次方程 全章学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