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doc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doc(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教材分析本 册教 材重 点内 容本册教材分六个单元1、复习与提高2、数与量3、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4、整数的四则运算 5、几何小实践6、整理与提高本年段教 学目 标(一)复习与提高1、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2、 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 复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4、 复习两位数乘除的计算。5、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初步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二)数与量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初步掌握数级读写多位数。2、认识面积单位及进率,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
2、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二)1、 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2、 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四)整数的四则运算1、 认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 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能运用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3、 引导学生运用树状算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五)应用1、 知道复合应用题的结构,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 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法”。(六)几何小实践1、 建立圆的概念,能用圆规给出半径、直径画圆。2、 建立射线、直线、角的概念
3、。3、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三、教学进度(供参考)2015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一9.19.4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假期二9.69.11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复习用两位数乘、除 分数 三9.149.18大数的认识 机动四9.219.25四舍五入法 平方千米五9.2810.2吨的认识 机动 假期六10.510.10假期 毫升与升的认识 七10.1210.16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减计算八10.1910.23分数墙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九10.2610.30三步计算式题 十11.211.6三步计算式题 正推 机动十一11911.13逆推 文字计算题 运算
4、定律十二11.1611.20运算定律十三11.2311.27解决问题 十四11.3012.4圆的初步认识 线段、射线、直线 十五12.712.11角 角的度量 机动十六12.1412.18角的计算 大数与凑整 机动 十七12.2112.25数射线上的分数 圆与角的复习 机动十八12.281.1相等的角 通过网格来估测 机动十九141.8期终复习二十1111.15期终复习二十一1191.23期终评价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单元内容: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复习用两位数乘、除、分数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初步
5、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4、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5、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教学重点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理解乘除法之间的意义、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教学难点1、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教时安排加法与减法的关系:2教时乘法与除法的关系:2教时复习用两位数乘、除:1教时分数:1教时第1教时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教 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
6、加减法算式中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加、减、法意义的过程,积累数学事实。2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意识与习惯,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二、教学重点: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师:第一天开学了,老师请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分别数一数我们
7、四(1)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一共有几人?生:回答问题。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人?生:用加法,算式(省略) 个别回答通过具体的实例,及所给的算式,来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探究阶段1、 加减法定义师:第一天开学了,欢欢来到自己的班级,数了一下男生有21人,女生有17人,一共有38名学生。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条件,编应用题。师:请生解答所编的应用题问:那什么是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做加法。(板书)加数+加数=和师:那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板书)被减
8、数减数=差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观察:21+17=38 38-17=21 38-21=17这三道加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归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3、根据所给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120+50=17017050= 170120=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试一试: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方框中的数。(并写出过程)P3(2)800350=450450+350= 800450=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板书)小结: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减法算式中未知的被减数、减数。预设:四(1)班男生有21人,女生有17人,一共有多少名
9、学生?四(1)班一共有38人,已知男生21人 ,女生有多少人?已知女生17人 ,男生有多少人?同桌讨论个别汇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反馈归纳: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学生小组讨论归纳: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生归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通过加法算式改写成的两个算式的比较明确加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直观到抽象。同样道理,把减法算式进行变形。得到减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记忆,对下一个环节:求加减法算是中的未知数埋下了坚实的伏笔。三、练习:1、试一试: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方框中的数。(并写出过程)P3教师着重知道书写格式,尤其要让学生学会目测验算。2、下面的题目有错吗?说说你的理由。
10、(1)18-=18 (2)+72=100 =18+18 =100-72 =36 =28 ( ) ( ) (3)+20=20 (4)-0=46 =20+20 =46-0 =40 =46 ( ) ( )3、拓展:想一想,填一填923- =233+149 学生独立尝试纠正格式独立判断交流反馈学生讨论交流反馈通过具体的计算,使学生能理解如何求算式中的未知数。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增长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加法与减法知道了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可以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什么好处?请你举例说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所的回答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作业布置一、根据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11、填空65+( )=87 ( )+45=9865-( )=23 ( )-45=98二、小胖算了以下两题,请你运用加减法关系验算,看看他的答案对吗?789-234=545 567+29=596三、动脑筋:1、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48,你知道被减数是多少吗?板书设计加法与减法加法: 减法:21+17=38 38-21=17 38-17=21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120+50=170 加数+加数=和120=17050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0=170120 800350=450 被减数-减数=差800=450+350 被减数=差+减数 350=800450 减数=被减数-差 反思重建 通过教学
12、发现,学生对于从实例中得出比较标准化的加、减法的定义困难重重。他们往往从加减法各个位置上的数出发来下定义。教学中要从算式表示的含义出发来引导。推导三个数量关系式的过程很顺利。但学生在运用这三个数量关系式的时候显得不够灵活,有乱用的情况,如:( )-210=480,学生做成;( )=480-210等。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对策是:(1)要求在课后要背熟数量关系式。(2)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第2教时教学内容乘法与除法教 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关系求解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过程
13、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除法意义的过程,积累数学事实。2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二、教学重点: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导入师:出示面积图,请学生例出算式。 师:什么是乘法?师: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宽?师: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
14、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板书)被除数除数=商 (板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板书)师:比较34=12与124=3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说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填写算式。9925=2475 86416=5499= 864=25= 16=生列算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因数=积124=3 已知两个因数的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生做通过面积图让学生灵活列式无意间提供了学生加法乘法的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来归纳和理解乘法的意义。检验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是否真正清晰。探究阶段师:
15、观察一组算式:1211=132 (说说乘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12=13211 11=13212师:观察一组算式:27313=21(说说除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73=2113 13=2732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练习:P5试一试通过具体的实例,及所给的算式,来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练习教师巡视后集体校对,并逐题请学生回答。补充练习:78 =0 93=93 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写出解题依据想一想,填一填240
16、 =204教师小结学生独立完成l练习册P1练习中的第3题。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学生先小组讨论,在解答交流反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评析,让学生交流计算时要注意的地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增长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乘法与除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所的回答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作业布置 乘法与除法 乘法: 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举例: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板书设计 在前面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探究的整个过程比较清晰,他们完全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推导与归纳除法中三个数量关系式,表达比较流畅。整堂课学生的思
17、维活跃,自信心大增。然而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容易被数据深深的干扰,根本没有考虑所求的数所在的位置。看来在今后的练习中要培养学生仔细分析,多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解题的思路与依据。反思重建第3教时教学内容复习两位数乘、除教 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2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
18、能力。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提问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如:按键的名称、计算器使用方法等内容。2、给出一些三位数、四位数,学生开火车口答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29、379、4299、8012、59203、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复习已学的知识,为今天的学习埋下伏笔。探究阶段1、学习题一:先估计结果,再精确计算(1) 先对算式中的数分别进行估算如果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把四位数估算成整千整百数,那么一定要给予肯定。(2) 利用计算器进行精确计算,并判断是否与估算结果接近。在估算的过程中既要有速度又要接近准确结果。2、学习题二
19、:使用计算器计算1、师:观察算式特征: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除法中被除数、除数有什么规律。1、 师:用计算器算出每一个题包中的各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探讨结果有什么规律。2、 根据发现的规律,继续推导,并直接写出答案。学生独立按要求计算谈谈估算的体会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考考你,一生出题,其他同学回答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器的使用,不但节约了计算时间,还能让学生较快地找到规律。拓展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先尝试写出一组可能有规律的乘除法计算的题包,然后用计算器进行精确计算,最后在班级内相互交流所写的题包有什么规律。应用:小明带了1000元钱去购买学习用品,他看中了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四年级 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