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2×135MW)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doc
《电厂(2×135MW)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2×135MW)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doc(2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规范一、编制依据1电厂(2135MW)建筑工程招标文件。2电厂招标文件中有关问题的澄清文件。3 电厂工程初步设计部分图纸。4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81)火字第70号。5电厂现场实际情况及地材资源调查。6本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标准。7本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相关文件和作业指导书。8本公司2002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9本公司2002标准OHSM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10建设厅建科发(1999)131号“关于进一步开展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工作的通知”文件。11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榆林地区的具体情况、地形地质、交通运输、供水、供电、
2、资源等。二、执行标准、规范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电结构工程篇)SDJ280-90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篇土建工程篇1995-4-1实施)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工程篇)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9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
3、011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15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19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1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2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范J
4、GJ/T121-9923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5-20002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2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104-972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962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30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3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32现行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以上标准若有新标准执行新标准,应替代原有标准。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一、工程规模本工程
5、系新建工程。本期建设规模为115MW、125MW。二、厂区自然条件1 电厂地理位置2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厂区地势平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自然标高在1143.001145.21m之间(黄海高程)。地貌成因类型为风蚀沙丘,微地貌类型微倾斜平地。3工程地质厂址场地地下有煤层,煤层埋藏深度在133m以下。根据区域地质及地震地质资料,厂址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部,大地构造简单,地震活动微弱,适易建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厂区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
6、与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风积,冲洪积,湖积形成的砂类土和粉土等;下伏朱罗系直罗组(J2z)砂岩,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厂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厂区地基土由新至老各层土的值及该层的厚度如下:层:素填土,fk140KPa,层厚1.504.60m;层:细砂,fk194.9KPa,层厚3.105.70m,层底深5.809.00m;层:粉土,fk230.0 KPa,层厚0.504.70m,层底深6.3012.40m;层:细砂,fk232.7KPa,层厚5.0014.30m,层底深20.70m;1层:粉土,fk203.3KPa,呈透镜体状夹于层细砂中,最大层厚3.80m;层
7、:粉土,fk270.5KPa,层厚0.7011.800m;1层:细砂,fk228.1KPa,层厚2.004.70m之间。厂址的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度。4水文气象厂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0.600.90m。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榆林地区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上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漫长、干冷、少雨雪,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辐射强,多阵雨,秋季凉爽降水因为位于沙漠边缘,受沙漠的影响,昼夜温差大,最大气温日较差27.4。累年平均气温为8.1,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2 .7,累年最大冻土深
8、度为148mm。因为受海洋影响较弱,降水量少,累年平均降水量为339.8 mm。降水年内分配系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份,而且降水强度大,在黄土沟壑区容易产生暴雨洪水,累年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41.7mm。全年主导风向为SSE。多年各气象要素特征值年平均气压 897.0hPa累年平均气温 8.1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8.6(1953.7.8)累年极端最底气温 32.7(1954.12.2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7%最小相对湿度 0(12天/10年)累年平均降水量 339.8mm 累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141.7mm(1951.8.15) 多年平均蒸发量 1882.6mm累年平均风速 2.2m/s实
9、测定时风速 23.0m/s(1969.3.15)主导风向 SSE平均雷暴日数 29.2d最多雷暴日数 50d最多沙尘暴日数 33d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13.60d多年平均雾日数 8.40d最多雾日数 18d 年最多冻融次数 73次累年最大积雪深度 16cm(1987.10.3111.1)累年最大冻土深度 148cm(1977.23)10%湿球温度 20对应的干球温度 24.7对应的相对湿度 68%对应的大气压 889.30kPa三、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和厂区场地特点及工程地质条件、厂区周围环境条件,确定厂区主要生产设施采用按三列式布置格局,厂区由北向南依此布置为运、卸、贮煤设
10、施区主厂房区配电装置区,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基本按南北方向布置在配电装置区和汽机房的固定端一侧。厂区辅助、附属设施主要布置在厂区固定端一侧、冷却塔以北。进厂主入口设在厂区东侧,汽车运煤及运灰、渣出入口设在厂区北侧。主厂房固定端朝东,向西扩建,汽机房正立面朝南。主厂房固定端到厂区东围墙的距离为123.5m,主厂房A列柱到厂区南围墙的距离为108m。主厂房纵向最大长度为97.2m,从A列柱到烟囱中心线的距离为158.69m。在主厂房锅炉房与烟囱之间按常规布置了静电除尘器和引风机室。在两座电除尘之间布置了除灰空压机房,其二层为电除尘配电室。在2号电除尘西侧布置有灰库,两座活动渣斗分别布置在锅炉房的固定
11、端和扩建端。主厂房A列柱外侧布置有高厂变、主变及高备变。110kV屋外配电装置区布置在主厂房南侧,其北侧配电装置架构到A列柱的距离为66.3m。屋外配电装置东侧布置有网络继电器室和水源地及灰场隔离变压器室。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基本按南北方向布置在厂区东南、110kV屋外配电装置和汽机房的东侧。在两座冷却塔中央的西侧布置了中央水泵房,在2号冷却塔西侧角布置有循环水处理设施。所确定的冷却塔位置既保证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均匀、循环水水管线顺畅短捷,又不影响周围其它设施的布置。四、厂区竖向布置由于厂区地下水位较高,稳定水位埋深0.600.90m,而冻土深度较大,常年最大冻土深度在1.0m左右,厂区建、构筑物
12、的基础需要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困难,因此,厂区设计标高宜适当提高。此外,考虑到厂址地区地下水流动性很强,厂区内不宜挖方。为此,将厂区建、构筑物的基槽余土约7.0104m3全部用于回填,以适当抬高厂区设计地坪,并减小厂区坡度。五、工程建筑结构简况1地基与基础主厂房基础埋深-5.00m,采用天然地基,A列柱采用条形基础;B、C列柱采用联合片筏基础;锅炉柱采用片筏基础;与主厂房毗邻的厂用配电楼及仪用空压机房将根据计算确定采用条形基础或片筏基础。根据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完成的施工图阶段的勘测工作及编写的勘测报告,主厂房地段的基底持力层砂土承载力较高,可以满足规范的计算要求。其下的粉土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13、较低,且扩散角为零度,但经过深度修正后,在适当放大基础底面积的情况下,该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计算同样可以满足规范的计算要求。经过计算,地基的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所以采用天然地基从工程的安全方面考虑是可靠的。其它建、构筑物的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将根据计算确定采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片筏基础。2主厂房建筑结构设计2.1主厂房布置本期主厂房按二机三炉燃煤机组进行设计,装机容量125MW、115MW,主厂房布置为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汽机房跨度为33.20m,除氧煤仓间跨度为13.50m,纵向柱距为8.00m,汽机房纵向长度81.20m,除氧煤仓间纵向长度97.20m。主厂房纵向机组单元中间设置温度缝,
14、双柱双屋架。汽机房运转层标高9.00m,两台机组横向岛式布置,屋架下弦最低标高为23.50m,单坡屋面,吊车梁轨顶标高19.00m,设75/20t桥式吊车一台,司机室设于B列柱侧。汽机房0.00m层设检修场地满足检修汽机需要。除氧煤仓间共分五层:0.00m层布置中速磨煤机及380V配电间,9.00m层、11.50m层为运转层,布置集控室、工程师室、交接班室、工具间,16.50m层为除氧器层,28.20-28.50m层为输煤皮带层,输煤栈桥入口在固定端1-2轴之间。锅炉9.00m以下为室内布置,9m以上紧身封闭。锅炉房在运转层通过炉前平台与煤仓间相连,炉前平台宽为7.00m。两台锅炉之间设一部客
15、货两用电梯,载重量1t,供货厂家的限定见机务部分技术规范中对设备供货厂家的承诺。电梯井架采用压型钢板封闭,顶部机房外墙采用保温压型钢板。1-2轴之间、C-D轴布置三层框架结构房屋:0.00m层为空压机房,5.00m层为加热站,9.00m层为化学加药间。2.2主厂房交通主厂房纵向通道:汽机房底层靠A、B列分别设有约2m宽的纵向通道,且B列通道两端分别与山墙处厂房出入口相连,汽机房A列设有电动卷帘汽车大门,炉前CBE轴间也设有通行汽车的通道与大门,满足了主厂房底层纵向通道的要求;汽机房运转层9.00m沿A列和B列、炉前平台都有纵向通道,同时除氧层,皮带层均设有通向固定端与扩建端的纵向通道。主厂房横
16、向通道:主厂房两端0.00m、11.50m各设两条横向通道,用以连接汽机房和锅炉房。另外运转层中部也有两条横向通道从汽机房通向集中控制室直至炉后的纵向通道。主厂房垂直交通:除氧煤仓间固定端布置一部钢筋混凝土楼梯可以通到主厂房各层楼面及屋顶,在扩建端布置一部消防钢梯以通到主厂房各层楼面及屋顶,同时在固定端楼梯附近设一个吊物孔通过起吊设备可以满足各主要楼层的垂直起吊需要;汽机房汽机基座旁还设有钢梯可以通往汽轮发电机平台中间层以及运转层;汽机房运转层B列布置钢梯可直达桥式吊车司机室;另外在两台锅炉之间布置一部客货电梯,锅炉、除氧煤仓间及各主要楼层均设有停靠层。不等高屋面设直爬梯。2.3主厂房出入口布
17、置汽机房A列设电动卷帘大门一部,汽机房、炉前平台两端0.00m主要纵向通道处均设出入主厂房的大门,另外固定端楼梯间处0.00m设有通向室外的门。2.4主厂房采光及通风采光方式以天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主厂房外墙侧向采光,同时汽机房屋顶设采光罩顶部采光,解决汽机房B列采光不足问题。主厂房采用机械通风,汽机房门窗为进风口,气流由汽机房屋顶风机排出。2.5主厂房防排水、保温隔热主厂房屋面采用卷材防水,防水等级采用II级。屋面均采用有组织排水,汽机房单坡屋面排水,并在A列设天沟,雨水管顺A列柱室内而下,离地面1.00m雨水管穿墙排至室外散水;除氧煤仓间亦为单坡屋面排水。除氧煤仓间28.20m-28
18、.50m层考虑水冲洗,设防水层。主厂房地面水冲洗及地下沟、坑及隧道均考虑排水方便通畅。屋面采用憎水膨胀珍珠岩板保温隔热。外墙采用370砌体墙。2.6主厂房防火、防爆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等的有关规定。汽机房与除氧煤仓间之间的墙一律采用防火墙。当管道穿过防火墙时管道与防火墙之间的缝隙采用不燃烧的材料填塞。油箱上方的汽机房钢屋架喷涂防火涂料,保证耐火极限不小于0.5小时。两炉之间的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采用压
19、型钢板封闭。在厂用配电楼室内部分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00小时;室外部分的耐火极限不小于0.25小时。电缆沟及电缆隧道进出主厂房外墙处设有防火封堵。电缆隧道安全出入口的距离不超过75m。集控室、电缆夹层、配电室均在房间两端设有防火门,顶棚、内墙面、通道出入口的布置、主厂房楼梯的位置、厂用配电楼及整个主厂房围护结构的材料均按防火规范要求设计。控制室与电缆夹层、电缆竖井之间隔围护构件上的孔洞空隙均采用不燃型材料堵塞严密。除氧器位于集控室上16.50m层,工艺专业已采取了防止除氧器爆炸的对策和措施。主厂房及其他建(构)筑物疏散门向疏散方向开启,配电装置室中间隔墙上的门采用双向弹簧门。2.7噪声控制及隔
20、振主厂房运转层布置集中控制室,控制室均采用隔声门,并且控制室进出口均设有两道门的门斗。汽轮发电机基座与周围结构如加热器平台、汽机房周边挑平台及其他设备支架之间脱开布置,电动给水泵基础与主厂房基础、电缆隧道及其他设备基础完全脱开或中间设隔振橡胶垫,同时在距地面附近沿设备基础周边也采取隔离措施。2.8主厂房建筑立面处理主厂房体系庞大、组合复杂,且平面、立面布置受工艺布置影响较大,立面处理应力求简洁、明快,外墙面采用丙烯酸外墙涂料。主色调采用珍珠白,装饰色采用海蓝色。2.9建筑装修建筑装修方案执行附件中规定的相应标准。3结构设计3.1结构体系及结构选型主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及混凝土楼板结
21、构。主厂房横向由A列柱汽机房屋盖除氧煤仓间框架组成框排架体系。炉前平台分别搁置在煤仓间框架C列柱及炉架BE柱上,两端简支。主厂房纵向为框架结构,不设纵向柱间支撑。在轴线处设温度伸缩缝。汽机房屋盖采用单坡梯形钢屋架、钢支撑体系,屋面板采用8.0m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板,汽轮机中心线处钢屋架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托架梁(在A轴线)上;汽机房、除氧煤仓间各层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炉前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吊车梁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T型截面梁,尺寸4001600,跨度8.0m、4.0m;煤斗为圆形钢煤斗。汽轮发电机基座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板式底板;加热器平台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汽机房固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厂 135 MW 建筑工程 土建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