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上白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上白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上白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环评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适用于第三产业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上白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法 人 代 表吴丽妹(盖章或签字)联 系 人吴丽妹联 系 电 话6699773邮 政 编 码355012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一、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上白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建设单位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建设地点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内排水去向交溪建设依据安建2014598号主管部门福安市卫生局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代码Q8323 建设规模用地面积196.46平方米,建筑面积785.84平方米总 规 模用地面积
2、196.46平方米,建筑面积785.84平方米总 投 资200万元环保投资6万元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名 称现状年用量年增用量年总用量水(吨/年)36002563856电(kwh/年)10万2万12万燃煤(吨/年)柴油(吨/年)燃气(吨/年)其它二、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2.1 项目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概况本项目拟建门诊综合楼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位于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内,拟建门诊综合楼用地原为旧综合楼,现已拆除,现状为空地。项目门诊综合楼西北面为卫生院住院综合楼,东北面为郭氏宗祠,东南面为江滨路,西南面为民房。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及周边关系见附图2和附图3
3、。2.2 自然环境概况(1)气象条件本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山青水秀,淡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3.6-19.8C,年平均气温19.3,一月平均气温9.6,七月平均气温29.1;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度-5.2,无霜期285天,年降水量1618毫米,主要分布在春夏,全年阳光充足、雨水充沛。该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5m/s,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为10.3%,风速2.2m/s,受台风影响最大风速在4.4m/s以上,台风一般出现在79月份。项目区多年平均24小时降雨均值为113.44mm,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变差系数为0.38;年最大6小
4、时降雨均值为74.04mm,年最大6小时降雨量变差系数为0.45;年最大1小时降雨均值为45.1l mm,年最大1小时降雨量变差系数为0.34。(2)水系水文福安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9条,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条。主要河流交溪,干流162千米(境内95千米),流域5549平方千米(境内1658平方千米)。交溪上游坡陡流急,中下游河段河床平缓,主河道坡降为万分之三十七,流域呈扇形,形状系数为0.21。交溪水系福安市境内的主要支流4条,分别为东溪、西溪、茜洋溪、穆阳溪。上游分为东溪和西溪,在城阳乡湖塘坂村处汇合后称交溪,向南流经福安市区时称富春溪,流经溪柄镇扆山村边纳
5、入茜洋溪,至赛岐镇廉首村处接纳穆阳溪后称赛江,经甘棠时称白马河,经下白石后又称白马港,出白马门入三都澳,出东冲口注入东海。2.3 社会环境概况上白石镇位于闽浙两省,福安,柘荣,泰顺三县(市)交界处,距福安市区28公里,1958年7月建乡,1989年7月撤乡建镇,属于二级乡镇,104国道纵贯东部全境,赛江流域(交溪)由东北向西贯穿镇区。全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万亩,林地8万亩,下辖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0个自然村,总人口6552户2.83万人,系福安市北部山区农业重镇,素有“绿色油库”和“太子参之乡”的美誉。上白石镇山多地沃,适宜发展茶、太子参、果、竹等经济作物,现有油茶园2
6、万亩,茶园2.4万亩,各类果园8000亩,太子参5000亩。上白石镇水力资源丰富,全省五大水系之一的交溪穿境而过,已建有燕坑、沙坑、财洪等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3700千瓦,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交溪(上白石)水库电站目前正在勘测设计。上白石镇有着悠久的传统家庭手工业基础,历来商贸活跃,坪庄鞭炮、上白石漆筷、流尾猪苗等专业村远近闻名,商贸一条街日趋繁荣,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三、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3.1 环境功能区划要求(1)水环境本项目周边水域为交溪,根据宁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2012)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的批复(闽政文2012187 号),“在附表
7、中未列出的地表水水域(河口区经依法界定的海域除外)按类环境功能类别执行”,因此交溪环境功能类别为类,其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主要指标高锰酸盐指数6mg/L、BOD54mg/L、氨氮1.0mg/L、石油类0.05mg/L、粪大肠菌群10000个/L。(2)空气环境根据福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上白石镇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GB3095-1996)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日均值:SO20.15mg/m3、NO20.12mg/m3、PM100.15mg/m3。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环
8、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日平均值:SO2150g/m3、NO280g/m3、PM10150g/m3、PM2.575g/m3。(3)声环境根据福安市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项目所处区域属商业居住混合区,其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LAeq60dB(A)、夜间LAeq50dB(A)。3.2 执行排放标准本项目应执行的排放标准列于表3.2-1中。表3.2-1 项目应执行的排放标准一览表污染物类别执行的排放标准废水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8466-2005)表2排放标准(COD60mg/L,BOD520mg/L,SS
9、20mg/L,氨氮15mg/L,粪大肠菌群数500MPN/L,总余氯0.5mg/L)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8466-2005)表3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氨1.0mg/m3、硫化氢0.03mg/m3)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排放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固废生活垃圾按环境卫生管理要求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理;医疗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由上白石中心卫生院收集后由宁德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福安市收集站送至宁德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
10、准(18466-2005)表4污泥控制标准(粪大肠菌群数100MPN/g蛔虫卵死亡率95%),污泥送至宁德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3.3 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水域为交溪,根据宁德市环境监测站在宁德市环保局网站上公布的宁德市环境质量季报(2014年第3季度)可知,交溪福安上白石断面第三季度共监测2个频次,断面水质类别类,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表明交溪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宁德市环境监测站在宁德市环保局网站上公布的宁德市环境质量季报(2014年第3季度)可知,福安API指数为63,SO2季平均值0.011m
11、g/m3、NO2季平均值0.013mg/m3、PM10季平均值为0.075mg/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一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为100%。项目所在区域为上白石镇区,项目周边无工业污染源,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可类比福安城区,因此可认为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质量良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单位于2015年1月24日在项目场界四周布设4个点位,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3-1,监测点位示意图如下。N本项目3#1#2#4#民房 祠堂 道路 办公楼 表3.3-1 各点位声环境现状监测值 单位:dB(A)监测点位1#2#3#4#标准值监测值昼间55.854.954.556.760夜
12、间47.948.146.346.850从上表中的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内,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项目西北面为卫生院住院综合楼;东北面为郭氏宗祠;东南面为江滨路,东南面约60m为交溪;西南面为民房。项目评价区内无珍稀动植物、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古迹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项目排放的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周边的民房和交溪,其主要敏感目标见表3.4-1。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13、见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附图3。表3.4-1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序号环境敏感目标敏感目标性质与项目相对位置保护级别1交溪地表水环境位于项目东南面约60m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郭氏宗祠居民区位于项目东北面,最近距离约4.5m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3民房居民区位于项目西南面,最近距离约3.5m4住院综合楼医疗办公区位于卫生院内,新建门诊综合楼西侧,最近距离约1m四、项目概况及建设内容4.1 项目概况上白石中心卫生院是福安市唯一一所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
14、,创建于五十年代,现有医务人员40人,36张床位,门诊量约160人/日。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开展,病人对就医条件和就医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医疗用房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由于原有危旧综合楼建于1986年,破旧不堪,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改善卫生院的医疗用房条件,更好的做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卫生院拟投资200万元,将原有危旧门诊综合楼拆除重建。本项目为福安市发展和改革局核准的门诊综合楼项目,项目建设方案已得到了福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批准(见附件)。根据现场调查,目前原有危旧门诊综合楼现已拆除,场地已基本清理平整,无遗留环境问题。拟重建的门诊综合楼产生的废水依托卫生院现有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
15、理。4.2 建设内容及规模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包括:门诊综合楼一栋,框架结构,层数为架空层+3层,建筑物总高13.5米。项目用地面积196.46平方米,建筑面积785.84平方米,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4.2-1。表4.2-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单位备注1 总用地面积196.46m22总建筑面积785.84m23建筑物层数4层包括底层架空层4建筑物总高13.5m5总投资200万元4.3 施工计划与方案本项目拟在拆除的旧综合楼所在位置新建门诊综合楼,项目从前期工作开始准备到施工完毕预计总工期约6个月。主要的施工方案为:拆除旧综合楼、场地平整、主
16、体工程和配套设施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4.4 项目平面布置本项目新建门诊综合楼各层平面布置为: 一层:为架空层,设大厅、职工活动中心等。二层:共6间,设内科、中医科、医生办公室、更衣室等。三层:共6间,设普外科、骨科、理疗科、医生办公室、更衣室等。四层:共6间,设值班室、行政办公室等。4.5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本项目门诊综合楼年工作日365天,日工作时间8小时。医务人员40人,门诊量约160人/日。五、项目可行性分析5.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卫生服务项目,经查阅2013年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其中第一类“鼓励
17、类”的第三十六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之第29款“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的内容。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2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福安市上白石中心卫生院内,项目场址位于镇区中部,交通方便,方便群众就医。项目周边无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项目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选址符合相关要求,因此项目选址合理。5.3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拟建的门诊综合楼沿规划红线框架布置。项目各层平面布置为:一层为架空层、设大厅、职工活动中心等,二层设内科、中医科、医生办公室、更衣室等,三层设普外科、骨科、理疗科、医生办公室、更衣室等,四层设值班室、行政办公室等。门诊综合楼
18、功能分区将科室按层划分,采用竖向连接,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功能按使用要求将等候区、主要交通空间及辅助功能集中设置在建筑平面的中部,建筑平面的两端集中设置医疗业务用房。门诊用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流线组织清晰,布局满足靠近使用核心和就近原则,方便患者使用。因此,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可行。六、工程污染源分析6.1 现有排污情况分析通过对上白石卫生院现有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分析,卫生院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6.1.1 现有水污染源上白石卫生院现有废水主要是病人及医务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病房、手术室、化验室等排放的医疗废水。卫生院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卫生院东侧,卫生院周边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卫生院现
19、有污水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消毒”工艺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东南面的江滨路污水管网,最终进入交溪。根据福安市环境监测站2011年8月编制上白石中心卫生院综合楼改扩建项目环境保护竣工监测表,卫生院现有污水排放量约为2880m3/a,现有废水排入卫生院污水处理站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消毒”工艺处理后排放,其出水水质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8466-2005)表2排放限值(COD60mg/L,BOD520mg/L,SS20mg/L,氨氮15mg/L,粪大肠菌群数500MPN/L)。卫生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废水进出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6.1-1。表6.1-1 卫生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废水进出
20、水水质监测结果废水排放量(m3/a)污染物名称处理前浓度(mg/L)处理前排放量(t/a)处理后浓度(mg/L)处理后排放量(t/a)排放标准(mg/L)处理效率(%)2880pH7.377.48/6.876.97/69/COD2700.77823.80.0696091BOD562.40.180190.0552069SS950.274 180.0522081氨氮34.860.10012.390.0361564粪大肠菌群24000MPN/L/460490MPN/L/500MPN/L/6.1.2 现有大气污染源上白石卫生院现有废气污染源主要是污水处理站臭气。由于污水处理站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污
21、泥池都需充氧曝气,因此曝气后溢出水面的气体有一定的臭味。臭味主要来源于污水中含氮、硫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或废水接入所含污染物质所产生的臭气,主要含氨和硫化氢等,但其排放量较难确定。根据卫生院提供的资料分析可知,污水处理站采取封闭式结构,臭气通过将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池顶盖上引出通风管并汇合后,通过活性炭过滤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后排放。6.1.3 现有噪声污染源卫生院各种医疗设备均属低噪声设备,噪声声级4065dB(A),且安装在室内;因此卫生院噪声主要来自就诊病人及病房探访人员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如人员谈话声,诊
22、室开、关门声等,声级不高,一般在5570dB(A)之间。本项目各种医疗设备均分别安装在各功能科室内,人员活动均位于卫生院内,加上卫生院内建筑隔声隔声效果较好,通过楼板、墙壁及门窗的隔断,对卫生院声环境影响较小。其主要噪声源强见表6.1-2。表6.1-2 主要噪声源一览表序号噪声源声压级dB(A)源强位置墙体隔声量dB(A)室外墙体处噪声值1医疗设备4065卫生院内各功能科室2020452开、关门声6070卫生院内各功能科室2040503人员谈话声5565卫生院内各功能科室2035456.1.4 现有固体废物来源卫生院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医护人员与病人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上白石 中心 卫生院 门诊 综合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