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可直接打印.doc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可直接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可直接打印.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植物的生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2、通过学习、对比使学生理解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和教师的举例,使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几种类型。2、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无性生殖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植物生殖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教学难点: 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主要是通过生殖和发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二、请学生们讲述他们在课前观
2、察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师做副板书记录。仙人掌用茎生殖;柳树用枝条生殖;大豆用种子生殖。以上这些植物用于生殖的器官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1)不一样,有的用茎生殖,有的用枝条生殖,有的用种子生殖。(2)茎与枝条属于植物体的一部分,种子已经是一个新个体三、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有性生殖:到新一代的植株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无性生殖:生殖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四、无性生殖的类型及应用1、 讲述:植物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2、 学生举出一些扦插和嫁接的例子。植物的生殖 一、生殖方式举例 被子植物的生殖: 椒草的生殖: 马铃薯的生殖: 1
3、、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二、无性生殖的类型及应用 1、扦插 2、嫁接板书设计 作业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家蚕和蝗虫的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举例说出其他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家蚕和蝗虫发育的视频增强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原始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方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导入,活跃气氛、激发兴趣1、冬季几乎看不见蚊
4、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2、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内容。1、教师播放家蚕的生殖实验视频,学生经过认真观看视频,回答活动观察中设置的问题。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评价。2、播放视频蝗虫的生殖,在学习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将蝗虫与家蚕的发育方式进行对比,总结出蝗虫的不完全变发育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之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归纳出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和特点。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1、完全变态在发育过程中要
5、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2、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3、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等。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1、不完全变态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2、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3、例如:蟋蟀、螳螂等。作业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两栖动物的概念。2、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3、了解环境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自主学习、比较、归纳总结等的能力。情感态度与
6、价值观认识到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培养学生 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2、青蛙的发育过程,以及发育过程中青蛙的形态和习性的变化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通过展示几种常见的两栖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主要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总结出两栖动物的概念。二、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通过图片展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确下列问题1、蛙卵受精的方式、特点和发育的过程、特点,2、早期蝌蚪与成蛙的主要区别,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适合于水中生活的
7、意义,3、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两栖动物1、常见种类:青蛙、蟾蜍、大鲵、蝾螈2、概念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鸣叫:鸣囊雄蛙;作用招引雌蛙2、抱对:提高受精率3、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水中)受精,卵生4、发育特点: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或受精卵幼体成体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四、保护青蛙,爱护环境板书设计作业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
8、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过程 一、对照图和实物认识卵的结构,认识鸡卵的结构,注意用生物学语言描述,理解卵的各部分作用,以及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结论:卵壳和卵壳膜有保护作用,卵白有保护功能,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卵黄上面的小白点)是将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 二、播放鸡胚的发育动画。三、观察图片鸟的生殖和发育,分析图中鸟的行为。了解鸟的繁殖行为包括哪些环节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板书设计作业基因控制生物的性
9、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相对性状的概念2、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二、像双眼皮、肤色、脸型等,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三、引导大家看投影片“转基因鼠的实验过程
10、”:这是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人们在对它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之后,看看它的后代有什么变化。在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受精卵中融合的细胞核中就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结果,转基因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 后
11、代中只有转基因鼠的体量变大了,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四、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 展示:转基因物品的图片。板书设计作业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2、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情感态度与
12、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过程一、 观看相关录像,从录像中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原来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出示人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的染色体数果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是怎样保证染色体稳定的呢?开动脑筋,自己设计,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给予评价,有错的纠正。我们搞清楚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谁
13、能说说基因是怎样传递的?子代拥有了父母传下来的基因,是不是就长出了和父母相似的性状了?(出示基因传递的课件),加以总结巩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逐步得出结论2、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黑人夫妇生了一个白人小孩)其实这个小孩并
14、不是一个真正的白种人,而是患了一种遗传病白化病。为什么父母正常,女儿却患遗传病了呢?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1、 豌豆具有多对差别明显的相对性状,2、纯种;控制同一个性状的两个基因相同,这就叫纯种,这是由它的花的结构决定的:每一朵豌豆花都是两性花,自然状况下,他们会在花瓣张开之前自花授粉。孟德尔的实验的步骤步骤一:杂交;步骤二:自交三、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2、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4、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基因
15、组成是Dd的个体只表现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控制的性状,但d不受D影响还会继续遗传去。四、近亲结婚的危害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板书设计作业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过程与方法:模拟精卵的随机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的染色体组成教学过程一、引入: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二、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男性:22对常染
16、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三、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男性:可以产生2种精子,含有X的和含有Y的。女性:只有含X的一种。四、完成P41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X的精子、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性别比例接近1:1。五、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但我们国家现在男性略多于女性,是因为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性别的比例发生偏差。板书设计作业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3、引起变异的原因4、遗传育种的主
17、要方法过程和方法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的认识变异教学重点与难点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2、遗传育种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能够遗传父母的特征。但又不会和父母长得一模一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二、变异的两种形式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三、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杂交育种:杂交水稻、高产奶牛诱变育种:太空椒板书设计作业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新的研究进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命起源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生物 年级 下册 全套 教案 直接 打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