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大题汇总.doc
《极坐标大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坐标大题汇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极坐标大题 1(2015南昌校级模拟)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C1的方程为(4sin)=12,定点A(6,0),点P是曲线C1上的动点,Q为AP的中点(1)求点Q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与直线C2交于A,B两点,若|AB|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015丹东一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24()求C的参数方程;()若点P(x,y)在曲线C上,求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2015河南一模)在直角坐标系xo
2、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sin(+)=4(1) 求曲线C1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2) 设P为曲线C1上的动点,求点P到C2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 4(2015上饶一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l是过定点P(4,2)且倾斜角为的直线;在极坐标系(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以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取相同单位长度)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写出直线l的参数方程,并将曲线C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若曲线C与直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求|PM|+|PN|的取值范围 5(2015南昌
3、模拟)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直线C2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I )求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曲线C2的普通方程(II)先将曲线C1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得到曲线C3,P为曲线C3上一动点,求点P到直线C2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出相应的P点的坐标 6(2015延边州一模)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直线l过点P(1,1),且倾斜角=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4sin()求圆C的
4、直角坐标方程;()设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求|PA|PB|的值 7(2015南昌校级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与曲线C:(y2)2x2=1交于A,B两点;(1)求|AB|的长;(2)在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点P的极坐标为(2,2),求点P到线段AB中点M的距离 8(2015南昌一模)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1)曲线C在点(1,1)处的切线为l,求l的极坐标方程;(2)点A的极坐标为(2,),且当参数t0,时,过点A的直线m与曲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试求直线
5、m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9(2015赣州一模)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第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轴的正半轴重合点A、B的极坐标分别为(2,)、(aR),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若,求AOB的面积;()设P为C上任意一点,且点P到直线AB的最小值距离为1,求a的值 10(2015凯里市校级模拟)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把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求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线段AB的长 11(2015厦门一模)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1的参数方程为
6、(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2的极坐标方程为=4sin(1)写出圆C1的普通方程及圆C2的直角坐标方程;(2)圆C1与圆C2是否相交,若相交,请求出公共弦的长;若不相交请说明理由 12(2015泉州一模)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cos2=sin直线l过点(1,2)且倾斜角为()在直角坐标系下,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的参数方程;()已知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13(2015葫芦岛一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M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若以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
7、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N的极坐标方程为sin(+)=(其中t为常数)(1)若曲线N与曲线M只有一个公共点,求t的取值范围;(2)当t=2时,求曲线M上的点与曲线N上的点的最小距离 14(2014秋信阳期末)已知直线l:(t为参数,为l的倾斜角),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为:26cos+5=0(1)若直线l与曲线C相切,求的值;(2)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的直角坐标为(x,y),求x+y的取值范围 15(2015佳木斯一模)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C上的点按坐标变换得到曲线C(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2)若点A
8、在曲线C上,点B(3,0),当点A在曲线C上运动时,求AB中点P的轨迹方程 16(2015南昌校级二模)(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0,02) 17(2015嘉峪关校级三模)已知曲线C1:(t为参数),C2:(为参数)(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18(2015南昌校级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坐标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