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一、概况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XX矿区XX井田2022勘探线之间及巴音井田2526勘探线之间,所在地区行政隶属于XX旗XX管辖。该矿井始建于1998年,开采二号、三号煤层,斜井开拓,生产能力0.06Mt/a左右,采煤方法为仓房式。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能力相对较低。根据煤层赋存条件、企业发展要求、市场需要及国家有关提高资源回收率的要求,须改革矿井目前落后的生产工艺,以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并满足企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受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所组织有关人员对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改扩建技术编制初步设计。二、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2、2006年版;3、1966年6月批准的贺兰山煤炭地质勘探分公司内蒙古支公司147队于提交的贺兰山北段煤田XX矿区XX、巴音井田地质勘探最终(精查)报告。4、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察开发院2005年编制的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5、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提供的矿井地质说明书及相关资料。6、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改扩建设计委托书。三、设计原则1、矿井生产能力0.3Mt/a。2、矿井开拓:斜井开拓。3、主斜井采用大倾角胶带输送机提升煤炭,副井安装绞车辅助提升。4、矿井通风系统及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5、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垮落法开采。四、设计特点及安全评价1、采用斜井开
3、拓,井筒布置在井田中央,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生产集中,易于管理。2、二煤采用普通炮采;三煤采用炮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降低了采煤成本。3、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型钢梁架二梁六柱棚子支护,支护可靠。4、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并大大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和矿井生产能力。4、主井采用先进的大倾角胶带运输机,实现原煤机械连续运输,保证了生产连续。简化了提升、运输系统,提高了运输能力大,也提高了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性。5、采用两翼交替生产,生产接续简单。6、采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提高了矿井对“一通三防”事故的预防能力。7、矿井水文条件简单,涌水量小,采用大扬程多级一次排水,防排水系统安
4、全可靠。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井巷工程量:1054m,其中煤巷1027m,岩巷27m。2矿井建设总投资:1173.83万元。3矿井吨煤投资:39.13元/t。4.年利润644.06万元。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XX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井工煤矿位于XX矿区XX井田2022勘探线之间及巴音井田2526勘探线之间,所在地区行政隶属于XX旗XX管辖。该矿的交通情况:现有乌巴公路经过矿区西侧,距乌达60km,距巴彦浩特76km,距XX镇3km,距乌海市70km,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约36km,距平(平罗)汝(汝箕沟)运煤专线铁路XX站6km,有简易公路与鲁斯太镇相通。交
5、通条件十分方便,交通位置详见图。二、地势地形本矿区地处贺兰山北段,为低山丘陵地形,山势多呈北西南东走向,最高标高为1625m,位于井田东南角,最低为1510m,位于井田北部的XX沟。区内沟谷不发育,地形切割不强烈。大多为石炭二叠系地层出露地表。本井田为一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层随地层倾斜露出地表。三、气象及地震本区属高山大陆性气候,终年干旱,雨量稀少,年降雨量在150200mm,最大降雨量为272.3mm,最小为135.2mm,年平均降水量为213.1mm,每年四至九月为该区的雨季。据测定,历年最大蒸发量为2371.1mm,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年最高气温在33.5,最低气温-27.1,年平均气
6、温7.1。每年十一月到翌年四月为冻结期,冻土深度一般为0.5m。每年35月份为风季,最大风速40.0m/s,年平均风速4.0m/s,风向除夏季东南风外,其余季节皆为西、西北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对照地震裂度为8度区。第二节 区域经济状况XX左旗人口15万,地广人稀。以畜牧业为主,其中XX镇主要为采煤业。国民生产总值约15亿元,人均收入3600元,经济不发达。矿区水电资源充足,生活必须品靠外运。XX井田内主要煤矿有:乌兰煤矿、XX煤矿、庆华煤矿、XX煤矿、附新煤矿等。第三节 地质特征及煤层一、地层本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区,贺兰山卓子山地层小区。出露地层较全。由下至
7、上为太古界贺兰山群,青白口系震旦系西勒图组,寒武系,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系组、石盒子组、孙家沟组,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系组为XX井田的含煤层位。二、地质构造井田内第四纪沉积物覆盖面积小,且较薄,基岩裸露,煤层露头明显,呈一走向北西南东、倾向东西、倾角1924左右的单斜构造。本井田范围内构造简单,无大的构造。三、煤层及煤质主要煤层赋存于上石炭统太原群及下二迭统山西组地层中,前者含煤层25层,可采12层(22、15、13、12、12上、10、10上、9、8、7、6、5),后者含煤3层,可采2层(3、2),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258
8、.0m,煤层平均总厚度24.69m,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0.68m,含煤系数8%。本井为开采煤层为二迭统山西组二、三号煤。二号煤工业牌号为主焦煤,属高灰低硫,洗后为低中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炼焦用煤;三号煤工业牌号为瘦煤,属高灰低硫,洗后为低中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炼焦用配煤。二号煤厚度0.823.24m,平均2.14m,含夹矸04层,夹矸厚度0.10.8m。全范围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多为砂质页岩。三号煤距二号煤层35m左右,下距六号煤37.9m,煤层埋藏稳定。厚度0.1723.49m,平均厚度8.18m,含夹矸118层,夹矸厚度0.10.5m,全范围可采。煤层老顶均为中粗粒石英砂岩,
9、厚层状,一般为1731m,平均23.7m。多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层状,致密坚硬,分选磨较好。煤层直接顶为:砂质页岩、砂岩,真厚一般为1.3-4.3m,平均2.2m。煤层直接底为:灰黑色砂质页岩、砂岩,局部地段含泥质易碎,真厚一般为7.7-18.9m,平均10.6m。二、三号煤特征表煤层编号形态厚度(m)倾角(度)岩性产出地层对比性夹矸层数稳定性顶板底板二层状透镜状19-24砂质页岩、砂岩砂质页岩、砂岩Ps易对比0-4稳定、可采连续三层状透镜状19-24砂质页岩、砂岩砂质页岩、砂岩Ps易对比0-18稳定、可采连续二、三号煤化学成分主要工艺性质成果表煤层牌号洗选灰分Ad%硫分Std
10、%发热量KJ/g胶质层Ymm容 重QbadQbdaf煤样采用二主 焦 煤原24.890.4824.0434.811.481.50洗10.870.5032.0235.9613-23三瘦煤原27.870.5124.834.361.521.50洗11.260.5431.5635.648-21四、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根据2005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该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7.6m3/t,绝对涌出量为2.63m3/min。根据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签定报告,煤尘爆炸指数25%,具有爆炸危险;煤层属不易自燃发火煤层,但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为18个月。五、水文地质井田内水文地质简单。各
11、含水层之间以煤层及煤层顶底板砂质页岩、页岩为隔水层;第四纪覆盖甚薄,含水量微弱,导水性不强。根据矿井开采实际,预计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第四节 矿井现状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二、三煤联合开采,中央并列机械抽出通风方式,采煤方法为仓房式,矿井生产能力0.06Mt/a左右。矿井现有3个井筒,分别为二煤副井、三煤主井、三煤风井。二煤副井布置在矿井西北边界,现井底标高为1400m,三煤主井和三煤风井布置在井田中央,现三煤主井已经延深到标高为1309m,三煤风井井底标高为1402m。二煤1406m标高以上已经全部采完,现在1400m标高布置有251回风顺槽及1400石门及三
12、煤联络巷与三煤主井、风井连通。三煤北部开采到1500m标高,南部开采到1459m标高。第二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井田范围及储量一、井田范围本井田北以20勘探线与庆华煤矿相邻,南至22勘探线,东起煤层露头,西至煤层+1350m底板等高线。井田南北走向长度1.0km,东西倾斜宽度0.5km,井田面积0.5km。本次矿井扩建井田范围在批复的采矿证范围内,其拐点坐标为:1、X:4340670 Y:186081302、X:4340315 Y:186074303、X:4339378 Y:186078544、X:4339708 Y:18608446二、储量目前该矿井二号煤层已采至+1406m标高,剩余至+13
13、50m标高,二号煤层保有储量经计算为0.51Mt;三号煤开采很少一部分,至+1350水平剩余保有储量经计算为4.46Mt。矿井储量编号为122b。则本次矿井扩建范围内保有储量为4.97Mt,可采储量为3.15Mt。储量计算表表2-1-1序号煤层编号储量编号批准储量(Mt)剩余储量(Mt)煤柱损失(Mt)采区回采率可采储量(Mt)井筒煤柱边界煤柱小计1二122b1.610.510.060.020.08800.342三122b6.144.460.700.250.95802.813合计7.754.970.760.271.0380%3.15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本矿井设计年
14、工作日330d,每天三班作业,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h。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根据井田特征及开采工艺,矿井布置一个炮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工作面斜长95m,日生产能力为1002t,年生产能力可达0.33Mt/a。因此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3Mt/a。矿井储量备用系数1.4矿井服务年限A=3.15/(0.31.4)=7.5(a)该井为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0.3Mt,服务年限7.5a。第三节 矿井开拓一、矿井开拓1矿井原生产建设情况原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沿二号煤层在矿井西北边界建有一个副斜井,井筒为木支护,净面积4.8m2;在井田中央沿三号煤底板在煤层中沿倾斜方向布置三煤风井,井筒为1
15、1#矿用工字钢棚支护,净面积5.1m2;在井田中央三号煤风井北部50m处三号煤底板中距煤层底板69m沿倾斜方向布置三号煤主井,井筒为锚喷支护,净面积7.73m2。在二号煤和三号煤分别布置工作面采用仓房式采煤方法进行开采,矿井生产能力0.06Mt/a左右。现二煤1406m标高以上已经全部采完,在1400m标高布置有251回风顺槽及1400石门及三煤联络巷与三煤主井、风井连通。三煤北部开采到1500m标高,南部开采到1459m标高。2开拓方式二、三号煤在该区随地层出露,煤层埋藏稳定,平均倾角22,地表为中低山丘陵起伏带。由于原矿井各井筒已经形成,并且条件良好,二号煤距三号煤间距35m左右,因此考虑
16、矿井开拓仍采用原有斜井开拓方式,二、三煤联合布置。只是在开采顺序上提出以下两种开拓布置方案:方案一:保留原矿井的三条井筒,即二号煤副井、三号煤主井和三号煤风井,并将三号煤风井改为三号煤副井,兼作为矿井总回风。采用斜井开拓,二、三号煤联合布置。将三号煤副井(原三号煤风井)延深到1325m标高,并在1325m标高处布置主井车场和联络巷与三号煤副井连通。二号煤剩余部分划分为1个阶段,三号煤剩余部分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阶段。由于矿井浅部二号煤已经采完,而三号煤现已经具备开采条件,因此先开采上部三号煤,待深部二号煤准备完成后,再进入二号煤进行开采。二号煤全部开采结束后,再转入三号煤开采。二号煤副井只用于完
17、成各井筒延深、井底水仓的布置及剩余二号煤准备的准备工作,所有准备工作结束后,及时回收二号煤副井井筒,并关闭二号煤副井,矿井只保留三号煤主井和三号煤副井进行开采。三号煤主井用主要于提升煤炭,三号煤副井主要用做回风和下放材料。方案二:保留原矿井的三条井筒,即二号煤副井、三号煤主井和三号煤风井,并将三号煤风井该为三号煤副井,兼作为矿井总回风。采用斜井开拓,二、三号煤联合布置。将三号煤副井(原三号煤风井)延深到1325m标高,并在1325m标高处布置主井车场和联络巷与三号煤副井连通。二号煤剩余部分划分为1个阶段,三号煤剩余部分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阶段。由于矿井浅部二号煤已经采完,而三号煤现已经具备开采条
18、件,因此先开采上部三号煤,待深部二号煤准备完成后,再进入二号煤进行开采。二号煤全部开采结束后,再转入三号煤开采。二号煤副井用辅助进风并完成各井筒延深、井底水仓的布置、完成剩余二号煤准备的准备工作及生产后期的下放材料工作。三号煤主井用主要于提升煤炭,三号煤副井主要用做回风和下放材料。3、方案比较:项目优点缺点方案一1、 矿井直接进入生产准备,施工容易,建设期短;2、 二号煤副井可早期回收,矿井井筒煤柱少;3、 井筒数量少,井巷维修量小;4、 地面生产系统集中,有利于生产管理。1、 安全出口少;2、 矿井后期通风阻力大。方案二1、 矿井直接进入生产准备,施工容易,建设期短;2、 矿井安全出口多;3
19、、 进风井多,矿井通风阻力小。1、 井筒维修工程量大;2、 井筒煤柱留设多;3、 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不利于生产管理;4、 占用设备多。4、方案确定:根据以上方案比较,虽然第一方案矿井安全出口少,但矿井保留了两个安全出口,可满足需要;矿井后期通风阻力虽然增大,但由于主副井巷道断面均大于5m2,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可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并且第一方案煤柱留设少可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生产系统集中,易于管理,因此选择第一方案为本矿井改扩建方案。二、井口及工业广场位置该矿井为改扩建井,主、副井均已经部分完成,工业广场也已经建成。主、副井布置在井田范围的中央,主井口在煤层露头以外;副井井口在煤层露头处。主井距副
20、井50m。在主、副井井口附近布置工业广场。三、阶段划分及巷道布置矿井从上向下划分阶段布置。根据剩余资源分部,在井筒两翼布置工作面,二号煤剩余部分划分为1个阶段,工作面斜长143m;三号煤剩余部分自上而下北部划分为4个阶段,南部划分为3个阶段,工作面斜长95m左右,留10m区段保护煤柱,每个区段垂高39m左右。各阶段底部标高分别为+1459.0m、+1422.0m、+1384.0m、+1350.0m。主井、副井在井田范围的中央,两翼布置工作面,工作面生产接续极为轻松。主井布置在三号煤底板中,风井沿三号煤底板布置,给最终井筒煤柱回收创造了条件。在井底布置主井车场,由联络巷连通主井车场和副井,详见开
21、拓系统图。四、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考虑井田范围不大,设计该矿井不化分采区。由上向下划分阶段进行布置。运输、回风顺槽沿煤层走向布置,留10m阶段保护煤柱,采用走向长壁布置开采。开采顺序为先采上阶段后采下阶段;阶段内先采南翼后采北翼;工作面开采顺序为从开切眼布置工作面,自两翼边界后退式开采至井筒保护煤柱线止。五、煤柱留设1、边界煤柱矿井两翼边界各留20m边界保护煤柱,深部到+1350.0m标高,不留煤柱。2、井筒煤柱三号煤副井南侧、三号煤主井北侧各留30m保护煤柱,二号煤副井在二号煤准备未完成前,其南侧保留37m保护煤柱,北侧煤柱以矿井北部边界为界。3、阶段煤柱根据矿井以往开采经验,阶段煤柱保留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扩建 初步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2167.html