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doc
《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语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表示肯定的判断。“”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后表示主题。名词加上表示判断的“”构成名词谓语。 判断句可以用来叙述一个判断,也可以用于介绍。当主题显而易见时,一般可省略主题部分。 例:(1)留学生。(2)木村。2. 表示否定的判断,“”的否定形式是“”。例:(1)李会社員。(2)佐藤先生日本語先生。3. (也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后,用于提示另一个主题,表示它与上文提到的事物相同。例:(1)A:留学生。B:留学生。4.格助词 (的)格助词“”接在名词之后,表示该名词修饰后面的名词。例:(1)中国大学(2)建築学科学生。(3)大学院生木村。5.表示对判断的疑问。在判断
2、句的句末加上“”,语调为升调。回答此类疑问句,肯定对方的说法时,可以用“、”来回答;否定对方的说法时,可以用“、”或“、違”来回答。例:(1)中山大学生。(2)A:王専攻建築。B:、(3)A:王。B:、違。中山。6.并列助词 (和)并列助词“”介于两个名词之间用于并列两个同类事物,表示完全列举。例:王李中国人。7.语气助词 (吧)语气助词“”位于句末,表示就某事征询对方同意的语气。例:(1)李大学院生。(2)王。8.()把疑问句中的普通名词改为疑问句,就构成特殊疑问句。表示人的疑问词有“”,“”。其中,”更礼貌一些。例:(1)日本語先生。(2)。9.本句型表示两个事物具有相同的性质。例:(1)
3、王李留学生。(2)佐藤先生鈴木先生工業大学先生。10.()说明某人家里有哪些家庭成员时,可以使用动词“”。表示某人的名词后接提示助词“”,表示某个家庭成员的名词后通常接格助词“”。例:(1)李弟。(2)()姉妹。11./表示指定的指示词“/”,必须和名词一起使用。“”用于指定说话人附近的事物,“”用于指定听话人附近的事物,“”用于指定距双方都比较远的事物。表示疑问的是“”。疑问词或含有疑问词的词语不能成为主题,其后只能接续格助词“”。例:(1)本何本。(2)妹。(3)人中山。(4)部屋図書室。12./指示词“/”本身就是代词,直接指代具体事物。“”只说话人附近的事物,“”指听话人附近的事物,“
4、”指距双方都比较远的事物。“”表示疑问。例:(1)A:何。B:()。(2)弟写真。(3)机。13.、把两个句子连在一起叙述,前一个句子的判断助动词“”要改为“”。例:(1)姉会社員、妹学生。(2)王、。14.、将两个疑问部分并列在一起,就构成了选择疑问句。两部分“”都读升调。例:(1)本、辞書。(2)先生日本人、中国人。15.表示肯定判断句的过去时。过去否定形式为“”。例:(1)母昔、会社員。(2)昨日日曜日。(3)昨日木曜日。16.家庭成员介绍:称呼对象 谦 称尊 称家 人 家 族家族爸爸 父母父両親父両親 妈妈母母 哥哥兄弟姐妹兄兄弟兄兄弟 姐姐姉姉 弟弟弟弟 妹妹妹妹爷爷祖父 奶奶祖母伯
5、伯、叔叔、舅舅、姑父、姨夫姑姑、姨妈、婶婶、舅妈等17.数量的表达方式 计数对象数人 年龄计数单位人歳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10000()18.星期的表达方法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几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何曜日19.指示词小结说话人一方听话人一方第三方疑问词指定事物方位(选择)场所20.助词小结用 法 例 句格助词 主体妹。 修饰妹。提示助词 主题妹大学生。 兼提弟大学生。并列助词 并列妹弟。21.月份的表达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22.()/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叫做动词谓语句
6、。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可分为存在句和所在句。存在句着重描写在某场所存在某事物。格助词“”接于场所名词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接于名词后表示存在的事物。当存在主体为人或动物等能够自主移动的事物时,用动词“”;当存在主体为其他事物时,用动词“”。存在句中,可以把场所作为主题,即使用“”表示存在场所。“/”的否定形式是“/”。例:(1)庭桜木。(2)部屋男子。(3)研究室機。要表明存在事物的数量,可将数词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例:(4)事務室機二台。(5)図書館学生。23/所在句中,提出某事物作为主题,用“”表示,目的是为了说明该事物所在的位置。例:(1)機図書室。(2)猫下。24./这是一组表
7、示场所的指示词。它与表示事物的指示词的指代关系相同。但当说话人与听话人处于同一个场所时可以由近及远使用“”“”“”。例:(1)佐藤先生研究室。(2)机机。(3)映画館。(4)佐藤先生研究室。25.并列助词“”和副助词“”并列助词“”表示不完全列举,表示除了列举的事物之外还有其他同类事物。副助词“”表示概括其他未提及的事物,相当于“等等,诸如此类”。例:(1)机上新聞雑誌。(2)研究室木村李。26询问或说明事物的处所时,可以简单地说成“”或“”,意思相当于“/”或“/”。例:(1)A:郵便局。B:銀行隣。(2)A:王。B:王大学。27()何/疑问词“何”以及“”加上助词“”,与否定的谓语搭配使用
8、,表示全面否定。例:(1)何。(2)A:吉田研究室。B:、研究室。28.格助词“”的特殊用法表示归谁所有的“”在具体上下文清楚的情况下,可以简化为“”。例:(1)A:。B:王。(王。(2)。(。)(3)机王。(机机。)29.语气助词“”句末加上语气助词“”,引起对方注意,有提示、提出主张的意思。例:(1)図書室機。(2)人木村弟。30.V(形)动词按照是否涉及其它事物分为他动词和自动词。不涉及其他事物的动词是自动词。在比较客气的会话场合,句末用“”结束,称为礼貌体。礼貌体中,动词谓语句使用动词的“形”及其变化后的形态。“形”的特点是词形以“”结尾。否定形式是“V”。例:(1)午後授業。(2)働
9、。31.V格助词“”接于时间名词后,表示动作发生的时刻。例:(1)時大学。(2)午後時帰。32.格助词“”接于场所名词后,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例:(1)公園遊。(2)会社働。33./行/来当动词是“行”“来”“帰”等移动动词时,场所名词后接格助词“”或格助词“”,表示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例:(1)毎日行。(2)時家帰。34.格助词“”和“”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接在时间名词后,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做某事或维持某种状态。例:(1)時時勉強。(2)時働。(3)授業時。35.V“”与否定谓语搭配,表示不全面的否定。例:(1)公園行。(2)先生授業。36.副词修饰动词 副词位于动词或动词词组之前,直接修
10、饰动词。例:(1)休。(2)一緒行。37.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一定期间的时间名词可以直接修饰动词,说明动作持续的时间。例:(1)分休。(2)毎日時間働。38.副助词“”副助词“”表示大约的数量。接在表示时间长短的名词后可表示大概的时间量。例:(1)時間働。(2)毎日時間寝。39.表示动作影响或涉及其他事物的动词是他动词,格助词“”接在名词后作动词的宾语,主要用来表示动作直接涉及的对象。例:(1)新聞読。(2)茶飲。(3)学生食堂食事。40./动词谓语句的过去时需将“”改为“”。过去否定形式为“”。例:(1)今朝時起。(2)昨日大学行。41./“”除表示过去外,还可以表示完了。表示完了时常与副词“
11、”或“”搭配使用。例:(1)王大学来。(2):風邪治。:治。在上文已出现动词的情况下,表示尚未发生的“”可以简化为“”。例:(3):書。:、。42.格助词“”接在表示人的名词后表示动作的共同实施者。例:(1)王日本語勉強。(2)中山一緒行。43.A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等。形容词分为I类形容词和II类形容词。I类形容词都以“”结尾。礼貌体中,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在其后面加上“”。例:(1)茶。(2)映画面白。44.A/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否定形式为“A”或“A”。例:(1)今日暑。(2)部屋広。45.AN礼貌体中,I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在其后加上“”。例:(1)車。(2)
12、交通不便。46.ANII类形容词作谓语时,否定形式为“AN”。例:(1)。(2)選手有名。47.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一“”为主题,就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叙述时,叙述部分由主谓结构构成,其中的主语,可以称为小主语,用“”表示。从关联意义上看,“”往往表示全体,“”往往表示部分。例:(1)大学留学生多。(2)王料理得意。主谓谓语句中,有一类专门表示人的好恶、能力等意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是感情能力的主体,“”是感情能力的对象。例:(3)彼音楽好。(4)日本語下手。48.A/ANA/AN这是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提问与回答的表现形式。“”是表示选择的疑问词,其后的助词必须是“”。回答这种二者择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日语 标准 教程 基础 语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